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情緒、情感、意志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認知,認知過程包括如下幾方面: 感覺—聽到聲音,看到光亮,嗅到氣味,嘗到香味、摸到冷熱、軟硬。 知覺—在感覺的基礎上能辨認產(chǎn)生聲音、發(fā)出氣味、軟硬熱冷的是什么物體,什么東西。,記憶—感覺和知覺的事物不在眼前,人在必要的情況下,還能夠把這些事物辨認出來或想起來。 想象—不僅能記憶見過的事物,還能想出自己從未見過的事物。 思維—憑借人所特有的語言,通過分析、綜合,可以認識事

2、物的本質及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規(guī)律。,感覺、知覺一、概念 1. 感覺(Sensation) 當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在人腦的反映。 2.知覺(perception) 當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及其外部相互關系在人腦的反映。,3. 感覺與知覺的關系 相同點:▲均為感性認識過程 ▲均為人腦對直接作用于

3、 感覺器官的事物的反映 ▲均為對事物表面現(xiàn)象, 外部特征的反映。,不同點: ▲內(nèi)容—感覺是對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 知覺是對事物個別屬性間的關 系、聯(lián)系、整體的反映。▲反映的性質—

4、感覺的性質直接依賴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質,知覺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主體的知識經(jīng)驗和態(tài)度,知覺包含著對客觀事物的理解解釋過程。,聯(lián)系:二者密不可分,感覺是知覺的 前提、基礎。二者往往同時出 現(xiàn),很少產(chǎn)生孤立的感覺。所 以常常以感知的形式出現(xiàn)。,二、感覺的一般規(guī)律 1.感受性和感覺閾限 感受性—感覺器官對刺激的敏感程度

5、 感覺閾限—剛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 激量。感受性的高低與感 覺閾很的大小呈反比關系。,差別閾限—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最 小刺激量。差別閾限大小 與差別感受性高低成反比。差別閾限隨原來刺激量的變化而變化,二者的比值是常數(shù)。,原重量

6、 100g 200g 300g,差別閾限 3g 6g 9g,2. 感覺的適應 感受性可由相同刺激物的持續(xù)作用而發(fā)生改變的現(xiàn)象。這種改變可以是感受性的提高或降低。觸覺、溫覺、嗅覺的適應現(xiàn)象比較明顯,聽覺、痛覺不明顯。,3. 感覺的相互作用 在一定條件下,各種不同的感覺都可能發(fā)生相互作用,從而使感受性發(fā)生變化。一般的規(guī)律和趨勢是:弱刺激引起的弱感覺可以使其他感

7、覺感受性提高(例美麗的畫面可以提高聽覺的效果),強刺激引起的強感覺可以使其他感覺感受性降低(例聲音可以 止痛)。,4. 感受性的補償與發(fā)展 一個人感覺感受性是有很大潛力的, 是可以訓練的,感受性是在生活實 踐中發(fā)展起來的(例聾啞、盲人)。5. 聯(lián)覺 一種感覺時兼有另一種感覺的心理 現(xiàn)象。個體有差異與職業(yè)的訓練有 關。,例:紅、橙、黃 —溫暖感、接近感

8、、沉重感 蘭、青、紫 —寒冷感、深遠感、輕快感 視味聯(lián)覺—紅色更甜 無色不甜 “喧囂的色彩”“甜密的聲音”,三、痛覺 1.痛覺的實質 痛覺是一種復雜的生理現(xiàn)象又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現(xiàn)象,痛覺不是一個獨立的感覺。痛覺是感覺和傷害性刺激引起的各種生理,心理反應的結合。 痛覺是感覺

9、因素和動機、情緒、評價等因素的結合,伴隨著情緒體驗。 痛覺從生理過程來看包括感受成分和反應成分,即痛感覺和痛反應。,2.痛覺的特征 1)沒有專一的適宜刺激。與其他感 覺不同,不管什么樣的物理化學 因素,只要能給組織發(fā)生損傷的 能量形式都可以致痛。 2)痛覺的適應現(xiàn)象極不明顯。 3)痛覺感受器的分布廣泛(皮膚、肌 腱、關節(jié)、內(nèi)臟),4)

10、痛覺的相互作用比較明顯。一個痛 覺可以影響另一個痛覺,使其痛閾 升高或降低或痛點移位。5)痛覺與情緒的聯(lián)系是單極的(均為 消極的),并伴隨逃避行為。,3.影響痛覺的因素 1)生理因素—性別、年齡、損傷程 度、疾病種類。 2)心理因素— ▲個人過去的經(jīng)驗:兒童早期疼痛 的經(jīng)驗以及對即將發(fā)生

11、疼痛的不 安心情,對手術的恐懼可能使疼 痛加重。,▲對當前致痛損傷的態(tài)度與評價: 前線傷員的疼痛32%用嗎啡,后方醫(yī) 院傷員的疼痛83%用嗎啡?!中模ǚ稚⒆⒁饬Γ和从X可以由 同時給予的其他刺激而減輕或改變。▲暗示:人們常常受到暗示而使痛覺減 輕或加強。,▲情緒:積極的情緒可以使疼痛減輕?!鴤€性特點:易受暗示的人,痛閾變 化大,自尊心強

12、的人可能高度耐痛, 不同個性的人表達疼痛的方式也不 同。 綜上所述:一個人損傷本身和疼痛程 度并不是一種簡單的直接的平行關系。,四、知覺的基本特征 1. 整體性 人并不把對象感知為許多個別的孤立的部分,而總是知覺為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人常常是無意識地填滿缺少的那部份鴻溝,而知覺為完整的形象。這其中,各個組成部份的強度有重要意義。強的成分(關健部份)決定知覺的完整

13、性,由于各部份不同的相互關系就會知覺為不同整體。,知覺的整體性,部分對整體的依賴關系,例:同樣7個音階,高度變,整體不變; 如果順序、音程、長度變,整體 (曲調(diào))就會發(fā)生變化。,2. 知覺的選擇性 一定時間內(nèi)人總有選擇地以某個事物為對象,顯得格外清晰,把其他事物作為背景。影響選擇性的因素: 主觀因素—動機、需要、興趣、情緒、 經(jīng)驗。 客觀因

14、素—刺激物的變化、對比、位 置、運動、反復出現(xiàn)等。,圖2 雙關圖,圖3 雙關圖,知覺定勢,3. 恒常性 知覺條件在一定范圍內(nèi)改變時,知覺映象仍保持相對不變(后天獲得的知識經(jīng)驗在起作用,當前刺激物與經(jīng)驗中的印象結合起來,使人能在變化的條件下獲得近似于實際的知覺映象)。,4. 理解性 知覺不僅依賴于刺激,也依賴于感知主體本身,知覺個人特點、態(tài)度、需要、興趣、愛好、情感、經(jīng)

15、驗,都影響知覺。 在知覺中總是表現(xiàn)出一個進行活動,進行認識的活生生的人的特點,反映了這個人的愿望興趣情感及對意義的理解。知識越豐富,知覺就越豐富。,圖4 知覺的理解性,五、錯覺 凡是與客觀事物不相符合 的錯誤的知覺。,圖5 繆勒—萊依爾錯覺,圖6 垂直與水平錯覺,圖7愛因斯坦錯覺,記憶,一、 概念人腦對過去感知的事物的識記、保持、再認和再現(xiàn)(回憶)。運用信息加工的術語表達:

16、記憶就是人腦對外界信息的編碼、貯存和提取的過程。,二、記憶的基本過程(一)、傳統(tǒng)的記憶過程解釋 1、識記(memorization) 個體獲取經(jīng)驗的過程,信息輸入大腦并進行編碼的過程。 2、保持(retention) 對獲得經(jīng)驗的鞏固。把輸入的信息牢固地貯存在腦子里。保持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表現(xiàn)在質、量兩個方面。,3、再認與再現(xiàn)(回憶)(recog nition ad

17、 reproduction)  是記憶的兩種表現(xiàn)形式,以識記為前提,又是檢驗保持的指標。提取信息的過程。,(二)按信息論觀點解釋   記憶是一個信息加工過程,根據(jù)信息保留的久暫可分為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三個階段。一般認為,每一階段都包括編碼、貯存、提取等環(huán)節(jié)。,刺激,→,→,→,→,感覺,感覺儲存,短時儲存,長時儲存,回收,1、感覺記憶(瞬時記憶)(sensory memory)  刺激停止之后(感覺之后),感覺并不

18、立刻消失,在一個很短的(兩秒以內(nèi))時間內(nèi)仍然保持它的印象,這就是瞬時記憶。它是在感覺基礎上產(chǎn)生的,所以又稱感覺記憶。,2、短時記憶(操作記憶) (short-teym memory) 感覺記憶的信息被注意,有意識地被編碼,就進入了短時記憶,但時間也不長(不到1分鐘),貯存量為7士2項目。感覺記憶的內(nèi)容一般是沒有意識到的,處于前注意狀態(tài),而短時記憶的內(nèi)容是被人們充分意識到的。例如:心算和查記號碼等都是短時記憶。,3、長時

19、記憶(long-term memorg) 短時記憶的材料,經(jīng)過反復運用(復述),延長了信息在短時記憶中儲存的時間,信息便轉入長時記憶(1分鐘以上或者終生),信息在長時記憶中被編碼、儲存起來,一定條件下可以提取出來,,三、遺忘 識記的內(nèi)容不能再認與再現(xiàn)就是遺忘。1、遺忘原因假說干擾說:學習前后的事件相互干擾而 影響記憶。前攝抑制——先學的內(nèi)容影響后學的內(nèi)容。

20、 倒攝抑制——后學的內(nèi)容影響先前已學的 內(nèi)容。,衰減說——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以至于最后消退的結果。壓抑說——遺忘是由于情趣或動機的壓抑作用引起,有些情緒或經(jīng)驗進入人得意識會產(chǎn)生痛苦的體驗,因此被壓抑到無意識中。如果壓抑解除,記憶就能恢復。提取失敗——存儲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永遠不會消失,之所以想不起來是在提取有關信息時沒找到適當?shù)木€索。,2、遺忘進程

21、與規(guī)律 19世紀后期,1885年德國Ebbinghaus(艾賓浩斯),做出了首創(chuàng)性研究,所發(fā)現(xiàn)的遺忘曲線表明:識記后最初一段時間遺忘的速率快,隨時間推移和記憶材料數(shù)量減少,遺忘便漸漸緩慢,最后穩(wěn)定在一定水平上。,四、影響記憶的因素 1 時間因素 2 識記材料的性質與數(shù)量 有意義材料優(yōu)于無意義材料;學習程度相同,識記材料越多,遺忘越快。 3 學習的程度 過度學習優(yōu)于低度學習 4 識記

22、材料的系列位置 系列位置效應:近因效應、首因效應 5 識記者的態(tài)度 學習者對于識記材料的興趣、態(tài)度,五、提高記憶水平 1 組織有效復習 復習要及時; 分散復習優(yōu)于集中復習; 閱讀與重現(xiàn)交替進行; 注意系列位置效應的影響2 利用外部記憶手段 記筆記、寫卡片3 注意腦的健康與用腦衛(wèi)生 缺乏蛋白質,吸毒,酒精中毒,

23、記憶力下降;,思維一、概念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xiàn)實概括地、間接的反映,這種反映是借助言語實現(xiàn)的。二、思維的特征 1. 思維的概括性 ① 思維是對一類事物共同的本質 特征的反映 例:楊樹、槐樹、棗樹…→樹 猩紅熱、流腦、白喉… →細菌 性傳染病,② 思維是對事物之間本質聯(lián)系和 關系的反映 例:嚴重腹水

24、的患者—移動性濁音2. 思維的間接性 思維是借助其他事物為媒介,間 接地認識事物。(通過已知條件推知 未知事物)例:心電圖ST段下移,T波倒置→ 間接診斷為病人心肌缺血。,3 思維是對經(jīng)驗的改組 思維是和探索、發(fā)現(xiàn)新事物相聯(lián)系的過程,它需要人們對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不斷進行更新和改組。 思維不是再現(xiàn)經(jīng)驗,而是對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進行改造。,三、思維的

25、過程1. 思維的基本過程:分析與綜合 在頭腦里把完整的事物分解開 來—分析 在頭腦里把分成部分的事物結 合成整體—綜合 二者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有緊密聯(lián) 系的兩個方面,2. 思維的操作:比較、抽象、概括 思維的操作是在思維過程的基礎上進行的。 比較—在分析綜合基礎上,對事物加以對比,找出異同的操作過程。 抽象—憑借詞的作用,把同類事物的 一般

26、特性抽選出來,把同類事物的非一般特征。 概括—憑借詞的作用,把抽象出來的事物的一般本質特征聯(lián)合起來, 統(tǒng)一起來,并推廣到同一類事物上去。,三、思維的形式 思維過程的產(chǎn)物就是思維的形 式(用形式表現(xiàn)出來)。包括概念、 判斷、推理。 1. 概念(concept) 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 是思維的產(chǎn)物,又被利用在思維過 程中。,概念結

27、構 內(nèi)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質屬 性的總和—代表概念的質 外延—概念所確指的具體事物的 總和—代表概念的量例▲ 人的概念 內(nèi)涵:能思維、會說話、制造 使用勞動工具的動物 外延:中國人、外國人。古人、 今人。男人、女人 。,2. 判斷(j

28、udge) 肯定或否定某事物具有某種屬性 的思維形式 兩種:① 感知形式的直接判斷—不 需復雜思維(絕對比較、 相對比較) ② 抽象形式的間接判斷—復 雜思維,3. 推理(reasoning) 人腦根據(jù)已有的一個或數(shù)個判斷, 經(jīng)過第

29、二信號系統(tǒng)的分析與綜合, 引出新判斷的思維操作。 已知的判斷—前提 得出的新判斷—結論,五、思維的分類 1根據(jù)思維的形式分類 動作思維(直觀動作)— 3歲以 前以此思維為主,拆毀玩具,擺弄玩具,思維對象只是他當前正做的事、物體 形象思維(直觀形象)—4~7歲以此為主,分析考慮走哪條路,更快到達指定地點。成人給小孩洗澡,孩子給娃娃洗澡。喝開水不生病, 給魚缸倒

30、開水 抽象邏輯思維—主要以概念為形式表現(xiàn)出來。,2 經(jīng)驗思維和理論思維 經(jīng)驗思維:人們憑借日常生活經(jīng)驗進行的思維。 理論思維:根據(jù)科學的概念和論斷判斷某一事物,解決某個問題。3 直覺思維和分析思維 直覺思維:人們在面臨新的問題、新的事物和現(xiàn)象時,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斷的思維 活動。 分析思維:也就是邏輯思維。,4 輻合思維和發(fā)散思維

31、輻合思維:把問題所提供的各種信息聚合起來,得出一個固定答案的思維方法,顧名思義,遵循共同的思路去找出大家公認的一個固定答案。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習大部分是這一種。 發(fā)散思維:由一個問題尋求多種答案的思維方法,顧名思義,不遵循共同的思路,不找公認的固定答案,解決新問題沿著不同的道路去尋找答案。教學中,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一個問題。,5 常規(guī)思維與創(chuàng)造思維 常規(guī)思維:人們根據(jù)已獲得的知識經(jīng)驗,按現(xiàn)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決

32、問題。 創(chuàng)造性思維: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創(chuàng)造出新的思維成果的思維活動。,六、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思維活動主要體現(xiàn)在解決問題的 活動中,通過對解決問題的分析可 以研究思維過程。,1 知識表征方式,2定勢(mental set) 這是心理活動的一種準備狀態(tài)。 人們在過去經(jīng)驗的影響下,對某一 問題總是以某種慣用的方式去反應

33、, 解決問題時具有一定的傾向性,這種 傾向性就是定勢(心向)。 “功能固著”也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定勢,人看到某個物品有一種慣用的用途后,就很難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硬幣—導電、作電池開關, 衣服—撲滅火焰,3. 動機(motivation) 動機是解決問題的內(nèi)部動力 動機的程度與解決問題的效率之間的關系是倒“U”字形的關系。,解決問題效率,動機程度,4

34、. 情緒 積極的情感→激勵人去解決問題 消極的情感→阻礙人去解決問題 當然意志堅強的人—失敗作為動 力、激勵人, 適度情緒緊張的狀況下→最佳成 績,5. 遷移(transfer) 已經(jīng)獲得的知識、技能、甚至 方法、態(tài)度對解決新問題的影響(對一些問題的解決,影響對另一些問題的介決) 正遷移—積極影響作用(學習數(shù)學→物理

35、、英語→法語) 負遷移—消極影響作用(漢語拼音→英語,同時學習干擾)6 人際關系 從眾現(xiàn)象,想象(imagination)一、概念 人在反映客觀事物時,不僅能感知當前作用于主體的事物,能回憶過去感知過的事物,還能在頭腦中形成當前和過去從未感知過的新形象。,二、想象的種類 1、無意想象 沒有預定目的,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的想象(觸景生情,浮想聯(lián)翩)。是一種自發(fā)、簡單

36、、缺乏自我意識調(diào)節(jié)控制的。夢是無意想象的一種極端情況。2、有意想象 有預定目的、自覺產(chǎn)生的想象。是在第二信號系統(tǒng)參與和調(diào)節(jié)之下進行的。還可分為:再造想象、創(chuàng)造想象。,3 幻想:創(chuàng)造想象的一種特殊形式,它并不一定直接影響物質產(chǎn)品的創(chuàng)造,不一定符合客觀規(guī)律。不與創(chuàng)造性活動直接結合的三、想象的功能 1 預見作用 2 補充知識經(jīng)驗(對王熙鳳的描寫無法感知→想象) 3 替代作用(幼兒園小朋友想當司機,用小

37、板凳代替) 4 對機體的生理活動過程具有調(diào)節(jié)作用。,情緒、情感(emotion feeling),一、概念二、理論(機制)三、機體變化四、類別五、情緒與健康,一、概念 1.定義: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tài)度 的體驗和相應的行為反應。 2.對定義的理解: 1)情緒、情感反映了客觀事物

38、與 人需要的關系,包括獨特的主 觀體驗、外部表現(xiàn)和生理喚醒。,2)情緒情感與認識過程的關系 情緒情感是伴隨著認識過程而產(chǎn)生的。 反過來,情緒 情感對認識過程發(fā)生影響。3)情緒情感具有兩極性 動力性(增力、減力) 強度(強、弱) 激動度(激動、平靜)

39、 緊張度(緊張、輕松),4)情緒和情感的功能 適應功能:人們通過各種情緒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處境與狀況,適應社會的需求。 動機功能:激勵人的活動,提高人的活動效率。 組織功能:積極的情緒具有調(diào)節(jié)作用,消極的情緒具有破壞、瓦解作用。 信號功能:具有傳遞信息、溝通思想的作用,這種功能通過表情來實現(xiàn)。,5)情緒、情感、情操的概念,基礎 表現(xiàn)

40、 情境性 級別,情 緒,情 感,情 操,生物學需要,精神、社會需要,具有道德價值的事物,形式為主、強烈,內(nèi)容為主、強烈,穩(wěn)定深刻,(+),(-),(-),低級,與動物共有(憤怒、欣喜),高級、人特有(責任、集體主義),高級、人特有(愛國),,,,二、情緒的理論(一)早期的情緒理論 1.詹姆斯——蘭格理論(外周理論) 美國james 丹麥 lange

41、分別于1884年1885年提出 james:“情緒是對身體變化的覺知,人們的常識認為,先產(chǎn)生某種情緒,之后才有機體的變化和行為產(chǎn)生,但我的主張是先有機體的生理變化,而后才有情緒”。 不是悲傷 →哭泣,而是哭泣→ 悲傷 不是憤怒→ 攻打,而是攻打 →憤怒 模式:刺激 → 生理反應 → 情緒,Lange: 情緒是內(nèi)臟活動的結果,強調(diào)

42、 血管變化與情緒的關系飲酒、藥物 →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 → 血管擴張 → 愉快飲酒、藥物 →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 → 血管收縮→ 恐懼,評價:認識到了情緒與機體變化的 直接關系,強調(diào)了植物神經(jīng) 系統(tǒng)在情緒產(chǎn)生中的作用。,2.坎農(nóng)——巴德學說(丘腦說) 美國Cannon1927年對詹姆斯——蘭格理論提出三點質疑:

43、 生理變化在各種情緒狀態(tài)下,無大的差 異,據(jù)生理變化很難分辨不 同的情緒。 生理變化受植物神經(jīng)支配,但生理變化緩慢,不足以說明情緒瞬息變 化的事實。 某些生理變化可由藥物引起,但只能(如腎上腺素)使生理狀態(tài)激活,而不能產(chǎn)生情緒。,,,,情緒的中心不在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而在丘腦。,模式:,刺激 丘腦,大腦 皮層,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生理反應,,,,情 緒,,,,3. 網(wǎng)

44、狀結構、邊緣系統(tǒng)與情緒的關系 1)邊緣系統(tǒng)(海馬、丘腦、下丘腦、 杏仁核) 動物實驗證明,下丘腦內(nèi)存在有 防御 反應區(qū),使動物出現(xiàn)恐懼 和發(fā)怒。有人證明杏仁核是恐懼 反應中樞。 另有實驗證明,下丘腦和邊緣系統(tǒng)中 存 在一個“快樂”中樞(獎賞系統(tǒng))和“痛 苦”

45、中樞(懲罰系統(tǒng)),,,網(wǎng)狀結構對情緒的激活有重要影響。 刺激 網(wǎng)狀激活系統(tǒng) 下丘腦 大腦皮層 激活情緒、產(chǎn)生體驗。,,,,,(二)情緒的認知理論1.評定——興奮說 美國Arnold 20 世紀50年代提出 刺激情境并不直接決定情緒的性質,從刺激出現(xiàn)到情緒的產(chǎn)生之間有一個對刺激的評價過程。評價過程由大腦皮層來完成。,模式:刺激

46、大腦皮層內(nèi)進行評 價 情緒,好 趨近,評價,壞 回避,無關 忽視,,,,,,,,深山老林 虎 恐懼動物園 虎 有趣,,,,,,,2. 沙赫特——新格的雙因素理論 美國schachter20世紀60年代提出,認為情緒來源于對刺激情境和自身生理喚醒兩方面的覺知

47、。 生理喚醒 心率加快、出汗、呼吸加快 認知性喚醒 對生理變化進行認知二者 缺一不可,但人對生理反應的認知和了解決定了情緒。,,,3 拉扎勒斯的認知——評價理論 Lazarus,1970,認為在情緒活動過程中,人需要對刺激事件與自己的關系進行不斷的評價,這種評價包括三個層次: ①初評價:確定刺激事件與自己是否有利害關系,以及這種關系的程度。

48、 ②次評價:調(diào)節(jié)控制自己的行為反應,在做出反應之前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判斷怎樣做出合適的反應。 ③再評價:評價情緒和行為反應的有效性和適宜性,三、機體變化 1.內(nèi)部表現(xiàn)(生理變化) 激動 呼吸快、深、心率 血壓 血擴 驚懼 呼吸暫亭、面色蒼白、口干、 出汗 焦慮 胃腸蠕動 消化液分泌變

49、化 2. 外部表現(xiàn) 面部表情 身段(姿勢) 言語,,,,各種情緒狀態(tài)下呼吸的曲線;1. 高興—每分鐘17次; 2. 消極悲傷—每分鐘9次; 3. 積極地動腦筋—每分鐘20次; 4. 恐懼—每分鐘64次; 5. 憤怒—每分鐘40次;,我國古代官員審案時有這樣的方法,給被告的嘴里放上一把干燥的米

50、飯。如果在審訊之后,他吐出的米飯仍是干燥的,就被認定為有罪。其心理學依據(jù)是,當人恐懼、焦慮時的一個生理變化是唾液分泌減少,嘴會變得干燥。,據(jù)說,從前印第安人也有類似的審案做法。法官向偷竊嫌疑人講述與案情有關的詞句,諸如“偷錢”、“錢袋”、“被害人的姓名”、“錢的數(shù)量”等等。被告必須不加停頓地回答,同時,還要很輕微地敲鑼敲出的聲音只能讓法官聽到,站在遠一點地方的人就聽不到。如果一個人真的有罪,由于恐懼和緊張,他在回答法官的問話時,就會語無

51、倫次,并不自覺地使勁敲鑼,旁聽者聽到鑼聲就會指控他是賊。,,這一類“上天的判決”對那些深信這 種方法一定會奏效的人作用最佳。那些不做虧心事,也怕鬼叫門的人則容易被冤枉。測謊器同樣存在這種缺陷。,3. 與動物的區(qū)別 是人類進化中適應性動作的遺跡 本質不同(社會化),,,四、類別 1. 基本情緒形式(根據(jù)情緒的性質) 快樂 盼望的目的達到后,緊張

52、 的解除。 悲哀 失去熱愛的事物,盼望的 事情幻滅。 憤怒 目的、愿望不能達到,一再受 阻、積累的緊張 恐懼 缺乏處理、擺脫可怕情景的能 力,,,,,2. 情緒狀態(tài)(根據(jù)強度、速度

53、、持續(xù) 時間) 特定的時間內(nèi),情緒活動在強度、緊張水平和持續(xù)時間上的綜合表現(xiàn)。1)心境:比較持久的、微弱的、慢性(渲染 性)的情緒狀態(tài)。2)激情:短時間的猛烈而暴發(fā)的情緒狀態(tài)。3)應激:出乎意料的緊迫情況下所引 起的高 度緊張的情緒狀態(tài)。,產(chǎn)生 對象 強度 時間 機體變化

54、 特征,心境,激情,不一定是特定的刺激,可以意識不到,不具有特定指向,不強,長,不明顯,慢性,現(xiàn)存刺激,有特定指向,強,短,明顯,認識活動范圍 自控力 不能正確評價行為的意義,后果,,,,,,應激,現(xiàn)存刺激,有特定指向,強,短,明顯,知覺、思維狹窄,注意分配轉移困難,原來熟練的行為可指向錯誤,個體有差異(評價)有生理反應,產(chǎn)生 對象 強度 時間

55、 機體變化 特征,,,,3. 社會性情感(根據(jù)社會內(nèi)容的性質) 1)道德感(良心) 對從社會形成的道德標準評價他人或自身言行所產(chǎn)生的體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義務責任) 根據(jù)一定的標準在評價人思想、意圖 和行為時所產(chǎn)生的體驗。 理智與情緒的統(tǒng)一(良心) 自信、偷快 理智與情緒的不統(tǒng)一(沒良心) 不安、懺悔。因時代、民族、階級

56、、文化、制度而異。,,,2)理智感 對事物探索、研究、追求活動過程中的體驗(猶豫感、驚奇感、懷疑感、確切感)在智力活動中,在認識和評價事物時所產(chǎn)生的情感體驗。,3)美感 對自然、社會生活以及反映它們的藝術表現(xiàn)所進行的鑒賞或評價過程中的體驗。 按一定的標準評價自然特征和社會行為特征時所產(chǎn)生的內(nèi)心體驗 因文化、民族、制度、個性、階層時代而異。,,,,五、情緒與健康

57、 兩個含義,情緒與健康的關系情緒健康的標準,,1. 情緒與健康的關系 情緒具有明顯的生理反應,直接關系到心身健康。情緒是心身聯(lián)系的橋梁和紐帶。 正性情緒 有利于心理、生理兩 方面的健康。 負性情緒 損害心理、生理兩 方面的健康,嚴重時

58、 可導致心身障礙。,,,2. 情緒健康的標準(不成文的要求和 準則) 1)誘因明確 2)反應適度 3)穩(wěn)定而又靈活 4)自控性 5)效能,3. 情緒的調(diào)節(jié) 1)調(diào)整行為目標 2)改變認知評價方式 3)改變或轉換環(huán)境 4)心理防御或應對 5)自我控制與求助,意志 (will)

59、,一、概念 1.定義: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根據(jù) 目的來支配、調(diào)節(jié)自己的 行為,克服各種困難、從 而實現(xiàn)目的的心理過程。,2. 定義的理解: 1)意志是通過意志行為來實現(xiàn)的, 受意志支配的行為稱為意志行動,意志的調(diào)節(jié),外部行動,內(nèi)部心理狀態(tài),意志對行動的調(diào)節(jié),發(fā)動,制止,,

60、,,,2)意志行動是有自覺目的的行動。 是人所特有的。3)只有與克服困難相聯(lián)系的行為才是 意志行動(支配、調(diào)節(jié)、主觀能動 性)。4)意志行動是的隨意運動為基礎的, 否則無法實現(xiàn)。 目的是前提,克服困難是核心,隨 意運動是基礎。,3. 意志與認識過程的關系 1)意志的產(chǎn)生以認識過程為前提 (意志的自覺目的性所決定的,

61、 目的是認識過程的結果)。 2)意志對認識過程有調(diào)節(jié)作用。,4. 意志與情緒的關系 1)情緒既可以成為意志行動的動力、 又可以是阻力。 2)意志對情緒有調(diào)節(jié)作用 理智與情感的沖突就是意志與 情感的沖突。,理智戰(zhàn)勝情感就是意志力量克服了 與理智矛盾的情感。情感戰(zhàn)勝理智就是意志力量不足以 抑制情感,背離了理智的方向。,二

62、、意志行動的過程 1. 采取決定階段 1)動機斗爭(沖突)與目的確定 雙趨沖突 雙避沖突 趨避沖突 雙重趨避,,,,,,,,+,+,-,-,±,±,±,目的確定不一定取決于對目的本身客 觀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認識,而是由 于與這一目的

63、相聯(lián)系的動機戰(zhàn)勝了 與另一目的相聯(lián)系的動機的結果。2)方法、策略的選擇,2. 執(zhí)行決定階段 1)意志、情感和認識協(xié)同作用的過 程。 2)克服困難的過程 新動機的干擾 巨大的智力、體力,不愉快的 體驗。,,,三、意志行動中的挫折 1. 挫折(frustration)的定義 意志

64、行為受到無法克服的干 擾或阻礙,預定目標不能實 現(xiàn)時產(chǎn)生的緊張狀態(tài)和情緒 反應(碰釘子)。 2. 挫折的成分 挫折情境 挫折認知 挫折行為,3. 挫折產(chǎn)生的原因 主觀因素 生理(身體、容貌等)、 心理條件。

65、客觀因素 自然、社會、環(huán)境 心理因素 人格特征 動機沖突 過高的目標水平或不適 當?shù)淖晕夜烙?4. 挫折反應 (詳見心理應激) 情緒性反應、行為 理智性反應 個性的變化,5. 增強挫折承受力(容忍力) 1)正確對待

66、挫折 客觀存在 兩重性 總結教訓避免不必要的挫折2)改善挫折情境3)調(diào)節(jié)抱負水平(行為之前對目標、成 就的標準)4)及時疏泄。,四、意志的品質 1. 意志的自覺性(獨立性) 明確的目的,反映了堅定的立場, 來自于對客觀的認識水平和利用 能力。,2. 意志的果斷性 善于適時地下決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