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部位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手術部位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蘇曉雙,,什么是SSI?手術部位感染(SSI)的預防第一部份 手術部位感染(SSI)概述第二部份 手術部位感染(SSI)預防的建議第三部份 手術部位感染(SSI)預防的策略小結,SSI,手術部位感染(SSI)是外科患者最常見的醫(yī)院感染,包括淺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其不僅增加病人痛苦,增加病人經(jīng)濟負擔,延長住院時間,導致死亡率和再次住院率明顯高于未感染者。,SSI的定義-淺部切口

2、感染(CDC),手術后30天內(nèi)發(fā)生的感染,感染只包括皮膚及皮下組織,至少有下列任一項:1、無論有無微生物培養(yǎng)結果,表淺切口部位有膿性分泌物。2、無菌技術取得表淺切口部位的體液或組織,培養(yǎng)分離出微生物。3、至少需有以下癥狀或體征的任一項:疼痛或壓痛、局部腫脹、 紅、熱且手術醫(yī)師有意打開表淺切口手術部位,除非切口部位微 生物培養(yǎng)為陰性。4、手術醫(yī)師或主治醫(yī)師診斷為表淺切口手術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

3、fection (SSI)定義:手術+微生物繁殖+炎癥反應分類: 切口淺層感染 切口深部感染 器官及體腔感染,下列情況不作為手術部位感染,,1、縫線處有輕微發(fā)炎及分泌物。2、會陰切口部位或新生兒包皮環(huán)切部位的感染3、燙傷傷口感染。4、延伸至筋膜的切口手術部位感染(見深部切口感染)附注:有特別的定義適用于會陰切開,包皮環(huán)切及燙傷傷口感染。,SSI發(fā)生率,占整個住

4、院病人院內(nèi)感染總數(shù)的14-16%院內(nèi)感染的三大原因,僅次于泌尿感染和肺炎38%的院內(nèi)感染都是發(fā)生在病人手術過程中外科部位感染中有2/3是切口感染,其余為臟器或腔隙感染,手術部位感染(SSI)的預防,1.病人: 年齡、營養(yǎng)狀況、糖尿病、抽煙、肥胖、 遠處感染灶、有微生物移生、免疫反應改變、術前住院日數(shù)2.手術: 刷手時間長短、皮膚消毒、手術前剃毛、抗菌劑洗澡、手術時間長短、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手術室空調、器械滅菌不完全、手

5、術部位有異物植入、放置引流管、手術技術(止血效果不佳、死腔形成、組織創(chuàng)傷),,1.手術前。 (1)盡量縮短患兒術前住院時間。(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兒的血糖水平。 (3)正確備皮,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發(fā)。 (4)規(guī)范消毒手術部位皮膚。 (5)如需預防用抗菌藥物時,手術患者皮膚切開前1小時內(nèi)或麻醉誘導期給予合理種類和合理劑量的抗菌藥物。 (6)患感染性疾病以及攜帶或感染多重耐藥菌的醫(yī)務人員,在未治愈前不應當參加手術。(7)嚴

6、格外科手消毒。 (8)重視術前患者的抵抗力。,,2.手術中。 (1)保證手術室門關閉,環(huán)境表面清潔,限制人員流動(2)保證手術器械、器具滅菌。 (3)嚴格遵循無菌技術原則和手衛(wèi)生規(guī)范。 (4)若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或者手術時間長于所用抗菌藥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術中追加合理劑量的抗菌藥物。 (5)手術輕柔,減少組織損傷,避免形成死腔。 (6)保持患者體溫正常。 (7)沖洗手術部位使用37℃的無菌生

7、理鹽水。 (8)首選密閉負壓引流,置管位置合適。,,3.手術后。 (1)接觸患者手術部位、更換切口敷料前后嚴格手衛(wèi)生(2)換藥時嚴格無菌技術操作規(guī)程。 (3)保持引流通暢,盡早拔除引流管。 (4)嚴密觀察,及時監(jiān)測。,手術切口按照污染的程度分類,,I類切口指手術野為人體無菌部位,局部無炎癥、無損傷,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體與外界相通的器官。因感染后預后差,涉及心腦腎肝等重要臟器,應引起醫(yī)務人員的高度關注。為

8、有效預防與控制手術部位感染特別是I類切口感染,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手術前患者準備 1、積極治療原發(fā)疾病,特別是感染性疾病。 2、控制感染危險因素,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如糾正低氧血癥、低蛋白血癥,控制血糖、鼓勵病人戒煙等。 3、盡量縮短病人術前等待日。 4提倡手術前夜用抗菌藥皂洗澡。,,5、采用正確的術前皮膚準備方法:①用消毒皂沐浴。②盡可能不除毛發(fā),如果需除毛發(fā)盡可能在術前剪毛。③嚴格進行手術區(qū)皮膚消毒

9、,注意消毒范圍與順序。④鋪無菌巾之前應對手術部位做標記,鋪巾后不得移動無菌巾。無菌巾力求干燥,提倡使用防滲透材質的無菌巾。 6、對于腸道手術需要做腸道準備的患者,應口服抗菌藥物,,三、圍手術期預防性抗菌藥物的使用 1、I類切口:手術野無污染,通常不需預防用抗菌藥物,僅在下列情況時可考慮預防用藥:(1)手術范圍大、時間長、污染機會增加;(2)手術涉及重要臟器,一旦發(fā)生感染將造成嚴重后果者,如頭顱手術、眼內(nèi)手術等;(3)

10、有植入物的手術,如骨折固定器植入等;(4)高齡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2、需用抗菌藥物預防感染者,在術前0.5~2小時內(nèi)給藥,或麻醉開始時給藥,,。 二、手術工作人員準備 1、進入手術室前應修剪指甲,除去各類手部飾品,不可涂指甲油; 2、正確穿戴口罩、帽子、手術衣、無菌手套和規(guī)范的外科刷手; 3、有感染的人員不得進入手術室,在未治愈前不應進行手術操作。。,,預防手術部位感染W(wǎng)HO措施(2002),1.已證明有效 清潔

11、的手術環(huán)境、手術人員裝束、術前住院天數(shù)、術前淋浴、抗生素預防、無菌技術、術后傷口監(jiān)測2.未證明有效 熏蒸消毒,預防SSI干預方法,根據(jù)指南使用預防性抗菌藥物正確脫毛方法縮短術前住院時間維持結腸直腸手術患者的正常體溫血糖控制強制性感染報告:向公眾報告NI率,合理利用外科手術和其它治療原則預防和控制感染,外科醫(yī)生要面對術后感染的發(fā)生率這個事實,勇敢地承擔起預防和處理術后感染的責任必須認識到微生物學、免疫學、藥理學和材料學

12、等諸多方面的知識是對外科技術的必要補充要合理利用外科手術技術和其它治療原則來預防和控制感染,,SSI危險因素有:病人;手術SSI預防的建議:應加強術前、術中、術后傷口管理并進行 隨訪SSI預防的策略:預防和處理腹部切口感染;采取對策防止外科手術感染;對手術部位感染進行目標性監(jiān)測與干預;加強手衛(wèi)生;通過手術室一類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分析,控制三大環(huán)節(jié)降低手術切口感染率,預防SSI,手術前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維持正常血糖水平手術部位氧供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