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糖尿病小鼠電針模型的構建及胃組織ICC的改變
目的:以糖尿病小鼠動物模型為基礎進一步構建電針模型,研究電針刺激作用下糖尿病小鼠胃組織中ICC的變化。
方法:6-8周齡雄性C57BL/6小鼠50只,隨機分為5個組:正常組(Control)、糖尿病組(DM)、糖尿病假性電針刺激組(DM+SEA)、糖尿病電刺激低頻組(DM+LEA)和糖尿病電刺激高頻組(DM+HEA)。利用鏈脲佐
2、菌素(STZ)溶液150mg/Kg的劑量進行腹腔注射,制備糖尿病小鼠模型。電針刺激部位為小鼠雙側后肢足三里穴(ST-36)。各組刺激參數:DM+SEA組僅給予針刺,不通電流;DM+LEA組給予10Hz、連續(xù)波1-3mA電流刺激;DM+HEA組給予100Hz、連續(xù)波1-3mA電流刺激。慢性刺激,30min/天,總共刺激8周。分別在造模前1周、成模后2周、4周、6周和8周記錄各組小鼠的血糖和體重的變化。8周后取各組小鼠的胃竇和胃體組織,采用
3、新鮮組織撕片技術制備可以全層染色標本,應用免疫熒光雙標技術觀察ICC在各組中的變化。
結果:(1)造模前5個組小鼠血糖水平沒有明顯差異;成模后及成模后第2周、4周、6周和8周,DM組、DM+SEA組、DM+LEA組和DM+HEA組小鼠血糖水平與正常組相比顯著升高,但糖尿病小鼠各組間無明顯差異;(2)造模前各組小鼠體重沒有明顯差異;成模后第2周、4周、6周和8周,DM組、DM+SEA組、DM+LEA組和DM+HEA組小鼠體重較正
4、常組相比都有明顯下降;與DM組相比,DM+LEA組從造模后第四周開始體重下降幅度有顯著差異,DM+HEA組則從造模后第八周體重下降幅度才有明顯差異;(3)正常組胃竇和胃體組織中肌間和肌內都可見豐富而明亮的Ano1陽性和c-Kit陽性細胞,Ano1+細胞和c-Kit+細胞幾乎可以完全重疊;與正常組相比,DM組胃竇和胃體組織肌間和肌內Ano1和c-Kit陽性細胞均顯著減少,而DM+LEA組和DM+HEA組則未見明顯變化;在DM組和DM+SE
5、A組中,c-Kit較Ano1減少更明顯,可見部分Ano1+c-Kitlow和Ano1+c-Kit-存在。
結論:(1)電針刺激對糖尿病小鼠血糖變化無調控作用;(2)電針刺激可以減少糖尿病小鼠體重的下降幅度,尤其是DM+LEA效果更佳;(3)同c-Kit相比,Ano1在糖尿病模型中標記ICC更具敏感性和特異性;(4)低頻和高頻電針刺激可以保護糖尿病小鼠胃竇和胃體組織中ICC網絡不被破壞。
第二部分:電針刺激對胃組織中m
6、SCF/Kit-ETV1信號的影響
目的:以糖尿病小鼠為模型,研究在電針刺激作用下,探討mSCF/Kit-ETV1信號通路是否參與電針對ICC網絡的保護性作用。
方法:應用免疫印跡法檢測mSCF、c-Kit、ETV1蛋白表達;應用RT-PCR檢測mSCF、c-Kit和ETV1mRNA表達;應用免疫熒光雙標c-Kit與ETV1定位ICC細胞與ETV1蛋白的表達。
結果:(1)Western blot結果顯示糖
7、尿病組小鼠胃竇和胃體mSCF、c-Kit及ETV1的蛋白表達量較正常組顯著降低,而糖尿病低頻刺激組和糖尿病高頻刺激組胃竇和胃體組織mSCF、c-Kit及ETV1的蛋白表達量較糖尿病組明顯增高;(2)RT-PCR結果顯示糖尿病組小鼠胃竇和胃體組織mSCF、c-Kit和ETV1的mRNA的表達量相對于正常組明顯降低,但糖尿病低頻刺激組和糖尿病高頻刺激組較糖尿病組mSCF、c-Kit和ETV1的mRNA的表達量卻顯著增高;(3)免疫熒光雙標結
8、果顯示在正常組ETV1的表達胃竇和胃體組織肌間極為豐富,相互連接形成網絡,緊鄰ICC網絡,與之伴行并伴有部分的重疊;在肌內ETV1表達在胃竇和胃體組織相對減少,其走形與肌細胞一致,大部分緊鄰伴隨ICC細胞的表達,可見部分重疊;在糖尿病組可見胃竇和胃體組織中肌間和肌內伴隨ICC網絡的中斷、減弱和消失,ETV1也表達明顯減少,甚至局部消失;然而,在糖尿病低頻刺激組和糖尿病高頻刺激組,ETV1表達同正常對照組一樣,形成豐富而鮮亮的ETV1網絡
9、與完整的ICC網絡毗鄰,并伴有部分重疊。
結論:糖尿病時胃組織中mSCF、c-Kit表達下調,導致ETV1缺失,進而致使ICC網絡破壞;在電針刺激作用下mSCF/Kit-ETV1信號可正常激活,維持ETV1的表達,進而保護ICC網絡。
第三部分:電針刺激對胃組織中HO-1陽性M2型巨噬細胞的影響
目的:以電針糖尿病小鼠為動物模型,觀察HO-1陽性M2型巨噬細胞是否參與電針對胃組織中ICC網絡的保護性作用機制
10、
方法:雄性C57BL/6小鼠60只,隨機分成正常對照組(Control group)、糖尿病組(DM group)、糖尿病假性刺激組(DM+SEA group)、糖尿病低頻刺激組(DM+LEA group)和糖尿病高頻刺激組(DM+HEA group)。成功制備糖尿病模型后,給予電針刺激干預,8周后取各組小鼠胃組織和血清。應用免疫熒光雙標技術觀察HO-1陽性巨噬細胞的表達;Western blot和RT-PCR技術檢測小鼠胃
11、組織HO-1和IL-10的表達情況;使用商業(yè)試劑盒評估各組血清丙二醛(MDA)的濃度;采用RT-PCR技術檢測M2型巨噬細胞標志物Arg-1和CD163及M1型巨噬細胞標志物iNOS的表達。
結果:(1)同正常對照組比,F4/80陽性巨噬細胞數量在DM組明顯增加;與DM組相比,DM+LEA組和DM+HEA組F4/80陽性巨噬細胞數量顯著減少。(2)HO-1陽性M2型巨噬細胞在正常對照組、DM組及DM+SEA組幾乎無表達,但在D
12、M+LEA組和DM+HEA組表達明顯增加。(3)Western blot結果顯示正常對照組、DM組及DM+SEA組HO-1和IL-10蛋白表達較低,而在DM+LEA組和DM+HEA組表達較高。(4)RT-PCR結果顯示正常對照組、DM組及DM+SEA組HO-1和IL-10mRNA表達較低,而在DM+LEA組和DM+HEA組表達較高。(5)跟正常對照組相比,DM組血清MDA水平可見明顯升高,而DM+LEA組和DM+HEA組血清MDA水平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針刺激足三里促進糖尿病大鼠胃神經系統(tǒng)病變恢復的研究.pdf
- 電針針刺足三里穴對胃粘膜保護的中樞機制研究.pdf
- 手法針灸與電針刺激足三里穴的fMRI對照研究.pdf
- 高頻電針刺激足三里穴對大鼠結腸動力的影響.pdf
- 電針足三里介導的Cajal間質細胞上調改善糖尿病大鼠胃動力的機制研究.pdf
- 電針刺激ST36經m-SCF-C-KIT-ETV1通路保護糖尿病小鼠結腸的Cajal間質細胞.pdf
- 電針大鼠足三里穴對胃運動影響的中樞機制探討.pdf
- 針刺足三里穴的腦功能網絡研究.pdf
- 電針刺激對糖尿病大鼠結腸動力的影響及其機制的研究.pdf
- 電針刺激足三里預處理對兔脊髓缺血性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pdf
- 利用fMRI成像與血清胃泌素水平變化對針刺足三里穴作用機制的研究.pdf
- 電針“足三里”-“陽陵泉”穴區(qū)治療慢性痛累積效應機制的分析.pdf
- 電針刺激足三里對瑞芬太尼誘發(fā)切口痛模型大鼠痛覺過敏的影響.pdf
- 內關、足三里穴共同調節(jié)心胃功能的中樞整合機制.pdf
- 電針穴位刺激對糖尿病大鼠ENS的影響及機制研究.pdf
- 不同選穴方法針刺對糖尿病胃輕癱的療效的觀察.pdf
- 電針足三里或中脘穴對急性胃黏膜損傷大鼠胃感覺和運動的調控.pdf
- 長脈沖胃電刺激對糖尿病大鼠胃動力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pdf
- 針刺治療糖尿病胃輕癱臨床研究.pdf
- 電針治療糖尿病胃輕癱胃動力障礙的臨床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