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識相關理論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 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概述,自我意識功能、特征,自我意識心理成分,自我意識相關理論,爭論:是否應當研究那些無法觀測、無法確定的東西 現(xiàn)在: 雙方都投入自我意識的研究,人本主義,行為主義,“我是____________”(請在6分鐘內寫出15句話) 請把這十五個句子綜合起來,就大致形成自我意識。,2,自我意識不是生來就有的,它的形成就好似畫像。 每個人都是一個畫家,這個畫家的水平是逐漸提高的,當他能意識到自己的

2、身體特征和生理狀況,并且繼而認識和體驗到內心進行的心理活動,以及感受到自己在社會和集體中的地位和作用時,這張畫像就基本完成了。 自我意識是社會化的結果,也反作用社會,一、自我意識的定義,是人對自己存在覺察,即自己認識自己的一切,包括:生理狀況(身高、體重、外貌…)心理特征(興趣、能力、性格…)自己與他人的關系(社會位置、人際…),二、自我意識的結構,經(jīng)典:威廉.詹姆斯“我認為我的個性是懦弱的”“我恨自己太缺乏自信心”,

3、物質自我,社會自我,精神自我,主我,客我,個體如何評價“他人和社會對自己的看法”,自我追求的目標計劃、預期行為,,心理咨詢師:(補充)物質的自我 社會的自我 心理的自我理想的自我 反思的自我,對自己的身體、外貌、衣著、風度、親人、所有物等等的認知。是自我最原始的形態(tài),其中心部分是自己的軀體,所以也稱為生理自我。,對自己的社會地位、名望、社會角色、社會義務和責任以及人際關系的認識。,對自己的心理活動

4、和心理特征的認識,如對自己的智力、人格、興趣、態(tài)度、欲望、需求等等的認知。,三、自我意識的功能,組織功能——自我意識象過濾器,進入個人心理世界的每一種知覺 信息都必須經(jīng)過它的過濾,然后被賦予一定的意義。管理功能——規(guī)范行為、選擇并計劃未來 在潛在動機的引導下進行自我調節(jié)(包括印象管理)補充: 1、保持個體內在的一致性 2、解釋經(jīng)驗

5、 3、決定期待,,,四、自我意識的心理成分 (見:課本P120 表格),,,自我認知、評價——產生——自我體驗:滿意(自豪)——自我控制(繼續(xù)完善) 不滿意(自卑)——自我控制(改變現(xiàn)狀) 追求服飾、增高、整容(物質自我) 名譽、地位、利益(社會自我) 發(fā)展智力、追求信仰、培養(yǎng)興趣、氣質(精神自我),(一)自我認知 主我對客我的認識和評價,個體只有對自身

6、真實狀況進行準確的感知后,才能獲得對自己的客觀認識。,但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個體對自己的某些特點可能知覺,也可能不知覺,可能準確知覺,也可能有所偏向。,安德魯·杰克遜(1837年曾出任美國總統(tǒng)),晚年在其妻子去世后對自己的健康狀況非常擔憂,家中已經(jīng)有好幾個人死于癱瘓型中風,他因此認定自己必會死于同樣癥狀,所以他一直在這種陰影下極度恐慌地生活著。 一天,他在朋友家與一位年輕的小姐下棋。突然杰克遜的手垂了下來,臉

7、色發(fā)白,呼吸沉重,“還是來了……”杰克遜乏力地說,“我得了中風,我的整個右側癱瘓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朋友走到他身邊問。 “因為”,“剛才我在右腿上捏了幾次,但一點感覺也沒有?!?這時,和杰克遜下棋的那位姑娘說道:“可是,先生,你剛才捏到的是我的腿啊!” 不要以為這種錯誤的恐慌只會出現(xiàn)在一位垂暮的老人身上,實際上它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存在,只是表現(xiàn)的形式與程度不同而已。,當信息與我們的自身有關

8、時,我們會比較關注,會更用心加工,更容易記住,不太會被遺忘。(記憶是把篩子)(快速加工、很好回憶) ——自我參照效應 雞尾酒會效應,,當你的衣服某一個邊角破了,你是否會很介意?如果打上補丁,你穿著是否會感覺別扭?,我們假設,別人會和我們自己一樣關注到我們的快樂、傷心和打過補丁的衣角。 但實際上別人并沒有像我們自己那樣注意我們,在我們的心中,自己

9、比其他任何事更關鍵。通過自我專注的觀察,我們可能會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同時,直覺地高估別人對我們的注意度。 ———焦點效應 (透明度錯覺、自我中心),自我認知有兩方面表現(xiàn):,積極的—— 對自己積極看待、不盲目樂觀、努力維持“現(xiàn)實我”和“理想我”之間的平衡,即客觀又具有挑戰(zhàn)性。 (減少盲目性和沖動性、提高智力、成功機率)消極的—— 歪曲,不利于個體

10、認識和解決面臨的問題。 (如認為處處不如人、厭惡否定自我),身份是由個體的社會地位及處境地位決定的自我認同。 由角色構成(1)社會地位——相對穩(wěn)定的,是主體 如:民族、性別、學生……(2)處境地位——隨境轉變 如:聯(lián)歡會主持人……,補充——身份認知,身份的特點(咨詢師),客觀性:身份是他人與公眾認可的,因而是客觀的 。主觀性:多重性:個體在社會中往往具有許多

11、身份,個體都有一個以上的社會 地位;個體的處境地位的多變性顯而易見 穩(wěn)定性: 身份的穩(wěn)定性對個體的心身健康與行為一致性是很重要的。在社會轉型時期,由于社會關系的急劇變化,個體的社會地位往往有較大改變,會導致個體失去自我。契約性:身份是一種社會契約,它所規(guī)定的權利義務個體應予履行。,身份通過自我概念表現(xiàn),而自我概念包括個體對自己身份的意識,某些身份如出身、民族、性別等是終生不變的;有些身份如教

12、師、學生等在一定時期也是相對穩(wěn)定的。,形成自我認知的途徑:,,自我觀察自我反省,他人評價與反饋鏡我,社會比較 平行、 上行、下行,(二)自我體驗 “主我” 對 “客我” 所持的態(tài)度、情緒體驗,(一)自尊 (二)控制感、無助感 (三)成功感、失敗感 (四)自豪感、羞恥感 (五)內疚,(1)家庭中親子關系的影響 (2)成敗的反饋及歸因 (3)選擇參與、揚長避短 (4)根據(jù)

13、相似性原理正確進行社會比較,(一)自尊 自尊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評價的結果。 自尊水平是個體對每一角色進行單獨評價的總和。 馬斯洛、詹姆斯的自尊公式:自尊=成功 / 抱負影響因素,測量:羅森伯格的自尊量表,,喜歡自己鏡中的模樣大多數(shù)時候對自己感到滿意享受成功的滋味把失敗看作學習的機會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聽從別人說的,即使你不同意他們的看法優(yōu)雅地接受贊揚會在適當?shù)臅r候信任別人對自己的要求現(xiàn)實慷慨地

14、給出和接受感情,避免照鏡子大多數(shù)對自己不滿意過分自夸,或為成功感到羞愧會給自己的失敗找借口試圖使別人相信你的觀點拒絕表揚,或證明自己值得這樣的表揚妒忌別人并用流言諷刺羞辱他人對自己要求過多或過少害怕受到傷害而克制自己的感情,高自尊的跡象,低自尊的跡象,自尊意義,,《教育心理學》P46-50,教育心理學家 古柏史密斯《自尊心的養(yǎng)成》: 培養(yǎng)學生自尊的三個先決條件:重要感、成就感、力量感,,(二)控制感和

15、無助感 促進個人控制——增強個人的健康和幸福感 習得性無助,,(三)成功感與失敗感 取決于工作的完成情況 更取決于自我認知與自我期望水平 自我期望水平確定 ——決定成功與失敗的情緒體驗(主觀),,(四)自豪感與羞恥感自己行為與理想的自我形象相符時 ——產生自豪感未能達到理想形象的要求時

16、 ——產生羞恥感 適度羞恥感——積極,,(五)內疚 由于自己的行為違法社會道德準則,侵犯了他人的利益而受到良心上的責備。 內疚——導致補償心理 ——《悲慘的世界》讓瓦讓,發(fā)動作用 制止作用,(三)自我控制 主我對客我的制約和調節(jié),功能:,,自我意識——在不同情

17、境中—— 通過持續(xù)的自我評價 ——而得到發(fā)展,五、自我意識的理論,(一)高爾頓?奧爾波特(1897—1967) 自我發(fā)展理論,,發(fā)展的階段: 生理自我(0----3歲) 社會自我(3----13、14歲) 心理自我(15歲----25歲左右),影響途徑: ①幼兒園游戲; ②學校教育;③成就動機的發(fā)展;,形成標志: ①將自己的肢體

18、從動作對象中分出來(出生至1歲); ②將自己與自己的動作區(qū)分開來,即知道自己是動作的主體、 發(fā)動者;③使用自己的名字; ④使用“我”字(3歲左右),形成標志: ①透過自我意識認識世界; ②價值體系形成并發(fā)展;③表現(xiàn)出自我理想; ④抽象思維長足發(fā)展;,自我發(fā)展理論認為,自我意識是一個逐步發(fā)展的過程,需要經(jīng)歷生理的自我到社會的自我,最后發(fā)展到心理的自我。 (此時,個體通過自我意識

19、認識外部世界) 由于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個體逐漸脫離對成人的依賴,并從成人的保護與約束下獨立出來,表現(xiàn)為主動性與獨立性,強調自我的價值觀與自我理想。,最早使用符號互動論的是布魯默代表人物:詹姆斯和米德,源于20世紀30年代,(二)符號互動論,(主張從人們互動著的個體的日常自然環(huán)境去研究人類群體生活的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理論派別。又稱象征相互作用論或符號互動主義。 ),1、心智、自我和社會不是分散的結構,而是人際符號 互

20、動的過程;三者形成與發(fā)展都以使用符號為前提。2、語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機制。3、心智實質就是社會過程的內化。個體通過人際互動 學到了有意義的符號,然后用它進行內向互動并發(fā) 展自我。社會的內化過程伴隨著個體的外化過程。4、自我是主我和客我互動的結果。在互動過程中自己 依據(jù)對情景的理解“設計”行為,形成并發(fā)展身份。5、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形成 “事物的意義”,并通過自己

21、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事物對他的意義;,符號互動論主要觀點,米德關于自我的觀點,自我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包括: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自我是原始的,不能理解和運用符號,無意識地模仿他人。第二階段:模仿階段(游戲階段) 學會語言,學習扮演重要他人并從其角度看自己。第三階段:扮演階段(競賽階段) 扮演某個角色,并能綜合多個重要他人的觀點審視自己。,符號互動論在現(xiàn)實中的意義: 有助于解釋許多現(xi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