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1前 言由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多種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臨床各科,其中細菌性感染最為常見,因此抗菌藥物也就成為臨床最廣泛應用的藥物之一。在抗菌藥物治愈并挽救了許多患者生命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由于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導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應的增多,細菌耐藥性的增長,以及治療的失敗等,給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響??咕幬锏牟缓侠響帽憩F(xiàn)在諸多方面:無指征的預防用藥,無指征的治療用藥,抗菌藥物品種、劑
2、量的選擇錯誤,給藥途徑、給藥次數(shù)及療程不合理等。為提高細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療水平,保障患者用藥安全及減少細菌耐藥性,特制訂《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以下簡稱《指導原則》 ) 。 《指導原則》對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細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療原則、抗菌藥物治療及預防應用指征以及合理給藥方案的制訂原則進行闡述,并列出常用抗菌藥物的適應證及注意事項,各種常見細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療,以期達到提高我國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療水平,減緩細菌耐藥性的發(fā)展,降低
3、醫(yī)藥費用的目的?!吨笇г瓌t》共分四部分,一是“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 ,二是“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管理” ,三是“各類抗菌藥物的適應證和注意事項” ,四是“各類細菌性感染的治療原則及病原治療” 。對上述內容有以下幾點說明。1、本《指導原則》為臨床應用抗菌藥物獲取最佳療效,并最大程度避免或減少不良反應而制定,不是教材或參考書,也不涉及具體的給藥方案。2、本《指導原則》主要限于治療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等病原微生物
4、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藥物,不包括各種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蟲病的治療藥物。3、本《指導原則》中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在臨床治療中必須遵循,各類抗菌藥物的適應證和注意事項以及各種感染的病原治療則供臨床醫(yī)師參考。4、為加強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管理,本《指導原則》對抗菌藥物應用中的管理也提出了要求,應當遵循。5、本《指導原則》僅涉及國內臨床常用抗菌藥物的部分品種,重點介紹各類藥物的抗菌作用、適應證和注意事項,有關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詳細內容仍應參
5、考有關專業(yè)書籍。6、本《指導原則》中涉及臨床各科部分常見和重要的感染性疾病,其他未涉及的感染仍應參考有關專業(yè)書籍。7、在醫(yī)療工作中臨床醫(yī)師仍應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制訂個體化給藥方案。8、“病原治療”中除本《指導原則》所列通常選用的藥物品種外,臨床醫(yī)師可根據(jù)患者臨床情況、細菌耐藥性及當?shù)厮幬锕闆r選用最合適的抗菌藥物。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藥事管理專業(yè)委員會中國藥學會醫(yī)院藥學專業(yè)委員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3量范圍高限) ;而治療單
6、純性下尿路感染時,由于多數(shù)藥物尿藥濃度遠高于血藥濃度,則可應用較小劑量(治療劑量范圍低限) 。(三)給藥途徑:1.輕癥感染可接受口服給藥者,應選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藥物,不必采用靜脈或肌內注射給藥。重癥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療應予靜脈給藥,以確保藥效;病情好轉能口服時應及早轉為口服給藥。2. 抗菌藥物的局部應用宜盡量避免:皮膚黏膜局部應用抗菌藥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達到有效濃度,反易引起過敏反應或導致耐藥菌產(chǎn)生,因此治療全
7、身性感染或臟器感染時應避免局部應用抗菌藥物??咕幬锏木植繎弥幌抻谏贁?shù)情況,例如全身給藥后在感染部位難以達到治療濃度時可加用局部給藥作為輔助治療。此情況見于治療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時某些藥物可同時鞘內給藥;包裹性厚壁膿腫膿腔內注入抗菌藥物以及眼科感染的局部用藥等。某些皮膚表層及口腔、陰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藥物局部應用或外用,但應避免將主要供全身應用的品種作局部用藥。局部用藥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導致耐藥性和不易致過敏反應的
8、殺菌劑,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等易產(chǎn)生過敏反應的藥物不可局部應用。氨基糖苷類等耳毒性藥不可局部滴耳。(四)給藥次數(shù):為保證藥物在體內能最大地發(fā)揮藥效,殺滅感染灶病原菌,應根據(jù)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相結合的原則給藥。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和其他β內酰胺類、紅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應一日多次給藥。氟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等可一日給藥一次(重癥感染者例外)。(五)療程:抗菌藥物療程因感染不同而異,一般宜用至體溫正常、癥狀消退后 72~96 小
9、時,特殊情況,妥善處理。但是,敗血癥、感染性心內膜炎、化膿性腦膜炎、傷寒、布魯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鏈球菌咽炎和扁桃體炎、深部真菌病、結核病等需較長的療程方能徹底治愈,并防止復發(fā)。(六)抗菌藥物的聯(lián)合應用要有明確指征:單一藥物可有效治療的感染,不需聯(lián)合用藥,僅在下列情況時有指征聯(lián)合用藥。1. 原菌尚未查明的嚴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嚴重感染。2. 單一抗菌藥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厭氧菌混合感染,2 種或 2 種以上病原菌感染。3. 單一抗菌
10、藥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內膜炎或敗血癥等重癥感染。4. 需長程治療,但病原菌易對某些抗菌藥物產(chǎn)生耐藥性的感染,如結核病、深部真菌病。5. 由于藥物協(xié)同抗菌作用,聯(lián)合用藥時應將毒性大的抗菌藥物劑量減少,如兩性霉素 B 與氟胞嘧啶聯(lián)合治療隱球菌腦膜炎時,前者的劑量可適當減少,從而減少其毒性反應。聯(lián)合用藥時宜選用具有協(xié)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藥物聯(lián)合,如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等其他β內酰胺類與氨基糖苷類聯(lián)合,兩性霉素 B 與氟胞嘧啶聯(lián)合。聯(lián)合用藥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