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譚恩美(1952-),是當代美國華裔文學史上頗具影響力的一位女作家。迄今為止,她共發(fā)表四部小說—《喜福會》(1989),《灶神之妻》(1991),《靈感女孩》(1995),《接骨師的女兒》(2001),每一部都引起廣泛的影響。譚恩美的小說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母女沖突為切入點,探索了中美文化的差異與溝通,并著眼全球視野下的文化碰撞與和解,傳達出新生華裔美國人對自己身份的困惑和焦慮。 本文嘗試從文化批評的角度,分析《喜福會》中四位中國
2、移民母親和在美國成長的女兒們之間由于文化差異、民族身份等因素引起的對立沖突的矛盾關(guān)系,闡釋她們從沖突到融合的過程,并探討新生華裔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身份焦慮問題。第一章主要從教育觀點,語言障礙,母愛形式及中國民俗文化四個方面進行剖析,得出中美文化差異是導致母女沖突的根源。第二章著重分析雙方通過共同努力,母親理解并接受了女兒的美國性,女兒也承認了自身的中國血統(tǒng);在此基礎(chǔ)上,本文借助于中美姐妹的擁抱傳達出兩國文化和諧共存的理想。第三章闡述第二代移
3、民的身份焦慮問題。盡管母親的“講故事”策略使母女關(guān)系從對抗走向和解,從分裂走向融合,女兒在母親的感召下確立了自己的族裔身份,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她們一方面希望融入美國社會,另一方面還是為自己的身份感到迷惘。 因此,譚在作品中試圖將母女所代表的兩種不同文化和解并存,讓它們共存于一個和諧的宇宙內(nèi),然而事實上,一個統(tǒng)一的雙重文化身份并非既得,它或許只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華裔美國人,不管是第一代,還是第二代,必將生活在中美文化的分裂與隔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譚恩美與《喜福會》.pdf
- 解讀譚恩美喜福會中的母女關(guān)系
- 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從母女關(guān)系解讀譚恩美小說喜福會
- 解讀譚恩美《喜福會》中的母女關(guān)系_32677.pdf
- 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從母女關(guān)系解讀譚恩美小說《喜福會》_15598.pdf
- 譚恩美《喜福會》中華裔女性自我的重構(gòu).pdf
- 文化負載詞的變譯探析——以譚恩美《喜福會》的漢譯為例.pdf
- 異質(zhì)文化交流下的中國形象——賽珍珠《大地》和譚恩美《喜福會》比較研究.pdf
- 西方視角下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描寫從跨文化讀譚恩美的喜福會
- 美國主流意識的彰顯與消解——解讀譚恩美的《喜福會》與《灶神之妻》.pdf
- 在“第三空間”建構(gòu)身份——譚恩美的喜福會的后殖民主義解讀
- 異質(zhì)文化中第二代華裔女性的文化身份確認——以譚恩美喜福會為例
- 從文化語境解讀《喜福會》中的母女關(guān)系.pdf
- 在“第三空間”建構(gòu)身份——譚恩美的《喜福會》的后殖民主義解讀_10965.pdf
- 美華文化夾縫中的身份尋求——譚恩美作品解讀.pdf
- 多重的交響—喜福會的對話解讀
- 對《喜福會》中男性形象的解讀
- 喜福會的女性主義敘事解讀
- 論嚴歌苓與譚恩美作品中的中國“芯”——以《扶?!贰ⅰ断哺窞槔?pdf
- 文化身份的自我探尋與建構(gòu)——對譚恩美作品中母女關(guān)系的文化解讀.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