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詩學對話的理論原型是哲學對話,而無論哲學對話還是詩學對話的“對話”,都是對人們語言活動中的“對話”的借用,也就是說它們都是一種比喻性的概念,其實質則是一種平等的關系結構、交流模式,這種關系結構或交流模式又因主體和文本、主體和主體、文本和文本的具體的關系結構“要素”的不同而有特殊的差異,使這種對話性結構表現(xiàn)出種種不同的具體形態(tài)。 對話詩學是關于對話性的文學活動的理論體系,它代表著當代文學理論的一種新的轉型,而這轉型在理論基礎上則是
2、受了當代哲學轉型的影響。西方哲學嚴格地說至遲從康德哲學開始已經(jīng)出現(xiàn)一種“原發(fā)居中”的思維轉型,至尼采對非理性的權力意志的標舉、對古希臘“雙神”(日神-酒神)文化原型結構的重新發(fā)掘、張揚,使西方哲學明顯形成“非理性”對“理性邏各斯中心”的否定和抗衡,此時,一種哲學上的“對話主義”其實已經(jīng)開始悄悄地浮出水面。此后,如果說胡塞爾現(xiàn)象學的“原發(fā)居中”、“主體間性”還具有較濃厚的理性和“唯我論”色彩的話,至海德格爾的“天-地-人-神”“圓舞”和“
3、詩與思的對話”則已是更為純正的“對話哲學”了。而至巴赫金的“對話主義”,則更是典型的哲學對話論了。受巴赫金的“對話主義”的影響,后現(xiàn)代互文性理論、標舉“異”和多元共存的后現(xiàn)代綜合化思潮,都自覺不自覺地進入了“對話哲學”的場域,無形中同“對話主義”、“主體間性”、“原發(fā)居中”乃至于西方早期的“和諧中道”和古希臘的“雙神對話結構”等等,連綴起了一個淵源有自的對話論譜系,它們共同構成了西方對話哲學在當代的合唱和交響局面。 受哲學對話理
4、論的影響,西方文學理論也逐漸出現(xiàn)以“對話論”為基本原型模式的理論體系,如早期的“和諧論”詩學、象征主義的“應和”性的“象征理論”、新批評的“語境對話”結構、現(xiàn)象學的“空白-召喚框架”、接受美學的“接受對話論”、“復調(diào)小說理論”的“對話主義”、讀者反應批評的“反應對話動力模型”、“互文性”的“文本對話之網(wǎng)”、后現(xiàn)代“眾聲喧嘩”的“綜合對話”思潮等等。 中國哲學在根本上是一種與西方哲學完全不同的“內(nèi)合”性結構,簡單地說就是“以己度物
5、”、“以人合天”,它不同于西方的“兩分對立”的“技術模式”、“實在理性”等文化模式,而是以“生命模式”、“氣化理性”為特征的“內(nèi)化”、“統(tǒng)合”的“和合”模式。這決定了中國哲學在根本性質上就具有一種“對話性”-相對平等的“和合”性的關系模式,是中國式的“框架對話”、“結構對話”、和“內(nèi)對話”、“隱對話”模式。具體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如“天人關系”、“道和”、“儒和”、“禪和”和“生態(tài)和合”。其典型的哲學-文化范式則是“陰陽交感論”和“生態(tài)和合論”。
6、 受中國哲學這種“內(nèi)化”、“統(tǒng)合”的對話模式影響,中國詩學一般也具有一種內(nèi)在的“對話性”,即它一般也都脫離不開“天人合一”、“氣化理性”、“陰陽交感”、“生態(tài)和合”的哲學.文化基礎,相反則以它們?yōu)樽约旱摹敖Y構”和“內(nèi)質”,形成中國式的對話詩學理論,如“感物說”、“道文說”、“神思-興-妙悟說”、“象與象外說”、“以意逆志與品味說”、“中和說”、“意境說”、“游于藝說”等。 從體系建構的意義上看,中西對話詩學的最高理論形態(tài)
7、分別是“感物-意境-游”之“潛體系”,和“復調(diào)小說理論”、“互文性理論”。嚴格地說,都不夠理想和完善。而新的更為理想和完善的對話詩學體系,應該是自覺地以中西相關哲學資源為基礎,全面整合、吸收已有的中西對話詩學資源,在更高更廣的理論視野基點上,實現(xiàn)兼融中西;跨越前現(xiàn)代、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打通哲學、美學、詩學和文化等壁壘的綜合性建構。其邏輯起點是“人的對話性和文學的對話性”,即從人和文學的本體性存在特征入手,探尋詩學對話論的人學和文學根基。其根
8、基在理論上,則是由“人的非自足性”、“人的意識的能動投射性與收受性”、“人的活動的語言符號性”、“文學的‘關系結構’性”、“文學的文本性”、“文學性即詩意的對話性”等理論得以確立的。 新的對話詩學體系,是由特定的范疇、結構而建構起來的,它本身則首先應該在本質上得到界定,這樣,“文學對話的本質界定”、“對話詩學的本質界定”;“文學對話活動的基本要素”與“文學對話過程”的闡論、“對話詩學的基本概念、范疇”的界定和“對話詩學的結構體系
9、”的勾勒等,就成了這一體系的基礎工程,同時也是它的“主體”工程。 對話詩學的基本概念、范疇有:人的非自足性、意識的能動投射性與收受性、人的活動的語言符號性、文學的關系結構性、文本性、詩意對話性、文學對話、對話詩學、主體、文本、語境、闡釋模式、對話動機、對話姿態(tài)、同化、順應、物境、情境、理境、入與出、遇合與激活、選擇與遮蔽、場有(包括:前有、現(xiàn)有、將有、顯有、潛有)、場域(包括:前場域、現(xiàn)場域、顯場域、潛場域、基因場域、生成場域、
10、流派場域、主體場域、文本場域、想象性場域、內(nèi)場域、外場域、小場域、大場域、物質場域、精神場域、直接場域、間接場域、場域之魅態(tài)化等)、在體性、處身性、譜系、范式、原型、魅態(tài)文化、哲性、詩性、神性、魅幻、魅超、潛對話、顯對話、外對話、內(nèi)對話、復對話,等等。 從體系結構看,新的對話詩學包括歷史篇和建構篇兩大部分?!皻v史篇”包括中國的對話哲學、詩學,西方的對話哲學、詩學四個單元;“建構篇”包括:本體基礎論、體系論、場域維度論、譜系維度論
11、、范式維度論、原型維度論、魅態(tài)文化維度論等。 “建構篇”的基本觀點是:人和文學在本體上都是對話性的;對話詩學是通過一系列基本的概念、范疇、結構建立起來的理論體系;文學對話具有場域性,總是在一定的場域中發(fā)生和展開的,如基因場域、生成場域、流派場域、主體場域、文本場域等。場域是特定的關系結構、關系模式,它為文學對話提供或規(guī)定了特定的時空組合結構;文學對話也表現(xiàn)為某種同宗同源的譜系結構,是某特定譜系內(nèi)的互文或交流模式;文學對話還表現(xiàn)為
12、范式和原型之間的對話結構。比較起來,譜系著眼的是文學對話的同宗同源或同流性;范式著眼的是文學對話之某種觀念、技術的“操作模式”維度;原型著眼的則是文學對話之某種無意識的心理圖式、心理結構維度;最后,魅態(tài)文化則是文學對話賴以存在的大文化基礎、或最基礎的文化地基、文化土壤。如果說把文學對話比作一棵參天大樹的話,那么,魅態(tài)文化就是這棵大樹賴以扎根的大地,和進行化合反應的陽光、空氣,以至于使它不致干枯的水分?;蚩偫ǔ梢痪湓?,是它得以發(fā)生的宏觀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故事新編》“對話”詩學研究.pdf
- 藍與黃的對話——柏拉圖與孔子詩學言說模式比較研究
- 藍與黃的對話——柏拉圖與孔子詩學言說模式比較研究_30480.pdf
- 龐德詩學研究.pdf
- 華茲華斯詩學與雪萊詩學比較研究_17806.pdf
- 魯迅雜文詩學研究.pdf
- 先秦儒家詩學研究.pdf
- 吳宓詩學思想研究.pdf
- 元代唐詩學研究.pdf
- 元稹詩學思想研究.pdf
- 陳衍詩學研究.pdf
- 王夫之詩學范疇研究.pdf
- 船山詩學研究.pdf
- 沈從文詩學批評研究.pdf
- 生長在民間的詩學:狂歡詩學——巴赫金詩學思想論綱.pdf
- 王夫之詩學情景論研究.pdf
- 黃宗羲詩學性情論研究.pdf
- 胡應麟詩學研究.pdf
- 皎然詩學范疇研究.pdf
- 蘇軾的自然詩學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