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研究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恢復情況,分析供受者NK細胞表面殺傷細胞免疫球蛋白樣受體(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基因型與 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2、disease,aGVHD)發(fā)生率、總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等臨床表現(xiàn)的相關性。為臨床預防GVHD和選擇合適供者提供實驗依據(jù)。
方法:
1.選擇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于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血液內科進行allo-HSCT的3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2.患者的臨床情況
2.1 NK細胞恢復檢測患者臨床情況:①年齡:中位年齡31.5歲(3-56歲);男性17例,女性2
3、1例。②疾病診斷及分期:急性白血病(AL)22例,其中第1次完全緩解(CR1)期16例,≥CR2期5例,NR1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患者6例,其中MDS-RAEBⅠ4例,MDS-RAEBⅡ2例, IPSS-R分期:均為高危;未緩解。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2例。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SAA)7例。不典型慢性粒細胞白血?。╝CML)1例。③研究截止時間(2015-12-31)。④供受者HLA配型:HLA10/10相和非血緣相關供者(MU
4、D)移植2例,HLA10/10相合親緣供者(MSD)17例,親緣單倍體供者(haplo-HSCT)19例。⑤移植方式:非血緣供者采用外周干細胞,親緣供者采用骨髓+外周干細胞(31/36例)/外周干細胞(5/36例)。⑥對照組:造血干細胞健康供者25例。⑦回輸細胞數(shù):MNC5.84±1.36*10^8/kg,CD34+7.03±3.62*10^6/kg(受者體重)。
2.2 KIR基因研究患者臨床情況:①年齡:中位年齡為32.5
5、歲(3-52歲);男性14歲,女性14歲。②疾病診斷及分期:AL17例,MDS4例,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1例,SAA5例,aCML1例。③供受者HLA配型:HLA10/10相和非血緣相關供者(MUD)移植2例,HLA10/10相合親緣供者(MSD)10例,親緣單倍體供者(haplo-HSCT)16例。④移植方式:非血緣供者采用外周干細胞,親緣供者采用骨髓+外周干細胞(21/26例)/外周干細胞(5/26例)。⑤回輸細胞數(shù):MNC6.17±
6、1.31*10^8/kg, CD34+7.64±3.28*10^6/kg(受者體重)。
2.3 診斷標準:①疾病診斷標準參考《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1]。②aGVHD的診斷及分級標準符合西雅圖Fred Hutchinson腫瘤分級法[2]。③移植后早期病毒感染:allo-HSCT后100天內,通過檢測患者外周血EBV-DNA、CMV-DNA、JCV-DNA、BKV-DNA等拷貝數(shù)大于1×10^3認為存在病毒感染。
7、3.標本采集:患者移植前及移植后滿1、2、3、4.5、6、9、12個月采取外周血4ml,EDTA抗凝;對照組在干細胞動員前采血。
4.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ry,F(xiàn)CM;美國BD公司FACSCantoll流式細胞儀)檢測各亞群免疫細胞數(shù)量變化??贵w組合:自然殺傷(NK)細胞:CD16+CD56;B細胞:CD19;T細胞:CD3、CD3+CD4、CD3+CD8。
5.供受者KIR基因分型及KIR遺傳型檢測
8、采用序列特異性引物聚合酶鏈反應(PCR-SSP)法。由上海荻碩貝肯醫(yī)學檢驗所協(xié)助檢測。檢測內容包括16種KIR分子類型及其基因型。
6.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的組間比較應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組間比較應用χ2檢驗。P<0.05認為有顯著性差異。
結果:
1.NK細胞恢復情況:移植后CD16+CD56+NK細胞在移植后1個月時即恢復正常水平(448.29±343.36/ul vs329.32±174.
9、58/ul,P=0.119)。此后不同時間點均與正常無差異。
2.NK細胞恢復與aGVHD:移植后滿1、2、3個月監(jiān)測點,CD16+CD56+細胞在aGVHD發(fā)生組較未發(fā)生aGVHD組明顯降低(1m222.60±148.45/ul vs581.06±358.64/ul;2m199.70±139.48/ul vs474.76±267.28/ul;3m143.88±80.59/ul vs333.50±180.32/ul);P值分別
10、為0.010、0.002、0.003。提示NK細胞減低與aGVHD發(fā)生相關。
3.NK細胞恢復與疾病復發(fā):38例患者中,6例患者移植后復發(fā),其中4位患者NK細胞檢測至移植后3個月。CD16+CD56+細胞在復發(fā)組較未復發(fā)組明顯降低(1m205.00±182.18/ul vs555.90±337.03/ul;2m244.00±89.61/ul vs402.18±281.19/ul;3m165.00±61.37/ul vs281.
11、11±181.86/ul);P值分別為0.040、0.039、0.043。提示NK細胞減低與移植后復發(fā)相關。
4.NK細胞恢復與移植后早期病毒感染:12/38例患者發(fā)生早期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組患者移植后1-3個月時NK細胞數(shù)明顯低于無病毒感染組患者(1m269.42±257.35/ul vs644.73±309.92/ul;2m189.83±130.74/ul vs519.33±251.10/ul;3m143.40±83.42
12、 vs365.50±170.84/ul),P值分別為0.002,0.000,0.001,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分析顯示NK細胞減低與移植后早期病毒感染相關。
5.28對供受者的KIR基因分型與aGVHD發(fā)生,①供受者KIR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占64.3%(18/28例);②受者KIR基因型包含供者的占17.9%(5/28例);③供者KIR基因型包含受者的占14.3%(4/28例);④供受者雙方均含有對方?jīng)]有的KIR基因型的占3.5%(1
13、/28例);移植物抗宿主方向的(graft-versus-host direction,GVH方向)KIR基因相合率為82.1%(23/28例),KIR不相合率為17.9%(5/28例)。其中KIR基因型相合組aGVHD的發(fā)生率為60.9%(14/23例),KIR基因型不相合組aGVHD的發(fā)生率為0%,(P=0.02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供受者KIR基因相合組OS率為69.6%(16/23例),不合組OS率為80.0%(4/5例),
14、(P=0.552),兩者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KIR基因不合患者aGVHD發(fā)生率減低。
6.aGVHD發(fā)生與KIR遺傳型28例患者中,其供者KIR遺傳型為A/A型組和B/X型供者組aGVHD的發(fā)生率分別為65%(13/20例)和12.5%(1/8例);OS率分別為65%(13/20例)和87.5%(7/8例);(P值分別為0.016和0.240)。提示B/X型供者aGVHD的發(fā)生率低于A/A型。
7.供者活化型KI
15、R-2DS1基因陽性時,aGVHD發(fā)生率為14.28%(1/7例),KIR-2DS1為陰性時,aGVHD發(fā)生率為61.9%(13/21例),二者比較P=0.03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兩組間OS率71.4%(6/7)vs66.6%(14/21)無差異(P=0.327)。提示KIR-2DS1陽性供者aGVHD發(fā)生率低于KIR-2DS1陰性。
結論:
1.allo-HSCT后CD16+CD56+NK細胞恢復迅速,1個月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Allo-HSCT患者CD8+T細胞亞群恢復的監(jiān)測及臨床意義.pdf
- 兒童Allo-HSCT后EBV感染臨床情況及療效分析.pdf
- 在無關allo-HSCT中KIR2DL1高分辨等位基因分布及其表達差異對移植預后的影響.pdf
- aGVHD在allo-HSCT后小鼠彌漫性肺損傷的作用及機理研究.pdf
- 硼替佐米干預對Allo-HSCT后aGVHD進程的影響及機制研究.pdf
- KIR基因分型在同胞HLA全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中的意義.pdf
- THBS1基因甲基化與AML發(fā)病關系的研究及去甲基化藥物在Allo-HSCT中的作用.pdf
- AllO-HSCT治療重再的臨床研究及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和他克莫司在抑制GVHD中相互作用的研究.pdf
- Allo-HSCT患者環(huán)孢素A血藥濃度與aGVHD的關系及其影響因素分析.pdf
- 西羅莫司在allo-HSCT患者的全血藥濃度監(jiān)測、臨床應用和安全性評價.pdf
- MSCs在受體體內的分布及對不相合小鼠allo-HSCT后GVHD及GVT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免疫抑制療法對allo-HSCT小鼠體內潛伏MCMV活化作用的研究.pdf
- RNAi-Ly49C誘導KIR錯配增強Allo-NK細胞GVL效應.pdf
- KIR單體分型在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中的作用.pdf
- NK細胞受體KIR的基礎和臨床研究.pdf
- Tim-3分子在胃癌荷瘤個體NK細胞上的表達分析及臨床意義.pdf
- 清熱解毒法聯(lián)合allo-HSCT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研究.pdf
- 小鼠Allo-HSCT后T淋巴細胞及其亞群組織分布的動態(tài)變化與GVHD關系.pdf
- T細胞和NK細胞KIR2DL1受體表達在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中的臨床意義初步探討.pdf
- 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其臨床意義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