痙攣的評估與治療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痙攣的評定與治療,,定 義,痙攣是一種以速度依賴性的緊張性牽張反射增強伴腱反射亢進為特征的運動障礙。痙攣狀態(tài)常伴有隨意出現的上運動神經元受損綜合征的各種特征。它一般都伴有肌肉隨意運動受損,表現為最大力量時的力弱、遲緩和隨意運動笨拙。隨意運動的范圍有時可減至只有小量的刻板運動模式---稱為痙攣性協(xié)同作用。,,痙攣常表現為肢體被動運動時可引起被牽伸肌肉的非隨意活動。這種反應常是速度依賴性的,對快速牽伸的反應大于緩慢牽伸。在伸肌群,特別

2、是下肢,特征性的痙攣模式是常說的“折刀樣反應“。痙攣狀態(tài)時支配骨骼肌的a神經元處于高興奮性,并可被正常時不能引起任何反應的刺激輸入所激活。很多情況下,這種高興奮性是由來自皮層或高段脊髓的下行抑制性輸入的缺乏所促進的。,上運動神經元綜合征,是指發(fā)生于上運動神經通路的任何損傷或紊亂所表現的一系列問題。可引起多種陽性和陰性特征,痙攣只是其中之一。當治療痙攣時,個體存在或不存在上運動神經元綜合征的其他特征可對治療效果產生很大影響。,上運動神

3、經元損傷的陽性和陰性特征,肌無力陰性特征:喪失靈活性;易疲勞陽性特征:腱反射增強伴反射;陣攣;巴氏征陽性;痙攣狀態(tài);伸肌痙攣、屈肌痙攣;總體反射;運動時共同收縮的不協(xié)調模式;聯(lián)合反應和其他不協(xié)調及刻板性痙攣模式。,臨床評定,病史采集視診:應特別注意肢體或軀干異常的姿態(tài)。反射檢查被動運動評定:應對肌張力的程度進行量化評定。主動運動評定功能評定影響痙攣及肌張力異常評定的因素,痙攣的徒手定量評定,是一種根據關節(jié)進行被動運動時所

4、感受的阻力來分級的方法。臨床中,常采用被動關節(jié)活動范圍檢查法,Ashworth分級法,Penn分級法和Clonus分級法。,被動關節(jié)活動范圍檢查法,Ⅰ 輕度 在PROM的后1/4,即肌肉靠近它的最長位置時出現阻力Ⅱ 中度 在PROM的1/2即出現阻力Ⅲ 重度 在PROM的前1/4,即肌肉在其最短的位置時已出現阻力,使PROM難以完成。,改良Ashworth分級法,0級:無肌肉張力增高1級:肌肉張力

5、略微增高--受累部分被動屈伸時,在關節(jié)活動范圍之末時呈現最小的阻力或出現突然卡住和釋放1+級:肌肉張力輕度增高--在關節(jié)活動范圍后50%范圍內出現突然卡住,然后在關節(jié)活動范圍后50%范圍均呈現最小的阻力2級:肌肉張力明顯增高:通過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大部分時,肌肉張力均較明顯增高,但受累部分仍能較易地被移動3級:肌肉張力嚴重增高--被動運動困難4級:僵直--受累部分屈伸時呈現僵直狀態(tài),不能活動。,Penn分級法評定標準,以自發(fā)性肌痙攣

6、發(fā)作頻度來劃分。0級:無痙攣1級:刺激肢體時,誘發(fā)輕、中度痙攣2級:痙攣偶有發(fā)作,<1次/h3級:痙攣經常發(fā)作,>1次/h4級:痙攣頻繁發(fā)作,>10次/h,Clonus分級法評定標準,以踝陣攣持續(xù)時間分級0級:無踝陣攣1級:踝陣攣持續(xù)1-4s2級:踝陣攣持續(xù)5-9s3級:踝陣攣持續(xù)10-14s4級:踝陣攣持續(xù)≧15s,治療目標,改善功能降低不必要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緩解疼痛,療效評定,最常用的是改良Ashworth

7、分級量表。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應用與功能性目標相關的簡單評定方法往往很有效。痙攣狀態(tài)是動態(tài)變化的現象,因此痙攣的評估需要一個長時間的一天多次對個體進行觀察的過程。,治療方法---減少加重因素,常見痙攣原因:膀胱膨脹或感染便秘皮膚刺激,如嵌甲和褥瘡外部因素的附腿尿袋及過緊的衣服和鞋襪不恰當的坐姿或做輪椅時的不良體位對于昏迷或有認知障礙的患者痙攣加重的因素可能是潛在的腹腔急癥或下肢骨折,治療方法---體位擺放,最重要而簡單的治

8、療即維持個體的恰當坐姿。卒中或腦損傷后常時間仰臥臥床易加重伸肌痙攣,只需將患者置于稍直立的體位即可緩解。腦損傷早期可出現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與頭轉動同側的髖關節(jié)處于屈曲伴外展外旋,對側的髖關節(jié)處于內收內旋,對于兒童可導致內收側的髖關節(jié)半脫位。俯臥位髖關節(jié)內收持續(xù)20-30分鐘常可抑制下肢的痙攣達6-8小時以上。其他體位,如側臥位,坐位,站位都有助于對痙攣肌進行牽伸和促進拮抗肌群的作用。,治療方法--物理治療,體位擺放被動牽伸:

9、一般推薦痙攣肌每24小時應在最大牽伸位置維持約2小時。直接抗痙攣的辦法:冷療或熱療,電刺激動態(tài)的物理治療技術:尤其針對移動能力強的患者。Bobath技術已得到廣泛的應用,還有Brunnstrom,PNF的其他學派。,治療方法--口服藥物,所有的抗痙攣藥物可引起肌肉無力和易疲勞,有時這些副作用比原先的痙攣狀態(tài)更棘手,故所有藥物均應謹慎、長期監(jiān)測。地西泮:曾是抗痙攣藥物的首選,通過加強神經遞質GABA的抑制作用起到抗痙攣。但常引發(fā)不能

10、耐受的力弱和疲勞感,目前少用。巴氯芬:目前應用廣泛。是GABA-B受體激動劑,也可通過突觸前抑制減少興奮性神經遞質釋放而起到抗痙攣作用。一般每日服用40-80mg,分次服用,藥物開始使用的增量和撤藥時的減量應緩慢。丹曲林鈉鹽:較少使用。作用模式是作用于外周,可直接作用于骨骼肌,因此與其他中樞作用藥物合用可能產生協(xié)同作用。有肝毒性。由25mg/d逐漸增加,最大400mg/d,分次服用。,,替扎尼定:作用模式可能是減少脊髓中間神經元釋放

11、興奮性氨基酸。作用于巴氯分類似,但僅引起較輕的力弱且耐受性好。也有肝毒性。大麻:2004年大麻在英國稱為獲準使用的藥物,具有有效的抗痙攣、止吐止痛作用。可樂定左旋多巴加巴噴?。鹤畛跏强贵@厥藥物,作為抗痙攣藥物和神經痛的止痛劑顯示出良好效果。有良好耐受性,可作為抗痙攣藥物的有效補充。,局部治療-苯酚和肉毒桿菌毒素,苯酚或乙醇神經阻滯:通過注射苯酚或乙醇阻滯周圍神經。閉孔神經--用于內收肌痙攣狀態(tài);脛后神經--用于腓腸肌痙攣狀態(tài);坐

12、骨神經--腘繩肌痙攣狀態(tài);正中神經、尺神經或肌皮神經--上肢屈肌痙攣。具體是通過針狀電極注射化學物質,操作時針尖應盡可能接近要被阻滯的神經,其位置通過電刺激來確定。注射后可造成即刻的神經阻滯伴有所支配肌肉的松弛,阻滯作用常持續(xù)2-3個月,但有時是長久性的。若阻滯的是運動、感覺混合神經,則棘手的感覺性副作用包括永久性的異常疼痛感。這項技術最大的優(yōu)點是簡單、經濟。,肉毒桿菌毒素,是有效的神經毒素,阻滯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一次注射效果可

13、維持2-3個月。快捷、簡便、有效,且一般無副作用。少數患者可出現流感樣不適。其最大問題是肌肉的過度松弛,從而引起不必要的力弱。但謹慎操作可避免。昂貴,約5%-10%的長期注射可發(fā)生耐藥性。最常用的毒素是A型毒素(Dysport或Botox).B型毒素(Neurobloc或Myobloc)目前用于改善患者的耐藥性問題,但似乎不如前者有效,且有嚴重的口干和注射部位疼痛。是痙攣治療的革命性技術。,鞘內治療技術,鞘內注射巴氯酚1984

14、年首次應用--直接將抗痙攣藥物注射進脊髓腔內。技術包括:皮下泵的植入,用一根硅膠管將藥物由泵導入鞘內間隙。泵完全由程序控制,持續(xù)定量地向髓腔內泵入小劑量巴氯芬。很有效,尤其對于嚴重、頑固性的痙攣狀態(tài),特別適用于下肢痙攣狀態(tài)。缺點:需手術完成,存在導管移動的危險,存在泵衰竭危險。,,鞘內注射苯酚:一些存在嚴重痙攣伴有運動、感覺、腸或膀胱功能喪失的患者,可選擇鞘內注射苯酚向腰椎椎管內注射注射苯酚,以破壞周圍神經和馬尾。對已經截癱和失禁

15、的患者有極好療效,對伴有嚴重痙攣患者則療效欠佳,因注射水平以下全部感覺喪失存在發(fā)生褥瘡的危險。,外科和骨科手術治療,前后脊神經根切斷術脊髓背根路入區(qū)的微創(chuàng)手術經皮射頻脊神經切斷術脊髓和小腦的刺激跟腱延長術內收肌腱切斷術和閉孔神經切斷術切斷腘繩肌肌腱或腘繩肌延長術,腘繩肌,,上肢的手術較下肢復雜得多而且成功率低,仍包括各種肌腱切斷和延長術。肱二頭肌和肱橈肌延長術尺側腕屈肌和橈側腕屈肌延長術將拇長屈肌移至拇指橈側需要強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