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導(dǎo)學案用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鄂托克前旗中學ETuoKeQianQidleSchool鄂托克前旗中學ETuoKeQianQidleSchool高一年級第一學期語文導(dǎo)學案高一年級第一學期語文導(dǎo)學案高一年級第一學期語文導(dǎo)學案高一年級第一學期語文導(dǎo)學案共10頁第1頁有志者事竟成共10頁第2頁課題:課題:《燭之武退秦師》授課時間授課時間:主備人主備人:張冬梅張冬梅審核審核:高一語文組高一語文組班級:班級:姓名:姓名:【教學目標教學目標】1理解文章內(nèi)容,積累《左傳》有關(guān)知識,

2、掌握文中常用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2學習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險阻,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窘虒W重點教學重點】1理解文意,積累掌握文中常見實詞、虛詞的意義及用法。2準確翻譯文中重要的句子,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文言句式特點?!窘虒W難點教學難點】把握人物形象,賞析燭之武高超的勸說藝術(shù)【教學方法教學方法】誦讀法、研讀法、圈點討論法第一課時:問題生成課第一課時:問題生成課【知識鏈接知識鏈接】本文所記秦、晉圍鄭之事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

3、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晉楚交戰(zhàn),鄭國曾出兵幫助過楚國,結(jié)果楚國失敗,盡管之后鄭國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jié)好,但是最終也沒有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quán),就于公元前630年發(fā)動了這次戰(zhàn)爭,因為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愿望,秦晉歷史上關(guān)系一直很好,因此秦晉聯(lián)合也就成了必然。【文學常識文學常識】本文選自《左傳》,原名《春秋左氏傳》相傳為春秋時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它是我國第一部敘

4、事詳盡的編年體史書,它善于描寫戰(zhàn)爭和記述人物的言行,記事條理清楚,敘述精確,詳略得當。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與《公羊傳》、《谷梁傳》同是注解《春秋》的史書,被成為“春秋三傳”?!洞呵铩肥俏覈钤绲木幠牦w史書。史書體例①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②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guān)歷史事件,如《左傳》。③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如《戰(zhàn)國策》。④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⑤紀事

5、本末體: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guān)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chuàng)于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⑥紀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窘虒W過程教學過程】一、查找資料,熟悉下列成語或歷史典故。秦晉之好貪得無厭勝之不武春秋筆法重耳之亡城濮之戰(zhàn)《春秋》三傳二、自讀課文,給下列字詞注音函()陵氾()南夜縋()而出佚()之狐闕()秦失其所與()朝()濟不知()逢()孫共()其乏困秦伯說()陪()鄰杞()子三、自讀課文,依據(jù)提示完成下列

6、表格內(nèi)容。涉及國家涉及國家人物人物人物事跡人物事跡秦國秦國秦穆公圍鄭,后被說服而退兵鄭國鄭國晉國晉國鄂托克前旗中學ETuoKeQianQidleSchool鄂托克前旗中學ETuoKeQianQidleSchool高一年級第一學期語文導(dǎo)學案高一年級第一學期語文導(dǎo)學案高一年級第一學期語文導(dǎo)學案高一年級第一學期語文導(dǎo)學案共10頁第5頁有志者事竟成共10頁第6頁C.以其無禮于晉(它,指代鄭國)共其乏困(代使者)吾其還也(還是,表商量語氣)失其所

7、與,不知(自己,自己的)D.(秦軍)乃還(于是,就)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竟,竟然)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你,你的)斷其喉,盡其肉,乃去(才)4.小組合作整理總結(jié)本文出現(xiàn)的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特殊句式等文言現(xiàn)象、通假字:(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3)夫晉,何厭之有()(4)秦伯說,與鄭人盟()(5)失其所與,不知()、詞類活用:①燭之武退秦師()②且貳于楚也()③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若

8、()④亡鄭而有益于君()⑤越國以鄙遠()⑥領(lǐng)之厚,君之薄也()⑦共其乏困()⑧且君嘗為晉軍賜矣()⑨既東封鄭()⑩若不闕秦()⑾闕秦以利晉()⑿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古今異義①東道主古義:今義:②行李古義:今義:③乏困古義:今義:④夫人古義:今義:、特殊句式判斷句①②省略句: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賓語前置句:夫晉,何厭之有?(“有”的賓語“何厭”前置,“之”作為標志。翻譯時要調(diào)整為“有何厭”)狀語后置句:以其無禮于晉(介賓短語“

9、于晉”作狀語,后置,翻譯時要調(diào)整為“于晉無禮”)文中還有哪些狀語后置句?①②第二課時:問題解決課第二課時:問題解決課一準確翻譯下列句子1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2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3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4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5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二賞析燭之武高超的勸說藝術(shù)1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概括燭之武這一人物形象2燭之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