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總管一期縫合解析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腹腔鏡膽總管探查一期縫合,2,,全球范圍內膽石癥中膽總管結石病發(fā)生率大約為10-33%,隨年齡增長而有不同。目前膽囊結石在我國的發(fā)病率高達10%,并且呈上升趨勢,臨床上有15%-18%的患者合并有膽總管結石。,處理原則:膽總管結石一旦發(fā)現或出現癥狀,應盡可能取出結石,膽總管結石流行病學資料,膽總管結石的治療,膽總管結石治療發(fā)展史,腹腔鏡膽總管探查、T管引流術----主流術式,自從Stoker et al 成功完成首例腹腔鏡膽囊切除

2、、膽總管探查手術之后 肝外膽道結石的治療已由開腹手術轉向微創(chuàng)與內鏡模式 1.Stoker ME, Leveillee RJ, McCann JC, Jr., Maini BS.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J Laparoendosc Surg 1991;1:287-93.,LCBDE局限性,,腹腔鏡膽總管探查一期縫合,能否不留T管,腹腔鏡膽總管探查一期縫合

3、是否可行?臨床療效如何?,PubMed、Medline、EMBASE、OVID、CBM、CNKI、維普等數據庫。檢索209篇,篩選12篇(6篇國外、6篇國內核心),共計1204例,均為一期縫合或留置T管。,Meta分析,P<0.01,Z=4.50 說明存在明顯差異,一期縫合不但不會延長手術時間,反而更省時,一期縫合與留置T管手術時間對比,一期縫合與留置T管術后住院時間對比,P<0.01,Z=7.31 說明存在明顯差異,一期縫

4、合術后住院時間更短,回復更快,一期縫合與留置T管術后近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P<0.01,Z=2.75 說明存在差異,一期縫合更安全,降低了膽漏、膽道出血、狹窄等,一期縫合與留置T管術后遠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P=0.11,Z=1.61 說明無明顯差異,未有統計學意義,Meta分析結果、結論,兩種術式在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手術近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存在明顯差異;而在遠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無差異。 在嚴格掌握適應癥前提下一期縫合安全可

5、行。一期縫合不但可以縮短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還可降低術后近期并發(fā)癥、避免T管所帶來并發(fā)癥。,手術方式,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一期縫合術,主要手術方式,,我院行腹腔鏡膽總管探查一期縫合的探索,PS:未行膽囊切除的膽總管結石,是否需要對所有CBDS患者都常規(guī)進行膽囊切除呢?學術共識是:有膽囊結石是膽總管結石再發(fā)的獨立危險因素英國膽總管結石治療指南推薦:對所有CBDS患者,沒有禁忌征的情況下,常規(guī)行膽囊切除 Ri

6、sk factors for recurrent bile duct stones after endoscopic papillotomy. Gut 2003;52:116-21,一、單純的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一期縫合術(48例),方法:全麻,四孔法切口選擇 :經膽囊管 vs 經膽總管 經膽囊管: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尺寸較小,膽總管直徑較小 經膽總管:單獨膽總管結石,結石較大,總管擴張,合并

7、肝 內膽管結石,膽囊管狹窄或曲折。膽道鏡探查取石5-0可吸收線,連續(xù)全層縫合切除膽囊,腹腔鏡,膽道鏡,結果:手術時間、引流時間、術后并發(fā)癥 無統計學意義 腸道恢復時間、術后住院時間、住院費用 具有明顯差異,手術均順利完成,術式優(yōu)點:一次手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較少,術式缺點:手術適應癥要求嚴格、范圍窄;需要較高的操作

8、 技巧;依賴高品質的儀器設備(如超細膽道鏡等),LCBDE,1、膽總管直徑大于6mm,結石數量不宜過多;2、術中探查膽管結石已完全取凈,縫合后不會因殘留結石阻塞膽總管而 引發(fā)膽漏;3、術中探查膽總管壁炎癥、水腫較輕;4、術中探查膽總管下段、十二指腸乳頭無水腫、狹窄,膽總管開口通 暢;5、嫻熟技術。,手術適應癥,操作體會和注意事項,劍突下戳卡孔較常規(guī)偏右1-1.5cm,

9、利于縫合打結操作;切口選擇于膽總管、肝總管與膽囊管交界處,此處血管分布較少;切開膽管時不要偏向一側,避免損傷膽總管3點/9點處血管;切口周圍小血管出血,盡量不用電凝,避免膽總管缺血壞死,可用0.1%去甲腎上腺素生理鹽水沖洗;膽道鏡探頭可用腦室引流管套住,操作時可用腹腔鉗鉗夾輔助;取石網藍取石輕柔、準確,避免彈道損傷及拉碎結石;取石后必須查看膽總管下端通暢、無水腫、炎癥,順利通過十二指腸乳頭5-0可吸收全層連續(xù)縫合,針距、邊

10、距1.5mm,起止點超出切口2mm。十二指腸韌帶間斷縫合。,滿足適應癥患者,首選單純一期縫合,二、雙鏡聯合(47例),LC+preoperative ERCP(42例)LC+postoperative ERCP(5例LC后殘留結石)LC+intraoperative ERCP,2.1 LC+preoperative ERCP (42例),優(yōu)勢:微創(chuàng),術前ERCP能直觀顯示膽囊與膽總管關系,提供合理LC手術方案;劣勢:1

11、)術前評估的缺陷導致部分患者接受不必要的ERCP;2)該方案大多需要兩次住院,實施兩次麻醉和手術,增加住院時間和醫(yī)療費用;3)即使術前ERCP取石成功,少部分病例如LC失敗,還是要轉為剖腹手術;4)ERCP并發(fā)癥延遲LC手術。,2.2 LC+postoperative ERCP (5例),優(yōu)勢:術后ERCP對于LC術中偶然發(fā)現且不能即時行LCBDE的CBDS是重要補救治療措施;劣勢:1)缺點在于對ERCP的操作成功率的要求較高

12、,需要極力避免取石失敗,因如果ERCP取石失敗,患者需行第三次手術治療,而有研究資料顯示ERCP選擇性插管失敗率達4-18%。2)即使術后ERCP成功相對于同步治療其住院時間也明顯延長。,LCBDE僅一次手術,ERCP需二次手術。手術安全性:LCBDE優(yōu)于ERCP。住院時間、費用等:LCBDE優(yōu)于ERCP 。術后生活質量:二者相當,但均優(yōu)于開腹手術ERCP在遠期并發(fā)癥如膽總管結石復發(fā),急性膽管炎,乳頭狹窄等隨術后時間的延長而增。

13、1.Ebner S, et. Surg Endosc, 2004, 18 (5): 762-765. 2.Poulose BK, et al. Surg Endosc. 2006. 3Rogers SJ, et al. Arch Surg. 2010.3.THOMAS J, et al. Am Surg. 2007 May;73(5):472-7. 4.B. Topal. P K, et al. Surg Endosc (

14、2010) 24:413–416.5.Tranter SE , Thomp son MH. Comparison of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and laparoscopic exploration of the common bile duct.[J]. Br J Surg , 2002, 89(7): 1495-1504.,LCBDE與LC+preoperative ERCP /LC+postoper

15、ative ERCP,2.3 LC+intraoperative ERCP(同步雙鏡聯合),,缺點:1、人員組織,外科醫(yī)生和內鏡醫(yī)生同步配合手術;2、體位為仰臥位,十二指腸乳頭位置調整困難,增加了膽總管插管難度;3、全身麻醉的氣管插管影響十二指腸鏡操作;4、手術時間長,優(yōu)勢:1、一次手術,一次麻醉; 2、成功率高;3、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4、住院時間短。,同步雙鏡聯合,沒形成評估體系和規(guī)范的手術操作流程,同步雙鏡聯合,方法

16、: 采用四孔法 膽道鏡取石 斑馬導絲經膽道鏡插入膽總管、十二指腸乳頭直至十二指腸內。將末端帶快吸收線環(huán)的J形支架管套入斑馬導絲向膽管遠端推送,直至導管末端到達膽總管切口,退出導絲,膽道鏡探查J型管在膽道內有無打折。以5-0 薇喬線穿過導管末端的快吸收線環(huán)并縫合到膽管切口下角打結 連續(xù)縫合膽總管切口,三、膽管內放置可自行脫落的J型支架管一期縫合術(5),J型管優(yōu)點,(1)J型管:泌尿外科常用

17、的雙J管(型號9F)制作,導管上有許多側孔,引流量大,可通暢引流膽汁及胰液;(2)導管末端快薇喬線在膽汁中第5天張力降低50% ,9-14d張力為零 ,此時J形導管可自行排出;(3)在十二指腸腔內的J形環(huán)既可防止導管逆行進入膽道,又容易被腸蠕動和食糜推動而隨糞便排出,避免導管滯留及退入膽道的可能;(4)J形支架導管為軟質導管,可曲性好,不必顧忌導管會戳傷腸管,脫落后也不會因腸蠕動而損傷腸管;(5)J形支架導管能在X線及B超下顯影

18、,便于在術后正確掌握導管所在位置及脫落排出情況。,適應癥,適用于大多數肝外膽道結石病例目前探索階段要求的適應證:術前B超、CT等檢查未發(fā)現肝內膽管結石,術中膽道鏡檢查明確無結石殘留,無絮狀物或較少,膽總管壁無明顯充血水腫,無膽道狹窄。,膽管內放置可自行脫落的J型支架管一期縫合術,理論上為一較理想術式剛開始嘗試階段,病例少,無數據證實,結論,腹腔鏡膽總管探查一期縫合術 安全可行 創(chuà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