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稻條紋葉枯病是由纖細病毒屬(Tenuivirus)的代表種--水稻條紋病毒(Rice stripe virus, RSV)引起的一種嚴重的水稻病毒病害(Murphy F,1995)。該病自2004年從我國爆發(fā)以來,已經(jīng)造成至少20個省市水稻減產(chǎn),這些病害給百姓造成重大損失。對于水稻條紋葉枯病的防控,可從植物自身的抗病基因和病毒的基因兩方面進行考慮。本研究采用植物自身的抗病基因WRKY蛋白來篩選抗性植株。
運用實時熒光定量PC
2、R(Real Time PCR)技術檢測了WRKY21和WRKY70基因mRNA分別在健康日本晴水稻和RSV侵染后表達情況。結果表明,相比健康水稻,WRKY21 mRNA上調了1.5倍,WRKY70 mRNA上調了3倍。為進一步研究WRKY21和WRKY70在水稻抗病中的作用,將過表達WRKY21和WRKY70轉基因水稻分別接種RSV檢測mRNA表達情況,WRKY21 mRNA上調了2.5倍, WRKY70 mRNA上調了5倍。
3、 對WRKY21和WRKY70兩個基因T1代和T2代水稻植株進行潮霉素篩選陽性植株并且利用Southern雜交的方法對目的基因進行鑒定。潮霉素初步鑒定表明:WRKY21 T1、T2代14株中陽性植株分別為9株和8株,WRKY70 T1、T2代14株中陽性植株分別為8株和11株,通過T1代Southern雜交分別篩選出7株和4株單拷貝植株。為了保證傳毒效率,對帶毒灰飛虱進行帶毒率檢測,測得其帶毒率為80%左右。利用帶毒灰飛虱進行接種實驗
4、,飼毒3d后滅蟲,將植株移植大田正常水肥管理。對于獲得的轉基因陽性植株及其后代(T1、T2代)接種RSV后20-60d后做抗病性調查。參照抗性評價標準抗病性調查表明,WRKY21轉基因T1代、T2代為中感植株,WRKY70轉基因T1代、T2代為中抗植株。與未轉基因相比,WRKY70過表達植株發(fā)育較遲緩,發(fā)病癥狀較輕或者不發(fā)病。通過 T1代、T2代的連續(xù)抗病性調查結果表明 T1代植株RSV抗性可以遺傳給T2代植株。WRKY21 T1代、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一種復合菌肥對水稻抗稻縱卷葉螟的影響及機制.pdf
- RSV來源的vsiRNA調控水稻內源基因表達的研究.pdf
- 水稻條紋病毒(RSV)RNA3、RNA4的克隆與抗RSV轉基因水稻的培育.pdf
- RNAi介導的抗RSV轉基因水稻研究.pdf
- 水稻感染RSV產(chǎn)生癥狀的蛋白質組學分析及RNAi介導的抗RSV和RBSDV轉基因水稻研究.pdf
- 水稻條紋病毒(RSV)編碼的SP蛋白的結構與功能初探.pdf
- 一種水稻微絲結合蛋白OsFH1的功能研究.pdf
- 一種雙靶點抗流感病毒抑制劑的合成研究.pdf
- 灰飛虱唾液腺中與水稻條紋葉枯病毒(RSV)傳播相關蛋白的研究.pdf
- 桑樹中一種新病毒和一種小分子環(huán)狀RNA的研究.pdf
- 一種抗草甘膦基因的發(fā)現(xiàn)和抗草甘膦轉基因水稻的培育.pdf
- 水稻條紋病毒功能蛋白與水稻蛋白的互作研究.pdf
- 羊口瘡病毒編碼的一種新型NF--κB核抑制劑002蛋白的分子機制.pdf
- 灰樹花中一種抗病毒蛋白的純化及其性質.pdf
- 一種A型流感病毒非結構蛋白1的結構生物學研究.pdf
- 一種纖維蛋白溶解酶的研究.pdf
- 一種抗DDoS的入侵檢測系統(tǒng)研究.pdf
- 一種抗毫米波發(fā)煙劑的研究.pdf
- 一種南極魚Ⅲ型抗凍蛋白抵抗低溫分子機制的初步研究.pdf
- 一種新型抗VEGF靶向制劑的抗腫瘤血管生成作用機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