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芯片在篩選食管鱗癌組織及周圍正常食管黏膜組織差異表達基因中的應用.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食管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的發(fā)病率高達150/10萬。食管癌進展迅速,侵襲性強且常伴有淋巴結轉移,易復發(fā),預后差。常規(guī)手術治療及放、化療效果均不能令人滿意。所以,尋求食管癌治療的新方法為當前研究熱點。
   基因芯片亦稱DNA微陣列或寡核苷酸微陣列,是20世紀90年代后發(fā)展的一項DNA分析新技術,它是以微陣列方式將基因片段或大量寡核菅酸有序地、高密度地排列在某種固相載體上檢測特定基因表達的一種技術,如

2、:玻片、硅片和尼龍膜(一般為1cm2左右)。其檢測的基本原理是分子雜交,堿基互補。具體過程是:在固相支持物上排列大量的探針分子,然后利用熒光標記序列或樣品(DNA或cDNA)同芯片上的探針分子進行雜交,接著將固相支持物上沒有發(fā)生互補結合反應的片段除去,利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進行掃描,再借助計算機軟件對熒光信號強、弱的分析處理,最后推測出樣品中相關基因的大量的定量信息。
   目前,國內外利用基因芯片技術篩選各類腫瘤組織如:卵巢癌、

3、胃癌等的差異表達基因已經取得一定成績,食管癌方面也有少量報道。本實驗通過基因芯片技術對食管鱗癌的基因表達情況進行分析,通過與正常食管黏膜組織基因表達情況對比,找到異常表達的基因,以尋找與食管鱗癌發(fā)生、發(fā)展有關的基因,為食管鱗癌的早期診斷、預防和治療提供高特異性、高敏感性的分子標記和靶基因。
   方法:提取河南省腫瘤醫(yī)院5例食管鱗癌患者和周圍正常食管鱗狀上皮組織的mRNA,然后逆轉錄成cDNA,并用單標法將Cy3-dUTP標記于

4、食管鱗癌組織及其周圍正常組織后制成探針,在適當?shù)臈l件下與基因芯片進行雜交,經特殊掃描儀掃描后,進行計算機軟件分析,最后得到篩選結果。另取30例標本利用RT-PCR對篩選結果進行驗證。
   結果:依Ratio實驗組(癌組織)/對照組(正常食管組織)>4.0或<0.25的數(shù)據(jù)項,在5例新鮮標本的芯片雜交檢測中共篩選出1113條基因發(fā)生差異表達,其中上調的有464條,下調的有649條,將這些基因按GO(gene ontology)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