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妥英鈉隱形脂制體的制備及體內外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苯妥英鈉(Phenytoin Sodium,PHT-Na),是抗癲癇大發(fā)作的首選藥物,常用于抗癲癇、抗心律失常和抗輕度高血壓等。但PHT-Na在臨床應用時存在有效血藥濃度范圍窄,極易發(fā)生中毒,需要長期、規(guī)律、按時服藥,還有可能誘導腦內外排轉運體的表達上調等問題。
   脂質體是由磷脂和膽固醇組成的具有雙分子層結構的載體,藥物荷載于其中可延緩藥物代謝和清除,避免在血漿中降解,并能選擇性地增加藥物在預期作用部位的濃度,從而提高

2、治療指數。經過親水性材料修飾的脂質體可逃避網狀內皮細胞的捕獲,增加在體內的循環(huán)時間,因而也被稱為“隱形脂質體”。有些脂質體膜修飾劑還具有抑制外排轉運蛋白等作用,從而更有利于藥物靶向于腦部,顯著增加腦內藥物濃度。因此本課題將PHT-Na制備成脂質體以減少其注射的刺激性,并用Tween80和泊洛沙姆407(P407)作為膜修飾劑制備PHT-Na隱形脂質體,以期提高血漿藥物濃度,延長其在體內的循環(huán)時間,促進藥物入腦而增加在腦部位的濃度,達到減

3、小給藥劑量和次數、降低副作用的目的。
   方法:初步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備PHT-Na脂質體(PHT-Na-L),建立微柱離心法測定脂質體包封率。進而以包封率為指標,分別考察主動載藥法(硫酸銨梯度法和醋酸鈣梯度法)和被動載藥法(逆相蒸發(fā)法和薄膜分散法)制備PHT-Na-L,選擇較好的制備方法。確定最優(yōu)制備方法后,采用單因素實驗考察對PHT-Na-L包封率影響較大的處方和工藝因素,確定大致水平范圍。在此基礎上,以包封率和載藥量為評價

4、指標,引入總評歸一值(overall desirability,OD)作為綜合評價指標,利用星點設計-效應面優(yōu)化法篩選最優(yōu)處方。
   在最優(yōu)處方的基礎上,通過親水性表面活性劑Tween80和P407修飾制備PHT-Na隱形脂質體(PHT-Na-Tween80-L和PHT-Na-P407-L)。采用溶出度儀分別考察PHT-Na溶液(PHT-Na-S)、PHT-Na-L、PHT-Na-P407-L和PHT-Na-Tween80-L

5、的體外釋放行為,繪制累積釋放率對時間曲線,并進行模型擬合,初步探討藥物從脂質體中釋放的機理。
   大鼠尾靜脈分別注射PHT-Na-S、PHT-Na-L、PHT-Na-P407-L和 PHT-Na-Tween80-L,收集不同時間點的血樣或組織樣品,建立高效液相法測定PHT-Na在血漿和各組織中的濃度,利用Kinetica4.4軟件進行房室模型擬合,并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四種制劑在體內過程的差異。
   將PHT-Na

6、-L、PHT-Na-P407-L和PHT-Na-Tween80-L放置在不同溫度和光照條件下,測定脂質體的滲漏率,觀察外觀和性狀的變化,對脂質體的穩(wěn)定性進行初步考察。
   結果:Sephadex G-50微柱可以有效分離脂質體和游離藥物,空白脂質體、PHT-Na溶液和脂質體中PHT-Na的過柱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7.27%、99.59%和103.16%,滿足脂質體包封率測定要求。四種制備方法所得PHT-Na脂質體包封率的高低順序

7、為:醋酸鈣梯度法>逆相蒸發(fā)法>薄膜分散法>硫酸銨梯度法。單因素考察結果顯示對PHT-Na-L包封率影響較大的三個因素分別為藥物/磷脂(m/m,X1),膽固醇/磷脂(m/m,X2)和醋酸鈣濃度(mol·L-1,X3),經過優(yōu)化后確定最優(yōu)處方為:X1=0.12,X2=0.16,X3=0.12 mol·L-1。按最優(yōu)處方制備PHT-Na-L的包封率和載藥量分別為75.04±0.66%和7.26±0.06%,與預測值偏差較小,平均粒徑為131.

8、5nm。
   體外釋放結果顯示PHT-Na-S在釋放介質中釋藥最快,PHT-Na-L、PHT-Na-Tween80-L和PHT-Na-P407-L體外釋放曲線均符合Weibull模型和一級釋放模型。根據Weibull模型擬合方程計算PHT-Na-L,PHT-Na-Tween80-L和PHT-Na-P407-L體外藥物釋放63.2%所需時間td分別為6.59h、6.98h與8.83h,表明PHT-Na-L和PHT-Na-Twee

9、n80-L釋放速率較為接近,而PHT-Na-P407-L釋藥速率相對緩慢。
   體內房室模型擬合結果表明PHT-Na-S、PHT-Na-L、PHT-Na-P407-L和PHT-Na-Tween80-L的血藥濃度-時間數據均符合權重為1/C2的二室模型。PHT-Na-S的藥時曲線下面積(AUC)值為4873.38±545.54min·μg·mL-1,消除半衰期t1/2β為163.57±22.09 min,清除率CL為0.88±0

10、.10 mL·min·μg-1。與PHT-Na-S的藥動學參數比較,PHT-Na-L、PHT-Na-P407-L和PHT-Na-Tween80-L的AUC分別是PHT-Na-S的1.51、1.74和2.77倍,t1/2β是PHT-Na-S的1.31、1.59和2.87倍,而CL分別為0.64±0.06、0.51±0.03和0.33±0.12 mL·min·μg-1。不同制劑在1h和10h腦內藥物濃度的先后順序均為:PHT-Na-Twee

11、n80-L>PHT-Na-P407-L>PHT-Na-L>PHT-Na-S,隱形脂質體組具有明顯的腦靶向性。與PHT-Na-L相比,PHT-Na-Tween80-L和PHT-Na-P407-L組在肝、脾等吞噬細胞較豐富的器官中的藥物濃度有所減小。此外,實驗還發(fā)現(xiàn)脂質體具有一定的心臟靶向作用。
   穩(wěn)定性實驗結果表明:溫度和光照對脂質體的穩(wěn)定性影響較大,在4℃和避光條件下貯存時比較穩(wěn)定,為乳白色均勻的混懸液,滲漏率較小。

12、   結論:微柱離心法可以有效分離脂質體和游離藥物,適用于PHT-Na脂質體包封率的測定。采用醋酸鈣梯度法制備PHT-Na脂質體可以顯著提高包封率,應用星點設計-效應面優(yōu)化法優(yōu)選處方可以有效減少試驗次數,準確合理地篩選出最優(yōu)處方。所制備的脂質體在體外均具有明顯的緩釋性,在體內均可不同程度地延長藥物的消除半衰期,增加在體內的循環(huán)時間,同時提高了藥物的生物利用度。特別是PHT-Na-Tween80-L能較長時間在腦中維持較高的藥物濃度,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