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藥物性肝損傷(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是指由藥物本身或其代謝產物對肝臟的直接毒性,導致人體過敏或代謝特異質反應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肝臟損傷。我國的人口基數龐大,人群中不規(guī)范用藥現象比較普遍。近年來,隨著臨床用藥種類日趨多樣化以及人民日益增長的保健需求,藥物性肝損傷發(fā)病率呈現逐年增長趨勢。
目的:
通過對本地區(qū)藥物性肝損傷患者住院資料進行回顧性統(tǒng)計分析,總結其臨床特點,以便明確診斷
2、并開展下一步治療。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診斷為藥物性肝損傷的121例住院病人,并對其住院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記錄患者年齡、職業(yè)、性別、可疑致病藥物、臨床表現、合并癥、實驗室檢查結果(肝功能檢查、病原學檢查、凝血功能)等,分析患者的臨床類型,并進行RUCAM評分及嚴重程度分級。
結果:
統(tǒng)計121例藥物性肝損傷患者住院資料,導致藥物性肝損傷的藥物主要為中草藥
3、、抗生素、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鎮(zhèn)靜及神經精神用藥、心血管藥物、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性肝損害患者臨床類型以肝細胞損傷型為主,RUCAM評分多為6-8分(很可能),嚴重程度分級多是1級(輕度肝損傷)或3級(重度肝損傷)?;颊吲R床表現主要為納差乏力、黃疸、惡心、發(fā)熱、腹脹、肝區(qū)疼痛、肝功明顯異常等。停用致病藥物并給予保肝治療后多數患者預后較好。
結論:
在我國,中草藥是藥物性肝損傷的主要致病藥物之一,且所占比例成增長趨勢。臨床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藥物性肝損傷臨床特點分析.pdf
- 121例藥物性肝損害的病因、臨床特點.pdf
- 藥物性肝損傷患者的臨床和病理特征分析.pdf
- 247例藥物性肝損傷臨床分析.pdf
- 170例藥物性肝損傷臨床分析.pdf
- 藥物性肝損傷臨床分析.pdf
- 115例藥物性肝損傷的回顧性研究.pdf
- 134例藥物性肝損傷的臨床分析.pdf
- 255例藥物性肝損傷的臨床分析.pdf
- 藥物性肝損傷38例臨床分析系.pdf
- 藥物性肝損傷臨床特點與預后相關性分析.pdf
- 103例藥物性肝損傷的臨床分析.pdf
- 急性藥物性肝損傷179例臨床分析.pdf
- 102例藥物性肝病臨床特點分析.pdf
- 兒童藥物性肝損害的臨床特點(附41例分析).pdf
- 79例藥物性肝損害患者的臨床特點及治療預后分析.pdf
- 青海地區(qū)藥物性肝損害208例臨床特點分析.pdf
- 藥物性肝損害臨床特點的研究.pdf
- 140例臨床藥物性肝損害的臨床分析.pdf
- 153例藥物性肝損害的臨床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