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肌痙攣的評估與治療,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康復醫(yī)學中心謝玉華,提 綱,肌痙攣的定義肌痙攣發(fā)生的機制臨床表現肌痙攣的利弊肌痙攣的評估肌痙攣的治療,常見肌痙攣圖片,,,,痙攣性斜頸,痙攣性腦癱,肌痙攣的定義,定義:痙攣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害后出現的肌肉張力異常增高的癥候群,是一種由牽張反射興奮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賴的緊張性牽張反射亢進為特征的運動功能障礙。痙攣的速度依賴是指伴隨肌肉牽伸速度的增加,肌肉痙攣的程度也增高。常見于:中
2、卒風、脊髓損傷、腦癱、腦外傷、腦膜炎、多發(fā)性硬化、及神經變性疾病等。,肌痙攣發(fā)生的原因,原因: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害后均可出現痙攣。但臨床上痙攣多見于腦卒中、脊髓損傷、脊髓病變、腦癱和多發(fā)性硬化癥等。,痙攣導致的臨床問題,痙攣是一種病理生理狀態(tài)。它對患者的影響包括:① 增加運動的阻力,使隨意運動難以完成;② 由于阻力增加,運動遲緩,難以控制,難以完成精巧的動作;③ 由于反應遲鈍,動作協調困難,容易摔倒;④ 強直痙攣,不便護理,容易發(fā)生
3、壓瘡等并發(fā)癥;⑤ 影響步態(tài)和日常生活活動。,痙攣的生理病理基礎,1.肌梭 肌肉由許多肌纖維組成,其中一部份特異化的肌纖維形成肌梭。肌梭是一種感受器,受γ運動神經元支配,對肌肉的牽拉剌激敏感,肌肉收縮時肌梭被縮短。肌梭中有兩種感覺纖維,一種對肌肉的運動速度敏感,另一種對肌肉的長度敏感。二者都能發(fā)出反饋信息,通過興奮或抑制脊髓α運動神經元,控制主動肌、協同肌、拮抗肌的活動,限制肌肉的過度活動,保證動作的協調。,2.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① 脊
4、髓前角運動神經元分為大型的α運動神經元和小型的γ運動神經元。前者發(fā)出纖維支配骨骼肌肌纖維,引起骨骼肌的收縮。后者支配肌梭內的梭內肌纖維,調節(jié)肌纖維張力,對保持肌張力起著重要的作用。② 脊髓上和脊髓傳入的各種興奮和抑制信號,最后均進入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稱為最后公共通路。一定數量信號的傳入,興奮和抑制的相對平衡決定了運動神經元何時活動及活動的比例。每一個運動神經元的放電都向下傳導到運動軸突,結果產生運動單位的收縮。③ 自主性脊髓上傳入
5、、反射性脊髓或脊髓上傳入,或兩者的聯合作用,都可引起運動神經元的放電及引起肌肉收縮。④ 痙攣就是來自節(jié)段上的傳入信號部分或全部地減弱,脊髓或脊髓下反射興奮過度的結果。,痙攣的生理病理基礎,痙攣的生理病理基礎,3.錐體外系 前額葉的補充運動皮層、扣帶回、頂葉后中央回發(fā)出的皮質—脊髓通路為錐體外系。錐體外系的功能主要是調節(jié)肌張力、協調各個肌肉的運動。錐體外系的活動是在錐體系主導下進行的,但錐體外系也為錐體系提供了最適宜的行使功能的條件,只
6、有在錐體外系使肢體保持穩(wěn)定并賦予肌肉適宜張力和協調的情況下,錐體系才能執(zhí)行精確的隨意運動。,痙攣的生理病理基礎,4.牽張反射 是指肌肉受到牽拉后肌肉出現反射性收縮。牽張反射是脊髓反射,脊髓在失去高級神經中樞控制后,牽張反射增強。從大腦皮質到脊髓的任何上運動神經元發(fā)生損傷都可能出現痙攣,但痙攣的性質依損傷的部位不同而異,如皮質或內囊病變時,皮質對運動的下行抑制作用喪失,而腦干脊髓束對運動的下行指令可能異?;钴S,牽張反射增強。若脊髓頸段受到
7、橫斷性傷害時,通路該處的各條通路對運動的控制作用全部喪失,運動神經元對外周的敏感性增高,均可導致牽張反射增強,引起痙攣。,臨床表現,痙攣是上運動神經元損傷的表現之一,發(fā)生肌痙攣時會出現相應的異常運動模式和/或四肢關節(jié)的畸形。,,,上肢肩內收、內旋屈肘前臂旋前屈腕握拳拇指在拳內,下肢屈髖大腿內收屈膝膝僵硬足下垂/足內翻大拇趾背伸,肌痙攣的利弊,不利:① 增加運動的阻力,使隨意運動難以完成;② 由于阻力增加,運動
8、遲緩,難以控制,難以完成精巧的動作;③ 由于反應遲鈍,動作協調困難,容易摔倒;④ 強直痙攣,不便護理,容易發(fā)生壓瘡等并發(fā)癥;⑤ 影響步態(tài)和日常生活活動。有利:減少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部分肌無力的代替、,痙攣的評定,1.改良Ashworth分級法 改良Ashworth分級法是臨床上評定痙攣的主要方法。手法檢查是檢查者根據受試者關節(jié)被動運動時所感受的阻力來進行分級評定。2. 生物力學評定方法 包括鐘擺試驗和等速裝置評定方法,肌痙
9、攣的評定,改良Ashworth痙攣量表:等級 標 準0級 肌張力不增加,被動活動患側肢體在整個范圍內均無阻力1級 肌張力稍增加,被動活動患肢到終末時有輕微阻力1+級 肌張力稍增加,被動活動患肢時在前1/2ROM中有輕微的“卡住”, 后1/2ROM有輕微阻力2級 肌張力輕度增加,
10、被動活動患肢在大部分ROM內均有阻力,但仍可 以活動。3級 肌張力中度增加,被動活動患肢在整個ROM內均有阻力,活動比較 困難。4級肌張力高度增加,患肢僵硬,阻力很大,被動活動十分困難。,,,,肌痙攣的治療,1、治療目的:緩解肌痙攣,提高或恢復患者的運動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步態(tài)、畸形等)。,肌痙攣的治療,2. 治療方法(1) 解除誘因 一些痙攣與各種外界刺
11、激有關,因此在治療前要盡量消除誘發(fā)肌痙攣的因素,如發(fā)熱、結石、尿路感染、壓瘡、疼痛、便秘和加重肌痙攣的藥物等。通常誘因解除后,肌痙攣會有明顯減輕。,,(2) 姿勢和體位 某些姿勢和體位可減輕肌痙攣。患者應從急性期開始采取抗痙攣的良姿體位,可使異常增高的肌張力得到抑制,如腦血管意外、顱腦外傷的急性期采取臥位抗痙攣模式體位,可減輕肌痙攣;脊髓損傷患者利用斜板床站立,也可減輕下肢肌痙攣。腦癱患兒的正確抱姿等。,,(3) 物理治療 1)冷療法
12、 用冰敷或冰水浸泡痙攣肢體5~10s,可使肌痙攣產生一過性放松。 2)水療 水壓對肌肉持久的壓迫與按摩有利于肌痙攣的緩解。室溫保持在25度,水溫宜在300左右。3)溫熱療法 各種傳導熱(如蠟、砂、泥等)、輻射熱(紅外線)及內生熱(超短波)4)痙攣肌及其對抗肌的交替電刺激療法 是將波寬和頻率相同,但出現的時間有先、后的兩組方波,分別刺激痙攣肌及其拮抗肌,使兩者交替收縮,利用交互抑制和高爾基腱器興奮引起的抑制,以對抗痙攣。,,(4)
13、運動治療 運動療法包括主動運動、被動運動和按摩等手法治療。① 主動運動痙攣肌的拮抗肌,產生交互性抑制作降低肌痙攣。如肱二頭肌痙攣可練習肱三頭肌的主動和抗阻收縮;② 被動運動時也可結合某些反射機制來降低肌張力,如被動屈曲足趾可降低肌張力;③ 深而持久的肌肉按摩,或溫和地被動牽張痙攣肌,可降低肌張力。,,(5) 抑制異常反射性模式 應用各種神經發(fā)育治療技術對患側肢體出現的不同程度的異常反射性模式進行抑制,可緩解痙攣。如對于腦血管意外患者出現
14、的痙攣,可通過Bobath技術、Rood技術以及PNF技術抑制痙攣模式,調整肌張力,以建立正確的姿勢模式和功能活動模式。,,(6) 肌電生物反饋 肌電生物反饋可減少靜止時肌痙攣及其相關反應,也可抑制被動牽伸時痙攣肌的不自主活動。利用肌電生物反饋再訓練痙攣肌的拮抗肌,也能起到交替抑制的作用。,,(7) 矯形器的應用 可利用上肢或下肢矯形器矯正痙攣。如用于內收肌痙攣的外展矯形器,用于屈肘肌痙攣的充氣壓力矯形器,用于足下垂內外翻的踝足矯形器等
15、。其作用除了能防止肌痙攣的加重外,還能防止攣縮,應早期積極采用。,,(8) 藥物治療 常用藥物:① Dantrolene 硝苯呋海因:原理是梭內外肌肌肉細胞膜抑制。用法為25mg Bid,每周增加25-50mg,最大劑量200-400mg/d。副作用有無力、頭暈、胃腸道反應、肝臟損害。,,② Diazepam 安定:作用于脊髓腦干控制痙攣,有效阻斷脊髓內和上位神經元以a-GABA為傳導物質的突觸。用法從2mg Bid開始,每周增加2mg
16、,最大40-60mg/d。副作用有鎮(zhèn)靜、疲乏、抑郁、共劑失調、記憶力減退、藥物依賴。,,③ Baclofen:β-4氯苯基γ-氨酪酸,是突觸前抑制的神經遞質GABA的B型受體的激動劑??诜看?~7.5mg,一日3~4次,逐漸增大劑量達最佳療效或出現副作用,最高日劑量120-150 mg??刹捎闷は轮踩隑aclofen泵的給藥方式。副作用有頭昏、乏力、惡心和感覺異常。,,④其它藥物:嗎啡、度冷丁等可激動阿片受體,阻止傷害性刺激的傳入,在
17、鎮(zhèn)痛的同時也可減輕肌痙攣??蓸范ê蛅izanidine是α2腎上腺素能激動劑,能恢復髓內的各種去甲腎上腺素的抑制,對肌痙攣有效,但不如Baclofen。,,(9) 神經溶解技術(neurolysis) 采用石炭酸或酒精注射,以溶解破壞神經軸索,降低或阻止神經沖動傳遞,從而減輕肌痙攣。酒精的濃度為50%~100%。作用持續(xù)3~6月。,,1)注射部位:神經干或肌肉運動點。2) 常用的注射:① 脛神經封閉:脛神經位于膝關節(jié)后腓腸肌兩個頭和腘
18、繩肌內外側腱的中間。封閉可減輕馬蹄內翻足和踝陣攣,幫助步行。② 閉孔神經封閉:閉孔神經位于內收長肌起點外側。封閉可減輕股內收肌痙攣,利于穿褲、洗浴和插管護理,改善剪刀步態(tài),防止髖脫位和膝內側壓瘡。,,③ 坐骨神經封閉:位于閉孔神經后方,坐骨結節(jié)外側,臀大肌肌腹下緣。也可按需要封閉其分支。封閉可減輕腘繩肌肌痙攣,改善坐姿,防止攣縮和壓瘡,增加膝ROM,并在站立和行走轉換時使足跟可以觸地。,,(10) 化學去神經技術(chemodenerv
19、ation) 在運動點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迅速地與神經肌接頭的膽堿能突觸前受體結合,阻滯神經突觸興奮傳導的鈣離子內流,使乙酰膽堿釋放障礙,從而引起較持久的肌肉松弛作用。,,(11) 手術治療 嚴重的肌肉痙攣經較長期非手術治療無效時,可選用手術治療。常用手術方法包括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SPR)、肌腱延長術及神經切斷術等。,康復實例,病例一:患者周海軍,男,27歲,診斷:自發(fā)性腦出血恢復期,因“突發(fā)頭痛伴左側側體無力2小時”入院神經外科
20、,2009年3月10日轉入我科,左側肢體肌張力增高,上、下肢屈曲,被動伸直困難,Ashworth分期:3級,于2009年3月15日注射A型肉毒毒素500IU,7天后,患者左側肢體肌張力明顯降低,Ashworth分期:1級,上、下肢均呈伸直位,配合運動治療1周,患者可站立,3周后患者可步行。,病例二:患者劉輝明,男,31歲,診斷:1、重癥腦外傷并植物狀態(tài),2、雙肺挫傷并感染,3、因“頭部外昏迷”于200年1月2日入院神經外科,治療后生命征
21、轉正常,但因神志昏迷,四肢抽搐,口吐白泡,全身大汗不止,于2009年3月16日轉達入康復醫(yī)學科治療,于2009年3月18日注射A型肉毒毒素600IU,8天后,全射肌抽搐、痙攣、強直明顯好轉,上肢肌張力Ashworth分期:3級降為1級,全身大汗消失,營養(yǎng)狀態(tài)好轉,胸廓呼吸動度改善,肺部感染得到控制,病情一度好轉;注射4周后,神志已清醒。,,病例三:康復醫(yī)學科住院患者歐小南,男,歲,診斷:1、脊髓損傷。因“胸背部外傷后”入院神經外科,20
22、09年3月21日轉入我科,左側肢體肌張力增高,上、下肢屈曲,被動伸直困難,Ashworth分期:3級,于2009年3月4日注射A型肉毒毒素500IU,8天后,雙下肢肌張力明顯改善,Ashworth分期:1級,經配合運動訓練一周后可站立。,,病例四:康復醫(yī)學科門診患者,女,診斷:1、雙側面肌痙攣,注射前,患者雙眼不能睜開,需用雙手上提眼瞼方能視物,口角抽動不止。于2009年月日注射A型肉毒毒素100IU,8天后患者雙眼可以自行睜閉,口角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