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的心電圖辨?zhèn)蝊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心梗的心電圖辨?zhèn)?,心肌梗死的心電圖辨?zhèn)?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堵塞而引起,因此冠狀動脈所供應的心肌迅速經(jīng)歷缺血、損傷以及壞死的過程。心電圖呈現(xiàn)相應的T波、ST段以及QRS波群的系列改變。 部分類似心肌梗死圖形改變鑒別,心室除極順序的改變 (束支阻滯、預激)心室肥大 急性心肌炎 生理性或位置性 (電極位置、氣胸等),,心肌梗死,前間隔及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高側壁心肌梗死,正后壁心肌梗死,,,,,心室除極順序的改變,心室

2、肥大,急性心肌炎,生理性或位置性,束支阻滯,預激,心室肥厚,正常人,肺,,,,,,,,,,,,,,前間隔及前壁心肌梗死辨?zhèn)?一、心室除極順序的改變,1、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①CLBBB時,由于室間隔除極由右向左,可在右前導聯(lián)上不出現(xiàn)r波,而只表現(xiàn)為QS波;同時CLBBB可產(chǎn)生繼發(fā)性 ST-T改變,使出現(xiàn)QS波形的導聯(lián)上ST抬高,T波直立高聳,這些變化易誤診為急性前間隔心肌梗死。若以上改變擴展至V5、V6導聯(lián),則易誤診為急性廣泛前壁心

3、肌梗死。鑒別要點是CLBBB時全部導程的QRS波均增寬,出現(xiàn)典型的CLBBB的圖象,而無ST-T的動態(tài)改變(無急性心肌梗死的演變過程)。,前間隔及前壁心肌梗死辨?zhèn)?一、心室除極順序的改變,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②CLBBB合并前間隔心肌梗死的鑒別要點是,CLBBB時只會在Vl、 V2出現(xiàn)QS波,V3不會出現(xiàn)QS波,若V3也出現(xiàn)Q波,則說明CLBBB合并有前間隔心肌梗死。,前間隔及前壁心肌梗死辨?zhèn)?一、心室除極順序的改變,2、左前分

4、支阻滯(LAH): LAH有時可以掩蓋心肌梗死的表現(xiàn),例如在某些病例中,心前導聯(lián)可以表現(xiàn)為qrS波或qRS波,即在V1、V2導聯(lián)出現(xiàn)qRS波或qRS波。,,LAH與前間隔心肌梗死合并發(fā)生時如何鑒別也是心電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單純LAH時,V1、V2出現(xiàn) qRS波或qS波,其q波的時間一般應不超過0.02秒。如提高一個肋間(在第3肋間)描圖時,q波出現(xiàn)的機會增多;降低一個肋間(在第5肋間)描圖時,則不應顯示q波。故右心前導聯(lián)出現(xiàn)

5、q波且時間>0.02秒,并在降低一個肋間描圖時仍出現(xiàn)q波,則提示為前間隔心肌梗死,此外LAH時,右心前導聯(lián)(Vl~v3)不應出現(xiàn)QS波,r波的振幅也應進行性增高;若出現(xiàn)QS波或r波無進行性增高,亦提示前間隔心肌梗死。,前間隔及前壁心肌梗死辨?zhèn)?一、心室除極順序的改變,3、右束支傳導阻滯(RBBB) RBBB時,右心室導聯(lián)及Ⅲ、aVF導聯(lián)偶而也可以出現(xiàn)QR(或Qr)波,而非原來的rsR’波,可誤診為前間隔心肌梗死,此變化常見于急

6、性右室負荷過度增加時,其產(chǎn)生與急性肺心病出現(xiàn)的異常Q波機理相同。鑒別要點是單純RBBB時,右心前導聯(lián)的波很少在V2及其以左的導聯(lián)上出現(xiàn)。若在中部心前導聯(lián)(V2甚至V3、V4)出現(xiàn)QR波,則支持前間壁或前壁心肌梗死?;蛘咴蠷BBB,此時合并前間壁或前壁心肌梗死。,前間隔及前壁心肌梗死辨?zhèn)?一、心室除極順序的改變,4、預激綜合征(W-P-W) W-P-W時,由于房室存在異常的傳導束,可使心室提前激動,若提前激動的部位為右室(B型W-

7、P-W),則激動向量指向左、后,可以在右前導聯(lián)上出現(xiàn)QS波,而類似于前間壁心肌梗死。如同時發(fā)生心肌梗死則異常Q波及ST-T改變可被W-P-W的圖象所掩蓋,在此情況下,心肌梗死的診斷只能在W-P-W的圖象消失時(例如W-P-W呈間歇出現(xiàn)時)才能確定或根據(jù)臨床其它表現(xiàn)。,前間隔及前壁心肌梗死辨?zhèn)味?、心室肥?1.左室肥大 V1~V3導聯(lián)可以出現(xiàn)QS波,但是V4導聯(lián)及I、aVL導聯(lián)不應該有QS波。 如果v4、I、aVL有QS波提示左

8、室肥大合并前壁心梗。,前間隔及前壁心肌梗死辨?zhèn)?二、心室肥大,2.右室肥大 V2~V3導聯(lián)偶而也可出現(xiàn)Q波,但右室肥大時通常不會在V4導聯(lián)上出現(xiàn)QS波,而且右室肥大時常伴有電軸右偏。 右室肥大同時出現(xiàn)電軸左偏,而且V4也出現(xiàn)QS波提示右心肥大合并前壁心肌梗死。,前間隔及前壁心肌梗死辨?zhèn)?二、心室肥大,3.肥厚型心肌病 異常Q波的發(fā)生率達41%~56%,常出現(xiàn)在V1~V4導聯(lián)。 鑒別要點①Q(mào)波形態(tài)肥厚性心肌病的Q波形態(tài)

9、呈多樣性,多數(shù)深而窄,不超過O.04s,狀若柳葉,少數(shù)有切跡或粗頓,甚至呈怪異的W型。,前間隔及前壁心肌梗死辨?zhèn)?二、心室肥大,3.肥厚型心肌病 異常Q波的發(fā)生率達41%~56%,常出現(xiàn)在V1~V4導聯(lián)。 鑒別要點②T波極性肥厚性心肌病在呈QS、QR或W型的導聯(lián)上T波常直立,Q波和T波方向分離,而心肌梗死相關導聯(lián)一般T波深倒置且降、升肢對稱。,前間隔及前壁心肌梗死辨?zhèn)?二、心室肥大,3.肥厚型心肌病 異常Q波的發(fā)生率達4

10、1%~56%,常出現(xiàn)在V1~V4導聯(lián)。 鑒別要點③肥厚性心肌病呈現(xiàn)Q波的導聯(lián)常伴T波直立,很少有ST段抬高,個別有ST段抬高者,則抬高振幅長期穩(wěn)定缺乏心肌梗死特有的動態(tài)改變。,前間隔及前壁心肌梗死辨?zhèn)?(三)急性心肌炎,透壁性壞死性心肌炎的心電圖可顯示病理性Q波。病毒感染還可引起冠狀動脈炎使冠狀動脈閉塞。重癥急性心肌炎可表現(xiàn)為廣泛心肌損傷的圖形,大多數(shù)導聯(lián)R波振幅低及ST-T改變,病理性Q波與ST段抬高大多為一過性。鑒別要點

11、①急性心肌炎時多個導聯(lián)出現(xiàn)異常Q波,而急性心肌梗死則相關導聯(lián)有異常Q波。,前間隔及前壁心肌梗死辨?zhèn)?(三)急性心肌炎,透壁性壞死性心肌炎的心電圖可顯示病理性Q波,病毒感染還可引起冠狀動脈炎使冠狀動脈閉塞。重癥急性心肌炎可表現(xiàn)為廣泛心肌損傷的圖形,大多數(shù)導聯(lián)R波振幅低及ST-T改變,病理性Q波與ST段抬高大多為一過性。鑒別要點②心肌梗死Q波往往為持久性,急性心肌炎多為一過性。,前間隔及前壁心肌梗死辨?zhèn)?(三)急性心肌炎,透壁性

12、壞死性心肌炎的心電圖可顯示病理性Q波,病毒感染還可引起冠狀動脈炎使冠狀動脈閉塞。重癥急性心肌炎可表現(xiàn)為廣泛心肌損傷的圖形,大多數(shù)導聯(lián)R波振幅低及ST-T改變,病理性Q波與ST段抬高大多為一過性。鑒別要點③伴隨的 ST-T改變在急性心肌梗死常隨時間遷移呈規(guī)律性變化,而急性心肌炎的這種規(guī)律不明顯,甚至在Q波已充分形成,停止進展時才出現(xiàn)ST段抬高。,前間隔及前壁心肌梗死辨?zhèn)?(四)生理性或位置性,1.胸導聯(lián)電極位置錯放,肢導聯(lián)反接,aV

13、L導聯(lián)的正常變異,呈QS或Qr型。,前間隔及前壁心肌梗死辨?zhèn)?(四)生理性或位置性,2.左側氣胸,在V1~V4導聯(lián)電壓低,R波遞增不良,右至中胸導聯(lián)呈QS型,偶爾V1~V6均無R波,類似廣泛前壁心梗,且心前導聯(lián)T波非特異性低平或倒置,電軸右偏。鑒別要點左側氣胸時上述心電圖變化在臥位時明顯,當病人取坐位或立位時,心臟貼近胸壁,電壓增高,R波可出現(xiàn),或排氣使肺復張后心電圖恢復正常。,前間隔及前壁心肌梗死辨?zhèn)?(四)生理性或位置性,

14、3.慢性肺氣腫,可以在V1、V2甚至V3~V6導聯(lián)均出現(xiàn)QS波,且T波可直立,也可倒置。鑒別要點①肺氣腫病人往往有低電壓,肺性P波,VavL倒置,Vs-V6有深S波,QRS波電軸垂直位或右偏,而心梗時呈電軸左偏,PavL直立,梗死相關導聯(lián)QRS波呈Qr或QS型。,前間隔及前壁心肌梗死辨?zhèn)?(四)生理性或位置性,3.慢性肺氣腫,可以在V1、V2甚至V3~V6導聯(lián)均出現(xiàn)QS波,且T波可直立,也可倒置。鑒別要點②心前導聯(lián)R波振幅降低

15、,或V1~V6均呈QS型者,若心前各導聯(lián)下移一個肋間描記,可使心電圖正常。,前間隔及前壁心肌梗死辨?zhèn)?(四)生理性或位置性,3.慢性肺氣腫,可以在V1、V2甚至V3~V6導聯(lián)均出現(xiàn)QS波,且T波可直立,也可倒置。鑒別要點③ ST-T的形態(tài),ST段抬高伴其右的T波倒置呈心肌梗死的特征。而肺氣腫無特有ST-T波演變規(guī)律。,下壁心肌梗死辨?zhèn)?1.正常人 可以在Ⅲ、aVF導聯(lián)上出現(xiàn)QS、QR或Qr波,而類似于下壁心肌梗死其產(chǎn)生與心臟

16、的位置有關。心尖向前轉位時,心臟后基底部表面的電位(呈Qs或QR波形)可傳至左腿,從而使上述導聯(lián)出現(xiàn)這種波形變化。尤其當受檢者呼氣或取臥位使膈肌降低時,這種波形變化減輕,甚至完全消失。 在下壁心肌梗死時,Ⅲ、aVF導聯(lián)上的異常Q波亦可隨呼吸或體位改變而發(fā)生上述變化,故不能據(jù)此區(qū)別正常變異與下壁心肌梗死,應從以下幾點注意鑒別。,下壁心肌梗死辨?zhèn)?①正常人Ⅱ導聯(lián)上的q波仍屬正常,若出現(xiàn)異常Q波,則為下壁心肌梗死。②Ⅱ、Ⅲ、aVF均出現(xiàn)S

17、T- T動態(tài)改變,則可確診為下壁心肌梗死。③正常人由于初始向量不變,故aVR導聯(lián)常不表現(xiàn)rs波形,而應表現(xiàn)為QS、QR、或Qr波;下壁心肌梗死時,由于初始向量常指向上方,可使aVR導聯(lián)呈現(xiàn)rS波,但一般不出現(xiàn)QR或Qr波,除非同時有前壁心肌損害。,下壁心肌梗死辨?zhèn)?2.A型、B型W-P-W, 如心室預激的向量指向上時,都可以在Ⅱ、Ⅲ、aVF導聯(lián)上出現(xiàn)類似下壁心肌梗死的心電圖波形。 鑒別要點:W-P-W在Ⅱ、Ⅲ、aVF導聯(lián)上呈Q

18、S或QR時,其T波總是直立或為等電位;T波倒置,則提示伴有下壁心肌缺血。,下壁心肌梗死辨?zhèn)?3.LAH與下壁心肌梗死鑒別; LAH時可因額面上QRS向量指向左,而T向量指向下,使Ⅱ、Ⅲ、aVF導聯(lián)上出現(xiàn)T波直立,此時可掩蓋下壁缺血時應出現(xiàn)的T波倒置。 鑒別要點:單純LAH與LAH合并下壁心肌梗死,從心電圖上較難鑒別。 若在反映下壁的導聯(lián)上出現(xiàn)qRS波形且T波倒置,則支持LAH合并下壁心肌梗死診斷。,下壁心肌梗死辨?zhèn)?4.RB

19、BB與下壁心肌梗死, RBBB時可在Ⅲ、aVF出現(xiàn)QR(或Qr)波,而非原來的rSR’波。機制:此與急性肺心病出現(xiàn)的異常Q波機理相同(與右室負荷增加,心臟順鐘向轉位有關)。 鑒別要點:單純的RBBB雖偶爾可由于急性右心負荷過大,在Ⅲ、aVF導聯(lián)呈現(xiàn)QR波,但下壁心肌梗死時不應在Ⅱ導聯(lián)上出現(xiàn)QR波。故Ⅱ、Ⅲ、aVF導聯(lián)均呈現(xiàn)QR波時,支持下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辨?zhèn)?5.少數(shù)慢性肺氣腫患者可在Ⅱ、Ⅲ、aVF導聯(lián)出現(xiàn)QS波。

20、鑒別要點:若出現(xiàn)電軸左偏,則多提示伴有冠心病或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辨?zhèn)?6.非對稱性肥厚型心肌病(IHSS)與下壁心肌梗死鑒別:IHSS可以在任何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下壁導聯(lián)上出現(xiàn)QS、QR或Qr波,而類似于下壁心肌梗死。機制:產(chǎn)生上述類似心肌梗死圖形的可能原因是室間隔增厚,除極向量增大,除極時間延長,這一改變可使下壁導聯(lián)出現(xiàn)深Q波。鑒別要點:若Q波寬或出現(xiàn)切跡,或者在出現(xiàn)Q波的導程上出現(xiàn)T波倒置多支持下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辨?zhèn)?/p>

21、,7.急性肺心病(肺栓塞) 肺栓塞后,肢導聯(lián)上可出現(xiàn)S I、QⅡQⅢTⅢ表現(xiàn)。即突然在I導聯(lián)出現(xiàn)S波(作為RS或rS波的一部分),Ⅲ、aVF中一個或一個以上導聯(lián)出現(xiàn)Q波和ST-T改變,酷似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機制,肺栓塞引起順鐘向轉位,使右房、右室擴張所致。,下壁心肌梗死辨?zhèn)?急性肺心病(肺栓塞) 鑒別要點:SI、QⅡ、TⅢ與下壁心肌梗死的鑒別較困難。 一般來說,急性肺心病時,Ⅱ導聯(lián)上不會出現(xiàn)異常Q波;而下壁心肌梗死時則往往出現(xiàn)

22、。,下壁心肌梗死辨?zhèn)?急性肺心病(肺栓塞)與下壁心梗鑒別:此外,aVR為rS波時,支持下壁心肌梗死,aVR上為qR或QR波,多為急性肺心病。下壁心肌梗死時,由于心室除極的初始向量指向上。因而使aVR導聯(lián)上出現(xiàn)r波,形成rS或RS波形;而急性肺心病時,Ⅲ與 aVF導聯(lián)的Q波是因為心臟位置變化所致,下壁除極向量并不喪失,在額面上,心室除極的初始向量一般指向右,終末向量指向上、右,因而在aVR導聯(lián)上顯示出qR或QR波,不會表現(xiàn)為rs波。,高

23、側壁心肌梗死的辨?zhèn)?1.正常人aVL導聯(lián)上出現(xiàn)QS或Qr波與高側壁心肌梗死的鑒別;心臟垂直位時,使aVL導聯(lián)在向心臟基底部,從而描出左室腔的波形(QS波);若是發(fā)生心尖向后轉位,則aVL導聯(lián)可面向心臟背部而出現(xiàn)Qr波。鑒別要點:如果aVL、I、V5同時出現(xiàn)Q波,支持高側壁心肌梗死。此外,aVL的P波倒置也支持高側壁心肌梗死。,高側壁心肌梗死的辨?zhèn)?2.左心室肥厚與高側壁心肌梗死的鑒別:左室肥厚時,右心前導聯(lián)的QS波多數(shù)只在V1、V2導

24、聯(lián)出現(xiàn),很少發(fā)生于V3導聯(lián),更不會延伸至V4、V5和aVL及I導聯(lián),若I、aVL、V4、V5出現(xiàn)異常Q波,則代表高側壁心肌梗死。,高側壁心肌梗死的辨?zhèn)?3.右心室肥厚與高側壁心肌梗死的鑒別,右心室肥厚時可以在I、aVL導聯(lián)出現(xiàn)QS(或rS波),而類似于高側壁心肌梗死,此因右室的除極向量顯著占優(yōu)勢所致。鑒別要點;右心室肥大時,電軸總是右偏的, QR波不會延伸到V4、V5。,正后壁心肌梗死的辨?zhèn)?1.右束支傳導阻滯(RBBB)與正后壁心肌梗

25、死的鑒別,RBBB可在右心前導聯(lián)上呈現(xiàn)高大且有切跡的 R波,類似正后壁心肌梗死。鑒別要點:正后壁心肌梗死常與下壁或高側壁心肌梗死同時存在,故在右心前導聯(lián)出現(xiàn)高大,切跡R波的同時,在Ⅱ、Ⅲ、aVF或反映側壁的導聯(lián)上有異常Q波,則為正后壁心肌梗死。,正后壁心肌梗死的辨?zhèn)?2.W-P-W A型,V1可出現(xiàn)高而寬的R波,可與正后壁心肌梗死混淆。鑒別要點:除W-P-W心電圖特征外,正后壁常與下壁及高側壁心肌梗死同時發(fā)生,有相應的特征性心電圖可協(xié)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