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與調(diào)強適形放療同期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臨床耐受性試驗.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鼻咽癌是我國尤其是華南地區(qū)的常見惡性腫瘤之一,首選放射治療。近年來隨著影像診斷學以及臨床治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其療效日益提高,早期患者單純放療的5年總生存率可達80%以上。然而,初診患者中約70%為局部晚期,這部分患者采用常規(guī)技術單純放療的效果仍未理想,5年總生存率僅約25~60%。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為局部區(qū)域復發(fā)和遠處轉(zhuǎn)移。 近年來以調(diào)強適形放療(IMRT)為代表的精確放射治療和放化聯(lián)合治療成為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生存率的兩

2、個主要研究熱點。與常規(guī)放療比較,IMRT技術的應用明顯改善了局部晚期患者的局部區(qū)域控制率,但遠處轉(zhuǎn)移仍然高達15%~25%,限制著總生存率的提高,積極的全身治療手段仍為必需?,F(xiàn)有的Ⅲ期臨床試驗以及大宗病例Meta分析的結(jié)果皆顯示,放化聯(lián)合治療對局部晚期鼻咽癌療效的增益是肯定的,化療能在放療的基礎上將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總生存率提高6~20%;各放化療序貫方式中以同期放化療的地位最為肯定,可顯著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總生存率、無復發(fā)生存率以及無

3、遠處轉(zhuǎn)移生存率。PF(DDP+5-FU)方案為目前的一線化療方案,但其骨髓抑制和胃腸道等不良反應較為嚴重,對其臨床應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約,仍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索最佳的化療藥物及化療方案。 紫杉醇是目前唯一一個通過促進微管穩(wěn)定而干擾細胞有絲分裂的植物類抗癌藥,并且可以使人類鼻咽癌細胞停滯于對放射最為敏感的G2/M期,從而具有放療增敏作用。Ⅲ期臨床試驗證實,紫杉醇是目前治療鼻咽癌最為有效的單藥之一。在一定范圍內(nèi),紫杉醇的作用強度與

4、腫瘤細胞和藥物接觸的時間成正比,并且在較低的血藥濃度(≤10nmol/L)就具有明確的抗腫瘤活性和放射增敏作用,其藥物維持的時間比其峰值濃度更為重要。在乳腺癌、卵巢癌和非小細胞肺癌進行的研究表明,與3周大劑量方案相比,紫杉醇每周的劑量密集方案可提高其細胞毒作用和劑量強度,降低血液學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因此,紫杉醇和放射治療聯(lián)用時,以中等劑量的藥物濃度維持在較長時間也許會比其在短時間內(nèi)大劑量長間隔使用的模式更為有效。 探討每周紫杉醇

5、單藥與常規(guī)放療同期應用于鼻咽癌患者的Ⅰ期臨床試驗顯示,最大耐受劑量(MTD)為30mg/m2/周,劑量限制毒性(D¨)為口腔粘膜炎和放射性皮膚反應。由于IMRT與常規(guī)照射技術相比可有效降低口腔粘膜和皮膚反應等的發(fā)生率,紫杉醇與其同期使用的最大耐受劑量也許可有所提高。目前每周紫杉醇與IMRT同期使用的最大耐受劑量和臨床推薦劑量尚未見文獻報道,因此,在探討這一放化療聯(lián)合方案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臨床療效的研究進行之前,有必要對其進行臨床耐受

6、性試驗,以確定這一方案中紫杉醇的DLT和MTD。 目的:通過評價每周1次紫杉醇持續(xù)3小時滴注與IMRT同期使用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不良反應和DLT,確定這一放化聯(lián)合治療模式中紫杉醇的MTD,為Ⅱ期臨床試驗提供推薦劑量。 材料和方法:局部晚期(Ⅲ/ⅣVa期,92’福州分期)鼻咽癌初治患者入組。DLT為觀察終點,治療相關不良反應按國際常見不良反應標準第3版(CTCAEv3.0)分級,MTD定義為≥2/6患者出現(xiàn)DLT劑量水平

7、的下一級劑量。DLT定義如下: ①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于0.5×109/L持續(xù)>7天,或低于0.1×109/L>3大;②粒細胞減少性發(fā)熱(患者體溫>38.5℃,中性粒細胞低于0.5×109/L),需靜脈給予抗生素;③Ⅳ級血小板減少需血小板成分輸血;④Ⅳ級粘膜反應持續(xù)>7天,或Ⅲ級粘膜反應持續(xù)>3周;⑤Ⅲ級皮膚毒性持續(xù)>3周,或出現(xiàn)Ⅳ級皮膚毒性;⑥Ⅲ級非血液毒性(除外粘膜反應、皮膚毒性、脫發(fā));⑦致使放療中斷>7天的毒性。

8、放療:鼻咽和上頸部靶體積均采用全程IMRT技術照射,下頸部和鎖骨上區(qū)靶體積采用常規(guī)頸前分割野技術照射。處方劑量鼻咽腫瘤(GTVnx)68Gy/30次,頸部轉(zhuǎn)移淋巴結(jié)(GTVnd)60Gy~66Gy/30次,臨床靶體積1(CTV1)60Gy/30次,臨床靶體積2(CTV2)54Gy/30次。針對不同的靶體積采用不同的分次劑量同時進行照射,GTVnx、GTVnd、CTV1和CTV2處方分次劑量分別為2.27、2.20、2.00和1.80Gy

9、。5次/周。 化療:紫杉醇每周1次,持續(xù)靜滴3小時。紫杉醇給藥劑量參照費氏遞增法(改良Fibonacci法)遞增。每個受試者只接受一個相應的劑量。從小劑量開始,每個劑量觀察結(jié)束后,才使用下一劑量級別。以30mg/m2/周為起始劑量,逐級遞增10mg/m2/周。每個劑量水平治療3例患者。如3例均未發(fā)生DLT,則進入下一劑量組試驗;如某一劑量水平2/3患者發(fā)生DLT,則試驗終止,此劑量水平的下一級劑量就是MTD;如1/3出現(xiàn),則再以

10、此劑量治療患者3例,如3例中未再發(fā)生DLT,則繼續(xù)遞增劑量,如仍有發(fā)生,則此劑量水平的下一級劑量就是MTD。 結(jié)果:從2005年4月至2005年9月,共入組15例患者,完成了30mg/m2~60mg/m24個劑量水平共90個用藥周期的試驗,所有病例都適合于不良反應的評價。30mg/m2和40mg/m2水平共6例患者均未出現(xiàn)DLT;50mg/m2水平1/3例出現(xiàn)Ⅲ級口腔粘膜不良反應并持續(xù)達4周時間,按原定試驗方案,再以此劑量治療3

11、例患者,均未發(fā)生DLT,試驗繼續(xù)進入下一劑量級別;60mg/m2水平的3例均出現(xiàn)Ⅲ級口腔粘膜不良反應并持續(xù)3周以上,劑量遞增試驗終止。由此初步確定每周應用1次紫杉醇持續(xù)3小時滴注與IMRT同期治療鼻咽癌的MTD為50mg/m2/周。 臨床療效:全部患者治療結(jié)束時鼻咽腫物均達完全緩解(CR),頸淋巴結(jié)14例(93.3%)CR,1例(16.7%)部分緩解(PR)且在放療結(jié)束后1個月達CR。中位隨訪20個月后1例患者于治療后5個月后出

12、現(xiàn)局部復發(fā)及遠處轉(zhuǎn)移。其余14例患者(93.3%)皆無瘤生存。 不良反應:本研究MTD劑量級別(50mg/m2/周)組的6例患者中出現(xiàn)的治療相關不良反應及發(fā)生率詳見表1。本研究的DLT為嚴重的口腔粘膜反應。MTD劑量級別的全部患者皆發(fā)生了Ⅲ級口腔粘膜反應,其中1例(17%)持續(xù)4周,3例(50%)持續(xù)2周,2例(33%)持續(xù)1周;但未觀察到Ⅳ級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各劑量級別口腔粘膜反應的發(fā)生率詳見表2。 血液學不良反應較為輕

13、微,各劑量組出現(xiàn)的最高級別詳見表3。盡管有3例(50%)出現(xiàn)了白細胞減少,但僅1例(17%)出現(xiàn)Ⅱ級白細胞減少,無Ⅲ、Ⅳ級白細胞減少;其中僅出現(xiàn)Ⅱ級白細胞減少的該名患者發(fā)生了Ⅰ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無更高級別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發(fā)生。血紅蛋白及血小板不良反應則更為輕微,僅1例(17%)患者出現(xiàn)Ⅰ級血紅蛋白降低,無更高級別不良反應出現(xiàn);無患者出現(xiàn)血小板減少。然而,全部患者皆出現(xiàn)了Ⅲ級淋巴細胞減少,這也許與化療導致的淋巴細胞生成抑制或化療前為預防紫

14、杉醇過敏反應所使用的激素有關,但其機制和臨床意義尚未明確。 本研究MTD劑量級別組中觀察到的其他的非血液學治療相關不良反應有:放射性皮膚反應(5例,83%),但僅1例(17%)為Ⅱ級反應;脫發(fā)(5例,83%)、口干(6例,100%)、食欲減退(1例,17%)、直接膽紅素升高(1例,17%),其中除各有1例(17%)患者出現(xiàn)Ⅱ級放射性皮膚反應和Ⅱ級口干外,其余皆僅為Ⅰ級反應。 結(jié)論:1.每周使用紫杉醇與IMRT同期治療局部

15、晚期鼻咽癌是可行且有效的。 2.照射野內(nèi)持續(xù)3周以上的Ⅲ級口腔粘膜反應是這一方案的主要DLT,血液學等其他不良反應較為輕微,紫杉醇的MTD為50mg/m2/周。這一劑量強度較其每周與常規(guī)放療聯(lián)合使用時的推薦劑量(30mg/m2/周)提高了20mg/m2/周。 3.每周紫杉醇與IMRT同期放化療方案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臨床緩解率較高,入組患者鼻咽病灶和頸部淋巴結(jié)的緩解率(CR+PR)均達100%,值得進一步進行Ⅱ期臨床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