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疾病診斷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血栓性疾病的 實驗室診斷,血栓形成是指人體血循環(huán)中的有形成分在血管內形成異常的血凝塊。血栓形成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病理生理過程,涉及面廣,包括血細胞、凝血因子、血管壁的因素、血細胞與血管壁的相互作用等。臨床上根據(jù)血栓在人體內的解剖部位,將血栓分為靜脈血栓、動脈血栓、微血栓和混合血栓。,血栓問題分為血栓性疾病和血栓相關性疾病。篩選和判斷血栓高危人群,預防血栓形成;用溶栓和抗栓的方法實現(xiàn)和維持血管持續(xù)通暢;降低近遠期總死亡率和其他重要的心血管

2、事件,是血栓或血栓相關性疾病現(xiàn)代預防和治療的核心,因此實驗室對血栓性疾病的檢測與抗栓的監(jiān)測倍顯重要。,血栓性疾病的社會問題,老齡化社會 血栓性疾病的年輕化 血栓形成和出血性疾病幾乎涉及到臨床各專業(yè),該疾病主要分為動脈栓塞和靜脈血栓形成兩大類,前者多見于心臟疾患,如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者、人工瓣膜和動脈壁脫落之血栓或粥樣硬化斑塊等,此類患者多為急性血栓表現(xiàn);后者則常為血管本身的病變。,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

3、高和生活節(jié)奏的改變,加之人口老齡化,以及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病人數(shù)量的增多,血管病發(fā)病率也隨之逐年大幅上升。下肢動脈閉塞性疾病作為常見血管疾病,其發(fā)病率更是居高不下,流行病學統(tǒng)計顯示我國下肢動脈閉塞性疾病發(fā)病率高達12-20%。,年齡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首要危險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期發(fā)病率升高。調查結果顯示,40-50歲的男性每年新增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發(fā)病率為0.3%,75歲以上老人則增至1%。,臨床面臨的血栓問題,靜脈血

4、栓的特點,突發(fā)性風險早期診斷困難發(fā)病前預防困難治療監(jiān)測手段有效,動脈血栓的特點,漸進性風險早期診斷有效發(fā)病前預防有效治療監(jiān)測手段?,有多少系統(tǒng)參與了血栓的形成,凝血系統(tǒng):凝血因子抗凝血系統(tǒng):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等纖溶系統(tǒng):纖溶酶原、t--PA、PAI--1等血小板系統(tǒng):血小板數(shù)量、功能內皮系統(tǒng):內皮素、vWF血流變系統(tǒng):粘度與變形能力我們要關注哪些系統(tǒng)的異常?,更具價值的項目在于……更精確地指向目標,抗凝血

5、酶蛋白C蛋白SvWF凝血因子D-Dimer,血栓形成的誘發(fā)指標,一、抗凝血酶缺乏癥,一、什么是抗凝血酶?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曾稱為抗凝血酶Ⅲ和肝素輔因子Ⅰ,是血漿中重要的生理性抗凝因子,可以中和凝血途徑中的絲氨酸蛋白酶,如凝血酶、凝血因子Ⅸa、Ⅹa、Ⅺa、Ⅻa等。AT是凝血酶的主要抑制物,能中和血漿中2/3的凝血酶,肝素可使AT滅活凝血酶的作用增強1000~2000倍。,二、病因:

6、 抗凝血酶缺乏可由獲得性或遺傳性引起。,獲得性抗凝血酶缺乏癥,引起缺乏的原因:1、消耗性凝血疾?。篋IC、手術、先兆子癇;2、肝功能低下: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早產(chǎn)兒;3、腎?。耗I病綜合癥、溶血尿毒癥綜合癥;4、惡性腫瘤:急性髓性白血病;5、藥物:口服避孕藥、肝素等;6、其他:血管炎、感染、血液透析等。,臨床表現(xiàn): 靜脈血栓形成是本病的主要臨床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深部靜脈血栓形成(DVT),偶爾可

7、見動脈血栓形成。在有血栓形成的患者中,約2/3患者在10-15歲發(fā)病,50歲以前幾乎所有患者均可發(fā)生血栓形成,血栓形成部位主要在下肢靜脈、髂靜脈、腔靜脈、腎靜脈和腋靜脈。妊娠和手術等誘因可引起血栓復發(fā)。,三、實驗室檢測 抗凝血酶活性(AT%)檢測。 正常值:80-130%,二、蛋白C(Proein C),1、是什么?,蛋白C(PC)是由肝臟合成的依賴維生素K的雙鏈糖蛋白,分子量62000,由46

8、2個氨基酸組成。血漿濃度為60nmol/L。PC活性在1960年為Mammen等首先發(fā)現(xiàn)。1976年,Stenflo用離子交換層析法分離時獲得的四個蛋白峰中,在第三峰(C峰)中含有這種活性,故將這種蛋白命名為PC。,PC是體內重要的抗凝蛋白,其主要功能是通過水解活化的因子Ⅴ(FⅤa)和活化的因子Ⅷ(FⅧa)而下調凝血級聯(lián)。 PC在血漿中以無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當其的重鏈氨基端上一個小肽被切下時,就變成有活性的絲氨酸

9、蛋白酶——活化的蛋白C(APC)。這一活化作用是凝血酶在鈣離子存在下與磷脂表面的凝血酶調節(jié)蛋白所構成的復合物對PC催化作用而達到的。,2、有什么用?,活化的蛋白C的功能,通過調節(jié)凝血酶的產(chǎn)量抑制血液凝固在蛋白S存在的條件下抑制V和 VIII 因子通過中和纖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劑(PAI)而促進纖維蛋白的溶解。,3、臨床意義,PC缺乏的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靜脈血栓,發(fā)病部位以下肢深靜脈與肺栓塞常見;淺表性血栓性靜脈炎、腸系膜靜脈及腦靜脈血栓也

10、較多見。 PC缺乏癥可由獲得性或遺傳性原因引起。,獲得性蛋白C缺乏癥,引起缺乏的原因:1、藥物:雌激素——降低蛋白C合成 維生素K拮抗劑——降低蛋白C,蛋白S羧基化 化療——降低蛋白C,蛋白S的表達2、炎癥:白細胞酶蛋白水解作用使蛋白C,蛋白S去羧基;DIC中大量消耗蛋白C3、其他:手術后、尿毒癥、血液透析、呼吸窘迫癥等。,臨床表現(xiàn):

11、 90%以上表現(xiàn)為靜脈血栓,發(fā)病部位以下肢DVT與肺栓塞常見;淺表性血栓性靜脈炎、腸系膜靜脈及腦靜脈血栓也較多見,少數(shù)患者可出現(xiàn)動脈血栓形成。 50%的患者有血栓形成的家族史,80%患者的首次血栓形成的發(fā)病年齡在45歲以前。,三、實驗室檢測 蛋白C活性的檢測。 PC的正常值:80%-120%,三、游離蛋白S(FPS),1、是什么?,PS與PC相似,均為依賴維生素K的

12、糖蛋白,是1977年美國西雅圖(Seattle)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的一種蛋白質。而以該城市的頭一個字母“S”命名,故稱PS。 PS的分子量為70000,有635個氨基酸組成,血漿濃度約為0.3mol/L。,2、有什么用?,PS的主要功能是作為PC滅活FⅤa和FⅧa時的輔因子,增強PC的滅活作用。其作用機制是增強APC與磷脂的親和力,增強APC滅活FⅤa、FⅧa的作用。 血漿中的PS存在兩種形式,約

13、40%的PS以游離形式存在,它們具有PC滅活FⅤa、FⅧa的輔因子功能,其余60%的PS與血漿中C4B結合蛋白構成結合型PS,無輔因子功能。,3、臨床意義,PS缺乏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靜脈血栓形成,包括反復的深靜脈血栓、肺栓塞、腦或腸系膜血栓形成。主要發(fā)生在年輕人。,(1)獲得性PS缺乏癥: 促使C4B增加,降低FPS的原因:妊娠、口服避孕藥、糖尿病、炎癥、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腎病、吸煙等; 促使PS降低

14、的疾病:早產(chǎn)兒、維生素K缺乏、香豆素類藥物治療、乳腺癌化療、肝病等; PS與細胞結合增多的疾?。赫嫘约t細胞增多癥、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等。(2)遺傳性PS缺乏癥,四、狼瘡抗凝物(LAC),1、是什么?,是存在于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人血漿中的一種抗磷脂的自身抗體。最早發(fā)現(xiàn)在SLE患者血清中,故名。,2、有什么用?,狼瘡抗凝物通過結合磷脂復合物及抑制磷脂表面發(fā)生凝血反應來干擾依賴磷脂的凝血過程而起作用。,3、臨床意義,L

15、AC陽性的患者在臨床上并不出血,反而與血栓形成有關,LAC陽性患者中約有1/3發(fā)生血栓,最常見的是深靜脈血栓、肺栓塞及大血管血栓。由于凝血和抗凝血過程均依賴磷脂的參與,因此LAC由于抑制磷脂的生物學特性,在體外產(chǎn)生抗凝效應,而在體內可促進血栓的形成。,為什么檢測 LA?,反復發(fā)生的習慣性流產(chǎn) 15-20% RSA due to APA懷孕2-3個月發(fā)生胎兒宮內死亡胎兒生長延遲早熟新生兒血栓癥,為什么檢測 LA?,獲得性血栓形成

16、傾向:動脈:腦動脈血栓形成 – 50歲以下的中風占30%冠狀動脈血栓視網(wǎng)膜動脈血栓靜脈:DVT & PE腎靜脈血栓腸系膜靜脈血栓,臨床意義,1、抗磷脂綜合癥2、結締組織疾病3、自身免疫性疾病4、血栓性疾病,誰需要此類測試?,1、年輕血栓形成病者:靜脈<45歲,動脈<30歲2、靜脈血栓形成復發(fā)者及血栓性靜脈炎患者3、血栓形成于異常部位4、沒有原因的新生血栓形成5、有血栓形成傾向病者的親人,

17、誰需要此類測試?,6、有靜脈血栓形成家庭病史的患者7、沒有原因的APTT延長8、經(jīng)常流產(chǎn)、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及全身的紅斑狼瘡患者,血栓形成后的檢測指標,定量檢測D-二聚體的臨床意義,定 義:,纖維蛋白溶解酶水解交聯(lián)纖維蛋白后產(chǎn)生的交聯(lián)纖維蛋白的最小降解產(chǎn)物。,,,FibrinogenMW 340,000,Fibrinogen to Fibrin,,,,,A? Polar Appendages,A? Polar Appendage

18、s,Fibrin MonomersMW 330,000,,Thrombin,Fibrin Polymer,Cross-Linked Stable Fibrin,,,,,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The action of plasmin on cross-linked fibrin generates a heterogeneous mixture of fragments,,,,A,C,B,,A,Y,,X,Thrombin,,纖維蛋白降解

19、產(chǎn)物,纖維蛋白溶解酶水解交聯(lián)纖維蛋白產(chǎn)生大量不均一的片斷混合物。,臨床意義,纖溶酶水解纖維蛋白元和纖維蛋白,產(chǎn)生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FDPs)D-Dimer是鉸鏈纖維蛋白的水解片段,不是纖維蛋白元的水解片段 D-Dimer 在血栓癥中是纖維蛋白溶解的特殊標志 (纖維蛋白凝塊已經(jīng)形成),,臨床應用,DD 升高的疾病包括,靜脈血栓栓塞(DVT),肺栓塞(PE),DIC 的早期診斷和治療、預后評估,各種術后、創(chuàng)傷后,急性心梗,不穩(wěn)定心絞

20、痛,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重癥肝炎,先兆子癇,長期臥床,口服避孕藥,遺傳性抗凝系統(tǒng)缺陷,糖尿病,腎病綜合癥等。,臨床應用:,D-Dimer 對于下屬三類血栓性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1、彌漫性血管內凝血 (DIC)2、動脈血栓形成心梗腦栓塞3、靜脈血栓形成(VTE) 深靜脈栓塞 (DVT)肺栓塞 (PE),肺栓塞,(1)深靜脈血栓(DVT)和肺栓塞(PE) 靜脈血栓栓塞(VTE)是常見疾病,在西方國家是

21、僅次于缺血綜合征和中風的第三大心血管病。深靜脈血栓(DVT)和肺栓塞(PE)是致病和致死的重要原因,年發(fā)病率至少1/1000 。肺栓塞(PE)多為下肢深靜脈血栓(DVT),少數(shù)為盆腔靜脈血栓脫落,隨血流到達肺循環(huán)后,堵塞相應直徑的血管,同時激發(fā)神經(jīng)-體液機制,造成相應梗塞區(qū)水腫、出血、壞死。,靜脈血栓形成,高凝狀態(tài)引起的靜脈凝塊形成有一定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靜脈血栓形成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 (DVT)肺栓塞 (PE),深靜脈血栓

22、癥,常見于膝以上的靜脈 栓塞,,深靜脈血栓癥,每年的發(fā)病率接近1/1000發(fā)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平均住院治療5-7天50% 的深靜脈血栓癥病人沒有臨床癥狀,妊娠期的血栓類型,?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最為常見。?左下肢發(fā)病顯著多于右下肢,這與左髂總靜脈解剖位置有關。?其次為肺栓塞。?腦栓塞、心肌梗塞較為少見。,妊娠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產(chǎn)前:0.8 o/oo—1.5o/oo?產(chǎn)后:2.7 o/oo—20o/oo,

23、用臨床癥狀來診斷DVT 和PE 是不準確和不敏感的。檢測DD 濃度可在無癥狀的高危患者中對DVT 進行早期篩選,有利于血栓的預防。對臨床疑診為靜脈血栓栓塞(VTE)的患者,當血漿DD 濃度低于臨界值(230ng/ml)時,其陰性預測值為100%,可以作為排出VTE 診斷的篩選試驗。大量研究已充分證實了DD試驗在排出診斷深靜脈血栓(DVT)和肺栓塞(PE)中的應用價值。已將DD 試驗作為首選指標之一。,對于DVT 復發(fā)的患者,需長期服用口

24、服抗凝藥,同時監(jiān)測患者血漿DD 水平,如患者DD濃度較低,可排出復發(fā)VTE 的可能性。如DD 水平增高,預示VTE 復發(fā)的可能性很大。,一個陽性的D 二聚體患者不能被診斷為DVT 或PE,但一個陰性的D 二聚體卻可以排除靜脈血栓的診斷。這些結論已被研究DVT 和PE 大量的臨床實驗結果所證實。陽性的DD 患者需要進行DD 的動態(tài)監(jiān)測,并聯(lián)合影像學檢查和綜合臨床情況進行最后確診。,肺栓塞,血凝塊進入血循環(huán)死亡率10%每年約有200,

25、000人死于肺栓塞 80% 的病例在出現(xiàn)癥狀后 2小時內死亡,,,,D-Dimer在血栓性疾病中 的診斷作用,D-二聚體的存在并不是確診血栓癥的指標 – 陽性預期值D-Dimer的缺失卻可以排除血栓癥 – 陰性預期值,動脈血栓形成,D-Dimer 水平升高常見于以下情況:心肌梗死中風不穩(wěn)定心絞痛D-Dimer 也可作為動脈血栓的危險預報,動脈血栓形成,D-二聚體水平升高主要見于下述疾?。骸?心肌梗死(M.I.)

26、腦栓塞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3)手術、創(chuàng)傷后血栓檢測,外科手術后,組織損傷后對凝血系統(tǒng)的激活可使DD 水平顯著升高,出現(xiàn)血栓形成的趨勢。手術后2~3天D-二聚體水平可顯著升高,DD試驗陽性在剛剛結束外科手術后是可接受的。由于術后高風險人群數(shù)量較多,術后一周內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病率較高。連續(xù)監(jiān)控D--二聚體水平可減少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如果術后D--二聚體水平持續(xù)升高,這就警告有血栓形成等其他并發(fā)癥。,對于高度可疑的深靜脈血栓或肺栓塞得患者,

27、需進行動態(tài)連續(xù)監(jiān)測DD 水平,對深靜脈血栓的形成、發(fā)生、發(fā)展進行監(jiān)管,以及調整低分子量肝素(LMWH)的用量。,(4)轉移癌和白血病,播撒的腫瘤通過腫瘤生成促進凝血活酶系統(tǒng),導致亞臨床DIC 狀態(tài)。D 二聚體水平升高的報道見于:卵巢,肺,前列腺,乳房和其他癌。Edwards 等證實了大腸癌與朮前凝血/纖溶活性的升高相關。某些血液病如急性髓系白血病也和DIC 相關。,D-D在惡性腫瘤中的意義: 惡性腫瘤患者大多伴有凝血和

28、纖溶的異常,血漿D-D往往升高。 資料顯示,乳腺癌患者的術前D-D水平發(fā)現(xiàn),浸潤癌患者的D-D水平遠遠高于原位癌或乳腺良性疾病的水平;D-D水平與腫瘤是否累及腋窩淋巴結相關,D-D水平升高往往預示有腋窩淋巴結轉移;另外,D-D水平與乳腺癌的臨床分期高度相關。,(5)心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梗,不穩(wěn)定心絞痛,由于心肌血管的脂質斑塊破裂后,激活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導致供應的心肌壞死。DD 的升高與動

29、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嚴重程度有關,可作為急性心梗后復發(fā)的預測指標。,許多流行病研究表明,D 二聚體是一個重要的缺血性心臟病的標志物。D 二聚體在缺血性心臟病和外周性心臟病增高。研究發(fā)現(xiàn)D 二聚體水平的高低能區(qū)分急性冠脈綜合癥高危人群,預示他們需要加強監(jiān)管,以保持血管通暢。另外,腦梗阻的輔助診斷和溶栓治療時,必須進行DD 的動態(tài)監(jiān)測。,(1) D-D的升高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嚴重程度有關,也可作為急性心肌梗死后復發(fā)的預測指標

30、。(2) 研究發(fā)現(xiàn),在沒有心血管疾病癥狀的患者中,有頸動脈損傷且有高度血栓形成可能性患者的D-D明顯高于沒有頸動脈損傷的患者,也高于有頸動脈損傷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比較低的患者。,評 價,在發(fā)生血栓后,DD 迅速增高。在一些疾病如:靜脈血栓栓塞(VTE)和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的病人往往增高達10 倍以上。在這些疾病的診斷過程中,血標本DD 水平的改變可作為疾病處理和診斷的有力工具。然而,必須結合臨床情況以建立診斷,因

31、為有許多其他疾病也可以使DD 升高。DD 升高不能“一定”診斷為血栓。而DD 不升高可以“除外”血栓。,參考值: 健康成人正常上限值為230ng/ml (ACL TOP)影響D 二聚體檢測水平的因素包括:血栓發(fā)生的時間,過早檢測或陳舊性血栓其D 二聚體水平不高。凝塊的大小,纖溶能力以及正在進行抗凝治療等。,特定VTE 高危人群,如骨關節(jié)置換,需要做特定的針對此類人群的上限值(CUTOFF)值,因為此類人群的DD 水平遠

32、高于健康人群,為900ng/ml。,小 結,1、血栓性疾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 2、臨床診斷和治療的監(jiān)測應與實驗室密切合作并加強溝通。3、合理選擇檢查項目,動態(tài)觀察。,盯住某一點?盯住幾點? 其實臨床上也是如此,實驗室監(jiān)測的角度不同,靜脈血栓 動脈血栓 微血栓風險監(jiān)測 早期監(jiān)測 早期監(jiān)測(高危人群)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