馬鈴薯甲蟲對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和硫丹的抗性及其機理.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馬鈴薯甲蟲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起源于美國西南和墨西哥,現(xiàn)擴散到北美洲、歐洲和亞洲的大部分國家,成為馬鈴薯上最重要的食葉害蟲。在我國,馬鈴薯甲蟲現(xiàn)分布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北疆,包括烏魯木齊市、奇臺縣、吉木薩爾縣和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在新疆,馬鈴薯甲蟲為害馬鈴薯和茄子。
   化學防治是新疆治理馬鈴薯甲蟲的常用方法,而這可能引起抗藥性。因此,監(jiān)測馬鈴薯甲蟲對常用藥劑的抗性,研究其抗性機制,對輪換用

2、藥和抗性治理十分必要。
   1.馬鈴薯甲蟲相對敏感品系的篩選
   特克斯縣田間種群4齡幼蟲對吡蟲啉、阿維菌素和硫丹的b值和LD50值分別為1.54和0.0030μg/頭、1.60和0.0012μg/頭、1.89和0.1267μg/頭。特克斯田間種群成蟲對高效氯氰菊酯、吡蟲啉和阿維菌素的b值和LD50值分別為1.30和0.0335μg/頭、2.47和0.0127μg/頭、1.09和0.0164μg/頭。結果與國外報道的

3、敏感品系相比,LD50相當或者更小,b值相似或者稍小。因此,特克斯縣田間種群可以作為相對敏感品系。
   2.診斷劑量法監(jiān)測馬鈴薯甲蟲對硫丹和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抗性水平
   本章測定了特克斯田間種群對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聯(lián)苯菊酯和硫丹的毒力回歸線,確定了這些藥劑的診斷劑量。采用診斷劑量法監(jiān)測了新疆奇臺縣、烏魯木齊市、昌吉市、察布查爾縣、特克斯縣、烏蘇市、鞏留縣、尼勒克縣、昭蘇縣、塔城縣、霍城縣

4、、伊寧市、阜康縣、阿勒泰縣和吉木薩爾縣15個縣市馬鈴薯甲蟲對這六種藥劑的抗性水平。
   烏蘇市、昌吉市、尼勒克縣、塔城縣和霍城縣馬鈴薯甲蟲田間種群成蟲對三氟氯氰菊酯的抗性個體百分率為92%、30%、30%、58%和27.7%;昌吉市田間種群成蟲對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個體百分率分別為52.2%和34.8%;烏魯木齊市田間種群成蟲對硫丹的抗性個體為60%。
   烏魯木齊市、昌吉市和新源縣馬鈴薯甲蟲田間種群4齡幼蟲

5、對三氟氯氰菊酯的抗性個體百分率分別為52.8%、34.3%和65.7%;烏蘇市馬鈴薯甲蟲田間種群4齡幼蟲對高效氯氰菊酯抗性個體百分率為25%。綜上所述,新疆局部地區(qū)馬鈴薯甲蟲已出現(xiàn)明顯抗性。
   3.毒力回歸線法分析馬鈴薯甲蟲對硫丹和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的抗藥性
   采用毒力回歸線法分析了馬鈴薯甲蟲幾個田間種群對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聯(lián)苯菊酯和硫丹的抗藥性水平。
   對成蟲的監(jiān)測結果表

6、明,昌吉田間種群對高效氯氰菊酯產(chǎn)生了41.1倍的抗性;昌吉和察布查爾田間種群對溴氰菊酯分別產(chǎn)生了2325.1和14.9倍的抗性;昌吉、塔城、察布查爾、尼勒克和鞏留田間種群對三氟氯氰菊酯分別產(chǎn)生了403.3、617.6、14.3、37.3和2749.0倍的抗性;烏魯木齊田間種群對硫丹產(chǎn)生了31.6倍的抗性。
   對4齡幼蟲的監(jiān)測結果表明,昌吉和尼勒克田間種群對三氟氯氰菊酯分別產(chǎn)生了108.8和29.4倍抗性,對溴氰菊酯產(chǎn)生了30

7、.0和42.5倍的抗性;昌吉和阜康田間種群對高效氯氰菊酯產(chǎn)生了8.9和13.0倍的抗性。
   4.增效劑對農(nóng)藥的增效作用
   測定了PBO、TPP和DEM對成蟲和4齡幼蟲的增效結果,發(fā)現(xiàn)在尼勒克4齡幼蟲中PBO對三氟氯氰菊酯的增效作用最明顯,尼勒克田間種群與特克斯田間種群的增效比為2.4倍。3種增效劑對察布查爾田間種群成蟲以及對昌吉田間種群幼蟲和成蟲均無增效作用。表明解毒代謝增強不是馬鈴薯甲蟲對三氟氯氰菊酯的主要抗性

8、機制。
   5.對三氟氯氰菊酯的抗性遺傳方式
   特克斯田間敏感種群、昌吉田間抗性種群、正交F1代和反交F1代4齡幼蟲對三氟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數(shù)分別為1、403、17.3和1倍。正交F1代的抗藥性明顯高于反交F1代,表明對三氟氯氰菊酯的抗藥性為母系遺傳。正交F1代、反交F1代的顯性度D值分別為-0.2053和-1,兩者均負值很大。表明馬鈴薯甲蟲對氯菊酯的抗藥性由不完全隱性基因控制。結果與氯菊酯抗性品系PE-R相似,推測

9、昌吉田間抗性種群與氯菊酯抗性品系PE-R具有相似的靶標抗性機制,即鈉離子通道α-亞基Ld Vssc1蛋白L1014F突變。
   6.Bi-PASA檢測鈉離子通道a-亞基LdVssc1蛋白L1014F突變頻率
   采用Bi-PASA技術檢測馬鈴薯甲蟲構成鈉離子通道的a-亞基LdVssc1蛋白L1014F的突變頻率。750頭馬鈴薯甲蟲用三氟氯氰菊酯0.6452μg/頭處理后,死亡367頭,死亡率為48.9%。檢測43頭馬

10、鈴薯甲蟲存活成蟲,其中35頭為抗性雜合子(RS),8頭為敏感純合子(SS),無抗性純合子(RR)。昌吉田間種群馬鈴薯甲蟲成蟲鈉離子通道的a-亞基LdVssc1蛋白L1014F突變頻率達到20.8%.結果表明,鈉離子通道α-亞基LdVssc1蛋白L1014F突變是馬鈴薯甲蟲昌吉田間抗性種群對三氟氯氰菊酯抗藥性的機制之一。
   7.硫丹與高效氯氰菊酯及丁硫克百威復配最佳配比的篩選
   硫丹與高效氯氰菊酯按設置的不同配比復

11、配,共毒系數(shù)CTC1:12>CTC1:6>CTC4:3>CTC1:3>CTC2:3·配比1:12的CTC值為350,明顯增效;配比1:6的CTC值為158,有增效作用;其他3種配比CTC值均小于100,表現(xiàn)為拮抗作用。硫丹與丁硫克百威按設置的不同配比復配,共毒系數(shù)CTC2:1>CTC4:1>CTC1∶4>CTC1:1>CTC1:2。配比2:1的CTC值為346,明顯增效;配比4:1和1:4的CTC值分別為108和99,為相加作用;其他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