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以芍藥品種‘粉玉奴’(Paeonia lactiflora‘Fenyunu’)為母本,牡丹品種‘鳳丹’(Paeonia suffruticosa‘Fengdan’)為父本,進行遠緣雜交。通過對其花粉的貯藏和活力測定以及電鏡掃描,對比雜交親本花粉貯藏過程中花粉活力變化、花粉形態(tài)差異;試驗對母本‘粉玉奴’開花習性和柱頭可授期進行了觀察統(tǒng)計,確定了最佳授粉時期;通過對人工授粉后柱頭和胚胎的跟蹤觀察,探究了遠緣雜交不育的原因。對‘鳳丹’成熟
2、胚培養(yǎng)研究了根長和不同GA3和6-BA對胚離體組織培養(yǎng)的影響。研究結果如下:
1.所用父本‘鳳丹’花粉活力在相同的貯藏條件下的不同時期內均高于芍藥母本‘粉玉奴’,雖然隨著貯藏時間的增加,花粉活力逐漸下降,但是授粉前花粉活力66.03%,符合雜交授粉用花粉標準。電鏡掃描試驗結果表明,親本花粉粒形態(tài)相似,只在表面紋飾上有差異,且父本‘鳳丹’花粉畸形率小于母本‘芍藥’。
2.‘粉玉奴’群體花期為4月25日~5月3日,4月2
3、8日進入盛花期;松雷-大蕾-開放的過程約需要1~2d,盛花期約4~5d;盛花期的第二天柱頭開始分泌粘液,通過對柱頭的追蹤觀察,確定第2~6d為柱頭的可授期,開花后第4~5d可授性最強,粘液能夠粘住花粉。
3.牡丹與芍藥遠緣雜交主要存在受精前障礙,‘鳳丹’花粉能夠在芍藥柱頭上粘附并萌發(fā),但是萌發(fā)時間滯后,花粉管的生長受到阻礙,表現出不同形式的畸形,并誘導柱頭產生一系列的胼胝質反應,最終使花粉管難以穿過花柱進入子房完成受精。
4、> 4.對胚珠的切片觀察未發(fā)現胚囊內有胚生成或胚敗育,未完成雙受精的個體在授粉14d后與正常自然結實的有明顯差別,具體表現為,心皮表面皺縮,色澤暗淡,授粉后早期胚珠就停止增大、皺縮,之后逐漸干癟。試驗最終獲得雜交種子49粒,遠緣雜交結實率為1.41%。
5.胚的組織培養(yǎng)試驗表明根長4-5cm時通過添加激素打破上胚軸休眠所需時間最短,但是最終的胚苗褐化和愈傷較為嚴重,平衡各項指標后認為打破上胚軸休眠適宜的根長為3-4cm的胚苗
5、。不同根長胚苗可溶性糖含量差異不顯著,隨著根長度增加,可溶性淀粉含量總體呈下降趨勢,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趨勢。
6.無論是單一添加GA3還是同時添加GA3與6-BA都能打破上胚軸休眠長出真葉,兩者適宜的配比能夠加速上胚軸休眠解除的速度,并提高成苗率。打破上胚軸休眠所需時間最短的激素配比為6-BA0.1 mg·L-1+GA31.0mg·L-1,最優(yōu)的配比為6-BA0.5mg·L-1GA31.0mg·L-1。另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牡丹芍藥組間遠緣雜交及‘鳳丹’胚培養(yǎng)研究.pdf
- 牡丹芍藥組間遠緣雜交及‘鳳丹’多倍體誘導初探.pdf
- 牡丹芍藥遠緣雜交胚珠、胚培養(yǎng)及F1代種子萌發(fā)的研究.pdf
- 黃牡丹野生種與牡丹、芍藥栽培品種遠緣雜交研究.pdf
- ‘鳳丹’牡丹細胞學、胚培養(yǎng)及誘變效應的初步研究.pdf
- 牡丹芍藥遠緣雜交不親和性機理及胚胎敗育的研究.pdf
- 芍藥油用品種篩選及與油用牡丹‘鳳丹’對比研究.pdf
- 芍藥屬牡丹組paeoniasect.moutan種間關系及栽培牡丹的起源
- 芍藥的胚培養(yǎng)及芍藥甙含量的研究.pdf
- 紫牡丹引種馴化及遠緣雜交后代早期鑒定研究.pdf
- 紫斑牡丹胚培養(yǎng)研究.pdf
- 李、杏屬間遠緣雜交及種質創(chuàng)新的研究.pdf
- 銅脅迫下鳳丹和觀賞牡丹的生理反應及鳳丹轉錄組分析.pdf
- 牡丹花粉貯藏及雜交幼胚的挽救.pdf
- 牡丹和芍藥組織培養(yǎng)的研究.pdf
- 微肥對‘鳳丹’牡丹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研究.pdf
- 芍藥屬牡丹組paeoniasectionmoutandc.種間親緣關系研究:來自adh基因家族的分子證據
- 超低溫花粉保存、離體枝條處理及胚培養(yǎng)技術在槭屬植物遠緣雜交中的應用.pdf
- 株行距配置及平茬高度對油用牡丹‘鳳丹’的影響研究.pdf
- 植物生長物質對‘鳳丹’牡丹生根率及幼苗生長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