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四肢大段骨缺損的修復重建取得了巨大進步,但仍然是困擾骨科醫(yī)生的主要難題之一,理想的治療目標不僅要實現(xiàn)骨缺損的快速愈合,同時要減少對患者的不利影響,最后恢復患肢的功能。目前經(jīng)典的重建方法包括自體松質(zhì)骨移植,Ilizarov技術以及帶血管腓骨移植技術,這些方法在四肢骨缺損修復重建過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至今仍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這幾種骨重建技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仍需要改進。自體松質(zhì)骨移植僅適用于修復4-6
2、cm以內(nèi)的骨缺損,否則移植骨可能被吸收導致骨重建失敗。骨搬移技術治療周期較長,患肢佩戴大體積的外固定架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影響較大,治療過程極為痛苦,患者不易耐受。帶血管腓骨移植技術對修復大段骨缺損具有一定優(yōu)勢,但是對設備和技術要求較高,還容易出現(xiàn)骨連接不正、骨延遲愈合或不愈合、供骨區(qū)和受骨區(qū)同時失敗的風險和并發(fā)癥[1-3]。2000年Masquelet等[4]報道了膜誘導技術治療四肢節(jié)段性骨缺損,因為具有成功率高、并發(fā)癥少、操作簡單等優(yōu)勢
3、逐步被越來越多的骨科醫(yī)師所認可。該技術治療骨缺損主要通過兩期手術完成,首先對骨缺損及周圍清創(chuàng),去除感染、壞死的組織,局部填塞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誘導周圍形成一層具有生物活性的膜,稱為誘導膜,二期(6-8周后)在膜內(nèi)植入顆粒狀自體松質(zhì)骨修復骨缺損。早期研究顯示該技術修復骨缺損成功率高達88%~100%,能夠成功修復長達25cm的骨缺損[5-7]。目前認為膜誘導技術治療四肢骨缺損成功
4、率高的關鍵因素是骨水泥誘導形成的生物膜,它不僅能維持移植骨的形態(tài),防止移植骨被周圍組織吸收,同時能為移植骨成骨提供必須的血供及多種成骨生長因子,包括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BMP-2)、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等[5]。誘導膜能夠促進自體松質(zhì)骨修復骨缺損,在兩端骨髓腔封閉的情況下它能否為滅活移植骨提供必需的細胞、血供及生長因
5、子修復骨缺損尚不清楚,同時誘導膜中生長因子含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亦不明確,這對二期植骨時間的選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誘導膜與骨膜促成骨活性的異同還有待研究。
本研究通過在動物體內(nèi)建立骨缺損-誘導膜模型,在封閉的誘導膜內(nèi)植入滅活自體移植骨材料以期修復骨缺損,進而在不同時間點取出誘導膜、骨膜組織,觀察誘導膜的結(jié)構、生長因子含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同時將不同時間點的誘導膜及骨膜蛋白提取液在體外與間充質(zhì)干細胞進行培養(yǎng),觀察干細胞增值、分化情
6、況,從而與骨膜進行比較,初步探討誘導膜促進滅活自體骨成骨的機制。
二、研究目的
1、構建兔骨缺損誘導膜模型,膜內(nèi)植入滅活骨觀察誘導膜能否促進滅活移植骨修復骨缺損;2、通過組織切片染色及ELISA蛋白定量分析誘導膜主要生長因子隨時間的變化情況,以尋找最佳植骨時間;3、提取誘導膜和骨膜的蛋白液與間充質(zhì)干細胞培養(yǎng)比較它們的促成骨能力。
三、材料和方法
1.第三軍醫(yī)大學動物實驗中心提供新西蘭大白兔24只,
7、雌雄不限,體重(2.35±0.12)kg,實驗兔一期在雙側(cè)橈骨中段制造1.5cm骨缺損,隨后填塞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誘導生物膜形成,6周取出骨水泥進行二期處理,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實驗兔隨機分為實驗組、模型組和對照組,并根據(jù)分組進行不同的處理,每組8只。實驗組保留誘導膜并在誘導膜內(nèi)植入經(jīng)高溫水浴滅活(100℃30min)的自體松質(zhì)骨,模型組保留誘導膜不植骨,對照組小心去除誘導膜后植入自體滅活骨(100℃30min)。常規(guī)條件飼
8、養(yǎng)8、12周后通過放射學檢測和組織學檢測評估新生骨形成情況。
2.健康成年新西蘭大白兔32只,在動物手術室無菌條件下將新西蘭大白兔雙側(cè)橈骨制造1.5cm骨缺損,同期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2g,縫合手術切口,常規(guī)條件下飼養(yǎng)。2、4、6、8周后取出骨水泥,仔細分離周圍包裹的誘導膜,同時分離正常骨膜(Peristeum)以及肌外膜(Epimysium)進行比較,不同時間點誘導膜組織、骨膜、肌外膜具體檢測項目如下:①將
9、三種膜組織用甲醛固定后行HE染色,觀察誘導膜組織結(jié)構隨時間變化情況并與骨膜作比較。②提取膜蛋白組織進行ELISA檢測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血管緊張素-2AngiotensinⅡ(ANGⅡ),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2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BMP2),成纖維生長因子-2Fibroblastgrowthfactor2(FGF2),前列腺素E2pros
10、taglandinE2(PGE2)含量及其隨時間的變化情況,③提取膜組織蛋白液與間充質(zhì)干細胞培養(yǎng),檢測干細胞增殖和分化,同時嘗試分離鑒定誘導膜中貼壁生長細胞。
四、結(jié)果
1.實驗兔骨缺損重建模型放射學檢測可見二期處理后第8周、12周實驗組中新生骨形成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和模型組(P<0.01),模型組可見少許骨痂形成,對照組未見新生骨形成;第8、12周組織學切片中觀察實驗組可見軟骨細胞形成和骨細胞,成骨明顯優(yōu)于模型組和對照
11、組(P<0.01),對照組僅可觀察到纖維連接,未見骨性連接和骨細胞。
2.組織切片HE染色結(jié)果顯示誘導膜和骨膜均含有分界明顯的兩層,內(nèi)層含豐富的血管組織,外層為成纖維和膠原層,2周誘導膜組織水腫明顯,中性粒細胞多,炎癥反應最明顯,血管最豐富,4周后誘導膜的厚度以及血管含量隨時間逐漸減小并趨于成熟,同時在誘導膜切片HE染色中觀察到軟骨內(nèi)骨化。
3.三種膜蛋白提取液ELISA檢測結(jié)果顯示肌外膜中每個時間點各種蛋白含量均較
12、低,誘導膜中的BMP-2、VEGF含量第6周達到高峰,在第6周誘導膜BMP-2的含量高于骨膜(P<0.05),其余時間點跟骨膜接近。6周誘導膜中VEGF含量接近骨膜,其余時間點均低于骨膜。誘導膜中FGF2、ANG-Ⅱ在第4周達到高峰后開始下降,骨膜中FGF-2一直處于較高水平,在4周和誘導膜含量接近,誘導膜中ANG-Ⅱ一直高于骨膜和肌外膜,肌外膜和骨膜ANG-Ⅱ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檢測發(fā)現(xiàn)誘導膜中PGE2的含量隨時間改變沒有
13、明顯的變化,誘導膜與骨膜和肌外膜之間也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4.三種膜標本對間充質(zhì)干細胞增殖實驗結(jié)果表明間充質(zhì)干細胞在肌外膜蛋白提取液的培養(yǎng)基中一直處于較低增殖水平,第2、8周誘導膜促進間充質(zhì)干細胞增殖能力跟骨膜接近(P>0.05),第4、6周誘導膜刺激細胞增殖能力大于骨膜(P<0.05),間充質(zhì)干細胞成骨分化通過檢測堿性磷酸酶活性來評價。結(jié)果表明第2、8周誘導膜蛋白提取液促進間充質(zhì)干細胞成骨分化方面低于骨膜(P<0.
14、05),在第4、6周誘導膜和骨膜培養(yǎng)基中ALP活性接近,第4、6周誘導膜促進干細胞增殖作用最強,同時第4周誘導膜ALP活性高于其他時間點。骨膜和成熟誘導膜對間充質(zhì)干細胞增殖和成骨分化促進作用相當。我們分離培養(yǎng)得到CD44+貼壁細胞在誘導劑條件下能向成骨方向分化,
五、結(jié)論
1.誘導膜在植入骨水泥后4-6周主要成骨相關生長因子含量最高,成骨能力最強,此時是最佳的植骨時間;2.誘導膜生長因子含量及促成骨活性與骨膜接近;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自體骨膜碎片混合自體骨移植修復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高溫水浴滅活骨重建腫瘤性骨缺損的成骨實驗研究.pdf
- 自體骨髓基質(zhì)細胞定向誘導成骨分化修復節(jié)段性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同種異體骨復合帶血管自體骨移植修復大段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灌注型生物活化骨修復節(jié)段性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聚乳酸膜包裹煅燒骨修復長骨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自體微小顆粒骨修復下頜骨缺損的研究和應用.pdf
- 顱骨缺損生物性修復的實驗研究——骨髄來源的成骨細胞復合異體滅活多孔骨瓣修補顱骨缺損.pdf
- 膠原蛋白膜包裹自體骨膜復合金葡液修復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接骨合劑”在自體骨修復骨缺損中的作用.pdf
- 磷酸鈣骨水泥復合自體顆粒骨修復兔橈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異種骨移植修復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骨靶向多肽復合煅燒骨支架修復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自體牙粉末對小白鼠骨缺損修復的實驗研究.pdf
- 富血小板血漿復合自體松質(zhì)骨微粒修復兔下頜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自體骨膜骨髓復合移植修復骨缺損的實驗研究和臨床應用.pdf
- 組織工程骨修復頜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同種異體脫鈣骨修復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自體富血小板血漿復合同種異體骨修復股骨遠端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骨痂骨與自體髂骨植骨對骨折修復的初步實驗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