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腋靜脈盲穿法——體表解剖標志法因其不需要特殊設備、不用暴露X線以及無需造影劑等優(yōu)點,受到電生理醫(yī)生推崇。本研究旨在通過左側腋靜脈CTA(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三維重建方法研究左側腋靜脈解剖位置以探索新的腋靜脈盲穿方法。
方法:
1.腋靜脈CTA
選擇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于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心內科因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sic
2、k sinus syndrome,SSS)、房室傳導阻滯(atrioventricularblock,AVB)、惡性心律失常、心衰(heart failure,HF)行人工心臟起搏器(pacemaker,PM)植入術(包括單腔起搏器、雙腔起搏器、埋藏式心臟轉復除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及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ardiac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3、, CRT))患者共38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颊叱恃雠P位,雙上肢自然下垂并收攏于身體兩側,采用日本東芝公司AquilionOne320排容積CT進行左側腋動、靜脈同步成像檢查,對比劑均采用碘海醇(含碘350 mg/ml)。運用美國GE ADW4.5后處理工作站完成腋靜脈CTA三維重建,測量腋靜脈穿刺相關的解剖數(shù)據。
2.改良腋靜脈穿刺法的應用
本研究通過左側腋靜脈CTA三維重建方法研究左側腋靜脈解剖位置并
4、結合既往國內外報道的腋靜脈盲穿方法,得出一種新的改良腋靜脈穿刺方法。在2013年2月至12月期間,因各種原因在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心內科住院并需行起搏器或ICD植入患者285人,運用改良腋靜脈穿刺法作為電極導線植入途徑。改良腋靜脈穿刺方法有效性評價指標有:首次成功率、二次成功率、總穿刺成功率。所有患者至少隨訪1年。改良腋靜脈穿刺方法并發(fā)癥包括:氣胸、血氣胸、誤穿動脈、毗鄰神經損傷、穿刺相關血腫、囊袋感染和鎖骨下擠壓綜合征。
5、 結果:
1.腋靜脈CTA
38例成功行腋靜脈CTA患者,其中男性26例(68%),女性12例(32%)。平均年齡為69±1歲;平均BMI為23.5±3.3 kg/m2。38例成功行腋靜脈造影術患者均無并發(fā)癥發(fā)生。鎖骨與水平線角度平均為26.3±8.7°,男女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鎖骨與腋靜脈角度平均為53.8±9.8°,男女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腋靜脈與水平線角度平均為11.4-43.6°,
6、男女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夾角α、β、γ與BMI有無相關關系(P>0.05)。第1肋骨與鎖骨下緣交匯的中點(cr1)至鎖骨胸骨端距離(dcr1)平均為34.9±5.4mm。95%參考范圍為24.3-45.5mm。男女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第1肋骨與鎖骨下緣交匯的中點(cr1)至鎖骨胸骨端距離(dcr1)與鎖骨長度的比值平均為0.27±0.03,95%參考范圍為0.211-0.329。男女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
7、05)。腋靜脈與鎖骨下緣交匯的中點(cav)至鎖骨胸骨端距離(dcav)平均為42.0±6.2mm。95%參考范圍為29.8-54.2mm。男女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腋靜脈與鎖骨下緣交匯的中點(cav)至鎖骨胸骨端距離(dcav)與鎖骨長度的比值平均為0.32±0.03,95%參考范圍為0.261-0.379。男女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第1肋骨與鎖骨下緣交匯的中點(cr1)處矢狀面上鎖骨與第1肋間隙距離(DCR1
8、)平均為10.9±3.7mm,95%參考范圍為3.6-18.2mm。男女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腋靜脈與鎖骨下緣的交匯點(cav)處矢狀面上鎖骨與第1肋間隙距離(DCAV)平均為14.6±3.6mm,95%參考范圍為7.5-21.7mm。男女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鎖骨1/3點處矢狀面上鎖骨與第1肋間隙距離(DC)平均為15.7±3.7mm,95%參考范圍為8.4-23.0mm。男女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9、
2.改良腋靜脈盲穿法定義
本研究通過左側腋靜脈CTA三維重建方法研究左側腋靜脈解剖位置,發(fā)現(xiàn)鎖骨中內1/3點與腋靜脈位置相對固定,并且鎖骨1/3點處鎖骨與第1肋間隙約1.5cm,可避免導線因鎖骨與第1肋間隙狹窄發(fā)生鎖骨下擠壓綜合征,鎖骨中內1/3點后方的腋靜脈可作為血管進針點。結合上述腋靜脈穿刺相關解剖數(shù)據,得出一種新的改良腋靜脈盲穿方法:患者取仰臥位,雙上肢自然下垂并收攏于身體兩側。操作者觸摸患者鎖骨胸骨端和肩峰
10、端,明確鎖骨走形,確定鎖骨中內1/3點。先確定靜脈進針點(A點):鎖骨中內1/3點為起點至以外15mm;皮膚穿刺進針點(B點):在進血管點下外側3-5cm處定皮下穿刺點。然后根據皮膚進針點位置作起搏器囊袋皮膚切口,分離皮下組織、胸大肌至胸小肌,在B點處進針,由下往上朝向A點方向進針,穿刺針平行于胸壁小角度進針,穿刺針回退少許并逐漸增大進針角度,持續(xù)負壓進針直到回抽靜脈血證實穿刺入腋靜脈。
3.改良腋靜脈盲穿法的應用結果
11、 在2013年2月至12月,因各種原因需行起搏器或ICD植入患者285人,運用改良腋靜脈穿刺法作為電極導線植入途徑。改良腋靜脈盲穿法總穿刺912例,首次穿刺成功728例(79.8%),二次穿刺成功162例(17.8%),總穿刺成功907例(99.5%),5例(0.5%)改良腋靜脈盲穿方法失敗而改用鎖骨下靜脈穿刺法成功。所有病例中,誤穿動脈7例(0.8%),均予局部壓迫,無需特殊處理;其他無氣胸、血氣胸、毗鄰神經損傷、穿刺相關血腫、囊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腋靜脈體表標志的研究.pdf
- 超聲引導腋-鎖骨下靜脈穿刺的研究.pdf
- 淺談腋靜脈穿刺術
- 不同體位右頸內靜脈、腋--鎖骨下靜脈超聲的觀察.pdf
- 改良血管吻合方式在穿支皮瓣移植的臨床研究.pdf
- 中心靜脈導管行胸穿
- 改良加藤法
- 成人胸前區(qū)腋靜脈的二維超聲觀察及臨床應用研究.pdf
- 女生穿短褲最惡劣的十種穿法
- 超聲影像學技術評價下肢靜脈曲張患者穿靜脈及相關靜脈形態(tài)與功能的應用研究.pdf
- 盲穿三向瓣膜picc置管步驟
- 內鏡下經腋切口“雙平面”法再次隆乳的臨床研究.pdf
- 靜脈輸血法
- 超聲引導下腋靜脈穿刺術的評價及最佳穿刺點的確定.pdf
- 基于高階譜法與Bussgang法的盲均衡算法研究及其改進.pdf
- 暴盲(視網膜靜脈阻塞)中醫(yī)臨床路徑
- 浴衣的穿法及系腰帶(中文)
- 手串穿法及打結
- 改良Kessler法修復急性跟腱斷裂的實驗研究.pdf
- 最前衛(wèi)的10種內衣穿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