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對體外循環(huán)輔助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術(on-pump beating heart CABG)治療42例重癥冠心病患者進行分析總結。
方法:選擇42例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0.30的重癥冠心病患者,采用體外循環(huán)輔助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術。其中男性36例,女性6例,年齡39~76(61.6±6.5)歲。術前心臟超聲測定左室射血分數(shù)在0.18~0.30之間,平均0.26±0.03。NYHA心功能Ⅱ級11例,Ⅲ級26例,Ⅳ級5例
2、。心肌梗死史28例,1月內急性心梗10例,不穩(wěn)定心絞痛21例,支架植入史8例。冠脈造影提示雙支病變2例,多支病變32例,左主干病變10例。超聲心動圖檢查提示: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DD)52~76(61.3±4.2)mm;合并輕、中度二尖瓣反流12例,合并室壁瘤15例,左室血栓3例。合并高血壓病25例,糖尿病23例,合并慢性腎功能不全4例,有腦梗塞病史5例,合并COPD5例,支氣管哮喘2例。觀察手術情況、比較術前與術后早期的心功能情況
3、。
結果:42例患者平均遠端吻合口數(shù)目為3.5±1.3個,使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泵(IABP)6例;住院死亡2例;術后出現(xiàn)急性左心功能衰竭3例,經藥物治療好轉;術后心律失常20例,其中4例為心室顫動,3例復蘇成功,1例失敗;1例急性腎功能衰竭,床旁血慮治療后恢復;1例腦梗塞導致左側肢體偏癱。術后2周、3月的LVEF、LVDD較術前有顯著差異。
結論:重癥冠心病患者(EF<0.30)實施體外循環(huán)輔助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術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不停跳與停跳體外循環(huán)冠狀動脈搭橋術心肌保護的臨床研究.pdf
- 143例冠心病患者非體外循環(huán)及體外循環(huán)下冠脈搭橋的臨床分析.pdf
- 非體外循環(huán)冠脈搭橋術病人術后監(jiān)護期間臨床路徑的研究.pdf
- 非體外循環(huán)和常規(guī)冠狀動脈搭橋術治療冠心病的比較研究.pdf
- 體外循環(huán)對冠脈搭橋術病人Th1-Th2的影響.pdf
- 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在重癥非體外循環(huán)冠脈搭橋術中的應用
- 非體外循環(huán)下冠脈搭橋術后低氧血癥的分析及治療.pdf
- 冠脈搭橋術臨床效果分析.pdf
- 呼氣末正壓通氣對非體外循環(huán)冠脈搭橋術氧代謝的影響.pdf
- 烏司他丁對非體外循環(huán)冠脈搭橋術患者的心肌保護作用的臨床研究.pdf
- 非體外循環(huán)與體外循環(huán)下冠脈搭橋的比較研究.pdf
- 非體外循環(huán)冠脈搭橋術中橋血管流量參考值下限及影響因素.pdf
- 每搏量變異率監(jiān)測在不停跳冠脈搭橋術中的應用.pdf
- 未停用雙聯(lián)抗血小板藥物治療(DAPT)冠心病患者行非體外循環(huán)冠脈搭橋術(OPCABG)的安全性研究.pdf
- 無血非體外冠脈搭橋術意義及臨床研究.pdf
- 體外循環(huán)與非體外循環(huán)冠脈搭橋手術早期預后的比較.pdf
- 冠脈搭橋術護理查房
- 胰島素強化治療對體外循環(huán)下冠脈搭橋術后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pdf
- 右美托咪定對非體外循環(huán)冠脈搭橋術患者圍術期心肌的保護作用.pdf
- 左卡尼丁對老年非體外循環(huán)冠脈搭橋術患者的心肌保護作用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