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統(tǒng)病 ppt課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主講人:曹徵良 醫(yī)師,腹瀉、厭食、便秘,,腹 瀉,概 述,,腹瀉是一種由多病原、多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shù)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yōu)樘卣鞯囊环N小兒常見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尤以夏、秋兩季發(fā)病為多。發(fā)病年齡以嬰幼兒為主,其中以6個月~2歲以下的小兒發(fā)病率高。 本病如治療得當,預后良好;久瀉遷延不愈者,則可影響小兒的營養(yǎng)和發(fā)育;重癥患兒還可以產生脫水、酸中毒等一系列嚴重癥狀,甚至危及生命。,,西醫(yī),一、感染因素

2、 腸道內、腸道外感染 抗生素相關性腹瀉二、非感染因素 飲食、過敏、氣候,中醫(yī),一、感受外邪二、內傷乳食三、脾胃虛弱,腹 瀉,病因病機,腹 瀉,診 斷,輕型:患兒精神尚好,脫水不明顯,主要表現(xiàn)為大便次數(shù)增多,每日在10次以內,糞質不多,為黃綠色,伴少俄鉆液或呈蛋花湯樣。,重型:胃腸道癥狀明顯,伴有明顯脫水或中毒癥狀,脫水臨床表現(xiàn)與脫水程度有關。,

3、酸中毒時可表現(xiàn)為唇周灰暗或口唇呈櫻桃紅色。精神萎靡,呼吸深長。低血糖時可表現(xiàn)為肌張力減低,心音低鈍,腹脹,腸鳴音減少或消失,膝跳反射遲鈍或消失,心電圖可出現(xiàn)U波。,,,,,臨床表現(xiàn),腹 瀉,診 斷,大便常規(guī)位查:鏡檢可見少量粘液、脂肪滴或紅、白細胞。有條件者可做人便細菌堵養(yǎng)及分離。血生化檢查:二氧化碳結合力及血清鉀、鈉、氯檢查可協(xié)助診斷酸喊平衡及水、電解質紊亂,供輸液時參考。,,,實驗室檢查,,,腹 瀉,診 斷,

4、,病程分類,急性:病程2個月),腹 瀉,,診 斷,致病性大腸桿菌性腸炎1、多發(fā)于5——8月。2、起病較緩,開始為輕瀉,不發(fā)熱,少嘔吐,逐漸發(fā)展為重型,發(fā)熱、 嘔吐、 脫水常同時存在。3、大便呈蛋花湯樣,脫水,有粘液。4、大便鏡檢有脂肪滴、粘液和少數(shù)白細胞。,病原分類,腹 瀉,,診 斷,輪狀病毒性腸炎(秋季腹瀉)1、多發(fā)生于秋季或冬季,6個月—2歲小兒多見。2、起病急,常伴發(fā)熱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病初即有嘔

5、吐。3、大便呈蛋花湯樣或白色水樣,帶有少量粘液,無膿血,鏡檢白細胞很少。4、口渴重,多為等滲性或高滲性脫水。5、抗生素治療無效,病程約5—7大。,病原分類,腹 瀉,,診 斷,病原分類,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腸炎1、起病急,中毒癥狀重。2、多發(fā)生于長期大服用廣譜抗生素后。3、大便為暗綠色水樣,似海水,大便次數(shù)每日達10—20次或更多。4、脫水及電解質紊亂嚴重,有時發(fā)生循環(huán)衰竭。,腹 瀉,,診 斷,病原分類,菌性腸炎1、多

6、發(fā)生于營養(yǎng)不良或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者。2、常伴有鵝口瘡。3、大便色黃,含泡沫多,有時呈豆腐渣狀,帶有粘液。4、大便鏡檢可見酶菌孢子及菌絲。,腹 瀉,中醫(yī)辨證中醫(yī)中醫(yī)辨證,,臨床表現(xiàn),瀉下清稀,甚至如水樣,色淡不臭,腹痛腸鳴,脘悶食少,或兼有惡寒發(fā)熱,鼻塞頭痛,小便清長,苔薄白或白膩,脈濡緩,指紋色紅。,寒濕瀉:,大便水樣,或如蛋花湯樣,氣味穢臭,或見少許黏液,瀉下急迫,勢如水注,或瀉而不爽,腹痛時作,食欲不振,或伴嘔惡,神疲乏力

7、,或發(fā)熱煩鬧,口渴,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指紋紫。,濕熱瀉:,,,腹 瀉,中醫(yī)辨證中醫(yī)中醫(yī)辨證,大便時溏時瀉,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瀉,時輕時重,反復發(fā)作,稍有飲食不慎,大便次數(shù)即增多,夾見水谷不化。飲食減少,脘腹脹悶不舒,面色萎黃,肢倦乏力,形體消瘦,舌淡苔白,脈緩弱,指紋淡。,,臨床表現(xiàn),傷食瀉:,脾虛瀉:,,,腹痛腸鳴,瀉后痛減,大便稀溏,夾有乳凝塊或食物殘渣,氣味酸臭,或臭如敗卵,脘腹痞滿,噯氣酸餿,或有嘔吐,不思乳

8、食,夜臥不安,舌苔垢濁或厚膩,或微黃,脈滑實,指紋滯。,腹 瀉,推拿治療,,治則:散寒化濕,溫中止瀉。 處方:開天門24次,推坎宮24次,揉太陽24次,按總筋24次,分陰陽24次,補脾經300次、 清肝經200次,清心經100次,補肺經200次,補腎經200次、補大腸 200次,推三關、 揉外勞宮各300次,摩腹、揉龜尾各100次,推上七節(jié)骨50

9、次,拿肩井5次。,寒濕瀉,腹 瀉,推拿治療,,治則:清熱利濕,分利止瀉。 處方:開天門24次,推坎宮24次,揉太陽24次,按總筋24次,分陰陽24次,清補脾經各 300次,清肝經200次,清心經100次,清肺經100次,補腎經200次,清大腸、退 六腑各300次,清胃經200次,推下七節(jié)骨、揉龜尾各100次,拿肩井5次。,濕

10、熱瀉,腹 瀉,推拿治療,,治則:消食導滯,助運止瀉。 處方:開天門24次,推坎宮24次,揉太陽24次,按總筋24次,分陰陽24次,清脾經100次, 補脾經300次,清肝經200次,清心經100次,清肺經100次,補腎經200次,運內八 卦各300次,清胃、清大腸、退六腑各200次,摩腹、揉龜尾各100次,拿肩井5次。,傷食瀉

11、,腹 瀉,推拿治療,,治則:健脾益胃,溫陽止瀉。 處方:開天門24次,推坎宮24次,揉太陽24次,按總筋24次,分陰陽24次,補脾經300 次, 清肝經200次,清心經100次,補肺經100次,補腎經300次,補大腸300次,揉外勞宮 200次,摩腹、推上七節(jié)骨、揉龜尾各100次,捏脊20次,拿肩井5次。,脾虛瀉,推拿療程:推拿對于由于乳食所傷及病

12、毒感染所引起的腹瀉療效較好,推拿治療一般每日1次,較重時可每日2次。一般治療3~5天即可。,腹 瀉,預防與護理,,1、注意飲食衛(wèi)生,乳食有節(jié)、饑飽有度。2、提倡母乳喂養(yǎng),不宜在夏季及小兒有病時斷奶,遵守添加輔食的原則,注意科學喂養(yǎng)。3、加強戶外活動,防止感受外邪,尤其要避免腹部受涼。4、適當控制飲食,減輕脾胃負擔。5、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勤換尿布。6、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早發(fā)現(xiàn)腹瀉變證。,Tips,,,厭 食,概 述,

13、厭食是指兒童較長時期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種病癥。發(fā)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喂養(yǎng)不當,導致脾胃不和,受納運化失職。 厭食患兒一般精神狀態(tài)較正常,病程長者,也可出現(xiàn)面色少華、形體消瘦等癥,影響患兒生長發(fā)育,故應及時治療。 本病多見于1~6歲兒童。,厭 食,病因病機,西 醫(yī),不良的飲食習慣微量元素缺乏內分泌影響精神因素,中 醫(yī),乳食不節(jié)痰濕滋生,運動量不足睡眠不足氣候影響,蟲積傷脾脾胃虛弱,,,,厭

14、 食,診 斷,1、以納呆、甚至據食為主癥。2、面色少華,形體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動如常。3、病程在一個月以上。4、有喂養(yǎng)不當史,飲食失節(jié),或病后失調史。5、排除因各種疾病、藥物引起的食欲下降。,,依 據,,厭 食,診 斷,1、D-木糖吸收試驗陽性。2、胃動力實驗時間延緩。3、微量元素檢查等。,,實驗室檢查,,厭 食,中醫(yī)辨證,面色少華,不思納食,或食物無味,拒進飲食,形體偏瘦,而精神狀態(tài)一般。大小便

15、均基本正常。舌苔白或薄膩,脈尚有力??诟啥囡嫸幌策M食或拒食,皮膚干燥,缺乏潤澤,大便多干結,舌苔多見光剝,亦有光紅少津者,質偏紅,脈細數(shù)。精神疲憊,面色萎黃,全身乏力,不思乳食或拒食,若稍進食,大便中夾有不消化殘渣,伴形體消瘦,易汗,舌質淡苔白,脈細弱。,,臨床表現(xiàn),脾失健運:,胃陰不足:,,,胃陰不足:,,,厭 食,推拿治療,,治則:和脾助運。 處方:開天門24次,推坎宮24次,揉太陽24次,按總筋24次,分

16、陰陽24次,補脾經300次, 清肝經200次,清心經100次,補肺經100次,補腎經300次,摩中脘300次、運內八卦、 按揉脾俞、胃俞、肝俞各200次,掐揉四橫紋20次,拿肩井5次。,脾失健運,,厭 食,推拿治療,,治則:滋陰養(yǎng)胃。 處方:開天門24次,推坎宮24次,揉太陽24次,按總筋24次,分陰陽24次(陰重陽輕),

17、 補脾經300次,清肝經200次,清心經100次,補肺經100次,補腎經300次,揉板門、 補胃經各300次,掐揉四橫紋20次,運內八卦、揉中脘各200次,按揉胃俞、三焦俞、 腎俞穴各100次,拿肩井5次。,胃陰不足,,厭 食,推拿治療,,治則:健脾益氣。 處方:開天門24次,推坎宮24次,揉太陽24次,按總筋24次,分陰陽24次,補脾經300次

18、, 清肝經100次,清心經100次,補肺經200次,補腎經300次,運內八卦300次,推大腸 200次,掐揉四橫紋20次,摩腹100次,捏脊20次,拿肩井5次。,脾胃氣虛,推拿療程:每日推拿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一般治療1個療程后,癥狀有明顯改善,須持續(xù)治療直 至痊愈。,,厭 食,預防及調護,Tips,首先要

19、保持合理的膳食。建立良好的進食習慣。增加鋅的攝入量,使鋅的攝入達到標準用量(約每日10mg),食欲可以增加。如有慢性疾病和營養(yǎng)不良,須及早治愈。1.調節(jié)飲食,是防治小兒厭食癥的重要措施。2.定時進食,禁止吃零食,飲食生活要有規(guī)律。3.注意飲食衛(wèi)生,防止挑食,糾正偏食。4.注意糾正小兒的不良情緒變化,減輕精神壓力。5.患病后發(fā)現(xiàn)食欲不振,應及時檢查和治療。,,便 秘,概 述,便秘是指大便秘結不通,排便間隔時間延長,或雖有便意

20、而排出困難等。 便秘是兒科臨床常見的一種癥狀,可單獨出現(xiàn),亦可見于其它急慢性疾病中。 便秘的發(fā)生與生活飲食習慣有關。究其病因、癥狀、可分實秘和虛秘兩種類型。,,便 秘,病因病機,,西 醫(yī),一、飲食不足二、食物成分不當三、腸道功能失常四、體格與生理異常五、精神因素,中 醫(yī),一、邪滯大腸二、氣虛津虧,,便 秘,診 斷,,,功能性便秘,,依 據,1、每周排便≤2次2、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

21、每周至少有1次便失禁3、有大便滯留病史4、有排便疼痛或困難病史5、直腸內存在大量糞便團塊6、巨大的糞便足以阻塞馬桶出口。,,便 秘,診 斷,,新生兒/幼兒診斷標準(4歲以下兒童)至少出現(xiàn)2條癥狀,達1個月即可診斷。伴發(fā)癥狀包括易激惹、食欲下降和(或)早飽,隨著大量糞便排出,伴隨癥狀可很快消失。兒童/青少年診斷標準(4歲以上兒童)必須滿足2條或更多,且不符合腸易激綜合征(IBS)的診斷標準,確診前至少2個月滿足上述標準,并

22、且每周發(fā)作至少1次。,,功能性便秘,,依 據,,,便 秘,大便干結,食少,腹脹腹痛,口干口臭,面紅身熱,心煩不安,多汗,時欲飲冷,小便短赤,苔黃厚,指紋色紫,為腸胃積熱;大便干澀,難以排出,腹中攻滿,喜溫惡寒,四肢不溫,或呃逆嘔吐,苔白,指紋色淡,為陰寒積滯。,中醫(yī)辨證,,臨床表現(xiàn),,實 秘,便 秘,雖有便意,但臨廁努掙難排,汗出,氣短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懶言,苔薄白,指紋色淡,為氣虛便秘;大便干結,努掙難下,面白無華,

23、口干心煩,潮熱盜汗,為血虛津虧之便秘。,中醫(yī)辨證,,臨床表現(xiàn),,虛 秘,,便 秘,推拿治療,,,,治則:調理脾胃,消積導滯。 處方:開天門24次,推坎宮24次,揉太陽24次,按總筋24次,分陰陽24次,清大腸300次, 清補脾經(清后加補)、退六腑、運內八卦、按揉膊陽池各200次,按揉足三里、推下 七節(jié)骨各100次,摩腹、搓摩脅肋、推脊各20

24、次,拿肩井5次。,實 秘,,便 秘,推拿治療,,,,治則:健脾益氣,養(yǎng)血滋陰。 處方:開天門24次,推坎宮24次,揉太陽24次,按總筋24次,分陰陽24次,補腎經、清大 腸、按揉膊陽池、揉上馬各200次,補脾經、推三關、按揉足三里各300次,摩腹,捏 脊各20次,拿肩井5次。,虛 秘,,便 秘,預防與護理,,,Tips,1、對于以奶粉喂養(yǎng)為主的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