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7/5/12/c5105489-6859-4a36-aa2c-58131296a716/c5105489-6859-4a36-aa2c-58131296a716pic.jpg)
![醫(yī)案之慢性胃炎潰瘍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7/5/12/c5105489-6859-4a36-aa2c-58131296a716/c5105489-6859-4a36-aa2c-58131296a716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慢性胃炎根據(jù)胃粘膜病變的特征,又可細分:①部位:如胃體、胃竇、賁門等。②性質與分級:淺表性 萎縮性 輕、中、重度三級。③炎癥活動的程度: 胃粘膜上皮的中性粒細胞浸潤及退行性變: 活動期/靜止期, 活動范圍又可分為: 彌漫性/局限性;,,④有無化生及其類型: 化生分為腸腺化生(腸化) 假幽門腺化生 前者常見于萎
2、縮性胃炎,偶可見于淺表性胃炎甚或正常粘膜, 后者僅見于萎縮性胃炎,是指胃體粘膜由胃竇粘膜所替代,常沿胃小彎向上移行,稱胃竇潛移。,,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易伴腸上皮化生與非典型增生,稱為胃癌前病變。 其中小腸型化生的上皮分化好,大腸型化生的上皮分化差,與癌的關系密切。非典型增生則意味著其增生的細胞向不成熟的方向發(fā)展,介于癌前狀態(tài),而重度非典型增生,已近胃癌,宜手術治療。,,* 阻斷腸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的治
3、療; 行氣活血:如郁金、延胡、佛手、 木香、丹參、桃仁、 三棱、莪術、五靈脂、 石見穿、九香蟲、 祛瘀解毒:如半枝蓮、半邊蓮、 白花蛇舌草等。,69 -3 80-2,,消化性潰瘍(PU
4、) 主要是指發(fā)生在胃(GU)和十二指腸球部(DU)的慢性潰瘍,因潰瘍的形成與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關,故名。 潰瘍是指粘膜缺損超過粘膜肌層者而言,故不同于糜爛。,慢性胃炎相關的病因—— 1、胃粘膜損傷因子(刺激性物質、深度輻射等) 2、幽門螺旋桿菌、病毒及其毒素 3、膽汁、十二指腸液反流 77-8,78-9,92-2 4、胃竇內容物儲留 87-王 5、生活、精神因素
5、 6、環(huán)境變化 74-4,75-6 7、其他疾病(如尿毒癥、潰瘍性結腸炎等) 8、遺傳現(xiàn)象,,* 清除Hp的治療;70-3;66-2;80-2 清熱解毒,如黃連、黃芩、虎杖、 白花舌蛇草、蒲公英等; 開郁化濕,如竹茹、薏仁、豆蔻仁、 郁金、佛手等;,,,慢性胃炎——8例(內臟下垂1,無明確診斷3) 慢性淺表性胃炎——7例(膽汁返流1,息肉1,胃下
6、垂1) 慢性萎縮性胃炎——11例(膽汁返流1,息肉1,膽囊炎1) 慢性淺表萎縮性胃炎——5例 慢性糜爛性胃炎——1例 慢性肥厚性胃炎——1例(合并胃下垂) 胃竇炎——1例 消化性(胃)潰瘍——7例(粘膜脫垂1) 胃小彎潰瘍——3例 十二指腸潰瘍——3例 胃下垂——3例(結腸下垂1,潰瘍出血史1) 完全性幽門梗阻——1例(潰瘍出血史),,,消化性潰瘍——致潰瘍的攻擊因子 ======= 胃粘膜的保護因子,§
7、;攻擊因子: 1 胃酸與胃蛋白酶 2 幽門螺旋桿菌(Hp) 3 胃動力學異常(胃排空 延遲或滯留) 4 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 5 吸煙 6 應激 7 其他 如機械刺激, 飲食因素刺激等。,§保護因子: 1 粘液 主要成分為粘蛋白 和粘多糖; 2 粘膜屏障 3 粘膜血流(GMBF)
8、 4 細胞更新 5 胃粘膜中的前列腺素(PG) 6 表皮生長因子(EGF) 7 腦腸肽與神經胺類物質 8 十二指腸制動,,,1、一般治療:消除與消化道相關的感染灶,改變不良的 生活習慣等。 2、藥物治療: (1)消除損傷因素:a、清除Hp感染; b、促進胃蠕動,減少腸液反流; c、制酸; (2)保護胃粘膜 :a
9、、加固胃粘膜屏障,促進上皮細胞生長; b、胃粘膜營養(yǎng)劑; (3)其它相關處理:低胃酸者、貧血、憂郁等。 3、手術治療:重度異型增生者考慮手術治療。,,* 制酸和護膜的治療; 如烏賊骨、瓦楞子、煅龍骨、浙貝、 珍珠層粉、鳳凰衣等。 * 促進潰瘍愈合、減少疤痕組織的治療; 加行氣活血之品,如郁金、延胡、 佛手、三七等。,
10、,胃痛,又稱胃脘痛; 中醫(yī) 痞滿(按病位分有胸痞、心下痞等); 嘔吐(嘔、吐、干嘔);,,痞(P71—例5)、嘈雜(P75—例5)、脾約(P90—?。?噎證(P67—1)、胃脘痛,,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 —— 飲食失調 情志因素 脾胃 初起濕熱阻滯、氣郁不暢為主; 感受邪氣 損傷 久則脾胃氣陰受傷, 脾胃虛弱 進而胃絡血瘀;
11、 病位在胃,與肝、脾關系密切。,,,,肝胃——20例 胃 ——16例 51例 脾胃——8例 肝脾胃——5例 肝腎脾胃——1例 93-施
12、 脾胃膀胱經——1例 75-6,,胃痛 痞滿 嘔吐寒邪客胃; 實痞 邪熱內陷; 實證 外邪犯胃;飲食停滯; 飲食停滯; 飲食停滯;肝氣犯胃; 痰濕內阻; 痰飲內停;肝胃郁熱; 肝郁氣滯; 肝氣犯胃;瘀血停滯; 虛痞 脾胃虛弱; 虛證 脾胃虛弱;濕熱中阻;
13、 胃陰不足;胃陰虧虛;脾胃虛寒;,胃痛 寒邪客胃(良附丸); 飲食停滯(保和丸); 肝氣犯胃(柴胡疏肝散); 肝胃郁熱(丹梔逍遙散); 瘀血停滯(失笑散合丹參飲); 濕熱中阻(清中湯); 胃陰虧虛(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 脾胃虛寒(黃芪建中湯);,,痞滿 實痞 邪熱內陷(大黃
14、黃連瀉心湯); 飲食停滯(保和丸); 痰濕內阻(二陳湯); 肝郁氣滯(越鞠丸); 虛痞 脾胃虛弱(補中益氣湯);嘔吐 實證 外邪犯胃(霍香正氣散); 飲食停滯(保和丸); 痰飲內停(小半夏湯合苓桂術甘湯); 肝氣犯胃(四逆散合半夏厚樸湯); 虛證 脾胃虛
15、弱(香砂六君子湯); 胃陰不足(麥門冬湯);,1、按統(tǒng)編教材證型分類 胃寒型 胃熱型 氣滯型 濕阻型 瘀滯型 陰虛型 陽虛型 脾胃虧虛型 2、疑難醫(yī)案 肝郁脾虛證 夾瘀證:肝胃不和夾瘀 脾胃虛寒夾瘀 中虛濕阻夾瘀
16、 陰虛腑實夾瘀 氣陰兩虛夾瘀 痰瘀交阻 3、特殊醫(yī)案 肝腎陰虛 胃病郁證 潰瘍病合并出血 組方獨特,,,,,81-1 (嚴蒼山)Ⅰ 炙黃芪 淮山 沙參 薏米 陳皮 茯苓 石蓮肉 谷芽 麥芽 柴胡 升麻 資生丸Ⅱ + 太子參 白術;白蒺藜
17、 Ⅲ 炙黃芪 太子參 白術 沙參 黃精 白芍 當歸 薏米 青陳皮 藿香 佩蘭 雞內金 柴胡 升麻Ⅳ 補中益氣湯 九轉黃精丹 陳飴糖,黨參 白術 茯苓 炙甘草扁豆 薏米 砂仁淮山 蓮子肉 桔梗藿香 橘紅 白豆蔻 澤瀉芡實麥芽 山楂黃連,,87-3 (嚴蒼山)Ⅰ 旱蓮草 蒲公英 煅石膏 仙鶴草 白芍 益母草 路路通 五靈脂 赤芍 延胡索 瓦楞子
18、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仙鶴草 白芍 茜草炭 路路通 五靈脂 桃仁 丹參 延胡索 川楝子 九香蟲 遠志 Ⅲ 蒲公英 仙鶴草 茜草炭 路路通 五靈脂 桃仁 川楝子 九香蟲 柴胡 香附Ⅳ Ⅴ(略),,,,,73-3 (趙紹琴)Ⅰ 青皮 陳皮 枳殼 旋復花 代赭石 蟬衣 僵蠶 片姜黃 防風 白芷 蘆根 茅根Ⅱ 枳殼 川楝子 元胡 蘇葉 藿香 香附 大黃1 桔
19、梗 焦三仙(麥芽 山楂 神曲) 水紅花子Ⅲ 川楝子 元胡 藿香 佩蘭 荊芥炭 防風 焦三仙 水紅花子Ⅳ 青皮 陳皮 藿香 佩蘭 蘇葉 大腹皮 檳榔 大黃3 梔子 茵陳 焦三仙 水紅花子 Ⅴ 青皮 陳皮 藿香 佩蘭 川楝子 大腹皮
20、 大黃5 梔子 茵陳 黃芩 柴胡 滑石,,,,,,,,73-2 (步玉如)柴胡 元胡 川楝子 陳皮 枳殼 法夏 竹茹 茯苓 生姜黃芩 梔子太子參 炙甘草 白芍+ 白術 冬瓜皮,,,,(二)醫(yī)案的辨治主法,“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 胃體陽用陰,得陰則安; 胃以通降為補。90-丁,,治肝安胃 1、調理氣機——通降為要 辛開苦降*
21、 73-3 活血化瘀 胃下垂 2、健脾養(yǎng)胃——宜純良平和。 “最忌呆補、漫補、壅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