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
目的:采用皮下注射酪蛋白(Casein)誘導C57BL/6J小鼠體內產生慢性低豐度系統(tǒng)性炎癥,研究在炎癥狀態(tài)下,膽固醇代謝紊亂導致肝組織損害及其相關分子機制。
方法:選取24只8周齡雄性C57 BL/6J小鼠,隨機分為普通飲食組(對照組,NCD)、炎癥組(NCD+Casein)、高脂組(HFD)、高脂+炎癥組(HFD+Casein),每組6只。正常飲食組給予普通飼料喂養(yǎng),高脂飲食組給予高脂飼料喂養(yǎng)(
2、含15%脂肪,1.25%膽固醇,0.5%膽酸鹽)。炎癥刺激組予隔天皮下注射0.5 ml10%酪蛋白溶液,非炎癥刺激組予隔天皮下注射0.5 ml生理鹽水,18周后處死小鼠,收集血清、肝臟、膽囊、小腸組織。采用ELISA法檢測血清中炎癥指標白介素-6(IL-6)、血清淀粉樣蛋白(SAA)、腫瘤壞死因子僅(TNFa)的濃度。
結果:與對照組相比,給予炎癥刺激的兩組小鼠血清中IL-6、SAA、TNFa的濃度水平顯著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
3、計學意義,而單純高脂組炎癥指標水平較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異。
結論:隔日皮下注射酪蛋白18周,可誘導C57BL/6J小鼠體內產生慢性低豐度系統(tǒng)性炎癥,本實驗動物模型建立成功。
第二部分
目的:觀察慢性低豐度系統(tǒng)性炎癥狀態(tài)下,C57BL/6J小鼠血清、肝臟、膽囊、小腸及HepG2細胞中脂質含量水平及膽固醇外排相關指標的變化情況,探討炎癥是否加重脂質誘導的肝損害。
方法:將HepG2細胞
4、分為以下4組:對照組(Control)、炎癥組(TNFα)、高脂組(LDL)、高脂+炎癥組(LDL+ TNFα,)。用HE染色及油紅O染色觀察小鼠肝臟及HepG2細胞形態(tài)及脂質沉積情況。用化學酶促.比色法測定小鼠肝臟及HepG2細胞內總膽固醇(TC)、游離膽固醇(FC)、膽固醇酯(CE)的含量。用酶法測定小鼠血清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用3[H]標記膽固醇-液體閃爍計數法檢測HepG2細胞膽固醇外流量。
5、用磷鉬酸比色法檢測小鼠肝臟、膽囊及近端小腸中膽汁酸水平。
結果:肝組織HE染色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炎癥組與高脂組的肝臟組織結構紊亂,肝細胞內有明顯脂滴積聚和少量空泡形成,而高脂+炎癥組可見肝細胞大量空泡樣變性及炎癥細胞浸潤。肝組織和HepG2細胞油紅O染色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其余三組紅染顆粒增多,且以高脂+炎癥組最為明顯。肝組織和HepG2細胞內膽固醇檢測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其余三組TC、FC、CE含量均增加,且以高脂+炎
6、癥組最為顯著(P<0.05)。小鼠血清TC、LDL、HDL檢測結果顯示,高脂飲食增加了小鼠血清中三者的濃度,而無論給予正常飲食或高脂飲食,炎癥刺激均能降低三者血清中的濃度(P<0,05)。細胞內膽固醇外流測定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高脂組膽固醇外流量增加而炎癥組降低,高脂+炎癥組較高脂組外流量明顯減少(P<0.05)。小鼠總膽汁酸水平檢測結果顯示,高脂組肝臟、膽囊及近端小腸中總膽汁酸水平較對照組增高,而高脂+炎癥組與單純高脂組相比,其水
7、平降低(P<0.05)。
結論:慢性低豐度系統(tǒng)性炎癥可引起C57BL/6J小鼠肝臟及HepG2細胞內脂質異常積聚,干擾了膽固醇外流及膽汁酸合成過程。
第三部分
目的:探討炎癥通過干擾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活化受體(PPAR)、肝X受體α(LXRα,)、三磷酸腺苷結合盒轉運體A1(ABCA1)、膽固醇7α,羥化酶1(CYP7A1)介導的膽固醇外排致肝內脂質積聚的分子機制。
方法:在前面兩
8、個部分所建立的小鼠及細胞模型上,采用實時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跡(Western Blotting)法分別檢測小鼠肝臟和HepG2細胞中PPARα、PPARy、LXRα,、ABCA1、CYP7A1等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達水平。
結果:Real-Time PCR結果表明,無論在小鼠肝臟或HepG2細胞中,與對照組相比,高脂組中PPARα、PPARy、LXRα、ABCA1、CYP7A1的mR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炎癥或非炎癥條件下microRNA-101對細胞膽固醇外排影響的分子機制.pdf
- ABCA1在細胞內膽固醇流出中的作用及機制.pdf
- Daxx對HepG2細胞內膽固醇含量的影響及機制探討.pdf
- ApoA-I介導泡沫細胞內膽固醇流出過程中的相關分子鑒定.pdf
- 炎癥干擾FAT-CD36表達并致腎臟脂質異常積聚及損傷的實驗研究.pdf
- 慢病毒介導的nhe1基因干擾對raw264.7細胞內膽固醇含量的影響
- 炎癥對肝臟FAT-CD36的表達及脂質積聚的影響.pdf
- 慢性炎癥促進肝臟脂質沉積的機制初探.pdf
- 炎癥對C57BL-6J小鼠肝臟膽固醇積聚及纖維化的影響.pdf
- Kupffer細胞極化參與BPA導致的肝臟脂質沉積.pdf
- 炎癥因子通過miR-33a-5P抑制巨噬細胞膽固醇外排的研究.pdf
- 炎癥促進清道夫受體雙敲小鼠組織脂質異常積聚和動脈粥樣硬化的分子機制研究.pdf
- 高脂高膽固醇飲食導致C57BL-6J小鼠肺脂質蓄積及其機制的初步研究.pdf
- NPC1在細胞內膽固醇代謝SREBP信號通路中的作用探討.pdf
- 肺組織細胞內膽固醇及代謝物水平檢測方法初探.pdf
- 炎癥引起膽固醇敏感器SCAP功能失調致泡沫細胞形成的分子機制.pdf
- 脂聯(lián)素、胰島素抵抗及脂質異常與膽囊膽固醇結石形成的關系.pdf
- 炎癥促進四氯化碳誘導的小鼠脂肪變肝細胞脂質異常集聚的分子機制.pdf
- 阿托伐他汀對脂多糖誘導的細胞及小鼠炎癥模型中脂質代謝和膽固醇流出的影響.pdf
- 脂聯(lián)素對巨噬細胞膽固醇逆轉運的影響及其機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