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超聲診斷29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婦科超聲診斷,,,第一章 婦科超聲診斷,第一節(jié) 女性內生殖器的解剖學 女性內生殖器包括子宮、卵巢、輸卵管和陰道,輸卵管和卵巢又為子宮附件。 一、子宮位置: 子宮位于盆腔內,膀胱與直腸之間,下端伸入陰道,      存在形式有平位、前位、后位、前屈、后屈位子宮的形態(tài):  倒置的梨形,上寬下窄,分底、體、宮頸、          宮體與宮頸之間長約1Cm處為子宮峽部。          宮頸呈

2、圓柱狀,內口與子宮相連,外口與陰道相         連,內口與外口之間為宮頸管組織解剖結構: 從外向內為漿膜層、(即腹膜)、 肌層(為縱橫交錯的肌組織及纖維組織并血管貫其)、 內層的黏膜。(厚薄隨月經周期變化而不同),

3、 宮頸為結締組織及彈力纖維構成,外包堅韌的筋膜。比鄰關系:膀胱、尿道、輸尿管、直腸、直腸陷窩,子宮的血液供應:發(fā)出 :自髂內動脈前干走行:沿盆壁向前下走行,經闊韌帶和子宮旁組織,跨輸尿管   達宮旁陰道上部的宮頸之前分支分支: 1支為陰道宮頸支    另1支分宮底、 輸卵管、卵巢支 沿途分支進入子宮,宮內動脈有外向內為放 射狀動脈、螺

4、 旋動脈。隨月經周期有變化規(guī)律及頻普有不同子宮韌帶共4對:闊韌帶 宮頸主韌帶 圓韌帶 子宮骶骨韌帶二、陰道 位置: 上連宮頸,下通外陰 長度: 10-12Cm 組織結構:薄層肌肉與黏膜,三、卵巢  位置:變異較大,正常時位于子宮兩側偏上,骨盆的左右側壁 形態(tài):扁橢圓形,表面凸凹不平, 大?。弘S年齡而異,青春期前較小,育齡期約4X3X1Cm, 絕經期后約1

5、X1X1Cm?!〗M織結構:表面為白膜(一層結締組織) 白膜下的皮質(始基卵泡) 髓質(由結締組織、血管、神經、淋巴管及少量平滑 肌纖維組成) 卵巢血供:雙重供血,即發(fā)自腹主動脈的卵巢動脈和子宮動脈的 卵巢分支   發(fā)出:卵巢動脈起于腹主

6、動脈前外側壁  走行:沿腰大肌前方行止骨盆,越過輸尿管及髂總動脈達卵 巢門,分支入 卵巢,主干達子宮緣上部與子宮動脈卵 巢支吻合。四、輸卵管:分為間質部、峽部、壺腹部、漏斗部五、臨近器官 膀胱、尿道、輸尿管、直腸、直腸陷窩,第二節(jié) 婦產科超聲檢查方法及正常超聲表現一、檢查方法1、儀器:2D—顯示形

7、態(tài)學變化 CDFI—顯示血流動力學變化2、探測途徑: (1)經腹壁超聲檢查 (2)經陰道超聲檢查 (3)經宮腔檢查 (4)經直腸 檢查 (5)超聲造影法 (6)介入超聲法3、彩超的應用范圍 (1)CDFI的婦產科發(fā)展: (2)CDFI的應用價值:目前價值在于能否提高斷率 (3)不能提高診斷率,可提供更多的診斷信息,增強醫(yī)生診斷信心。 (4)經濟價值(醫(yī)

8、院、科室) (5)阻力指數測定價值大,流速及流量不評價4、子宮、卵巢彩超觀察內容 (1)子宮卵巢動脈阻力指數與月經周期密切相關 雌激素 靶細胞 孕激素 子宮肌細胞、卵巢 、盆腔血管 (2)月經周期子宮卵巢血管阻力的變化與性激素變化 一

9、致 (3)阻力指數不能簡單地以某一數字作為診斷的分界線,周期動 態(tài)變化是正常(有高低變化,無絕對值),,,,二、正常子宮超聲表現子宮位置: 平位、前位、后位、、、形態(tài)、輪廓、包膜子宮回聲:漿膜、肌壁、黏膜回聲子宮內膜:位置:居中、線狀強回聲 厚度:隨月經周期性變化 月經期(1-5天

10、) 弱回聲或不顯示 增殖期 (6-14天)回聲漸增強增厚,厚約 3-6 毫米 分泌期(15天-)內膜厚約6-14毫米其周圍有低回聲暈 宮頸: 圓柱狀,宮頸回聲比宮體回聲強子宮測量及正常值 :大小與年齡、體型、生育史有關,正常育

11、齡婦 女子宮測量與大小如下: 測量:長徑從宮底至宮頸內口,前后徑垂直長徑的最大徑,橫徑取宮體中上部最大距離。 長徑 6-7毫米 前后徑 2-3毫米 橫徑 4-5毫米 三徑類加 ≤15毫米

12、(不包括宮頸),子宮血流灌注特點: 1、尋找子宮動脈方法:多在宮體近宮頸處找到 2、頻普特點: 尖峰、單相、上升速度快,下降速度 慢,舒張期有低速血流。 3、阻力指數:隨月經周期呈規(guī)律性變化           非妊娠期分泌晚期及月經期增高: RI:0.88±0.1 分泌早中期 (黃體期): RI:0.84±0.06

13、 增殖期為中間值 : RI:0.85± 0.07 妊娠期 血管數量多 流量大 D期頻譜增高 RI:0.5左右,,三、正常卵巢超聲表現,形態(tài):扁橢圓形大小;約4x3x1cm,青春前期及絕經期較小回聲: 中低水平回聲,表面不規(guī)整 內部可見數個無回聲小囊泡

14、 隨月經周期卵泡大小有變化月經周期卵泡生長規(guī)律: 月經5-10天,卵巢內有一個或數個發(fā)育卵泡,直徑5-10mm; 10-14天,其中一個卵泡迅速增大,每天增長2-3mm; 排卵前幾個小時可增長7mm。成熟卵泡標準: 卵泡直徑 20-30mm 卵泡壁薄、飽滿、張力高 卵

15、泡位于卵巢一側表面,無卵巢組織覆蓋排卵后表現: 卵泡明顯縮小或消失 卵泡塌陷,內部有中低點狀回聲,提示黃體生成 子宮直腸窩少量液體,卵巢血流表現: 1、卵巢血流可測得部位: 在漏斗韌帶和卵巢門處 2、血流特點: 隨月經周期變化很大 卵泡增殖期: 中等阻力血流頻普RI:0.50左右

16、排卵前期12-14D: RI 進一步降低 黃體生成期: RI:0.4左右(為黃體血流) 黃體血流來源:排卵時產生的新生血管 未受孕黃體血流持續(xù)時間: 9—10天 進入月經期: RI:0.7-0.8 已受孕時黃體血流持續(xù)時間:妊娠3個月消失,第三節(jié) 女性生殖器發(fā)育異常 一、發(fā)生的原因 胎兒胚胎時期,在生殖器發(fā)育過程中,如受到

17、任何內在或外來因素的干擾或侵襲,均可導致各種各樣的發(fā)育畸形。二、異常的種類 子宮的發(fā)生來自胚胎時期的副中腎管,副中腎管的頭端發(fā)育成兩側的輸卵管口,尾端匯合形成子宮,根據副中腎管發(fā)育的障礙不同可將子宮、陰道先天性畸形分為以下類型:1、副中腎管停止發(fā)育(1)幼稚子宮或先天性無子宮:(2)單角單頸子宮:2、副中腎管會合不良 (1)雙子宮: (2)雙角、雙頸子宮: (3)雙角但頸子宮: (4)弓形子宮:3

18、、副中腎管會合后中隔未完全退化 (1)縱隔子宮: (2)不完全縱隔子宮:4、混合性缺陷:包括子宮各種形態(tài)畸形 9,三、子宮畸形的聲像圖表現幼稚子宮: 各徑線測值小于正常 宮體/宮頸=1或<1;內膜發(fā)育不良 始基子宮: 子宮很小,無宮腔回聲 先天性無子宮: 找不到子宮結構,卵巢可正常,常合并無陰道 雙子宮:

19、 可分別顯示兩個完整的子宮體、宮頸、宮內膜圖 象,常合并雙陰道或陰道縱隔圖象。 雙角子宮: 正中縱斷時長徑較小,探頭上部向外偏移后長徑增大, 橫斷時宮底呈馬鞍形,連續(xù)橫斷時可見內膜分離現象單角子宮: 子宮位置偏左或偏右體積較小,外形呈梭形,一側發(fā)育 完好,有正常卵巢。另一側為殘角,故又稱殘

20、角子宮縱隔子宮: 子宮外形正常橫徑稍大,子宮內膜呈分離現象,兩組內 膜間為分隔,回聲與子宮一致。,第四節(jié) 子宮疾病,一、子宮肌瘤(一)子宮肌瘤的病理特點形態(tài): 實質性球形腫塊大小、多少不一假包膜:被壓縮的肌纖維組成瘤體切面:白色或帶有紅色,由旋渦狀排列的平滑肌及纖維結締組織交叉組成。繼發(fā)變性:玻璃樣變、囊性變、紅色樣變、鈣化、肉瘤樣變生長部位: 肌壁間、漿膜下、黏膜下、宮頸、

21、闊韌帶(二)聲像圖表現子宮增大形態(tài)失?;芈暡痪?內膜受壓腫瘤回聲 壁間肌瘤呈同心圓排列的中低回聲 ,漿膜下者為低回聲,黏膜下或強回聲,肌瘤與肌壁間有衰減的裂隙為低回聲。宮頸肌瘤:子宮內膜線以下,宮頸前后唇部實性腫物,宮頸管受壓闊韌帶肌瘤:為帶蒂的漿膜下肌瘤突到闊韌帶,表現為子宮一側實性腫物繼發(fā)變性:玻璃樣變?yōu)榈突芈?,囊性變?yōu)闊o回聲區(qū),紅色樣變?yōu)槿焉锲诩×鰺o回聲或低回聲;鈣化為強回聲伴聲影;肉瘤樣變?yōu)榭焖僭龃蟛⒌妥?/p>

22、血流。CDFI:1、無血流型 2、內呈點狀血流型 3、周邊呈環(huán)狀或半環(huán)狀血流型4、內呈豐富血流型 5、頻譜多普勒:阻力指數≥0.5,二、子宮腺肌癥,(一)病變特征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可合并外在性異位子宮體積多呈彌漫性增大,以后壁明顯切面無螺旋狀結構,其間可見粗厚的肌纖維小囊腔,腔隙間可見陳舊血液。可呈局限性即子宮腺肌瘤,但無假包膜約50%合并子宮肌瘤(二)聲像圖表現子宮均勻性增大內膜多數居中肌壁

23、回聲不均勻、可呈實質性低回聲、強回聲、小無回聲區(qū)子宮大小及內回聲隨月經前后有變化子宮腺肌瘤呈局限性異?;芈晠^(qū),內有無回聲,邊界較模糊無包膜,后壁居多CDFI:無特異性表現,血供來源于子宮正常血管,血管分布上無環(huán)狀或半環(huán)狀血瘤,可于子宮肌瘤鑒別,三、子宮肥大癥,(一)病因多產婦慢性子宮復舊不全卵巢功能障礙:雌激素持續(xù)刺激,子宮肌肥厚,常見于臨床上 子宮功能性出血患者。

24、炎癥:卵巢、盆腔、子宮肌炎等引起膠原纖維增生致子宮增大盆腔淤血:引起肌層纖維增生,子宮肌層血管硬化等。(二)病理改變肉眼所見: 子宮均勻性增大,肌層厚度達2.5-3.5cm,切面呈白色或粉紅色,纖維束呈編織狀排列。內膜正常厚度。少數合并小肌瘤或內膜息肉組織形態(tài):(1)單純平滑肌細胞肥大(2)子宮肌層膠原纖維增生,形成子宮纖維化均勻性增厚,(3)肌層內血管壁變化 ,多見于慢性子宮復舊不良著,可見動靜脈擴張 (三) 超聲

25、表現子宮各徑測值均增大,肌壁通常大于2.5Cm。2子宮形態(tài)飽滿,回聲多無變化。但膠原纖維增生時回聲增強。內膜線居中CDFI:無特異性改變,四、子宮內膜良性病變及聲像圖表現,(一)子宮內膜息肉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炎癥、內分泌紊亂、特別是雌激素水平過高,局部內膜刺激而形成,是非贅生性的,惡變率較低。病理:(1)大體特點:局限性的內膜腫物突出于子宮腔內,可單發(fā)或多發(fā)圓形或橢圓形,形態(tài)及大小不定,小者1-2mm,大者可充滿宮腔(

26、2)鏡下:息肉由子宮內膜組成,是一種未成熟上皮,對孕激素不起反應,但可發(fā)生增生臨床癥狀:月經改變、陰道分泌物增加,內膜面積增加超聲表現: (1)宮腔線消失 (2)宮腔內局部回聲稍增強,也可呈低回聲區(qū),可有小囊腔(腺體增生所致) (3)彩超可探及基底部血管分布(二)子宮內膜增生過長及超聲表現病理類型及超聲表現:(和過去分類不同)(1)簡單型增生過長:又稱腺囊型增生過長,宮腔內膜容積增大,腺體及間質均增生,內膜厚

27、 3- 12mm或嚴重時達20mm。內膜增厚的高回聲伴無回聲小暗區(qū) (2)復雜型增生過長:又稱腺瘤型增生過長 (3)不典型增生過長:病灶多為局部性,多發(fā)型,可與多種內膜病變合并存在(2)和(3) 二者為內膜癌的癌前病變,表現為內膜均勻性增厚呈高回聲,與肌壁界限不清。 三種內膜病變性質主要靠病理診斷。鑒別診斷 (1)增殖期子宮內膜 :內膜增厚

28、呈三線征,內膜與肌層間低回聲暈 (2)長期無排卵患者: 內膜增厚呈梭形,雙側卵巢可見多個小卵泡或多囊卵巢征 (3)三苯氧胺治療后或宮外孕的內膜改變: 內膜呈高度分泌反映的蜂窩狀增厚改變 最終鑒別還需要病理,(三)子宮內膜癌(子宮體癌),病理類型 病變大體類型: 彌漫型 局限型 息肉型組織分型 腺癌 鱗腺癌 腺角化癌 透明

29、細胞癌(極少見)腫瘤分期 Ⅰ、病灶局限在內膜 Ⅱ、侵犯肌層,未達漿膜層 Ⅲ、侵犯漿膜層及卵巢或輸卵管 Ⅳ、癌腫轉移至盆腔以外器官臨床表現 絕經后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 陰道排液 疼痛 晚期轉移可有腎盂、輸尿管擴張,超聲表現 早期—TAS可無陽性發(fā)現或輕度宮腔分離 TVS可見宮內膜不規(guī)則稍增厚或小的隆起性病變伴宮腔輕

30、 度積液 中晚期— 子宮增大、形態(tài)不規(guī)整彌漫型子宮內膜呈不均勻增厚,局限型局部呈團塊狀回聲, 基底部增厚;息肉型為息肉狀突起的腫塊回聲,基底部增厚。當癌組織有壞死、出血時,可見不規(guī)則液體回聲癌組織阻塞宮頸管時可表現宮腔積液、積膿或積血所致的無 回聲多向肌層和宮頸浸潤經陰道超聲可根據子宮內膜癌肌層浸潤的深度進行分期,正常子宮內膜與肌層間低回聲暈環(huán)斷裂示侵及肌層,漿膜層斷裂為侵及盆腔;

31、肌層侵及深度分小于50%和大于50%。盆腔外病灶為4期,分期為臨床選擇治療方案及判斷預后有重要意義。彩色DOPPLER超聲表現為內膜癌周邊或內部可見較豐富、彩色、點狀、條狀或團狀血流,頻譜多普勒呈低阻血流特征,RI:<0. 5診斷參考標準: 內膜厚度 >10mm RI:<0. 5 敏感性90%,特異性100%,第五節(jié) 卵巢疾病,一、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一

32、)病理 1、病理特點:異位的子宮內膜隨卵巢的功能變化,周期性 出血和其周圍組織纖維化而逐漸形成囊腫。 2、囊腫特點:內含巧克力樣陳舊性血液;大小約5-6Cm多 見;大者可達20公分,囊腫多與周圍組織緊密粘連; 50%以上累及雙側卵巢 (二)超聲表現卵巢區(qū)可見單發(fā)或

33、多發(fā)無回聲區(qū),內有散在點狀回聲壁厚,內膜不光滑一般5-6Cm周期性變化,月經期內部回聲增多,伴體積增大囊內可有粗細不等的間隔或團狀偏強回聲,也可呈囊實性雜亂回聲。CDFI:囊壁可有血流信號,囊內無,二、卵巢非贅生性囊腫的,濾泡囊腫1、形成原因—卵泡不成熟或成熟后不排卵未破裂或閉鎖,卵泡液潴 留而形成囊腫。2、超聲表現—卵巢內可見圓形無回聲一般1-3Cm,位于卵巢表面,

34、 定期追蹤可見囊腫消失。黃體囊腫1、形成原因—黃體血腫液化所致2、超聲表現—卵巢內見無回聲區(qū),大小約3-5Cm左右,內可有分 隔、光帶或雜亂高回聲;黃體破裂可發(fā)生急腹癥與宮 外孕鑒別。黃素囊腫1、形成原因—滋養(yǎng)細胞病變分泌大量HCG刺激卵泡黃素化而成,

35、 多雙側性2、超聲表現—卵巢內可見圓形或橢圓形無回聲區(qū),壁薄邊清,呈分 葉狀。內有纖細分隔帶,大小不一;原發(fā)病治愈后和 隨之消失。多囊卵巢1、形成原因—月經調節(jié)機制失調,內分泌紊亂所致2、超聲表現—卵巢呈輕、中度腫大,輪廓清晰,包膜回聲增強;卵巢內可見數個 大小相似的小卵泡回聲,一切面

36、卵泡多在10個以上,直徑小于5mm;月經 周期見不到發(fā)育的優(yōu)勢卵泡;卵巢髓質增強卵泡被擠向周邊;回聲增強,血流豐富巧克力囊腫(見卵巢子宮內膜移位),三、卵巢贅生性腫瘤,病理類型 發(fā)病年齡 :20-50歲 腫瘤類型:世界衛(wèi)生組織按組織發(fā)生來源將卵巢腫瘤分為三類 1、上皮性或體

37、腔上皮性腫瘤(最常見,占2/3) 漿液性 黏液性 良性、交界性、惡性腫瘤 子宮內膜樣 透明細胞瘤

38、 纖維上皮瘤 良性、交界性、惡性 混合性上皮瘤等 2、性索(性腺)間質腫瘤 顆粒細胞瘤、卵泡膜細胞瘤、纖維瘤等 3、生殖細胞

39、瘤 各型畸胎瘤、無性細胞瘤、內胚竇瘤、絨毛膜癌等 # 另外有非特異性間質和轉移性的卵巢腫瘤: 惡性淋巴瘤、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肉瘤、轉移性瘤 卵巢腫瘤超聲類型卵巢

40、腫瘤良惡性的鑒別診斷漿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畸胎瘤卵巢纖維瘤、纖維上皮瘤、腺纖維瘤、卵泡膜細胞瘤等實質性良性腫瘤,,,卵巢腫瘤的超聲分類 囊性腫塊—絕大多數為良性 混合性腫塊——部分良性、部分交界性、部分惡性 實性 腫塊 ——絕大多數惡性卵巢良惡性腫塊的聲像圖特點 卵巢腫瘤良惡性的超聲特點

41、 聲像圖表現腫塊性質 包 膜 內部回聲 隔 彩色多譜勒 腹水 良性 清楚、光滑 無或均勻 無或薄 包膜有點狀血流 無

42、 規(guī)則 RI:>0.5 交界性 清楚、 稍不均勻、 較厚、部 包膜和分隔有血流 無 欠光滑 部分不規(guī)則 分不不規(guī)則 RI:0.4-0.5惡性 不清楚

43、 不均勻 厚、不規(guī)則 邊周、腫塊內、間隔 模糊 完全不規(guī)則 乳頭樣實質內血流豐富 有 RI:<0.5,,,,,,1、囊腺瘤和囊腺癌:

44、(1)漿液性囊腺瘤和癌: 發(fā)病年齡:生育期 發(fā)生部位: 雙側占1/4 病理特點: 單純漿液性 、乳頭狀漿液性囊腺瘤、漿液性囊腺癌 超聲表現: 單純漿液性囊腺瘤 ①腫瘤輪廓清晰,呈圓形或橢圓形無回聲; ②囊壁纖薄,光滑完整; ③多房性囊

45、內有纖細間隔光帶回聲; ④囊后壁及后方回聲增強; ⑤囊腫一般為5-10Cm; ⑥CDFI:囊壁可有點狀血瘤信號。RI:>0.5 乳頭狀漿液性囊腺瘤 ①腫瘤輪廓清晰,呈圓形或橢圓形無回聲; ②囊壁可見多少不等的小乳頭或較大乳頭,乳頭基底規(guī)則;乳頭間

46、 常見鈣化的強回聲小體;另一種形式為囊腫的壁增厚,內壁呈毛 刷狀小疣狀突起,③多房性囊內纖細間隔光帶可見小乳頭狀回聲; ④囊后壁及后方回聲增強; ⑤囊腫一般為5-10Cm; ⑥CDFI:囊壁或乳頭可有點狀血瘤信號。RI:>0.5漿液性囊腺癌①多為雙側,呈圓形或分葉狀,體積大,多超過10C

47、m②壁明顯增厚,不光滑,可見實性結節(jié)突向囊腔,向外浸潤時失去連續(xù)性③瘤內實變趨勢明顯,大部分為實性為主,少部分為囊性,瘤內出血時可見較多點狀回聲④間隔紊亂增厚,可見團塊狀或不規(guī)則結節(jié)狀實性回聲⑤CDFI:瘤周、瘤壁、瘤內可見豐富動脈血流信號,RI:<0.5⑥多合并腹水,(2)黏液性囊腺瘤和癌:發(fā)病年齡:中年婦女發(fā)生部位: 絕大多數為單側 病理特點: 最大特點為以分隔為主,多少不等,內含粘稠液體、膠凍或藕粉樣黏液,是一種

48、糖蛋白,囊壁光滑,良性瘤雖然體積大但內部結構簡單,惡性瘤內部結構雜亂,囊壁和隔厚薄不均,常有實變趨勢,乳頭增生等。 超聲表現: 單純型黏液性囊腺瘤表現為: ①小型或中等大小,圓形,囊壁光滑較厚 ②單房或多房,隔光滑而均勻 ③囊內為液性區(qū),內含較密或稀少點狀回聲,需與巧克力囊腫鑒別 多隔性囊腺瘤表現為 ④囊內多隔多房,光滑

49、均勻 ⑤房內有密集光點,部分為單純液體回聲 ⑥CDFI:囊壁及分隔上可見血流信號。RI:>0.5,黏液性囊腺癌①單側,呈圓形或分葉狀②壁明顯增厚,不光滑,向外浸潤時失去連續(xù)性③瘤內實變趨勢明顯,可見不規(guī)則的實性團塊大小不等可見較多點狀回聲④間隔紊亂增厚,可見團塊狀或不規(guī)則結節(jié)狀實性回聲⑤CDFI:瘤周、瘤壁、瘤內可見豐富動脈血流信號,RI:<0.5⑥多合并腹水腹腔黏液瘤病

50、 多因黏液瘤破裂內容外漏,引起盆腹腔廣泛的黏液瘤播散和種植,可侵犯肝、腎、腸等多個臟器及盆腹腔多部位。①盆腹腔內可見多隔多房囊性2,無明顯界限,與臟器粘連,類似黏液性囊腺癌特點②病變間隙可見液體回聲及點狀回聲,2、良性畸胎瘤及惡性畸胎瘤良性囊性畸胎瘤:少女多見,發(fā)病率約16.4%,無特異臨床癥狀,如有囊腫蒂扭轉或惡變,可出現癥狀。惡變率為5%。 病理特征:單側多見,雙側占10-20%,表面光滑,圓形或不規(guī)則結節(jié)形,切

51、面為單房或多房,囊內充滿皮脂樣物混合有毛發(fā)、牙齒、骨骼。惡性畸胎瘤:較少見,年輕婦女多見,約占所有卵巢腫瘤的0.2%。 病理特征:瘤體較大,多呈實性或半實性,切面瘤內可見壞死、脂類、毛發(fā)等物。良性囊性畸胎瘤和惡性畸胎瘤的超聲表現: (1)良性畸胎瘤:1)類囊性:壁厚,內有密集點狀回聲2)囊內面團征:一個或數個強回聲團,伴聲影3)囊內發(fā)團征:月牙形強回聲團,后方回聲衰減4)脂液分層征:上層為密集光點,下層為液體無回聲

52、。5)混合型:兼有以上多種回聲表現,(2)、惡性畸胎瘤:1)瘤體較大,形態(tài)不規(guī)整2)瘤壁增厚,可有實性結節(jié)3)內含粗大分隔、實性腫塊、囊性區(qū)、強回聲團、粗大點狀回聲4)CDFI:瘤壁及瘤內分隔和實性團塊可見低阻血流,RI<0.55)腹水回聲3、卵巢實性腫瘤:種類較多,包括卵巢纖維瘤、勃勒那氏瘤、卵巢子宮內膜癌、卵巢透明細胞癌、內胚竇癌、顆粒細胞癌、卵巢膜細胞瘤等,上述卵巢腫瘤中,除卵巢纖維瘤及勃勒那氏瘤外,其余均為惡性。

53、1)卵巢纖維瘤:占所有卵巢腫瘤的2-5%,多見于絕經期婦女 病理特征為表面光滑,切面為實質、質密、交錯 的結締組織,可有退變小囊性區(qū),可合并胸腹 水,但切除腫瘤后可自然消失。 超聲表現: 但側、中等大小、囊壁不清、內回聲為實性,較衰減,均質

54、,可有鈣化斑和聲影。也可見退性性小囊狀無回聲。約有1-2%合并胸腹水為麥格氏綜合癥。2)勃勒那瘤:與纖維瘤鑒別,主要為內回聲明顯衰減。3)其他實性腫瘤較少見。,3)卵巢癌:病理類型:包括卵巢子宮內膜癌、透明細胞癌、卵巢內胚竇癌、無性細胞癌、顆粒細胞瘤、卵巢膜細胞瘤等超聲表現:1、腫瘤大小不定,2、包膜完整者預后好,不完整者預后不佳3、內回聲實性不均質,可見壞死液化的小暗區(qū)4、腫瘤后方回聲衰減5、常合并腹水6、CDFI

55、:腫瘤周邊及內部可見動脈血流信號,阻力指數小于0.47、卵巢轉移癌為雙側性,較大時雙側腫瘤可在子宮上方接近形似啞鈴狀,中央有界限,原發(fā)腫瘤多為胃、結腸、乳房等,稱庫肯勃氏瘤。,.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婦科疾病中的應用價值CDFI的應用價值:1、為婦科疾病的鑒別診斷及腫塊的良惡性判斷提供了血流動力學及血流形態(tài)學方面的信息。子宮肌瘤的周邊可見環(huán)狀或半環(huán)狀血流的特征與子宮腺肌癥子宮肌層內血流稀少及子宮動脈阻力相對增高是二者鑒別診斷的要點。

56、 對滋養(yǎng)細胞腫瘤的診斷在二維圖像的基礎上增加了血流信息的觀察,CDFI可見腫瘤內血供豐富,多為搏動性動脈頻譜,RI常小于0.4,同時子宮動脈阻力指數也降低,結合血、尿HCG檢查更具有特異性診斷價值。子宮內膜癌按其病灶大小、范圍、浸潤深度不等,病灶內可出現高速低阻血流。卵巢惡性腫瘤,其實質部分血流豐富,可見搏動性血流,RI常<0.4。 Kurjak等應用TVS-CDFI對卵巢腫瘤根據血流阻力指數(RI),血流出現的部位(周

57、邊、中心、間隔)與分布(無血管型,規(guī)則分散型、隨機分散型)等提出新的評分系統(tǒng)。其研究認為,位于腫瘤周邊呈規(guī)則分布、RI>0.4的血流與良性腫瘤相關。位于中心、間隔和乳頭狀突起呈彌散分布、RI<0.4的血流與惡性腫瘤高度相關。一般認為低阻力血流(RI<0.4,PI<1.0)提示為惡性損害,診斷敏感性97.3%,特異性100%。腫瘤良惡性鑒別率99.4%,較單用灰階超聲診斷率高。,2、可早期評價放療后的療效,并判斷其轉歸。

58、 有作者對49例宮頸癌放療前后的子宮血流動力學改變進行了研究,結果發(fā)現所有病例放療后子宮動脈血流速度均降低,腫瘤周邊及內部血供減少或消失。放療量25Gy時可出現瘤內血流減少,放療量大于45Gy時,其內部和周邊的血流明顯減少或消失。腫瘤越小,放療后血流消失越早,子宮動脈血流速度降低與腫瘤內部或周邊血流減少或消失一致。作者發(fā)現腫瘤血供減少較腫瘤體積縮小出現更早,因此認為CDFI可早期評價放療后的療效,并判斷其轉歸。彩色多普勒能量圖

59、 彩色多普勒因成像原理與普通CDFI不同,因而具有不受聲束與血流之間夾角影響、能探測到低速血流、無混疊現象、血流連續(xù)性好、信噪比高等優(yōu)點,其敏感性為普通CDFI的3~5倍,因而對細小低速血流顯示更清晰,可在婦科疾病特別是婦科腫瘤的應用方面發(fā)揮較大的作用。,第六節(jié) 盆 腔 一、盆腔生殖器炎癥(一)急性盆腔炎: 急性輸卵管炎 腹膜充血

60、 輸卵管積膿 水腫、滲出 輸卵管卵巢膿腫 形成積液 急性盆腔腹膜炎 膿腫、粘連等 (二)慢性盆控炎: 輸卵管炎及積水 輸卵管卵巢膿腫、囊腫 (三)聲像圖特點 l·急性炎癥

61、 (1)早朋僅見卵巢周邊模糊,回聲減低 (2)輸卵管、卵巢積液、積膿時表現為附件區(qū)可見迂曲增厚的低問聲管狀結構管形或橢圓形無回聲內有點狀回聲子宮旁可見彌散的液體回聲或局限性,粘稠無回聲子宮等鄰近器官可受壓、粘連、變形2、慢性盆腔炎 (1)附件周界模湖,毛糙與周圍組織不易分開 (2)卵巢輸卵管積水表現為 附件區(qū)帶狀或紡錘形無回聲區(qū),壁清晰 附件區(qū)包裹性小暗區(qū),周邊模糊,內有點狀回聲 結核性盆腔炎易形成包

62、裹性液性無回聲不規(guī)則、有分隔、壁厚,可包饒子宮或卵巢。,二、盆腔靜脈曲張癥(一)病變特點 子宮均勻性增大 子宮內膜及漿膜下淤血,水腫、宮頸可水腫增大,卵巢水腫 子宮靜脈和兩側卵巢靜脈增多增寬,迂曲擴張。(二)臨床表現 腰骶部、下腹部墜疼,月經前后加重或月經紊亂 (三)超表現 子宮徑度增大、多后傾后屈,肌壁可增厚 子宮兩側及附件區(qū)顯示串珠狀或蜂窩狀無回聲區(qū),內徑0.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