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目的:探討中藥復方“益腎健骨合劑”在自體骨修復骨缺損中的干預效應及與IGF-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生長因子的表達關(guān)系。
方法:新西蘭大耳白兔90只,雌雄不限,體重(2.0±0.5)kg。隨機分為實驗組、有效對照組和對照組各30只。分別于術(shù)后1、2、4、6、8周每組隨機處死6只新西蘭大耳白兔,取其橈骨原骨缺損植骨處生長組織檢測。實驗組、有效對照組與對照組均在氯胺酮30mg/kg
2、肌注麻醉后,按無菌操作技術(shù)行左側(cè)橈骨中上段截骨,造成15mm骨和骨膜缺損,兩端髓腔用骨臘封閉,另取雙側(cè)自體髂骨制成2×2×2mm的粒狀骨,于骨缺損處植入上述粒狀骨。創(chuàng)口嚴密縫合,不做內(nèi)、外固定,分籠喂養(yǎng)。術(shù)后實驗組用含中藥復方“益腎健骨合劑”的混合飼料喂養(yǎng)?!耙婺I健骨合劑”由鹿茸、淫羊藿、杜仲、水蛭、骨碎補、續(xù)斷、自然銅、土鱉蟲組成,是根據(jù)《中國藥典》“跌打活血散”及東北長白山地區(qū)民間促骨愈合秘方組合加減配制而成。有效對照組用含傷科接骨
3、片的飼料喂養(yǎng)。對照組用不含中藥的普通飼料喂養(yǎng)。自由活動,術(shù)后肌肉注射慶大霉素3天,預防感染。術(shù)后分別在1、2、4、6、8周時行兔橈骨X-線檢查,并取兔橈骨骨缺損處組織作為標本,進行HE染色、電鏡、免疫組織化學、原位雜交、RT-PCR檢測,具體觀察和分析“益腎健骨合劑”在自體骨修復骨缺損中的干預效應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的表達關(guān)系。
結(jié)果:
?。?)X線片檢查:1周時實驗組、有效對照組和對照組修復區(qū)均無明顯
4、差異變化,可以看到骨缺損處移植的小顆粒狀骨影,界限清晰,無新生骨痂形成;2周時實驗組及有效對照組開始有少量骨痂形成,骨缺損界限仍清晰,對照組骨吸收明顯;4周時實驗組及有效對照組均有片狀骨痂形成,骨痂形成量較前明顯增多。相對于實驗組比較,有效對照組片狀骨痂較少。而對照組有部分骨痂形成,缺損區(qū)骨質(zhì)稀疏;6周時實驗組骨缺損處骨痂生長連續(xù),缺損區(qū)示模糊不清,可見大量增生的編織骨。有效對照組出現(xiàn)少量編織骨,但部分區(qū)域有骨吸收表現(xiàn)。而對照組骨缺損處
5、雖有輕微模糊改變,但部分骨質(zhì)出現(xiàn)硬化改變;8周時可見實驗組及有效對照組骨缺損處形成大量骨痂,成彌漫性密度增高影,而且實驗組骨缺損有部分骨髓腔形成。但對照組第8周時仍未有骨髓腔的再通跡象。對照組骨缺損修復區(qū)雖然同樣形成骨痂,但是相比實驗組、有效對照組而言,骨痂形成量少且生長不均勻。
?。?)HE染色:實驗組及有效對照組與對照組在第1周時移植骨內(nèi)有部分骨細胞壞死、細胞核濃縮、甚至消失,移植骨內(nèi)有成纖維細胞增生并伴有炎性細胞生成;2-
6、4周時移植骨內(nèi)有少量軟骨細胞形成。同時實驗組伴有大量血管生長,移植骨內(nèi)細胞明顯吸收并有核濃縮碎裂現(xiàn)象。有效對照組伴有較多血管生長,移植骨內(nèi)有細胞吸收并也出現(xiàn)核濃縮碎裂現(xiàn)象;6-8周時移植骨區(qū)的血管數(shù)量增多,實驗組有明顯網(wǎng)狀新骨生成,并伴有骨髓腔的形成,有效對照組可見網(wǎng)狀新骨生成,并伴有少量骨髓腔的形成。對照組1周時移植區(qū)也有大量的炎性反應與實驗組無明顯變化;但是在2-4周后且伴有少量軟骨細胞和血管形成;6-8周時骨痂量增多并伴有血管的增
7、多,但尚未形成骨髓腔。
?。?)電鏡觀察:1周時,實驗組、有效對照組和對照組均有部分骨小梁壞死狀物,并伴有較多炎性細胞的產(chǎn)生;2周時,實驗組可見細胞呈梭形,骨細胞核濃縮,染色質(zhì)凝聚靠邊,有效對照組亦可見梭形細胞;對照組未見梭形細胞生成,骨細胞周圍可見膠原纖維,核基質(zhì)致密靠邊;4周時,實驗組毛細血管數(shù)量增多,骨陷窩及骨小梁形成,有效對照組毛細血管數(shù)量也增多,但是骨細胞、骨陷窩及骨小梁形成相對較少。而對照組毛細血管數(shù)量相對較少并伴周
8、圍有骨基質(zhì)形成;6-8周時,實驗組可見成骨細胞形成,胞質(zhì)內(nèi)粗面內(nèi)質(zhì)網(wǎng)數(shù)量明顯增多。有效對照組可見骨原細胞相對活躍。而對照組骨原細胞數(shù)量少,骨基質(zhì)大量形成,無明顯骨小梁形成。
?。?)免疫組織化學:1周時對照組、有效對照組和實驗組IGF-1染色見骨細胞胞漿呈彌漫性淡染,但各組無明顯區(qū)別,均呈弱陽性表達;2周時實驗組骨原細胞染色加深,IGF-1染色呈陽性表達,有效對照組骨原細胞也可見部分加深,呈弱陽性表達,而對照組仍呈現(xiàn)彌漫性的淡染
9、表達;4周時實驗組IGF-1染色呈強陽性表達,伴隨骨髓腔的形成,成骨細胞著色較深,軟骨細胞也可見濃染。有效對照組IGF-1染色呈陽性表達,伴隨骨髓腔的形成,骨細胞著色。而對照組也染色加深但濃度略淡于有效對照組、實驗組,呈弱陽性表達;6-8周時各組骨組織細胞的IGF-1染色較前均呈相應程度的減弱表達,對照組呈弱陽性表達,有效對照組呈陽性表達,實驗組仍呈強陽性表達。
?。?)原位雜交:1周時對照組、有效對照組均與實驗組無明顯差異,I
10、GF-1探針染色均呈弱陽性表達;2周時實驗組IGF-1探針染色呈陽性表達。有效對照組IGF-1探針染色基質(zhì)著色呈弱陽性表達,可見部分骨組織細胞著色,而對照組IGF-1探針染色著色較有效對照組略少呈弱陽性表達;4周時實驗組IGF-1探針染色基質(zhì)著色呈強陽性表達,有效對照組 IGF-1探針染色見骨細胞著色呈陽性表達,而對照組IGF-1探針染色著色呈弱陽性表達;6-8周時各組均可見骨小梁形成,骨組織細胞數(shù)也較前增多,但骨組織細胞探針染色著色表
11、達均較前開始減弱。有效對照組 IGF-1探針染色呈弱陽性表達,而對照組IGF-1探針染色著色較有效對照組表達減弱。實驗組IGF-1探針染色呈陽性表達。
(6)RT-PCR結(jié)果:IGF-1基因mRNA的相對表達量在第1-4周呈上升趨勢,第6-8周呈下降趨勢。實驗組與有效對照組IGF-1基因mRNA的相對表達量均比對照組高,其中實驗組IGF-1在第2-8周的相對表達量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第1周最低,表達量為1
12、.302±0.058;在第4周達到最高,表達量為3.914±0.273;有效對照組IGF-1在第2-8周的相對表達量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第1周最低,表達量為1.278±0.074;在第4周達到最高,表達量為3.286±0.181。有效對照組IGF-1在1-8周的相對表達量均要低于實驗組,其中在第4周的表達量兩者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
結(jié)論: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骨缺損療效滿意。中藥復方“益腎健骨合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接骨合劑”在自體骨修復骨缺損中的作用.pdf
- “補腎壯骨合劑”在自體骨修復骨缺損過程中TGF-β基因的表達.pdf
- “補腎壯骨合劑”在同種異體骨修復骨缺損中的作用及其機制探討.pdf
- 自體骨膜碎片混合自體骨移植修復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自體微小顆粒骨修復下頜骨缺損的研究和應用.pdf
- “補腎壯骨合劑”在骨修復中對VEGF表達的影響.pdf
- 自體骨、生物材料在顱頜面骨缺損修復中的應用研究.pdf
- 誘導膜活化滅活自體骨修復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同種異體骨復合帶血管自體骨移植修復大段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自體微小顆粒骨植骨治療感染性骨缺損及骨不連的臨床研究.pdf
- 骨靶向多肽復合煅燒骨支架修復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磷酸鈣骨水泥復合自體顆粒骨修復兔橈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BMSc復合DBM修復骨缺損及補腎益骨湯輔助治療的實驗研究.pdf
- 異種骨移植修復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生物活性煅燒骨的研制及修復骨缺損的研究.pdf
- 膠原-HA人工骨修復骨缺損的效果研究.pdf
- TGF-β1在多孔鉭修復頜面骨缺損中的促骨生成作用研究.pdf
- 骨痂骨與自體髂骨植骨對骨折修復的初步實驗研究.pdf
- 牽張成骨結(jié)合引導成骨修復長骨骨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 基于BMMNCs的骨再生策略在骨缺損修復中的動物實驗與臨床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