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頜角肥大整形術相關的解剖學及影像學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下頜骨及其周圍軟組織結構的解剖學研究
   目的:明確下頜骨周圍軟組織的走行層次,計算其安全參考值范圍;精細解剖咬肌,明確咬肌神經及血管的走行層次;根據下頜骨表面骨性標志定位5條徑線,測該5條徑線所通過的截面上下頜神經管在下頜骨中的位置,了解下頜神經管的走行特征。
   材料與方法:10例成人標本,逐層解剖觀測面神經下頜緣支、面動靜脈、咬肌區(qū)血管及神經等的走行層次;游離咬肌,置于10倍放大鏡下進行精細解剖。剔除

2、下頜骨表面軟組織,觀測其骨性結構及5條定位線通過的截面上下頜神經管的位置。
   結果:面動脈常緊貼咬肌前緣走行,面靜脈多位于面動脈后方;面神經下頜緣支貼近下頜角部及下頜骨下緣走行,其99%參考值范圍可明確相對安全區(qū)域。精細解剖咬肌,可知咬肌各層次、各邊緣的動脈分布以及咬肌神經的走行層次。下頜神經管的解剖與測量,可得出下頜神經管在下頜骨五線剖面上的位置,從而得出其一般走行規(guī)律并計算出相對安全范圍。
   結論:在行口內入

3、路下頜角整形手術時,需充分剝離骨膜進行下頜角區(qū)的暴露。對于需去除咬肌的患者,應著重保護咬肌前緣下部的結構,去除咬肌的最佳層次為咬肌深層中下份,避開前緣。通過下頜骨頰側骨板五線截面的方法定位下頜神經管的位置,對下頜角部骨質的去除具有安全性指導意義。
   第二部分:下頜角肥大的分型與診斷
   目的:找出下頜角肥大的相關因素,將下頜角肥大患者根據各因素進行分型,并根據醫(yī)學參考值范圍擬定各型的診斷標準。
   材料與

4、方法:非下頜部原因行頭部CT掃描共7人,設為正常組;我科下頜角肥大患者術前CT掃描共5例,設為肥大組。通過形態(tài)學觀察、統計學分析及幾何學方法,找出下頜角肥大的相關因素,并按照不同因素進行分型,根據醫(yī)學參考值范圍擬定各型的診斷標準。
   結果:根據相關因素可將下頜角肥大患者分為單純咬肌肥大型、外展型、外翻型、后下突出型、復合型五型,計算各指標95%單側醫(yī)學參考值范圍,可明確各型診斷標準。
   結論:根據相關因素將下頜角

5、肥大患者進行分型及診斷是很有必要的,這可以指導手術方案的制定。
   第三部分:320排CT輔助下模擬截骨及術后效果預測
   目的:個性化對待每一位下頜角肥大患者,使手術方案最優(yōu)化。
   材料與方法:我科5例下頜角肥大患者,術前320排CT掃描,獲得咬肌厚度及相關骨性結構信息,進行分型與診斷,利用工作站軟件精確定位下頜神經管,模擬截骨,并預制模片,利用圖像處理軟件預測術后軟組織圖像的改變,通過醫(yī)患溝通,擬定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