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學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初中文言文教學設計初中文言文教學設計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文言文教學的現狀文言文教學的現狀在講解文言文教學之前,我們需要先明晰一下學習文言文的意義,而要清楚文言文學習的意義就要對文言文的含義和來源進行梳理,即什么叫文言文,其形成和口語的關系是怎樣的,它有哪些分類?在維基百科中,關于文言文,它是這樣定義的:“文言文”是相對于“白話文”而言?!拔难晕奈难晕摹钡囊馑季褪侵傅囊馑季褪侵浮坝脮嬲Z言寫成的文章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而“白話文白話文”的意

2、思就是: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面語言進行表述,就是“飯否?”?!帮埛瘛本褪俏难晕摹N覈墓糯?,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所以,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那么文言文是怎樣形成的呢?它和口語的關系怎樣呢?文言文最初與口語較為接近,后來同口

3、語逐漸脫節(jié),并形成一套較為定型的詞匯,語法系統(tǒng)。口語在不斷發(fā)展變化,而文言則處于相對凝固的狀態(tài),但它又不是一層不變的。尤其是秦漢以后的作家在模仿先秦經典作品進行寫作時,他們不能不受當時口語和民間創(chuàng)作的影響,不斷給文言增加新的詞匯和表達方式,從而使文言也有所發(fā)展和變化。所以我們說,文言文是以先秦的口語為基礎,經過較多的加工提煉而形成的上古漢語的書面語言,以及后來歷代作家模仿它所寫的種類作品的語言,如諸子百家、《史記》、《漢書》、唐宋八大家

4、作品、桐城派作品等等,都是古文言實際應用的范例。直到“五四”運動,文言文才逐步退出歷史舞臺,被現代白話文所取代。因此,一般把“五四”時期定為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分界限。文言文可分為韻文、駢文和散文三大類。韻文包括詩詞曲賦等重點是辭賦這種文體代表作品有《歸去來兮辭》、《阿房宮賦》、《赤壁賦》、《秋聲賦》等;駢文指句式對稱字數相等的文章如《滕王閣序》;散文根據時代而有不同的形式如諸子散文、歷史散文、說理散文、敘事散文等。以上是對關于文言文的

5、整理,到今天,“為什么語文課上要適量多教一些文言文?理由很簡單:經過千百年時間淘洗而流傳下來的一些膾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代詩歌),是詩文中的極品,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精華,表現在這些作品中的先哲們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是我們民族引以自豪的精神財富;這些作品千錘百煉的語言,斐然可觀的文采,匠心經營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成為我們取之不盡的寶藏。當代凡卓有成就的作家,尤其是散文家,大多從這個寶藏中汲取過豐富的養(yǎng)料,這是不爭的事實,不管

6、他們本人愿不愿意承認。我們的中學生,作為正在接受中等教育的現代人,適量多讀一些古代的詩文佳作,培養(yǎng)一點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對他們提高文化素養(yǎng)、提高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一個拒絕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熏陶的現代人,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現代人,正如一件缺乏民族性的藝術品談不上世界性一樣?!薄#ㄥX夢龍《文言文教學改革芻議》)誠然,構成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體,是文言文。解構或者解讀傳統(tǒng)文化于今天仍然是必要的,因為傳統(tǒng)智慧的繼承要建立在對文

7、言的正確解讀上。而且文言文已經不再是語言,它是知識也是技巧。漢語的表述、描繪、組合、轉變、喻式、鋪比、推演……在思想的表達上充分承載了漢文明的風格。掌握文言文物理結構,對現代漢語的理解會比較精深,對新漢語的構造將有“法”可依。閱讀文言文,感受的是一種極為明晰的思路,就好像偶爾閱讀西方哲人著作,會使人有肅穆高精,啟迪心智之感。針對現在的文言文教學,有人說:“初中文言文教學現狀堪憂,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目一是目標單一,即把教學目標只定位在

8、字、詞、句的解釋和翻譯上,講究標單一,即把教學目標只定位在字、詞、句的解釋和翻譯上,講究“字字落實,句句過字字落實,句句過關”,唯恐有所遺漏,甚至“字斟句酌”,對一些令許多學者、專家都感到困惑的文言詞語也不放過,學生成了被動接受字、詞、句的工具。二是教法僵化。遵循一種固定的程式,介紹二是教法僵化。遵循一種固定的程式,介紹326三峽27短文兩篇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游28觀潮29湖心亭看雪30詩四首《歸園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荊

9、門送別》、《登岳陽樓(其一)》八年級下:第五單元21與朱元思書22五柳先生傳23馬說24送東陽馬生序25詩詞曲五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赤壁(杜牧)過零丁洋(文天祥)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yǎng)浩)第六單元26小石潭記27岳陽樓記28醉翁亭記29滿井游記30詩五首飲酒(其五)(陶淵明)行路難(其一)(李白)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己亥雜詩(龔自珍)九年級上:第五單元17智取生辰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