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1.收集臨床分離銅綠假單胞菌,利用特異性PCR檢測qnrVC基因在菌株中的流行情況,并獲得其全序列和亞型信息。
2.以MLST與PFGE為主要方法,分析qnrVC陽性菌株的同源性,以獲得qnrVC基因在臨床菌株中流行與傳播的克隆特征。
方法:
1.臨床分離菌株收集
收集來自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廣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及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順德區(qū)第一人民
2、醫(yī)院臨床分離銅綠假單胞菌1313株;并同時收集菌株臨床信息及藥敏結果進行分析。
2.qnrVC基因的篩選與基因亞型的確認
將收集菌株在血平板上進行復蘇培養(yǎng),用煮沸法提取細菌總DNA,用qnrVC基因特異性篩選引物進行PCR擴增,篩選出qnrVC陽性菌株。用細菌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提取細菌基因組DNA,用qnrVC全序列引物對陽性菌株進行PCR擴增,PCR產物送DNA測序,測序后序列與NCBI數據庫中已知qnrVC亞
3、型序列比對,確認qnrVC基因的亞型。
3.qnrVC陽性菌株同源性分析
利用細菌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提取qnrVC陽性菌株基因組DNA,然后按照MLST數據庫推薦的七對引物進行管家基因片段的PCR擴增,擴增序列測序后提交至銅綠MLST數據庫,可以得出各菌株的ST型。ST型數據用eBurst軟件分析,可以得出qnrVC基因陽性株之間的同源性及是否存在克隆復合體及暴發(fā)流行。對qnrVC陽性菌株細
菌總DNA
4、用限制性內切酶Xbal I進行酶切,通過PFGE電泳,得到各菌株PFGE條帶,使用BioNumberics軟件分析結果并構建進化樹,從而分析其同源性及克隆株。
結果:
1.(1)1313株銅綠假單胞菌中共檢出20株銅綠假單胞菌含有qnrVC基因,陽性率約為1.5%,其中18株來自廣州地區(qū),2株分離自湛江地區(qū),均為住院患者,其中重癥醫(yī)學科患者9例,占45%;呼吸科病人4例,占20%,其余患者3例來自外科,泌尿外科1例,
5、婦科1例,心臟監(jiān)護室1例,綜合病區(qū)1例。陽性菌株來源患者性別分布無差異,年齡平均為68.7±10.9歲。
?。?)分析所有入選的銅綠假單胞菌對環(huán)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分別為16.6%、15.4%,MIC濃度主要集中在0.25-0.5μg/ml和0.5-1μg/ml;而20株qnrVC陽性菌株的環(huán)丙沙星與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分別為44.4%、38.9%,MIC值集中于4μg/ml與8μg/ml。
?。?)qnrVC基因全
6、序列擴增成功,測序并比對所得序列與已知qnrVC基因亞型,發(fā)現其中分離自廣州地區(qū)的18株qnrVC基因為qnrVC6亞型,2株來自湛江地區(qū)菌株為qnrVC1亞型。
2.20株qnrVC陽性銅綠假單胞菌可分為11個ST型,其中ST1182型4株(重癥醫(yī)學科2例,心臟監(jiān)護1例,婦科1例),ST389型4株(重癥醫(yī)學科3例,外科1例),ST455型3株(重癥醫(yī)學科2例,綜合區(qū)1例),ST274型2株,ST360型、ST303型、ST
7、1337型、ST1661型、ST277型、ST1075型各一株,另有未定型ST一株。
3. PFGE結果顯示,ST389型、ST455型及ST274型電泳條帶不同,即PFGE分型不一致;而A1、A2和A3菌株PFGE分型一致,結合三例患者臨床資料確定此三株菌為ST1182型克隆株。
結論:
1.qnrVC基因已開始在銅綠假單胞菌臨床分離菌株中傳播;其中高齡重癥患者為高危人群。qnrVC基因的存在可引起銅綠假
8、單胞菌對喹諾酮類藥物耐藥率上升。
2.本研究在廣州地區(qū)分離株中檢出qnrVC6亞型(18株),而湛江地區(qū)則檢出qnrVC1亞型(2株),初步證明qnrVC基因的流行具有區(qū)域性和多樣性。
3. qnrVC陽性銅綠假單胞菌型別分布比較分散(11種ST型),未呈集中趨勢,亦未檢測出易引起暴發(fā)的ST型(ST244、ST235、ST357),說明目前本研究區(qū)域尚未出現qnrVC陽性銅綠假單胞菌某一克隆株的暴發(fā)流行。其中 ST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銅綠假單胞菌治療
- 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
- 銅綠假單胞菌鐵反應基因調控的研究.pdf
- 15547.銅綠假單胞菌dsbm基因相關研究
- 銅綠假單胞菌下呼
- 銅綠假單胞菌肺炎治療和預后的臨床研究.pdf
- 兒童銅綠假單胞菌肺炎臨床特點分析.pdf
- 銅綠假單胞菌鞭毛運動相關基因的功能研究.pdf
- 銅綠假單胞菌色素代謝相關基因的功能研究.pdf
- 銅綠假單胞菌氨基糖苷類耐藥基因的研究.pdf
- 臨床全耐藥銅綠假單胞菌耐藥機制的研究.pdf
- 攜帶Ⅰ類整合子銅綠假單胞菌醫(y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pdf
- 耐亞胺培南銅綠假單胞菌耐藥基因的研究.pdf
- 銅綠假單胞菌耐藥基因芯片檢測技術的研究.pdf
- 銅綠假單胞菌基因診斷及其耐藥性的研究.pdf
- clpP基因在銅綠假單胞菌毒力中的作用.pdf
- RICU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耐藥基因特征研究.pdf
- 醫(yī)院內感染銅綠假單胞菌的流行病學研究.pdf
- 銅綠假單胞菌腦膜炎
- 銅綠假單胞菌PA1797基因相關功能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