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優(yōu)質公開課教案(詳細)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登高》教案《登高》教案——杜甫南充一中高二語文組謝國兵[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識與技能1、了解杜甫生平,寫作背景及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2、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和憂思。過程與方法過程與方法1、通過知人論世法和意象分析法解讀詩歌。2、誦讀詩歌,領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走進詩人的情感,感受詩人深沉的痛苦和無盡的哀思。[教學重點教學重點]1、朗讀和背誦。2、通過反復誦讀,把握詩歌意象,

2、品味詩歌意境,進而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教學難點]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和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教學方法教學方法]1、吟誦法。2、講析法和點撥法。3、討論法。4、情景展示法。[教學設想教學設想]1朗讀吟誦。加強朗讀訓練,使學生通過吟誦感受畫面的悲涼氣氛和詩人深廣的憂思。2情景再現(xiàn)。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再現(xiàn)秋江廣闊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過再創(chuàng)意境理解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和藝術特點。3加強背誦指導。[教學時數(shù)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教

3、學環(huán)節(jié)時間分配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間分配]3(1)、理性的把握:理解詩的作者,理解詩的內涵,必須走進作者的內心中去,文如其人,言為心聲。(2)、感性的表現(xiàn):語音、語調、表情、動作、音樂。為了更好地誦讀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作者,然后具體分析一下這首詩。(孟子曾經說過:“誦其書,讀其詩,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保┧摹⒆髡吆喗椋ㄋ?、作者簡介(4分鐘)分鐘)1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出身于河南鞏縣,

4、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少年時期曾漫游各地,20歲作《望岳》“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千古名句,成為千萬有志青年的座右銘。后寓居長安十年,“安史之亂”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遺,后棄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西畔,世稱浣花草堂,一度任劍南節(jié)度參軍,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其作品顯示了唐由勝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代表作、組詩“三吏”“三別”。2寫作背景這一首詩,向來傳為名作。前人對他的地位評價極高,楊倫稱之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胡

5、應麟更把它喻為“古今七言律第一”。這首詩寫于大歷二年(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奉節(jié))所作。沒來夔州之前,他寓居在四川的梓州。在梓州,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覺得中原以定,于是陡然萌發(fā)了“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的念頭,但未能實現(xiàn)。公元765年5月,他的老友嚴武辭世,他在蜀地便失去了生活等諸方面的依恃,境遇每況愈下,只好離開了經營五六年的成都草堂,買舟南下。本想直達夔們,卻因病魔纏身在云安呆了幾個月才到夔州。如果不是當?shù)囟级桨孛?/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