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檢測腸道桿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及其耐藥基因。 方法:選取5株實驗室保存的多重耐藥傷寒沙門菌,臨床分離的10株志賀菌和6株大腸埃希菌,用紙片擴散法檢測細菌對12種抗菌藥物的敏感性。用利血平抑制試驗檢測傷寒沙門菌是否存在對氯霉素的外排系統(tǒng)。PCR法檢測傷寒沙門菌TEM型β-內(nèi)酰胺酶基因、aac(6;)-I b和aac3-II型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qacE△1-sull耐消毒劑和磺胺基因、catA_和catB氯霉素乙?;D(zhuǎn)移酶
2、基因以及cmlA氯霉素外排泵蛋白基因;對臨床分離的志賀菌和大腸埃希菌,PCR法檢測TEM型β-內(nèi)酰胺酶基因、DHA和ACT-1型AmpC酶基因、aac(6')-I b型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和qacE△1-sull耐消毒劑和磺胺基因。 結(jié)果:5株多重耐藥傷寒沙門菌對氨芐西林、哌拉西林、頭孢呋辛、頭孢西丁、慶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及復方新諾明等8種抗菌藥物全部耐藥,對頭孢噻吩中度敏感,對頭孢哌酮、頭孢吡肟和美羅培南全部敏感。臨床分
3、離的16株腸道桿菌對氨芐西林、哌拉西林和頭孢噻吩全部耐藥,頭孢呋辛耐藥率為62.5%,卡那霉素耐藥率為50%,頭孢西丁和復方新諾明的耐藥率為37.5%,頭孢哌酮耐藥率為12.5%,對美羅培南、頭孢吡肟、慶大霉素和氯霉素全部敏感。5株傷寒沙門菌利血平抑制試驗均為陰性。除1株耐藥傷寒沙門菌外,其他4株菌TEM型β-內(nèi)酰胺酶基因檢測均為陽性。傷寒沙門菌aac3-II、qacE△1-sull和catA基因均為陽性,而aac(6')-I b、ca
4、tB和cmlA基因均為陰性。志賀菌和大腸埃希菌TEM型β-內(nèi)酰胺酶基因檢測均為陽性,對卡那霉素耐藥的志賀菌和大腸埃希菌aac(6')-I b基因檢測均為陽性,6株對復方新諾明耐藥的大腸埃希菌qacE△1-sull基因檢測均為陽性,10株對復方新諾明敏感的志賀菌均為陰性。志賀菌和大腸埃希菌AmpC酶基因檢測結(jié)果有2株ACT-1基因呈陽性,DHA基因全為陰性。 結(jié)論:多重耐藥腸道桿菌同時存在多種結(jié)構(gòu)和機制不同的耐藥基因,是導致菌株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產(chǎn)氣腸桿菌的耐藥性及耐藥機制研究.pdf
- 鮑曼不動桿菌耐藥性及其多重耐藥機制研究.pdf
- 臨床分離鮑曼不動桿菌的耐藥性及其耐藥機制的研究.pdf
- 牛源大腸桿菌耐藥性及耐藥機制研究.pdf
- 紋帶棒狀桿菌為主的棒狀桿菌耐藥性及其耐藥機制探討.pdf
- 鮑曼不動桿菌的耐藥性分析與耐藥機制的研究.pdf
- 志賀菌耐藥性和耐藥機制研究.pdf
- 幽門螺桿菌的耐藥性研究.pdf
- 寧夏地區(qū)腸球菌耐藥性分析及其耐藥機制研究.pdf
- 河北省鮑曼不動桿菌耐藥性和耐藥機制研究.pdf
- 江蘇金壇地區(qū)鮑曼不動桿菌的耐藥性與耐藥機制研究.pdf
- 副豬嗜血桿菌耐藥性分子機制研究.pdf
- 吲哚黃桿菌和粘金黃桿菌耐藥性及粘金黃桿菌耐藥機制的研究.pdf
- 健康人腸道大腸埃希菌耐藥性及其耐藥基因播散機制的研究.pdf
- 副豬嗜血桿菌耐藥性調(diào)查和耐藥機制研究.pdf
- 上海地區(qū)流感嗜血桿菌耐藥性及耐藥機制研究.pdf
- 神經(jīng)外科鮑曼不動桿菌耐藥性變遷及耐藥機制研究.pdf
- 克雷伯桿菌質(zhì)粒耐藥性研究.pdf
- 革蘭陰性桿菌的耐藥性研究
- 腸球菌耐藥性及其分子機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