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多種病毒感染都可能引起禽類的免疫抑制。如馬立克氏病病毒(MDV)、禽網(wǎng)狀內(nèi)皮增生病病毒(REV)、禽J亞群白血病病毒(ALV-J)、雞傳染性貧血病病毒(CAV)、禽呼腸孤病毒(ARV)、新城疫病毒(NDV)和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等。流行病學調(diào)查表明,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在雞群中相當普遍,而且這些病毒造成的二重感染及多重感染可能導致更為嚴重的免疫抑制。免疫抑制病給我國集約化養(yǎng)禽業(yè)帶來了很大危害。 但迄今為止,對上述病毒誘發(fā)
2、免疫抑制的機理,特別是細胞因子在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發(fā)病及免疫反應中發(fā)揮的作用還不清楚。有研究表明,一些病原引起的免疫抑制可能與細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和表達異常有關(guān)。其中對于免疫應答的重要調(diào)節(jié)因子——γ-干擾素(IFN-γ)通常采用反轉(zhuǎn)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在mRNA水平上進行檢測,但這種方法只能間接反映病毒感染對脾白細胞分泌IFN-γ的影響。本研究則是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對REV、MDV、CAV和ARV
3、感染SPF雞的脾白細胞分泌的IFN-γ水平進行了直接定量研究。分別在REV、MDV、CAV和ARV單獨感染和共感染雞后的不同時間,采集脾臟制備脾白細胞,并進行培養(yǎng),并比較在脾白細胞中IFN-γ的分泌水平,以此闡明IFN-γ在REV、MDV、CAV和ARV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過程中可能發(fā)揮的作用。 采用生物素-鏈霉親和素系統(tǒng)放大的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方法,以鼠抗雞IFN-γ單克隆抗體(mAb)為包被抗體,以針對不同抗原表位的生物素
4、化mAb作為檢測抗體對IFN-γ進行定量測定,并對ELISA試驗影響因素進行了探討。結(jié)果表明,在10-1000pg/mL的濃度范圍內(nèi),IFN-γ標準品濃度與吸光度值線性關(guān)系良好,相關(guān)系數(shù)為r=0.9921。以pH7.2的磷酸鹽緩沖液(PBS)為包被液包被12h,以1%牛血清白蛋白(BSA)為封閉液,室溫封閉2h,并以含1%BSA的PBS-Tween(PBST)為樣品稀釋液,降低了非特異性吸附,提高了靈敏度。 正常情況下,IFN基
5、因表達處于抑制狀態(tài),在誘生劑的誘導作用下可以進行表達。因此,本研究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對培養(yǎng)的不同種類細胞在不同誘生劑作用下IFN-γ的分泌水平進行了定量檢測,并對影響IFN-γ產(chǎn)量的條件進行了優(yōu)化。結(jié)果表明:在刀豆蛋白A(ConA)、植物凝集素(PHA)和ARV這3種誘生劑中,ARV誘生能力最強,ConA次之,PHA最弱;其最佳誘生劑量分別為:ARV104TCID50/mL,ConA30μg/mL,PHA1.5μg/mL。雞脾白細
6、胞、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和雞胚成纖維細胞(CEF)在同種誘生劑作用下,脾白細胞IFN-γ分泌量最高。各種細胞最佳濃度均為3.0×106/mL。脾白細胞在ConA和PHA刺激下,培養(yǎng)60h時產(chǎn)生的IFN-γ最高;而ARV誘導后48hIFN-γ達到峰值。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同種IFN-γ具有啟動效應。本研究首次采用ELISA對雞脾白細胞IFN-γ的分泌水平進行了定量檢測,并確定了IFN-γ的最佳誘生條件。 在確定了雙抗體夾心ELI
7、SA可以對誘生雞脾白細胞中的IFN-γ進行定量檢測后,為闡明IFN-γ在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發(fā)病及免疫反應中可能發(fā)揮的作用,分別設(shè)計了下述試驗: 試驗一:對IFN-γ在REV和MDV感染中的潛在作用進行了探討。首先檢測了不同病毒感染對脾白細胞培養(yǎng)上清中IFN-γ的分泌水平的影響。5日齡SPF雞接種REV、MDV和REV+MDV,于感染后3d、7d、15d、28d和50d采集脾臟做脾白細胞培養(yǎng),并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檢測IFN
8、-γ水平。IFN-γELISA結(jié)果表明:REV+MDV共感染雞在攻毒后7d,IFN-γ增長了3倍,而REV單獨感染可造成5倍的增長,然后逐漸下降,但直到感染后50d試驗結(jié)束,REV單獨感染組和REV+MDV共感染組的IFN-γ水平仍顯著高于對照組。MDV單獨感染后3d和15d,IFN-γ水平顯著低于對照,以后逐漸恢復正常水平。隨后又對感染不同病毒的雞脾白細胞在ConA誘導下的IFN-γ分泌水平進行了檢測。未感染雞脾白細胞培養(yǎng)液中加入Co
9、nA提高了脾白細胞分泌IFN-γ的水平,但對于REV和MDV或REV+MDV感染雞來說,加入ConA反而降低了IFN-γ分泌水平,但這種差異不顯著。 試驗二:對REV和ARV感染SPF雞后引起的脾白細胞培養(yǎng)上清中IFN-γ水平的變化進行了研究。1日齡SPF雞接種REV、ARV和REV+ARV,于感染后3d、5d和46d采集脾臟做脾白細胞培養(yǎng),并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檢測IFN-γ水平。與對照相比,雞感染REV后脾白細胞IFN
10、-γ的分泌水平顯著升高。感染后5d,REV單獨感染引起IFN-γ增長了8倍,達到峰值,然后逐漸下降。ARV單獨感染引起IFN-γ增長了2倍。REV和ARV共感染雞脾白細胞IFN-γ的分泌量增長了3倍。至感染后46d,共感染和REV單獨感染的IFN-γ水平與對照組相比仍然差異顯著,ARV單獨感染與對照組相比差異不再顯著。 試驗三:對REV和CAV感染SPF雞后引起的脾白細胞培養(yǎng)上清中IFN-γ水平的變化進行了研究。1日齡SPF雞接
11、種REV、CAV和REV+CAV,于感染后3d、7d和21d采集脾臟做脾白細胞培養(yǎng),并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檢測IFN-γ水平。與對照相比,雞感染REV后脾白細胞IFN-γ的分泌水平顯著升高。感染后7d,REV單獨感染引起IFN-γ5倍的增長,達到峰值,然后逐漸下降。CAV單獨感染后21d引起IFN-γ分泌水平下降,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REV和CAV共感染后7d,雞脾白細胞IFN-γ的分泌量增長了2倍。至感染后21d,共感染組的IF
12、N-γ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差異不再顯著。 以上研究結(jié)果表明:REV是IFN-γ的一個強誘導劑,ARV也可誘生較高水平的IFN-γ,但較REV誘生能力弱。REV分別與ARV、MDV或CAV共感染后,脾白細胞IFN-γ的分泌水平處于單獨感染所刺激脾自細胞IFN-γ的分泌水平之間,沒有顯示任何疊加作用。ARV、MDV或CAV的共感染反而顯著減弱了REV單獨感染時對脾白細胞IFN-γ分泌的刺激作用。ConA可輕度刺激正常雞脾白細胞的IF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IFN-γ增強脂肪干細胞介導的免疫抑制機制.pdf
- 雞免疫抑制性病毒共感染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pdf
- 禽網(wǎng)狀內(nèi)皮組織增生癥病毒感染對SPF雞主要免疫器官白細胞介素2產(chǎn)生的影響.pdf
- 烏賊墨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及脾細胞NO、IFN-γ產(chǎn)生水平的影響.pdf
- 豬δ冠狀病毒抑制IFn-β產(chǎn)生的機制研究.pdf
- 禽呼腸孤病毒感染對體外細胞和SPF雞細胞因子mRNA轉(zhuǎn)錄影響的初步研究.pdf
- 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感染豬小腸上皮細胞抑制IFn-β產(chǎn)生及激活NF-κB機理研究.pdf
- 禽(番鴨)呼腸孤病毒感染番鴨的免疫抑制研究.pdf
- 表達雞IFN-γ基因重組雞痘病毒與雞傳染性法氏囊疫苗聯(lián)合接種對雞免疫應答的影響.pdf
- 禽呼腸孤病毒感染對體外細胞和SPF雞Toll樣受體mRNA轉(zhuǎn)錄影響的初步研究.pdf
- 流感病毒感染巨噬細胞Dll1表達對分泌IFN-γ相關(guān)因素的影響.pdf
- 茶多糖對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細胞與脾淋巴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pdf
- REV感染SPF雞中IL-6、IL-18和IFN-γ的定量檢測.pdf
- 大蒜素改善禽網(wǎng)狀內(nèi)皮組織增生病病毒感染SPF雞免疫功能的機制.pdf
- 豬瘟病毒感染對宿主細胞免疫應答基因的影響.pdf
- 冠狀病毒N蛋白抑制IFn-β產(chǎn)生的分子機制研究.pdf
- 隱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免疫抑制的研究進展.pdf
- 雞免疫抑制性病毒的PCR檢測方法優(yōu)化及分子流行病學調(diào)查.pdf
- 雞生長與免疫抑制綜合征病毒對肉仔雞生長抑制的機理.pdf
- 血管內(nèi)皮抑制因子IFN-α和IFN-γ對淋巴管內(nèi)皮細胞生成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