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賞文庫
全部分類
  • 抗擊疫情 >
    抗擊疫情
    病毒認知 防護手冊 復工復產 應急預案 防控方案 英雄事跡 院務工作
  • 成品畢設 >
    成品畢設
    外文翻譯 畢業(yè)設計 畢業(yè)論文 開題報告 文獻綜述 任務書 課程設計 相關資料 大學生活 期刊論文 實習報告
  • 項目策劃 >
    項目策劃
    土地準備 規(guī)劃設計 開工開盤 項目綜合 竣工移交 售后移交 智慧方案 安全專項 環(huán)境影響評估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 項目建議書 商業(yè)計劃書 危害評估防治 招投標文件
  • 專業(yè)資料 >
    專業(yè)資料
    人文法律 環(huán)境安全 食品科學 基礎建設 能源化工 農林牧畜 綜合待分類 教育經驗 行政人力 企業(yè)管理 醫(yī)學衛(wèi)生 IT技術 土木建筑 考研專題 財會稅務 公路隧道 紡織服裝
  • 共享辦公 >
    共享辦公
    總結匯報 調研報告 工作計劃 述職報告 講話發(fā)言 心得體會 思想匯報 事務文書 合同協(xié)議 活動策劃 代理加盟 技術服務 求職簡歷 辦公軟件 ppt模板 表格模板 融資協(xié)議 發(fā)言演講 黨團工作 民主生活
  • 學術文檔 >
    學術文檔
    自然科學 生物科學 天文科學 醫(yī)學衛(wèi)生 工業(yè)技術 航空、航天 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 軍事 政學 文化、科學、教育、 交通運輸 經濟 語言、文字 文學 農業(yè)科學 社會科學總論 藝術 歷史、地理 哲學 數理科學和化學 綜合性圖書 哲學宗教
  • 經營營銷 >
    經營營銷
    綜合文檔 經濟財稅 人力資源 運營管理 企業(yè)管理 內控風控 地產策劃
  • 教學課件 >
    教學課件
    幼兒教育 小學教育 初中教育 高中教育 職業(yè)教育 成人教育 高等教育 考研資源 試題真題 作業(yè)習題 課后答案 綜合教學
  • 土木建筑 >
    土木建筑
    專項施工 應急預案 建筑規(guī)范 工藝方案 技術交底 施工表格 圖片圖集
  • 課程導學 >
    課程導學
    醫(yī)學綜合 中醫(yī)養(yǎng)生 醫(yī)學研究 身心發(fā)展 醫(yī)學試題 影像醫(yī)學 醫(yī)院辦公 外科醫(yī)學 老年醫(yī)學 內科醫(yī)學 婦產科 神經科 醫(yī)學課件 眼鼻喉科 皮膚病科 腫瘤科 兒科醫(yī)學 康復醫(yī)學 全科醫(yī)學 護理學科 針灸學科 重癥學科 病毒學科 獸醫(yī) 藥學
    • 簡介:兒科學主編唐建華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四章營養(yǎng)性疾病第一節(jié)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學習目標1、說出營養(yǎng)不良的概念2、簡述營養(yǎng)不良的病因和預防措施3、能做出營養(yǎng)不良的臨床分度及病因診斷4、列出營養(yǎng)不良治療原則及常見的并發(fā)癥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案例女嬰,10個月。體重不增2個多月?;純航齻€月來反復腹瀉、大便呈稀水樣或蛋花樣,每日十余次,病初有嘔吐,治療后好轉,食欲尚可,進食即瀉,小便多,明顯消瘦,無抽搐。患兒第一胎、第一產,足月順產,出生體重35KG,母乳喂養(yǎng)至4個月,添加牛奶及米粉近2個月主要以米粉喂養(yǎng),。體檢T362℃,P108次/分,R28次/分,身高70CM,體重6KG。精神欠佳,消瘦,皮下脂肪少,無水腫,皮膚松弛,彈性差,全身淺表淋巴結無腫大,前囟1CMLCM,稍凹陷;頭發(fā)稀少,干枯;雙肺呼吸音清晰。心音有力,無雜音;腹軟,腹壁皮下脂肪02CM。肝臟肋下25CM,質軟,脾臟肋下未及,腸鳴音亢進。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WBC52109L、N040、L058,HB87GL;大便常規(guī)黃色稀便;血生化ALT552IUL,AST581UL,GGT871UL,LDH6191UL,HBDH2271UL,TP49GL,ALB29GL;血K35MMOLL、NA131MMOLL、CL96MMOLL;空腹血糖35MMOLL;乙肝兩對半陰性。思考題1、最可能的臨床診斷是什么2、主要由何種病因引起3、病情繼續(xù)發(fā)展很可能發(fā)生哪些并發(fā)癥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一節(jié)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一節(jié)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喂養(yǎng)不當疾病影響需要量增加病因內容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一節(jié)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一節(jié)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臨床表現(xiàn)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表413歲以下嬰幼兒營養(yǎng)不良分度標準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一節(jié)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一節(jié)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輔助檢查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I不僅反應靈敏且受其他因素影響較小,是診斷蛋白質營養(yǎng)不良的較好指標血漿膽固醇,各種電解質及微量元素濃度皆可下降;生長激素水平升高血清白蛋白濃度降低是最具有特征性的改變,但其半衰期較長19~21天,故不能作為早期診斷指標多種血清酶活力均下降,經治療后可迅速恢復正常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一節(jié)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根據臨床癥狀、體征進行分型、分度,診后還需詳細詢問病史和進一步檢查,以確定病因小兒年齡喂養(yǎng)史體重下降皮下脂肪減少全身各系統(tǒng)功能紊亂其他營養(yǎng)素缺乏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表425歲以下營養(yǎng)不良兒童的體格測量指標的分型和分度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一節(jié)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祛除病因積極處理各種危及生命的并發(fā)癥調整飲食促進消化改善代謝功能治療原則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一節(jié)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處理危及生命的并發(fā)癥祛除病因調整飲食促進消化、改善代謝功能嚴重營養(yǎng)不良常發(fā)生危及生命的并發(fā)癥,如腹瀉時的嚴重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酸中毒、休克、腎功能衰竭、自發(fā)性低血糖、繼發(fā)感染及維生素A缺乏所致的眼部損害等,應當積極搶救在查明病因的基礎上,積極治療原發(fā)病,控制感染性疾病,根治各種消耗性疾病,改進喂養(yǎng)方法等飲食調整原則為由少到多、由稀到綢、循序漸進可給予胃蛋白酶、胰酶等各種消化酶以助消化,口服各種維生素和鐵劑,以糾正維生素缺乏和缺鐵性貧血。蛋白質同化類固醇制劑如苯丙酸諾龍能促進蛋白質合成,并能增加食欲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一節(jié)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預后取決于營養(yǎng)不良的發(fā)生年齡、持續(xù)時間及其程度,其中尤以發(fā)病年齡最為重要提倡母乳喂養(yǎng)并及時添加輔助食品;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糾正不良飲食習慣按時進行預防接種,預防各種傳染病;及時矯治先天畸形。推廣應用生長發(fā)育監(jiān)測圖,定期監(jiān)測體重預后和預防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一節(jié)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案例分析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四章營養(yǎng)性疾病第二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學習目標1、簡述維生素D的來源、代謝及生理功能2、陳述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病因及發(fā)病機制3、區(qū)別佝僂病的活動早期活動激期恢復期及后遺癥期進行診斷分析4、具有制定佝僂病的治療方案的能力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案例患兒,女孩,11個月,因睡眠不安2個月就診?;純杭s2個月前起出現(xiàn)睡眠不安,夜間為重,經常夜間醒來哭鬧。白天患兒煩躁、不易安慰。愛出汗,夜間為重。既往史無特殊。個人史第1胎,第1產,足月自然分娩(4月份出生),生后母乳喂養(yǎng),按時添加輔食,未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查體T369℃,P120次/分,R35次/分,BP80/50MMHG,體重92KG,身長73CM。可見肋膈溝,雙肺呼吸音清,心率135次/分,律齊,腹膨隆呈蛙腹,肝脾未及。下肢輕度“O”形腿。實驗室檢查血清鈣稍低,血磷降低,堿性磷酸酶增高。思考題1、最可能的臨床診斷是什么2、你能給出有效的治療方案嗎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二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維生素D的來源、代謝及功能維生素D在體內必須經過兩次羥化作用后才能發(fā)揮生物效應。首先在肝臟經25羥化酶作用生成25羥維生素D,即25OHD3,有弱活性,再到腎臟經1羥化酶的作用生成有很強生物活性的1,25二羥維生素D,即1,25OH2D3代謝①促進小腸粘膜對鈣、磷的重吸收。②增加腎小管對鈣、磷的重吸收,特別是磷的重吸收,提高血磷濃度,有利于骨的礦化作用。③促進舊骨質脫鈣,使鈣鹽溶解,增加血中鈣、磷濃度。另一方面促進成骨細胞功能,使血液內鈣磷沉積于骨骼,使骨骼不斷生長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圍生期維生素D不足日光照射不足生長速度影響維生素D攝入不足疾病影響病因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二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二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非特異性的精神神經癥狀更加明顯。主要表現(xiàn)為生長中的骨骼改變,肌肉關節(jié)松弛恢復期臨床癥狀和體征逐漸減輕或消失后遺癥期多見于3歲以后的小兒。無任何臨床癥狀,血生化正常,X線檢查骨骼干骺端病變消失,只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非特異性的精神神經癥狀更加明顯。主要表現(xiàn)為生長中的骨骼改變,肌肉關節(jié)松弛臨床表現(xiàn)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二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輔助檢查極期血鈣降低、血磷明顯降低、堿性磷酸酶明顯升高、鈣磷乘積<30)、25OHD3明顯降低。X線出現(xiàn)典型改變后遺癥期血生化正常,X線檢查正常初期血鈣正?;蛏缘?、血磷降低、堿性磷酸酶升高、鈣磷乘積(3040)、25OHD3降低?;謴推谘}、磷很快恢復正常,堿性磷酸酶約需1~2月降至正常水平。治療2~3周后骨骼X線改變有所改善,逐漸恢復正常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二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血清25OHD3水平測定早期降低為最可靠的診斷標準軟骨營養(yǎng)不良低血磷抗生素D佝僂病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二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一般療法藥物治療整形治療治療原則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二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整形治療加強營養(yǎng),及時添加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堅持每日戶外活動。患兒衣著柔軟、寬松,避免患兒過早坐、立、行,以防畸形治療的原則應以口服單純維生素D制劑為主,一般劑量為每日50UG~100UG2000IU~4000IU,一個月后改預防量400IU日。當重癥佝僂病有并發(fā)癥或無法口服者可大劑量肌肉注射維生素D20萬IU~30萬IU一次,三個月后改預防量400IU/日口服嬰兒期佝僂病骨骼畸形多數在治療過程中自行矯正,畸形嚴重者,可考慮到4歲后手術矯治治療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二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孕母應多戶外活動,食用富含鈣、磷、維生素D以及其它營養(yǎng)素的食物妊娠后期適量補充維生素D800IU/日有益于胎兒貯存充足維生素D,以滿足生后一段時間生長發(fā)育的需要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雙胎兒生后2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800IU/日,3個月后改預防量。足月兒生后2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400IU/日,至2歲預防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四章營養(yǎng)性疾病第三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學習目標1、掌握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的直接原因2、熟悉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的發(fā)病機制3、掌握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的臨床表現(xiàn)和急救措施4、熟悉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的診斷,了解其鑒別診斷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三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導致佝僂病的病因維生素D治療初期或春季開始接觸日光增多飲食中供應不足發(fā)熱感染饑餓甲狀旁腺反應遲鈍血鈣進一步降低病因內容第三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三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維生素D缺乏時,血鈣下降而甲狀旁腺不能代償性分泌物增加。血鈣繼續(xù)降低,當總血鈣低于175MMOLL~188MMOLL7MGDL~75MGD1,或離子鈣低于10MMOLL4MGD1時可引起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出現(xiàn)抽搐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三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手足搐搦內容要點內容要點內容要點內容要點內容要點內容要點內容要點內容要點內容要點內容要點內容要點典型表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三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面神經征腓神經征陶瑟征隱性體征臨床表現(xiàn)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三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突發(fā)無熱驚厥,且反復發(fā)作,發(fā)作后神志清醒無神經系統(tǒng)體征,同時有佝僂病存在,總血鈣低于175MMOLL~188MMOLL,鈣離子低于10MMOLL,可以確診其他無熱驚厥性疾病低血糖、低血鎂嬰兒痙攣癥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急性喉炎原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三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治療原則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三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控制驚厥首選地西泮,每次01~03MGKG;或苯巴比妥鈉,每次5~7MGKG;也可用10%水合氯醛,每次40~50MG/KG,保留灌腸,必要時吸氧。也可針刺療法,喉痙攣者須立即將舌頭拉出口外,防止舌咬傷,并進行口對口呼吸或加壓給氧,必要對作氣管插管驚厥發(fā)作時給10%葡萄糖酸鈣5~L0ML加入10%~25%葡萄糖液10~20ML,緩慢靜脈注射10分鐘以上,必要時重復給藥,每日2~3次。驚厥停止后改為口服10氯化鈣,每次5~10ML(用糖水稀釋后服用),每日3次,3~5天后改為口服葡萄糖酸鈣或乳酸鈣口服鈣劑同時按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補充維生素D急救處理鈣劑治療維生素D治療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三節(jié)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積極防治佝僂病注意維生素D治療初期或春季開始接觸日光增多時,以及6個月以內嬰兒、未成熟兒與人工喂養(yǎng)兒在補充維生素D時同時注意補充鈣劑積極防治發(fā)熱、感染、饑餓,避免組織分解釋放磷,導致血磷升高,血鈣下降預防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四節(jié)小兒肥胖癥2、熟悉小兒肥胖癥的臨床表現(xiàn)1、熟悉小兒肥胖癥的病因4、掌握小兒肥胖癥的治療原則4、掌握小兒肥胖癥的預防措施3、了解小兒肥胖癥的診斷,3、了解小兒肥胖癥的鑒別診斷學習目標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四節(jié)小兒肥胖癥案例44患兒,男,6歲。因肥胖來醫(yī)院內分泌科就診。患兒早產1周,出生體重28KG,生后混合喂養(yǎng),3個半月就開始添加輔食,孩子食欲很好,5個月時以能吃面條,6個月時體重達到86KG,1歲時體重為14KG?;純浩綍r每頓飯都離不開葷食,食欲旺盛,喜歡吃甜食和高脂肪食物。家族史父母均為公司職員,父親體重超重。體格檢查患兒體重32KG,身高116CM,皮下脂肪豐滿,但分布均勻,顯得體態(tài)臃腫、動作笨拙。心肺檢查無異常發(fā)現(xiàn)。腹軟,肝肋下未及,陰莖短小。實驗室檢查三酰甘油110MMOLL,膽固醇49MMOLL。思考題1、寫出最可能的臨床診斷及診斷依據。2、該患兒應監(jiān)測哪些指標為該患兒制定治療方案。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四節(jié)小兒肥胖癥病因長期能量攝人過多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四節(jié)小兒肥胖癥人體脂肪細胞數量的增多主要在出生前3個月、生后第一年和11~13歲三個階段,若肥胖發(fā)生在這三個時期,即可引起脂肪細胞數目增多性肥胖,治療較困難且易復發(fā);而不在此脂肪細胞增殖時期發(fā)生的肥胖,脂肪細胞體積增大而數目正常,治療較易奏效且不易復發(fā)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四節(jié)小兒肥胖癥臨床表現(xiàn)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四節(jié)小兒肥胖癥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四節(jié)小兒肥胖癥小兒體重為同性別、同身高參照人群均值10%~19%者為超重;超過20%以上者便可診斷為肥胖癥;20%~29%者為輕度肥胖;30%~49%者為中度肥胖;超過50%者為重度肥胖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四節(jié)小兒肥胖癥經常給予鼓勵,增強患兒減肥成功的信心,改變其孤僻、自卑心理鼓勵和選擇患兒喜歡和有效易于堅持的運動,如晨間跑步、散步、做操、跳繩、游泳等,每天堅持至少運動30分鐘,活動量以運動后輕松愉快、不感到疲勞為原則選擇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食物。應鼓勵患兒多吃體積大而熱能低的蔬菜類食品,使患兒產生飽腹感,其纖維還可減少糖類的吸收和胰島素的分泌,并能阻止膽鹽的腸肝循環(huán),促進膽固醇排泄,且有一定的通便作用控制飲食、行為矯治增加運動心理療法治療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出版分社第四節(jié)小兒肥胖癥預防措施對于年齡較小的兒童效果更為明顯,目前認為學齡前是預防幼兒單純性肥胖的一個關鍵時期。孕婦在妊娠后期要適當減少攝人脂肪類食物,防止胎兒體重增加過重;從嬰幼兒開始,養(yǎng)成良好飲食習慣,積極參加戶外運動;定期監(jiān)測生長發(fā)育情況,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防止小兒發(fā)生肥胖癥。預防感謝您使用科學出版社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分社教材課件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3-07-18
      頁數: 48
      2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小兒腹瀉專業(yè)教學課件一、定義二、病因三、發(fā)病機理四、臨床表現(xiàn)五、診斷六、鑒別診斷七、治療主要內容小兒腹瀉INFANTILEDIARRHEA或稱腹瀉病,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yōu)樘攸c的消化道綜合征。6個月~2歲嬰幼兒發(fā)病率高﹤2歲7094。造成小兒營養(yǎng)不良、生長發(fā)育障礙、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返回主菜單一、定義食物液體營養(yǎng)不良死亡腹瀉病的主要危險脫水感染5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分析BRYCEETALWHOESTIMATESOFTHECAUSESOFDEATHINCHILDRENLANCET20051、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①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性低②生長發(fā)育快,胃腸道負擔重③神經系統(tǒng)對胃腸道調節(jié)功能較差2、機體防御功能差①胃酸偏低,排空較快,殺菌力弱②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胃腸道分泌型IGA較低③正常腸道菌群未完全建立或抗生素致菌群失調3、容易失水對缺水耐受力差,易發(fā)生體液紊亂4、人工喂養(yǎng)①缺乏母乳中抗感染物質②污染二、病因易感因素兒童體液容量特點總體液容量比例高兒童體液分布特點組織間液比例高血5間質40細胞內35間質20間質1015間質25細胞內40血5血5血5細胞內40細胞內4045新生兒801歲70214歲65成人5560返回主菜單體液比例高水需求量大水分代謝快調節(jié)功能差易水鹽紊亂兒童體液代謝特點1、腸道內感染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①病毒80輪狀病毒星狀杯狀病毒腸道病毒②細菌大腸桿菌致病性、產毒性、侵襲性、出血性其他空腸彎曲菌、耶爾森、沙門菌、金葡菌③真菌和原蟲白色念珠菌、賈第蟲、隱孢子蟲2、腸道外感染發(fā)熱及毒素→消化功能紊亂、腸蠕動增加3、抗生素相關性腹瀉(AAD)腸道菌群失調金葡菌、艱難梭菌、真菌繁殖二、病因感染因素ETEC和輪狀病毒是腹瀉嬰幼兒中最常檢出的病原菌INFECTIONIMMUNITY200775(8)3961–3968實用醫(yī)學雜志200622L517978輪狀病毒和ETEC是我國兒童感染性腹瀉的主要病原菌ETEC是3歲腹瀉兒童中最常檢出的病原菌;3歲腹瀉嬰幼兒中最常檢出的病原菌是輪狀病毒;二、病因非感染因素返回主菜單1、飲食因素喂養(yǎng)不當食餌性腹瀉原發(fā)或繼發(fā)雙糖酶缺乏2、過敏因素食物過敏IGE介導食物不耐受IGG介導3、氣候因素冷→腸蠕動↑,消化酶↓熱→渴→多食,消化不良三、發(fā)病機制根據病生學特點劃分腹瀉并非單一機制引起,往往有多種機制的共同作用滲透性腹瀉腸內高滲狀態(tài)EG乳糖不耐受分泌性腹瀉腸液分泌增加EG霍亂滲出性腹瀉腸炎癥滲出性EG侵襲性細菌感染動力性腹瀉胃腸蠕動增加EG腸易激綜合征三、感染性腹瀉發(fā)病機理病毒性腸炎輪狀病毒腹瀉的致病機理21感染的吸收性腸上皮細胞死亡導致區(qū)域性上皮細胞破壞及絨毛變短2被破壞的吸收性上皮細胞很快被來自于隱窩的細胞所替代由不成熟的非吸收性的分泌性細胞所覆蓋的微絨毛的性質無刷狀緣無刷狀緣產生的酶1滲透性腹瀉特點臨床特點1、每天糞便量100MMOLLH2O正常50MMOLLH2O4、糞便酸度高5、糞中電解質含量不高輪狀病毒腹瀉發(fā)病機制新進展?jié)B透性腹瀉輪狀病毒非結構蛋白4(NSP4)、NSP4分泌片段、NSP4肽具有內毒素樣活性,刺激腸神經系統(tǒng)(ENS)引起分泌性腹瀉三、感染性腹瀉發(fā)病機理非侵襲性細菌,腸毒素性腸毒素性腹瀉的發(fā)病機理1腸毒性細菌分泌腸毒素2毒素刺激CAMP3CAMP增加導致抑制微絨毛細胞吸收NACL刺激隱窩細胞分泌CL消旋卡多曲抑制分泌性腹瀉特點臨床特點1、每日大便量可達數千毫升2、糞便呈水樣,無膿血3、糞便PH74、禁食48H后腹瀉仍持續(xù)存在5、血漿糞質溶質差常50MMOLLH2O6、糞便中含大量電解質7、很快出現(xiàn)脫水及電解質紊亂三、感染性腹瀉發(fā)病機理侵襲性細菌臨床特點1、糞便含有滲出液和血,左半結腸炎癥多有肉眼粘液膿性便,如有潰瘍或糜爛,往往帶有血液。小腸炎時,鏡下膿血便。2、全身癥狀、體征的嚴重程度取決于腸受損程度。滲出性腹瀉特點三、非感染性腹瀉發(fā)病機理四、臨床表現(xiàn)分類按病程急性﹤2周遷延性2周2月慢性﹥2月按病情輕型重型四、臨床表現(xiàn)不同程度脫水表現(xiàn)輕中重失水量占體重35510精神狀態(tài)稍差萎靡煩躁嗜睡昏迷皮膚彈性尚可差極差黏膜稍干燥干燥明顯干燥前囟、眼窩稍有凹陷凹陷明顯凹陷肢端尚溫暖稍涼涼發(fā)紺尿量稍少明顯減少無尿脈搏正常增快明顯增快且弱血壓正常正常稍降降低、休克嚴重脫水危險體征脫水性質判斷(根據血清鈉及血漿滲透壓水平評估)不同性質脫水不同性質脫水不同性質脫水體征等滲脫水低滲脫水高滲脫水血鈉130150MEQL150MEQL皮膚顏色發(fā)灰花紋發(fā)灰花紋更明顯發(fā)灰有無皮膚溫度涼冰涼涼或熱皮膚彈性差極差尚可皮膚濕度干濕而粘極干粘膜干稍濕干焦極度口渴眼眶及前囟凹陷凹陷凹陷神志嗜睡昏迷易激惹脈搏快快稍快血壓正?;虻秃艿驼;蛏缘投锛径喟l(fā)多見624個月嬰幼兒常以發(fā)熱,上感樣癥狀起病吐先于瀉便次多、量多、水分多,呈黃色水樣或蛋花樣便自限性疾病,病程38天便檢偶有少量白細胞,病毒抗原檢測陽性可有全身癥狀幾種不同病原所致腸炎的臨床特點輪狀病毒腸炎滲透性腹瀉分泌性腹瀉夏季多發(fā)嘔吐、腹瀉大便水樣或蛋花樣,混有粘液鏡檢無白細胞多無發(fā)熱,常發(fā)生明顯的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自限性疾病,病程37天幾種不同病原所致腸炎的臨床特點產毒性大腸桿菌腸炎分泌性腹瀉非侵襲性細菌夏季多發(fā)高熱粘液膿血便,伴里急后重大便鏡檢白細胞,紅細胞,膿細胞嚴重者感染中毒癥狀、休克侵襲性大腸桿菌腸炎侵襲性細菌幾種不同病原所致腸炎的臨床特點滲出性腹瀉多為白色念珠菌所致,常伴鵝口瘡便稀黃、多泡沫、粘液,可見豆腐渣樣細塊,偶見血便便檢真菌孢子和菌絲免疫低下者、慢性腹瀉者,長期抗生素或激素等使用者幾種不同病原所致腸炎的臨床特點真菌性腸炎遷延性、慢性腹瀉尋找病因尤為重要,多伴營養(yǎng)不良全身性及系統(tǒng)性疾病炎癥性腸病,免疫缺陷、腫瘤、內分泌疾病、遺傳代謝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HIV感染菌群失調抗生素相關性腸炎,真菌性腸炎過敏性腹瀉食物不耐受,食物過敏吸收不良腹瀉病先天或繼發(fā)性乳糖酶缺乏,脂肪消化吸收不良返回主菜單返回主菜單五、診斷診斷不困難根據發(fā)病季節(jié)、年齡、病史、臨床表現(xiàn)、大便的性狀及實驗室檢查判斷感染性非感染性判斷脫水程度性質判斷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紊亂便中無或有少量白細胞1、生理性腹瀉6個月2、導致小腸消化吸收障礙的各種疾病乳糖酶↓、過敏六、鑒別診斷六、鑒別診斷返回主菜單便中有較多量白細胞1、細菌性痢疾2、壞死性腸炎中毒癥狀重、腹脹、腹痛、高熱、頻繁嘔吐、典型大便為赤豆湯樣血便、常伴休克3、炎癥性腸病等全身性疾病七、治療預防脫水糾正脫水繼續(xù)飲食合理用藥原則不同時期的腹瀉病治療重點各有側重七、治療飲食療法母乳喂養(yǎng)兒繼續(xù)哺乳;人工喂養(yǎng)兒6個月以下繼續(xù)喂配方乳,6個月以上繼續(xù)食用已經習慣的日常食物;鼓勵進食,如進食量少,可增加喂養(yǎng)餐次;嚴重嘔吐者可暫禁食46小時(不禁水)避免給患兒喂食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物;病毒性腸炎可暫時給予低(去)乳糖配方奶;腹瀉停止后的一周,每天增加一餐。飲食療法飲食調整糖源性腹瀉(乳糖不耐受多見)宜采用去雙糖飲食可采用去或低乳糖配方奶或豆基蛋白配方奶。過敏性腹瀉(以牛奶過敏較常見)避免食入過敏食物,或采用口服脫敏喂養(yǎng)法,不限制已經耐受的食物。嬰兒通常能耐受深度水解酪蛋白配方奶,如仍不耐受,可采用氨基酸為基礎的配方奶或全要素飲食。要素飲食適用于慢性腹瀉、腸黏膜損傷、吸收不良綜合癥者。靜脈營養(yǎng)用于少數重癥病例,不能耐受口服營養(yǎng)物質、伴有重度營養(yǎng)不良及低蛋白血癥者。飲食療法營養(yǎng)治療途徑七、治療液體療法口服(S液)靜脈適應癥、種類、原則成分氯化鈉35G碳酸氫鈉枸櫞酸鈉25G29G枸櫞酸鉀15G葡萄糖200G加水到1000ML張力23張(電解質220MMOLL)理論基礎NA_葡萄糖偶聯(lián)轉運吸收機制??诜a液療法(T)(ALREHYDRATIONTREATMENT)WHO推薦適應癥◆腹瀉時脫水的預防;◆輕度脫水;◆中度脫水而無明顯周圍循環(huán)障礙者。禁忌癥(23張)◆明顯嘔吐、腹脹;◆休克、心腎功能不全;◆新生兒;◆有嚴重并發(fā)癥者??诜a液鹽(S)輕度脫水5080MLKG;中度脫水80100MLKG。無明顯脫水者,每天給予50MLKG,少量頻服,并根據病情增減。812小時內補足累積損失量;1216小時內維持補液需稀釋一倍后用??诜a液鹽(S)標準S和低滲S滲透壓MMOLL七、治療液體療法(預防脫水)從患兒腹瀉的一開始,就給口服足夠的液體以預防脫水。母乳喂養(yǎng)兒增加喂養(yǎng)的頻次及延長單次喂養(yǎng)的時間;混合喂養(yǎng)的嬰兒,應選擇S或食物基礎的補液如湯汁、米湯水和酸乳飲品或清潔飲用水。建議在每次稀便后給予補充一定量的液體(6月,50ML;62歲,100ML;210歲150ML;10歲以上的患兒或成人能喝多少給多少)直到腹瀉停止。等滲液、等張液、張力七、治療液體療法(糾正脫水)復習滲透壓,滲透克分子(OSM)1MMOL的任何物質溶于100ML水中產生1MOSM的滲透壓100ML水1MMOL1MOSM血漿滲透壓晶體滲透壓膠體滲透壓陽離子NA142MMOLK5CA25MG15陰離子HCO327MMOLCL103HPO41SO405有機陰離子195151MMOLL151MMOLL血漿滲透壓范圍280-320MOSML等張液溶液的滲透壓接近血漿如09NACL、14NAHCO3而10NACL、5NAHCO3、10KCL為高張液GS不算張力等滲液與等張液電解質濃度及其換算百分濃度5葡萄糖、09NACL摩爾MOL(克分子量)1摩爾NACL23355585克摩爾濃度MOLL(克分子濃度)換算溶質的百分濃度()10分子量(原子量)例0910585154MMOLL等張液等滲液,等滲液≠等張液等滲的電解質溶液等張液張力含鈉溶液在整個溶液中所含比重等滲液與等張液的關系靜脈補液的常用液體5GS10GS09NACL10NACL最高靜脈使用濃度為35NAHCO314NAHCO35NAHCO3稀釋35倍10KCL需稀釋至033濃度即100ML水中最多配置3ML10KCL10葡萄糖酸鈣需稀釋后緩慢滴注常用溶液配制三定定量、定性、定速先快后慢先濃后淡見尿補鉀隨時調整七、治療液體療法(糾正脫水)七、治療液體療法(糾正脫水)累積損失量補充確定補液量輕度50MLKG中度50100MLKG重度100120MLKG根據脫水程度、性質決定補液量、成分、速度補充累積損失量補充累積損失量累積損失量補充確定補液成分確定補液速度等滲脫水12張低滲脫水23張高滲脫水1315張原則先快后慢重癥先擴容20MLKG30’1H內其余812H內完成補充繼續(xù)損失量繼續(xù)損失量補充原則丟多少補多少,隨時丟隨時補,用類似的溶液補充補充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補充確定補液成分確定補液量確定補液速度約為6080MLKGD(包括口服)一般按15張補給與繼續(xù)損失量一起在1416H內勻速滴入取決于尿量、不顯性失水,一般比較恒定第一天的補液方案總結如下注累積損失量,學齡前期及學齡期補液量應酌減14~13快速擴容階段適用于重度脫水或有周圍循環(huán)衰竭者,21等張含鈉液20MLKG于3060分鐘內推注或滴注補充累積損失為主階段應扣除擴容液量一般在初812小時內輸入總液量的12,和含鈉液的23,約810MLKGH維持補液階段在以后的1216小時內把余量輸完,約5MLKGH。第一天靜脈補液方案輕、中度無須另行糾正重度使用堿性液用14碳酸氫鈉擴容14碳酸氫鈉5碳酸氫鈉糾正酸中毒原則①有尿補鉀②用量一般3~4MMOLKGD重者4~6MMOLKGD③每日靜脈補鉀時間不短于8小時④氯化鉀濃度不超過03⑤切忌靜推補鉀一般持續(xù)4~6天,重者延長糾正低鉀①對營養(yǎng)不良、佝僂病患兒早期給鈣②輸液中抽搐給10葡萄酸鈣5~10ML靜注,必要時重復③鈣劑無效試補鎂鈣、鎂補充第二天以后的補液1)補生理及繼續(xù)損失量,口服或靜滴2)生理維持量60~80MLKG,15張3)繼續(xù)損失量丟多少補多少12~13張4)二者12~24小時內均勻靜滴七、治療液體療法(糾正脫水)七、治療液體療法處理流程圖急性腹瀉病患兒能進食后即予以補鋅治療;6個月齡以上,每天補充含元素鋅20MG;6個月齡以下,每天補充元素鋅10MG;療程1014天;元素鋅20MG相當于硫酸鋅100MG葡萄糖酸鋅140MG七、治療補鋅治療腹瀉補鋅鋅對小兒腸結構與功能有重要作用缺鋅可導致腸絨毛萎縮腸道雙糖酶活性下降。補鋅能加速腸黏膜再生增加刷狀緣酶水平腹瀉時鋅大量丟失。腹瀉導致血漿鋅濃度的降低與腹瀉的持續(xù)時間有關。腹瀉和鋅缺乏之間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腹瀉補鋅鋅的作用在不同年齡或營養(yǎng)狀況患兒間無明顯差異。不同鋅制劑如硫酸鋅、醋酸鋅或葡萄糖酸鋅療效相同。專家們作出的結論是補鋅能明顯減輕腹瀉的嚴重性和腹瀉病程,并在以后23個月減少腹瀉的發(fā)生所有腹瀉病人在腹瀉開始后都要補鋅。腹瀉補鋅鋅可能的作用機制1、鋅離子可以減少NO的生成,從而減少NO對細胞的損傷,保護腸粘膜。2、通過降低胃腸激素分泌,降低小腸上皮細胞CGMP濃度,促進鈉離子與氯離子的吸收。3、鋅可能與腸滲透壓、腸粘膜酶的功能、加強局部腸道免疫,抑制細菌繁殖和早期清除腸道細菌有關七、治療合理用藥(控制感染)不要隨便對我們使用抗生素哦1、抗生素療法指征①有明顯中毒癥狀,尤其是新生兒、幼嬰、衰弱兒和重癥者②侵襲性腸炎2、藥物選擇根據病原菌選擇敏感抗生素3、療程足夠微生態(tài)療法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腸黏膜保護劑蒙脫石散腸道蠕動抑制劑非必要避免使用復方苯乙哌啶、洛哌替啶(禁止用于兒童)對癥治療腹脹西甲硅油;嘔吐嗎丁啉七、治療合理用藥(其他)微生態(tài)制劑的分類益生菌PROBIOTICS)攝入后,能對宿主的健康或生理產生積極影響的非致病性微生物;益生元PREBIOTICS一類能選擇性刺激結腸內一種或幾種常住菌的生長和或活性低聚糖;合生元SYNBIOTICS益生菌與益生元的混合制品,或再加入維生素、微量元素等。遷延性和慢性腹瀉的治療尋找病因腸鏡活檢、粘膜培養(yǎng)、全身性因素營養(yǎng)治療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去乳糖奶粉慎用抗生素微生態(tài)療法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補鋅治療補充其他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中醫(yī)辨證論治腹瀉病的預防注意飲食和環(huán)境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提倡母奶喂養(yǎng)積極防治營養(yǎng)不良合理應用抗生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接種疫苗目前認為可能有效為輪狀病毒疫苗1、小兒腹瀉的病因2、幾種腹瀉的發(fā)病機制3、如何對脫水程度及性質進行判斷4、輪狀病毒、致病性大腸桿菌、真菌三種腸炎特點5、靜脈補液的原則6、第一天靜脈補液的方法7、補鉀原則復習題靜脈補液病例6個月嬰兒,因“腹瀉3天,神萎半天”入院稀水蛋花樣便,10次天,無尿,極度萎靡,低熱,偶有驚跳。查體體重75KG,譫妄狀態(tài),面色青灰,口唇微紺,呼吸深大急促,脈搏細速,血壓不能測出。皮膚彈性明顯降低,前囟眼眶深凹,無淚,唇干,肢端厥冷,大理石樣花紋。請設計第一天靜脈補液方案。病情判斷重度脫水,等滲性可能總量180751350ML擴容2075150ML用21液09NACL100ML10GS35ML14NAHCO350ML09NACL100ML5NAHCO315ML051HR內靜脈補液病例補充累積損失量10075750ML實際應用量750-150600ML用231液(23張)8~12HR內,輸液速度60MLHR10GS100ML09NACL150ML14NAHCO350ML10GS135ML10GS100ML09NACL150ML09NACL200ML5NAHCO315ML靜脈補液病例補充繼續(xù)損失量2075150ML用321液(12張)10GS100ML09NACL50ML5NAHCO35ML10KCL3ML(見尿補鉀)靜脈補液病例補充生理需要量6075450ML用生理維持液,41液(14張)10GS400ML10NACL100ML10KCL12ML與繼續(xù)損失量一起在12~16HR內輸完。靜脈補液病例總量1125~1325ML→1250ML擴容2075150ML21液(等張)累積500ML321液(23張)維持600ML621液(13張)病例補液歸總謝謝人有了知識,就會具備各種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勤懇讀書,廣泛閱讀,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蓖ㄟ^閱讀科技書籍,我們能豐富知識,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通過閱讀文學作品,我們能提高文學鑒賞水平,培養(yǎng)文學情趣;通過閱讀報刊,我們能增長見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有許多書籍還能培養(yǎng)我們的道德情操,給我們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們前進。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3-07-18
      頁數: 93
      10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小兒支氣管哮喘BRONCHIALASTHMAINCHILDREN2美國田徑全能喬伊娜19531995(42歲)因哮喘急性發(fā)作病逝泰國鄧麗君由于哮喘和束手無策的醫(yī)生而死于維也納17701827(57歲)貝多芬教學大綱掌握兒童支氣管哮喘的定義、實質掌握兒童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特點熟悉兒童支氣管哮喘的病因、病理和治療熟悉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的定義和處理了解兒童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機理和GINA方案。6提綱定義發(fā)病機理病理和病理生理輔助檢查治療預后流行病學使哮喘加重的誘因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鑒別診斷預防復發(fā)及教育管理7提綱定義發(fā)病機理病理和病理生理輔助檢查治療預后流行病學使哮喘加重的誘因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鑒別診斷預防復發(fā)及教育管理89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由多種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及細胞組分共同參與慢性炎癥導致氣道高反應性增加,導致可逆性氣道阻塞,并引起反復發(fā)作性喘息、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哮喘的定義提綱定義發(fā)病機理病理和病理生理輔助檢查治療預后流行病學使哮喘加重的誘因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鑒別診斷預防復發(fā)及教育管理10哮喘的流行病學0~14歲兒童哮喘的患病率全國1988~1990年011~203,2000年012~334;首次發(fā)病805歲503歲性別男女為211112新西蘭32澳大利亞18中國01~436平均197加拿大4美國31~76歐洲2~18支氣管哮喘一個全球性的嚴重健康問題全球哮喘患者約2億兒童哮喘占35以上中國估計有哮喘患者約3000萬1994年WHO17個國家提出全球哮喘防治創(chuàng)議GINA哮喘是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具有氣道高反應性特征提倡吸入療法以吸入激素抗炎為主的防治措施以PEF為主的自我管理方法該方案不斷更新,目前已有GINA200920112016提綱定義發(fā)病機理病理和病理生理輔助檢查治療預后流行病學使哮喘加重的誘因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鑒別診斷預防復發(fā)及教育管理14發(fā)病機理發(fā)病機制復雜,尚未完全清楚,免疫因素神經、精神和內分泌因素遺傳學背景神經信號通路1516TH亞群失衡TH1IL2IFNTNFTH2IL3IL4IL5IL13等TH1TH2TH1TH2正常哮喘IFNIL4IL5免疫學發(fā)病機制17粘液分泌過多嗜酸性細胞TH2細胞血管擴張新血管形成氣道重塑血漿滲出水腫形成主要堿基蛋白嗜酸細胞陽離子蛋白嗜酸細胞趨化因子嗜酸細胞過氧化物酶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三烯粘液栓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平滑肌收縮肥大增生上皮脫落神經激活抗原肥大細胞B細胞IGEIL4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緩激肽,血小板激活因子慢性炎癥氣道高反應IL5、3VCAM1免疫發(fā)病機制18IGE介導I型變態(tài)反應肥大細胞IGE各種炎癥因子組胺、5羥色胺、白三烯、前列腺素D2致敏原哮喘發(fā)作平滑肌收縮粘膜水腫粘液腺分泌亢進19IL5嗜酸性粒細胞IL5嗜酸性粒細胞分化,成熟,存活嗜酸性粒細胞堿性蛋白,過氧化酶氣道慢性炎癥與高反應性20氣道神經調節(jié)膽堿能腎上腺素能非腎上腺素能非膽堿能神經NANC腎上腺素能受體功能迷走神經張力亢進神經、精神和內分泌因素21遺傳因素ATOPY特應質多基因遺傳遺傳度7080目前研究較多的是染色體5Q31上的IL4,IL13和IL4受體基因的突變或多態(tài)性22神經信號通路哮喘患者體內存在絲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等神經信號通路的細胞因子、粘附因子和炎癥介質對機體的作用,參與氣道炎癥和氣道重塑。23遺傳傾向環(huán)境因素氣道炎癥氣道高反應性氣道狹窄臨床癥狀免疫因素神經、精神和內分泌因素提綱定義發(fā)病機理病理和病理生理輔助檢查治療預后流行病學使哮喘加重的誘因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鑒別診斷預防復發(fā)及教育管理2425危險因素吸入變應原食入變應原呼吸道感染強烈的情緒變化運動和過度通氣冷空氣藥物(如阿司匹林等)職業(yè)粉塵及氣體2626提綱定義發(fā)病機理病理和病理生理輔助檢查治療預后流行病學使哮喘加重的誘因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鑒別診斷預防復發(fā)及教育管理2728病理(PATHOLOGICAL)肺表面顯示過度膨脹和萎陷區(qū),肺切面見軟而膠凍狀或灰色橡皮樣黏液栓,常見于中等到小支氣管腔內29支氣管平滑肌顯著增厚黏膜下水腫、血管擴張充血和炎癥免疫細胞浸潤黏膜下分泌腺增生,杯狀細胞增多,纖毛細胞減少纖毛上皮變性、碎裂和基底膜上剝脫氣道重塑哮喘正常病理(PATHOLOGICAL)30正常人哮喘病人支氣管鏡下的哮喘本質31病理生理氣道炎癥氣道高反應性AHR氣流受阻臨床癥狀支氣管痙攣管壁炎癥性腫脹粘液栓形成氣道重塑提綱定義發(fā)病機理病理和病理生理輔助檢查治療預后流行病學使哮喘加重的誘因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鑒別診斷預防復發(fā)及教育管理32臨床表現(xiàn)(CLINICALMANIFESTATIONS)癥狀咳嗽、喘息(陣發(fā)性發(fā)作,夜間清晨著)、伴有流鼻涕、打噴嚏、胸悶、呼吸困難、呼氣相延長伴喘鳴;嚴重者端坐呼吸、大汗淋漓,面色蒼白青灰,言語不能等。3334體征桶狀胸、三凹征,肺部哮鳴音(呼氣相),嚴重者氣道廣泛堵塞,出現(xiàn)“閉鎖肺”,最危險的體征。反復發(fā)作可有胸廓畸形、發(fā)育落后。35臨床表現(xiàn)(CLINICALMANIFESTATIONS)提綱定義發(fā)病機理病理和病理生理輔助檢查治療預后流行病學使哮喘加重的誘因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鑒別診斷預防復發(fā)及教育管理3637肺功能檢查5歲以上1舒張試驗(FEV1正常預計值70,疑似哮喘患兒)2激發(fā)試驗(FEV1≥正常預計值70,疑似哮喘患兒)激發(fā)試驗和舒張試驗陽性,均有助于哮喘診斷。輔助檢查38呼氣峰流速(PEF)日間變異率是診斷哮喘和反映哮喘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20(用支氣管擴張劑后其值增加20),可診斷為哮喘。39肺通氣功能檢測是診斷哮喘的重要手段,也是評估哮喘病情嚴重程度和控制水平的重要依據。哮喘患兒主要表現(xiàn)為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且為可逆性。多數患兒,尤其在哮喘發(fā)作期間或有臨床癥狀或體征時,常出現(xiàn)FEV1正?!?0預計值和FEV1FVC正常≥80等參數的降低。對疑診哮喘兒童,如出現(xiàn)肺通氣功能降低,可考慮進行支氣管舒張試驗,評估氣流受限的可逆性;如果肺通氣功能未見異常,則可考慮進行支氣管激發(fā)試驗,評估其氣道反應性;或建議患兒使用峰流量儀每日兩次測定峰流量,連續(xù)監(jiān)測2周。如患兒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支氣管激發(fā)試驗陽性,或PEF日間變異率≥13均有助于確診。40胸部X線檢查急性期正常或間質性改變,可有肺氣腫、肺不張,排除其他疾病。血清特異性IGE皮膚變應原點刺試驗血氣分析呼出氣一氧化氮濃度測定和誘導談技術(誘導痰嗜酸性粒細胞分類計數)輔助檢查肺功能FEV1FRC小氣道阻力增加胸片肺充氣過度,繼發(fā)感染可有斑片影外周血EOS、IGE過敏原皮試血氣PAO2、后期PACO2、PH41正常胸片哮喘提綱定義發(fā)病機理病理和病理生理輔助檢查治療預后流行病學使哮喘加重的誘因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鑒別診斷預防復發(fā)及教育管理4243哮喘診斷診斷哮喘44兒童哮喘診斷標準1反復發(fā)作喘息、咳嗽、氣促、胸悶,多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物或、化學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運動、過度通氣如大笑和哭鬧等有關,常在夜間和或凌晨發(fā)作或加劇。2發(fā)作時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相延長。3上述癥狀和體征經抗哮喘治療有效或自行緩解。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氣促和胸悶。455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者如無明顯喘息或哮鳴音,應至少具備以下1項1支氣管激發(fā)試驗或運動激發(fā)試驗陽性;2證實存在可逆性氣流受限①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吸入速效Β2受體激動劑如沙丁胺醇壓力定量氣霧劑200~400ΜG后15MIN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增加≥12;②抗哮喘治療有效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和口服(或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1~2周,F(xiàn)EV1增加≥12;(給予吸入糖皮質激素和或抗白三烯藥物治療4~8周,F(xiàn)EV1增加≥12)3呼氣峰流量PEF日間變異率連續(xù)監(jiān)測12周≥20(最大呼氣峰流量PEF日間變異率連續(xù)監(jiān)測2周≥13)。符合第1~4條或第4、5條者,可診斷為哮喘。46CVA是兒童慢性咳嗽最常見原因之一,以咳嗽為唯一或主要表現(xiàn)。診斷依據1咳嗽持續(xù)4周,常在夜間和或凌晨發(fā)作或加重,以干咳為主;2臨床上無感染征象,或經較長時間抗生素治療無效;3抗哮喘藥物診斷性治療有效;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5支氣管激發(fā)試驗陽性和或PEF日間變異率連續(xù)監(jiān)測12周≥20;6個人或一、二級親屬有特應性疾病史,或變應原檢測陽性。以上第1~4項為診斷基本條件??人宰儺愋韵\斷標準47哮喘預測指數能有效地用于預測3歲內喘息兒童發(fā)展為持續(xù)性哮喘的危險性。哮喘預測指數在過去1年喘息≥4次,具有1項主要危險因素或2項次要危險因素。主要危險因素包括1父母有哮喘病史;2經醫(yī)生診斷為特應性皮炎;3有吸入變應原致敏的依據。次要危險因素包括1有食物變應原致敏的依據;2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4%;3與感冒無關的喘息。如哮喘預測指數陽性,建議按哮喘規(guī)范治療。48急性發(fā)作期(EXACERBATION慢性持續(xù)期PERSISTENT臨床緩解期REMISSION癥狀和體征消失肺功能恢復(FEV1或PEF80%預計值,維持3個月以上)。臨床分期49控制水平的分級5051哮喘發(fā)作在合理應用常規(guī)緩解藥物治療后,仍有嚴重或進行性呼吸困難者,稱為哮喘危重狀態(tài)(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STATUSASTHMATICUS)哮喘危重狀態(tài)(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52鑒別診斷DIFFERENTIALDIAGNOSIS毛細支氣管炎肺結核氣道異物支氣管狹窄或軟化心源性哮喘縱隔疾病咽喉部疾病提綱定義發(fā)病機理病理和病理生理輔助檢查治療預后流行病學使哮喘加重的誘因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鑒別診斷預防復發(fā)及教育管理53治療目標(GOALOFTREATMENT)541達到并維持癥狀的控制;2維持正?;顒铀剑ㄟ\動能力;3維持肺功能水平盡量接近正常;4預防哮喘急性發(fā)作;5避免因哮喘藥物治療導致的不良反應;6預防哮喘導致的死亡55治療原則原則堅持長期、持續(xù)、規(guī)范、個體化發(fā)作期快速緩解癥狀、抗炎、平喘持續(xù)期長期控制癥狀、抗炎、降低氣體高反應性、防止氣道重建、避免觸發(fā)因素、自我保健哮喘的藥物治療短效吸入型2受體激動劑全身性皮質激素抗膽堿能藥物短效茶堿短效口服2受體激動劑56快速緩解藥物吸入型糖皮質激素長效2激動劑抗白三烯藥物緩釋茶堿色甘酸鈉口服激素長期預防藥物糖皮質激素的種類吸入治療常用的糖皮質激素有3種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必酮碟丁地去炎松普米克令舒、都保丙酸氟替卡松輔舒酮口服用藥潑尼松強的松靜脈用藥琥珀酸氫化可地松或氫化可地松甲基氫化潑尼松甲基強的松龍地塞米松57其他常用藥物肥大細胞膜穩(wěn)定劑色甘酸鈉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是新一代非糖皮質激素類抗炎藥物,如孟魯斯特、扎魯斯特茶堿氨茶堿Β2激動劑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抗膽堿藥溴化異丙托品其他抗過敏藥物如酮替芬或氯雷他定58急性發(fā)作期治療12受體激動劑2AG2全身性糖皮質激素3抗膽堿能藥物4短效茶堿59慢性持續(xù)期治療吸入型糖皮質激素白三烯調節(jié)劑緩釋茶堿長效2受體激動劑肥大細胞膜穩(wěn)定劑全身性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治療606歲及以上兒童哮喘長期治療方案616歲以下兒童哮喘長期治療方案62631吸入型糖皮質激素(ICS)速效性直接作用達靶細胞,被表面積大、運轉距離短、血供豐富的肺泡和氣道粘膜吸收安全性無第一關卡效應,劑量僅為口服的120~13方便比注射、口服方便吸入皮質激素的代謝途徑64全身循環(huán)全身性副作用全身生物活性80~90咽下10~20在肺部沉積胃腸吸收經肝臟首過效應失活65各種吸入裝置示意圖66常用的吸入劑型壓力定量吸入氣霧劑(PMDI干粉吸入劑溶液霧化吸入2白三烯調節(jié)劑白三烯合成酶抑制劑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孟魯司特扎魯司特673緩釋茶堿協(xié)助ICS抗炎每日分1~2次服用684長效2受體激動劑藥物包括-福莫特羅-沙美特羅-幫布特羅-丙卡特羅695肥大細胞膜穩(wěn)定劑色甘酸鈉-預防運動及其他刺激誘發(fā)的哮喘-效果較好-副作用小706全身性糖皮質激素適應證短期用于慢性持續(xù)期重度持續(xù)患兒長期使用高劑量ICS加吸入型長效2AG及其他控制藥物療效欠佳時使用717聯(lián)合治療適應證常用聯(lián)合重度持續(xù)單用病情控制不佳的中度持續(xù)ICS聯(lián)合吸入型長效2AGICS聯(lián)合白三烯調節(jié)劑ICS聯(lián)合緩釋茶堿72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的處理給氧40,PAO2達70~90MMHG糾酸補液GCS靜滴鎮(zhèn)靜10CH、安定,慎用魯米那、復冬,禁用嗎啡。73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的處理支氣管擴張劑的使用-吸入型速效2受體激動劑-氨茶堿靜脈滴注-抗膽堿能藥物-腎上腺素皮下注射抗生素酌情使用7475機械通氣的指征持續(xù)嚴重的呼吸困難呼吸音減低過度通氣和呼吸肌疲勞使胸廓運動受限意識障礙吸入40的氧發(fā)紺無改善PACO2≥65MMHG提綱定義發(fā)病機理病理和病理生理輔助檢查治療預后流行病學使哮喘加重的誘因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鑒別診斷預防復發(fā)及教育管理76預防復發(fā)及教育管理1、去除誘因2、特異性免疫治療3、哮喘的教育與管理7778哮喘的管理和教育DAILYMANAGEMENTEDUCATION)鼓勵哮喘患兒與醫(yī)護人員建立伙伴關系醫(yī)患雙方共同制定治療方案日常自我監(jiān)測,記錄哮喘日記避免和控制哮喘促誘發(fā)因素,減少復發(f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長期定期隨訪保健78提綱定義發(fā)病機理病理和病理生理輔助檢查治療預后流行病學使哮喘加重的誘因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鑒別診斷預防復發(fā)及教育管理79預后兒童哮喘的預后較成人好30%~60%的患兒可完全治愈8081總結哮喘的本質與特征哮喘加重的誘因哮喘的臨床表現(xiàn)哮喘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哮喘的治療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3-07-18
      頁數: 81
      2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神經系統(tǒng)疾病江漢大學醫(yī)學院李愛暉化膿性腦膜炎多見于嬰幼兒(90為5歲),起病急,表現(xiàn)為發(fā)熱、頭痛、嘔吐、驚厥,甚至昏迷,腦膜刺激征,腦脊液改變。一、病因及感染途徑病因化膿性細菌肺炎球菌、腦膜炎雙球菌、流感桿菌等血敗血癥、肺炎、細菌性心內膜炎、途徑化膿性骨髓炎鄰近組織中耳炎、副鼻竇炎、乳突炎等易感者先天或后天免疫缺陷者;長期應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者二、病理軟腦膜、蛛網膜受累、蛛網膜下腔充滿大量炎性滲出物菌腦腦實質受累,充血、水腫、變化、壞死,腦膜腦炎顱神經受累,致失明、耳聾、面癱三、臨床表現(xiàn)(一)共同的表現(xiàn)起病急,發(fā)熱、頭痛、嘔吐、煩躁不安、驚厥、嗜睡、昏迷。DIC、休克、酸中毒等。體征神萎,雙目凝視腦膜刺激征()(3個月不典型)顱壓增高瞳孔不等大、對光反射遲鈍、呼吸不規(guī)→呼衰三、臨床表現(xiàn)(二)不同表現(xiàn)1、不同年齡A、年長兒頭痛、肌肉關節(jié)痛、精神萎靡B、小嬰兒易激惹、不安、吐奶、眨眼、目光凝視等三、臨床表現(xiàn)(二)不同表現(xiàn)2、不同病原體A、肺炎雙球菌1歲最多見,冬春易發(fā)常繼發(fā)于中耳炎、肺炎、敗血癥等特點早期腦膜刺激征不明顯,易反復遷延、復發(fā),易產生并發(fā)癥三、臨床表現(xiàn)(二)不同表現(xiàn)2、不同病原體B、腦膜炎雙球菌春秋季多見,常有休克和皮膚瘀點、瘀斑C、大腸桿菌3個月(新生兒最多見)D、葡萄球菌新生兒多見,年長兒也可發(fā)生,夏季多E、嗜血流感桿菌3個月3歲多見,秋季易發(fā),易產生并發(fā)癥三、臨床表現(xiàn)(三)并發(fā)癥1、硬腦膜下積液多由肺炎雙球菌、嗜血流感桿菌所致。特點(診斷依據)A、有效抗生素治療2~3天后,腦脊液已好轉,但體溫持續(xù)不退(或退而復升),并伴有頻繁嘔吐,前囟隆起,頭圍增大,驚厥等顱壓上升。B、顱骨透照試驗陽性C、硬腦膜下積液2ML,蛋白質400MGLD、B超、CT確診三、臨床表現(xiàn)(三)并發(fā)癥2、腦積水炎性滲出物阻礙腦脊液循環(huán),致交通性及非交通性腦積水(多因治療不及時或不當而致)特點發(fā)生隱匿,頭顱進行性增大、顱縫分離、前囟擴大飽滿、頭顱破壺音、頭皮靜脈擴張。晚期有智力減退及其他神經功能倒退現(xiàn)象等。B超可確診。三、臨床表現(xiàn)(三)并發(fā)癥3、腦室管膜炎由于治療不及時,使膿性滲液逆行而上所致(也可由敗血癥所致)表現(xiàn)頻繁嘔吐、發(fā)熱不退、驚厥,前囟飽滿,呼衰。進行性加重的頸項強直甚至角弓反張,腦脊液始終異常,CT腦室擴大。培養(yǎng)()確診腦室穿刺WBC50106L糖400MGL三、臨床表現(xiàn)(三)并發(fā)癥4、其他腦性低鈉血癥智力落后、癲癇(腦實質受損)耳聾、失明(顱N受損)四、實驗室檢查1、血象WBC↑↑,N↑802、腦脊液壓力↑、混濁白細胞1000106L,中性為主糖1000MGL涂片可找到細菌細菌培養(yǎng)四、診斷及鑒別(一)診斷1、臨床表現(xiàn)2、實驗室檢查但年齡越小,表現(xiàn)越不典型凡出現(xiàn)以下表現(xiàn)均應及時進行腦脊液檢查A、發(fā)熱、嗜睡、凝視、尖叫、驚厥B、急性感染患兒伴前囟隆起或緊張,或新生兒期抬頸時哭鬧C、嬰兒拒食、吐乳、面色青灰、明顯感染癥狀伴嗜睡、不安、易激惹等四、診斷及鑒別(二)鑒別1、結核性腦膜炎2、病毒性腦膜炎五、治療(一)一般治療1、對癥退熱、止驚、抗顱內高壓、抗休克等2、支持保證足夠液量數營養(yǎng)(二)抗生素原則盡早、有效、足量足程(靜脈給藥,必要時鞘內給藥)停藥指征腦脊液完全正常2周左右,臨床癥狀消失(G菌及綠膿桿菌感染者,需延長4周或更長)五、治療(推薦用藥)五、治療(三)激素A、中毒癥狀重B、高熱持續(xù)不退當C、顱內高壓D、腦水腫E、微循環(huán)障礙可酌情選用,地塞米松0205MGKG天IVQ6H35天五、治療(四)并發(fā)癥的處理1、硬膜下積液少量不處理,量多可穿刺放液遷延不愈需外科手術引流2、腦室管膜炎側腦室引流抗生素腦室內注入3、腦積水手術五、治療(四)并發(fā)癥的處理3、腦積水手術病案分析患兒女,2歲,因“發(fā)熱1天,嘔吐6次,驚厥3次”入院。入院查體T40℃,精神萎靡。雙肺呼吸音粗。心率132次分,心音尚可,律齊。腹軟,肝肋下25CM,質軟。頸項強直,克氏征及布氏征均呈陽性。血常規(guī)WBC18109LN75L25。胸片肺部未見紋理增粗。心電圖無異常。病案分析請分析該患兒病情并寫出1、初步診斷(及依據)2、處理方案腦積水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3-07-18
      頁數: 23
      5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兒科學習匯報流程0730晨間護理(晨間護理好后,責任班查看自己分管病人的病情)0800集中醫(yī)生辦公室交班(每天會安排一名醫(yī)生帶領大家簡單的學習一種中藥,最后會有畢醫(yī)生帶大家學習白板上的十個英文單詞,給大家朗讀)護士長帶領護士床邊交接班集中治療室責任班開始交班護士長對責任班的交班進行點評開始工作流程1早晨治療班來后需與大夜班共同核對大輸液。2治療班加藥后必須與主班核對,主班在瓶簽上蓋章。3患兒輸入得藥液順序是固定的,每瓶輸液瓶簽上都會有相應的標注。(如患兒今天有5瓶水,此瓶為患兒輸入的第2瓶水,瓶簽上會有52的字樣,若臨時有加一瓶水,則在瓶簽上改動521)。4核對輸液核對時,除了反問式提問外會將瓶簽給家屬看,讓他參與查看名字是否正確。5霧化藥下發(fā)主班將第二天的霧化治療單核對打印好后,治療班準備第二天的霧化藥,由責任班將霧化藥發(fā)放給患兒家屬保管,并讓家屬在治療單上簽字。每做一次霧化,也需家屬在治療單上簽字。6每間病房外面都有一張巡視單,護士每小時巡視并在單子上書寫簽字。7病房大多三人間,沒有陪護床,只有木椅。除晨間護理外,只需下班前做一次晚間護理。兒科篇兒科普兒、新生兒普兒科以肺炎、化膿性扁桃體炎、喉炎的居多。西醫(yī)靜脈用藥大多是紅霉素、阿奇、頭孢類、熱毒寧、喜炎平、溴己新霧化用藥普米克、愛全樂、蘇順、富露施紅光照射治療、自動排痰機拍背紅光治療儀自動排痰機霧化的注意事項1避免在進食水后立即治療,通常在飯后1小時進行。治療前先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食物殘渣等以免妨礙霧的吸入,吸藥前不宜油劑,面霜搽臉。2兒童直立位,嬰幼兒父母懷抱半坐臥位,面罩豎直使用,防止藥液流入口鼻。3面罩需完全蓋住口鼻,不能遮住眼睛。4年長兒童治療時,囑患兒進行慢而深的吸氣,使霧滴吸入更深,年幼兒童安靜時吸入比哭吵時效果更好。5霧化吸入過程中如有事須暫停治療,請呼叫醫(yī)護人員予以停止,并保持面罩豎拿豎放;繼續(xù)使用時,務必請醫(yī)務人員打開,不可自行調節(jié)氧氣流量表。6霧化吸入用藥完畢后應用溫水毛巾擦臉,溫水漱口,防止急速在口咽部積聚,避免感染,家屬應予患兒從下到上,從外到里空心掌拍背,協(xié)助痰液排出。7每次面罩使用后需及時用清水清洗擦干晾干,以備下次使用。8霧化吸入采用氧氣驅動方式,請注意用氧安全,請勿使用明火,手機等多媒體電器充電等,謹防意外事故發(fā)生。9霧化面罩建議使用20次需更換,以免影響治療效果。中醫(yī)小兒發(fā)熱按摩流程開天門、推坎宮、推太陽、揉總筋清心經300次清天河水100次推脊100次揉涌泉穴100次拿按肩井穴10次小兒腹瀉穴位按摩流程開天門、推坎宮、推太陽、揉總筋補脾經300次補大腸200次逆時針摩腹100次揉足三里50次拿肩井穴小兒咳嗽穴位按摩流程開天門、推坎宮、推太陽、揉總筋清肺經200次揉迎香穴20次揉天突穴20次推揉膻中穴100次揉肺俞穴100次抱肚法5次拿按肩井穴用的最多的開天門推坎宮拿風池肺腧、定喘按揉檀中清肺經清天河水足三里捏拿肩井其他包括中藥足浴、穴位貼敷、耳穴埋籽(神門、肺、氣管)新生兒以新生兒黃疸的居多。新生兒黃疸藥浴茵陳蒿20G梔子20G生大黃2G野菊花10G雞內金8G枳殼8G桑葉10G5劑(熬成湯藥塑封)每次兩袋,一次1520分鐘藍光治療產科產婦耳穴埋籽1促進排氣交感、大腸、小腸、胃、三焦、內分泌2催乳胸、內分泌、肝漲奶乳房按摩新生兒菊花浴25G野菊花2000ML水煮10分鐘,等水溫冷卻至38℃左右時,將新生兒全身浸泡在水里35分鐘。中藥涂擦紫草麻油干紫草麻油浸泡30分鐘至一小時,用微波爐加熱一分鐘后間歇再將熱12分鐘。婦科中醫(yī)操作1耳穴埋籽2婦科術后立即可做艾灸回旋灸足三里和三陰交,每個部位5分鐘,灸好后按摩足三里和三陰交5分鐘婦科抽血培養(yǎng)分左右手抽,消毒順序酒精碘伏酒精,再將瓶子豎直,用火烤瓶蓋后接針頭抽血掛水的時候不將繃帶拿掉謝謝林燕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3-07-18
      頁數: 44
      9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兒科學江漢大學醫(yī)學院李愛暉新生兒學江漢大學醫(yī)學院李愛暉NEONATOLOGY新生兒敗血癥NEONATALSEPTICEMIA新生兒敗血癥定義由病原菌侵入小兒血循環(huán),并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感染的疾病。新生兒敗血癥病因及病機病因免疫防御功能↓細菌入侵3天G感染病機(感染途徑)產前母敗血癥、羊膜早破等(G)產時母產道有感染或有致病菌,助產過程中消毒不嚴或損傷等(G、G)產后由于護理或出生時處理(搶救等)不當致(以臍、肺等感染多見)(G)3天內感染宮內(G)3天后感染產時、產后(G、G)G或G→血循→毒素→損組織黃疸(肝)、出血(凝血因子等)、貧血(骨髓)、肝、脾肥大(網狀內皮增生)新生兒敗血癥臨床表現(xiàn)異常生活表現(xiàn)少吃、少哭、少動→不吃、不哭、不動、體溫不升、體重不增或一般感染中毒癥狀反應低下、嗜睡特殊表現(xiàn)皮膚黃疸漸重、青紫面色、出血點心血管心音低鈍、心率增快→休克消化道吐、瀉、腹脹等,肝、脾腫大其他腦膜炎、中毒性腦病、中毒性腸麻痹、肺膿腫等。新生兒敗血癥輔助檢查血象WBC↑(或↓)、N↑、中毒顆粒。細菌培養(yǎng)血、腦脊液、尿、膿液。血涂片革蘭氏染色、陽性結果。分子生物學檢測PCR(聚合酶鏈反應)等。新生兒敗血癥診斷高危因素表現(xiàn)檢查。新生兒敗血癥治療(一)支持療法保曖、供氧、糾酸、輸血或血漿(100MLKG次)、護理、抗休克、DIC治療。(二)抗生素據血培養(yǎng)選有效抗生素血培養(yǎng)未出時3天多選用對G有效者病原未明可選氨芐青霉素(50MGKG)丁胺卡那(7510MGKG)IRQD10新生兒敗血癥治療嚴重感染可選頭孢氨噻肟療程至退熱、癥狀消失、血培養(yǎng)陰性、再持續(xù)一周(1014天、21天)并發(fā)化腦時應CSF完全正常后再用一周毒血癥46天新生兒黃疸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膽紅素生成過多轉運膽紅素能力不足肝功發(fā)育不完善腸肝循環(huán)特點生理性黃疸生后23天出現(xiàn),57天達高峰,1014天消失(早產兒在24周消失),血清膽紅素12MGDL205UMOLL,(早產兒15MLDL或2565UMOLL)病理性黃疸1、出現(xiàn)早生后24小時內出現(xiàn)2、程度重膽紅素足月兒12MGDL15MGDL或(1520MGDL257342UMOLL3、發(fā)生快膽紅素上升855UMOLL5MGDLDAY4、持續(xù)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5、黃疸退而復現(xiàn)病理性黃疸原因感染性肝炎、敗血癥非感染性溶血病、膽道閉鎖、母乳性黃疸、遺傳性疾病、藥物性黃疸等病理性黃疸的處理1、減少血清膽紅素光療(但應防青銅癥)酶誘導劑2、減少溶血換血、避免用氧化劑如APC等3、保護肝酶活性避免用新生霉素抑其酶活性4、增加與膽紅素的聯(lián)結血漿或白蛋白禁用磺胺類、水楊酸類有奪位作用(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NEONATALCOLDINJURYSYNDROME新生兒硬腫癥新生兒硬腫癥定義主要由受寒和(或)多種疾病所致引起,其臨床特征是低體溫和皮膚硬腫,嚴重者出現(xiàn)多器官功能損傷。新生兒硬腫癥病因及病機新生兒硬腫癥臨床表現(xiàn)(一)(三個五)(一)五大特點冷局部皮膚冷→全身冰涼T<35℃?zhèn)€別T↑硬皮下脂肪聚集處柔韌度改變、差,且呈橡皮樣腫在硬處多伴凹陷性水腫休克重者出現(xiàn)DIC皮膚粘膜及內臟出血,休克栓塞、溶血等新生兒硬腫癥臨床表現(xiàn)(三個五)(二)五個(嚴重)征象少吃→不吃少哭→不哭少動→不動不升(體溫)(廣泛皮膚下脂肪僵硬)不增(體重)新生兒硬腫癥臨床表現(xiàn)(三個五)(三)五個垂危征兆(新生兒各種疾病晚期共同征)肺出血最常見呼衰唇紺、呼吸暫停1520秒循環(huán)障礙心率慢亂休克腎衰尿1MLKGH為少尿中毒性腸麻痹新生兒硬腫癥分度分度體溫硬腫范圍器官功能改變℃輕度3550休克、DIC、肺出血、急性腎衰新生兒硬腫癥治療一、復溫首要、關鍵1、暖箱肛溫30℃且腋溫肛溫置于3032(34)℃溫度的暖箱612H恢復正常溫度體溫30℃置于比肛溫高12℃的暖箱2、遠紅外線搶救臺(開放式暖箱),但使不顯性失水增加1倍,故應補需水量3、其他電熱毯、母親懷抱、熱水袋等。新生兒硬腫癥治療二、熱量和液體的補充三、控制感染四、糾正器官功能紊亂抗休克、DIC等。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3-07-18
      頁數: 25
      7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化膿性腦膜炎的診治進展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陸燕芬化膿性腦膜炎PURULENTMENINGITIS是小兒時期常見的神經系統(tǒng)急性感染性疾病,可由各種化膿性細菌引起,嬰幼兒多見小兒細菌性腦膜炎的病死率和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的發(fā)生率仍然高達510和1520在新生兒及小嬰兒可達30病原菌80年代以肺炎雙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甲型鏈球菌為主90年代以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及流感嗜血桿菌為主藥敏試驗90年代耐青霉素類的細菌已有所增加病死率與后遺癥發(fā)生率仍較高臨床表現(xiàn)高熱、頭痛、精神萎靡,小嬰兒表現(xiàn)易激惹、不安、雙目凝視等新生兒腦膜炎表現(xiàn),體溫可高可低、拒食、吐奶、尖叫、凝視、驚厥臨床表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表現(xiàn)①腦膜刺激征②顱內壓增高征③驚厥④部分患兒出現(xiàn)Ⅱ、Ⅲ、VI、Ⅶ、Ⅷ對顱神經受損或肢體癱瘓癥狀化腦并發(fā)癥1硬腦膜下積液硬腦膜下腔的液體超過2ML蛋白定量在04GL以上紅細胞在100萬106L以下2腦疝急性彌漫性腦水腫導致顱內壓增高為常見合并癥,如程度嚴重,進展急速,則可發(fā)生顳葉鉤回疝或枕骨大孔疝3腦室炎①腦室液細菌培養(yǎng)、涂片獲陽性結果,且多與腰椎穿刺液檢查結果一致②腦室液白細胞數≥50106L,多核細胞為主③腦室液糖<300MGL或蛋白定量>400MGL④腦室液炎性改變(如細胞數增多、蛋白升高、糖量降低)較腰穿腦脊液改變明顯4項指標,第一項單獨存在,即可作為確診條件第二項應再加上第3、4項中之一項始可確診4腦積水膿性滲出物堵塞狹小孔道或發(fā)生粘連而引起腦脊液循環(huán)障礙,產生腦積水引起梗阻性腦積水的原因粘連性蛛網膜炎阻礙腦脊液循環(huán)腦室膜炎形成粘連5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癥SYNDROMEOFINAPPROPRIATESECRETIONOFANTIDIURETICHMONE嘔吐、不進飲食等原因可引起水、電解質紊亂腦性低鈉血癥出現(xiàn)嗜睡、驚厥、昏迷、浮腫、全身軟弱無力、四肢肌張力低下、尿少等癥狀其發(fā)生原理與感染影響腦垂體后葉,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多導致水潴留有關其他顱神經受損肢體癱瘓腦膿腫顱內動脈炎繼發(fā)性癲癇發(fā)作DIC、休克中耳炎、肺炎、關節(jié)炎也偶可發(fā)生輔助檢查血象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加血培養(yǎng)咽拭培養(yǎng)瘀點涂片流腦患兒皮膚瘀點涂片腦脊液常規(guī)生化涂片培養(yǎng)細胞學檢測腦脊液抗原檢測(1)對流免疫電泳COUMTERIMMUNOECTROPHESISCIE此法系以已知抗體(特定的抗血清)檢測腦脊液中的抗原(如可溶性莢膜多糖。特異性高常用作流腦快速診斷,也用以檢查流感桿菌、肺炎鏈球菌等陽性率可達70~80腦脊液抗原檢測(2)ELISA法對腦膜炎雙球菌與流感桿菌檢測結果與用CIE方法所測結果相似。但對肺炎鏈球菌敏感性較差。此法較CIE敏感,但有假陽性可能(3)用熒光素標記已知抗體,再加入待檢抗原(如腦脊液、血液標本),然后用熒光顯微鏡觀察抗原抗體反應(4)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5)鱟蛛溶解物試驗其他腦脊液免疫球蛋白LDHCK腫瘤壞死因子白介素神經元烯醇化酶治療一般治療補液,控制液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減輕腦水腫降顱壓甘露醇抗生素治療原則早期、足量、療程足停藥指征完成療程時癥狀消失、退熱一周以上,腦脊液細胞數少于20106L,均為單核細胞,蛋白及定量恢復正常腦室炎治療腦室液中抗生素濃度不易達到最小抑菌濃度的50倍,對并發(fā)腦室膜炎病兒采用靜脈注射鞘內注射對顱內壓明顯增高及腦積水病兒采用側腦室穿刺注藥,控制性腦脊液引流減壓硬膜下積液治療硬膜下積膿時應穿刺放液每日或隔日穿刺1次每次放液量,每側以少于30ML,兩側總量一般不超過60ML1~2周后酌情延長穿刺間隔時間,減少穿刺次數,直到癥狀消失有硬膜下積膿時,可進行局部沖洗,并注入抗生素及地塞米松急性細菌性腦膜炎時腦水腫的發(fā)生機制(一)原發(fā)機制腦膜炎癥在急性細菌性腦膜炎的炎癥區(qū)域常有血腦屏障BBB受損傷BBB通透性增加血漿外滲而導致血管源性腦水腫細菌與其毒素及其機體內源性的損傷因素對神經細胞損傷導致細胞鈉泵功能的損害而致細胞毒性腦水腫化腦時腦水腫的發(fā)生機制(二)在BBB正常部位腦水腫的產生主要由血管內外滲透濃度差改變引起在BBB破壞處腦水腫的產生主要是由腦毛細血管內外靜水壓差所致給予高張鹽溶液或甘露醇雖可降低腦水含量但腦水含量的降低主要發(fā)生于BBB正常的區(qū)域而在BBB破壞區(qū)域則腦水含量幾乎沒有變化。腦膜炎時由于顱內高壓引起腦灌注壓降低常有繼發(fā)性腦缺血的存在產生缺血缺氧性損傷進一步加重腦水腫。FEIGIN等1977年報道124例急性細菌性腦膜炎患兒在入院時60左右合并SIADH在住院過程中又增加28患兒血清ADH濃度明顯高于發(fā)熱對照組與正常組由于ADH的分泌增多使尿量減少水潴留產生稀釋性的低鈉血癥因此認為SIADH是導致急性細菌性腦膜炎低鈉血癥的重要原因把限制液體入量作為急性細菌性腦膜炎的傳統(tǒng)液體療法近10年來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限制液體入量并未改善急性細菌性腦膜炎的預后甚至可因低血容量發(fā)生使腦組織缺血缺氧而維持正常需要的液體量也并未加重腦水腫腦耗鹽綜合征CEREBRALSALTWASTINGSYNDROMECSW文獻報道許多蛛網膜下腔出血等急性腦病患者存在尿鈉排出增多和低鈉血癥稱之為CSW。CSW常發(fā)生于小兒顱腔手術之后亦可發(fā)生于腦膜炎患兒。腦耗鹽綜合征CSW急性細菌性腦膜炎患者的尿鈉明顯高于血鈉并出現(xiàn)細胞外液減少和低鈉血癥而血鉀常正常甚至增高。CSW時因尿鈉的丟失大于水的丟失尿滲透濃度常高于血漿體內總鈉減少血漿滲透濃度降低出現(xiàn)低滲性脫水現(xiàn)象。CSW的產生機制CSW的產生機制并不完全清楚心房鈉尿肽ATRIALNATRIURETICPEPTIDEANP與腦鈉尿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大量分泌導致腎排水、排鈉增加產生低鈉血癥與脫水二者區(qū)別CSW發(fā)生的低鈉與SIADH不同SIADH所致的低鈉是由于水潴留導致的稀釋性的低鈉體內總的鈉含量并不少SIADH的治療需要限水CSW的治療則需要補液與補鈉不能限水限鈉急性細菌性腦膜炎液體治療目前認為在急性細菌性腦膜炎時CSW可能比SIADH更多見是導致低鈉血癥的主要原因從而產生并加重腦水腫顱內病變時的低鈉血癥既可由SIADH引起也可由CSW所致而兩者治療的方法不同CSW應補液補鈉SIADH則應限制液體入量臨床上應注意對二者進行區(qū)分CSW常存在尿量的增多和明顯的脫水征謝謝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3-07-18
      頁數: 29
      6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中醫(yī)兒科學的三個基本特點,生理、病理特點與成人不同病種、病因與成人與不同疾病的預后、治療與成人不同,小兒正處在生長發(fā)育時期,其生理、病理、預防、護理及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均有其自身的特點。小兒疾病在病因上較成人單純,以外感六淫、內傷飲食、先天因素居多;肺、脾兩經疾病占大多數。對某些疾病具有易感性,如水痘、麻疹、手足口病等;對某些疾病則不易罹患,如中風、冠心病、前列腺炎等。,第一節(jié)中醫(yī)兒科學發(fā)展簡史一、中醫(yī)兒科學的萌芽時期二、中醫(yī)兒科學的形成三、中醫(yī)兒科學的發(fā)展四、中醫(yī)兒科學的新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一、中醫(yī)兒科學的萌芽期(遠古~南北朝),起源公元前30世紀起~戰(zhàn)國時期1、疾病記載①“貞子疾首”,商代殷墟甲骨文中的記載。(是指商王武丁之子頭部生病。)②五十二病方有“嬰兒病癎”、“嬰兒瘛”的記述。2、最早的小兒醫(yī)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扁鵲來入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yī)?!?、體質特點黃帝內經靈樞逆順肥瘦中記載有嬰兒者,其肉脆、血少、氣弱”。并論述了先天因素致病。4、最早的醫(yī)案記載西漢名醫(yī)淳于意(倉公)曾以下氣湯治療小兒氣鬲病,并記錄為兒科最早的醫(yī)案。,二、中醫(yī)兒科學的形成期(隋朝宋代),(一)隋唐時期▲政府設立太醫(yī)署,內設少小科,由醫(yī)博士教授醫(yī)學,學制5年,促進了兒科專業(yè)的發(fā)展。▲兒科專業(yè)初步形成1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①介紹小兒疾病有6卷,為小兒病因證候學之首。②疾病分類與辨證外感病分為傷寒、時氣兩大類,內傷病以臟腑辨證為主。③正確的養(yǎng)育觀提出“小兒始生,肌膚未成,不可暖衣,宜時見風日。2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首列“少小嬰孺方”,是最早記載兒科理法方藥的專篇。,3最早的兒科專著顱囟經現(xiàn)存版本是從明代永樂大典中輯出,共2卷。①首創(chuàng)了“純陽”理論“孩兒三歲以下,呼為“純陽,元氣未散”提出嬰幼兒體屬純陽的觀點;②論述了小兒“驚”、“痧”、“疳”、“痢”等病證治;③提出了小兒脈法一呼一吸七至為平脈。④內服藥多用丸、散。共載56方,其中外治方達28首,廣泛用于小兒內外五官諸科疾病。純陽指小兒在生長的過程中,表現(xiàn)為生機旺盛,蓬勃發(fā)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榮,并非說小兒有陽無陰或陽亢陰虧之體。,(二)宋代的兒科成就,▲專業(yè)分科設小方脈▲專科著作小兒藥證直訣北宋錢乙,字仲陽,他的學術建樹由其弟子閻季忠收集整理,編寫而成。全書3卷,上卷論脈證治法,中卷列醫(yī)案23則,下卷為方劑。該書刊于公元1119年,比西方最早的兒科著作要早350年。㈠(基礎理論)①首創(chuàng)兒科五臟辨證體系,提出心主驚、肝主風、脾主困、肺主喘、腎主虛的辨證綱領,②創(chuàng)立小兒面部診法提出小兒四診中尤重望診,對“面上證”、“目內證”詳述而實用。③提出了兒科臨床脈法特點浮沉、脈亂、弦急、沉緩、促急。④概括小兒體質特點“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對兒科臨床具有指導意義。,(二)宋代的兒科成就,1小兒藥證直訣北宋錢乙,字仲陽,他的學術建樹由其弟子閻季忠收集整理,編寫而成。全書3卷,上卷論脈證治法,中卷列醫(yī)案23則,下卷為方劑。該書刊于公元1119年,比西方最早的兒科著作要早350年。1基礎理論①首創(chuàng)兒科五臟辨證體系,提出心主驚、肝主風、脾主困、肺主喘、腎主虛的辨證綱領,②創(chuàng)立小兒面部診法提出小兒四診中尤重望診,對“面上證”、“目內證”詳述而實用。③提出了兒科臨床脈法特點浮沉、脈亂、弦急、沉緩、促急。④概括小兒體質特點“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對兒科臨床具有指導意義。,(二)宋代的兒科成就,1小兒藥證直訣2(臨床實踐)⑤詳細記載古代兒科“四大要證”痧、痘、驚、疳。⑥區(qū)別了兒科出疹性疾病麻疹、天花、水痘。⑦對小兒驚風與癲癇作了明確鑒別。⑧提出驚風有急驚和慢驚之分,“急驚合涼瀉,慢驚合溫補”。⑨提出“疳皆脾胃病,亡津液所作”的論點。⑩臨床方藥化裁古方六味地黃丸;研制新方異功散、瀉白散、導赤散、七味白術散等;創(chuàng)134方丸劑70方散劑45方膏劑6方湯劑6方外用7方;許多方劑仍為臨床醫(yī)師習用。,(二)宋代的兒科成就,⒋小兒斑疹備急方論山東董汲撰寫,是第一部有關痘疹的專著。①記錄了用白虎湯及青黛、大黃等藥物的治療經驗;②擅用寒涼法治療天花、麻疹,為應用寒涼法治療溫病類專著之始。⒌幼幼新書南宋劉昉等編(40卷,627門),整理、匯集了宋以前兒科學術成就。①許多散失的宋以前兒科著作被收錄其中而得以流傳,②是當時世界上最完備的兒科學專著,有較高的學術及文獻價值。⒍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20卷。①認為臍風的病因是斷臍不慎所致,與成人破傷風為同一病原;②提出了燒灼法斷臍的預防方法。⒎小兒痘疹方論小兒病源方論南宋陳文中編著,為痘疹用溫補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①力倡固養(yǎng)小兒元陽,擅用溫補扶正;②對痘疹類時行疾病因陽虛而產生的逆證,用溫補托毒救急??傊?,我國兒科學的形成,始于晉唐而成于宋。,三、中醫(yī)兒科學的發(fā)展期(元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一)金元時代兒科成就1金元四大家劉完素認為“小兒病者純陽,熱多冷少也?!敝鲝堄煤疀鰹a熱養(yǎng)陰法治療小兒熱病。張從正重用攻下法治療熱病,為小兒熱病運用“上病下取”法提供了范例。李杲善用溫補,重視調理脾胃,對后世兒科脾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影響。朱震亨認為小兒“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以用養(yǎng)陰法見長。2曾世榮著活幼口議及活幼心書①詳論初生諸疾,以調元散、補腎地黃丸治療胎怯。。②首倡急驚風之“四證八候”,并提出鎮(zhèn)驚、截風、退熱、化痰諸法,所立琥珀抱龍丸、鎮(zhèn)驚丸等療驚方,沿用至今。提出“驚風三發(fā)便成癇”以及“瘀血成癇”等創(chuàng)見性的觀點。③將小兒病因病機診治等編成七言四句歌訣,并加以注解,便于理解記誦和普及。,(二)明清時代兒科發(fā)展1名醫(yī)輩出,著書立說▲薛鎧、薛已父子保嬰撮要①五臟證治為綱,溫脾補腎求本,臨床多用益黃散、理中湯、補中益氣湯、地黃丸等。②外癥兼辨經絡,治以內外相合。其中采用火燒斷臍法預防初生兒破傷風,開創(chuàng)小兒外科之先河。,▲萬全育嬰秘訣幼科發(fā)揮片玉心書。①“育嬰四法”預養(yǎng)、胎養(yǎng)、蓐Rù養(yǎng)、鞠養(yǎng)。(保健)“預養(yǎng)以培其元,胎養(yǎng)以保其真,蓐養(yǎng)以防其變,鞠養(yǎng)以慎其疾”②“三有余四不足”陽常有余、陰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腎常不足。(生理病理)③“首重保護胃氣”五臟有病,或泄或補,慎勿犯胃氣。創(chuàng)制牛黃清心丸、肥兒丸、養(yǎng)脾消積丸等名方。④重視推拿。首次運用于小兒。,▲王肯堂證治準繩幼科綜述諸家論說,結合闡明已見,內容廣博,辨析透徹,條理分明,博而不雜,詳要分明?!鴱埥橘e景岳全書小兒則有8卷。①辨證重在表里寒熱虛實,提出小兒“陽非有余”,“陰常不足”。②治療上認為“臟氣清靈,隨撥隨應”;③用藥注重甘溫扶陽。,▲夏禹鑄幼科鐵鏡①重視望診,從望面色、審苗竅辨臟腑寒熱虛實。②運用“燈火十三燋”治療臍風、驚風等證,并提出“療驚必先豁痰,豁痰必先祛風,祛風必先解熱,解熱必先祛邪”之驚風治法,對后世影響較大。③擅用推拿?!x玉瓊麻科活人全書是一部麻疹專書,詳述了麻疹各期及合并癥的辨證和治療。首先提出“肺炎喘嗽”病名。,▲醫(yī)林改錯清王清任編著。記載了小兒尸體解剖學資料提出“靈機記性不在心在腦”的觀點闡發(fā)了活血化瘀法在兒科等病證中的應用▲幼幼集成清代陳復正編。對指紋診法概括為“浮沉分表里、紅紫辨寒熱、淡滯定虛實”;“風輕、氣重、命?!?,至今為臨床采用?!鴾夭l辨解兒難清代吳瑭編著。①提出了小兒“稚陽未充,稚陰未長”的生理特點;②“易于感觸,易于傳變”的病理特點;③“稍呆則滯,稍重則傷”的用藥特點;④六氣為病、三焦分證、治病求本等觀點。2免疫學的開端人痘接種法的發(fā)明和推廣,明清時期,天花、麻疹等時行疾病流行明隆慶年間人痘接種法已盛行流傳各國,成為世界免疫學發(fā)展的先驅清朝后期,兒科界也開始有人提出中西醫(yī)合參民國時期兒科疾病流行近代兒科名醫(yī)徐小圃擅用回陽救逆救治了許多時行病危重變證患兒,中醫(yī)兒科學的新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兒科教育①20世紀50年代開始了現(xiàn)代中醫(yī)教育②70年代開始中醫(yī)兒科學碩士生教育,③80年代開始中醫(yī)兒科學博士生教育,④90年代開始在職醫(yī)師的繼續(xù)教育,培養(yǎng)了中醫(yī)兒科人才。2、兒科教材①中醫(yī)兒科學王伯岳、江育仁主編。系統(tǒng)論述了中醫(yī)兒科學基礎理論和臨床常見病的辨證論治。②兒科醫(yī)籍輯要叢書(6冊)張奇文主編。全面整理了歷代中醫(yī)著作,選輯對兒科臨床有指導意義的內容作了歸類點注。③中醫(yī)藥學高級叢書中醫(yī)兒科學汪受傳主編。反映了現(xiàn)代中醫(yī)兒科臨床進展和科研方法,適用于中醫(yī)兒科專業(yè)研究生教學和繼續(xù)教育。,中醫(yī)兒科學的新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3、預防醫(yī)學①對胎黃、胎怯的預防取得了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成果;②對反復呼吸道感染、哮喘、腎病的防治進行了深入研究;③通過中藥保健藥品、食品,外用藥物的開發(fā)應用,對增強體質,保護易感兒,降低發(fā)病率,發(fā)揮了積極作用。4、臨床研究科研成果不斷涌現(xiàn),診療水平日益提高。①流行性乙型腦炎、哮喘、肺炎喘嗽、厭食、泄瀉、癲癇、胎黃等疾病的研究不斷深入。②病毒性心肌炎、注意力缺陷多動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腎病綜合征、新生兒硬腫癥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研究取得成果。,中醫(yī)兒科學的新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5、中藥研制研制一批中藥注射劑,如雙黃連、清開靈、穿琥寧、魚腥草;醒腦靜、參麥注射液等。成為小兒急重癥常用藥。6、學術團體成立了中國中醫(yī)藥學會兒科專業(yè)委員會(1983年9月)各省、市、自治區(qū)相繼建立了中醫(yī)兒科專業(yè)委員會,促進了中醫(yī)兒科界的團結和學術交流、推動中醫(yī)兒科學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近現(xiàn)代名醫(yī)簡介除小圃,除小圃(18871961)上海人,近代著名兒科醫(yī)家。其學從祝味菊,用方多傷寒方;注重顧護陽氣,擅用溫藥,臨證時屢用峻劑以起沉疴,名噪一時;,近現(xiàn)代名醫(yī)簡介蒲輔周、王鵬飛等,蒲輔周(18881975)四川梓潼人,三世精醫(yī),十五歲繼承家學,三年后獨立行醫(yī),后懸壺成都;解放后調中醫(yī)研究院。其對內、婦、兒科均有所長,尤其對溫病學更為精到;其用藥輕靈純正,看似平淡,卻能恰到好處,已達到了舉重若輕,爐火純青的境界。,科研展望,江育仁“脾健不在補而在運”王烈“哮喘分期發(fā)作、緩解、穩(wěn)定;根苗并重”張奇文“肺脾腸相關論”“宣肺勿忘解表,清肺勿忘清腸,止咳勿忘化痰,化痰勿忘運脾,潤肺勿忘養(yǎng)胃,標去勿忘培本”汪受傳“胎怯從補腎健脾證治”變蒸、純陽、稚陰稚陽研究,,復習題1掌握中醫(yī)兒科學的基本概念。2顱囟經意義。3掌握錢乙及萬全的學術思想及其代表作、所作貢獻。,學習總結,春秋戰(zhàn)國扁鵲為最早小兒醫(yī)西漢淳于意下氣湯治氣鬲病,記錄了兒科最早的醫(yī)案。兒科最終形成在宋朝兒科現(xiàn)存最早專著顱囟經提出的小兒為“純陽之體”觀點。兒科著名醫(yī)家“兒科之圣”錢乙小兒藥證直訣。概括小兒生理病理特點為“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辨證方面首創(chuàng)小兒五臟辨證體系。,學習總結,董汲小兒斑疹備急方論是天花、麻疹類專著之始。幼幼新書南宋劉昉,整理、匯集了宋代以前的兒科學術成就,是當時世界上內容最完備的兒科專著。朱丹溪“陽常有余、陰常不足”,注重養(yǎng)陰認為六味地黃丸立意極好。明代萬全提出三有余四不足陽常有余,陰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腎常虛。清吳瑭小兒稚陽未充,稚陰未長,習題,1據我國古代文獻記載,最早有小兒醫(yī)的時期是A春秋戰(zhàn)國至兩漢B秦至兩漢C隋唐D唐朝E宋朝2我國最早記載嬰兒病的醫(yī)書是A內經B千金方C顱囟經D小兒藥證直訣E諸病源候論3我國古代文獻記載最早的小兒醫(yī)是A巫方B巢元方C孫思邈D錢乙E扁鵲4我國什么時候對小兒疾病的認識和防治已有醫(yī)案記載A春秋B戰(zhàn)國C秦漢D隋唐E宋元,習題,5相傳我國第一部兒科著作是A小兒藥證直訣B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C顱囟經D幼幼新書E小兒病源方論6我國最早專篇記載兒科理法方藥的著作是A小兒藥證直訣B顱囟經C小兒用藥本草D諸病源候論E備急千金要方7首創(chuàng)小兒五臟辨證法則,并對驚風和癲癇作出明確鑒別的醫(yī)家是A萬全B陳飛霞C王肯堂D錢乙E夏禹鑄8我國第一部論述小兒麻、痘、斑、疹的專著是A小兒痘疹方論B小兒斑疹備急方論C小兒痘疹袖金方論D博集稀痘方論E幼幼新書,習題,9小兒痘疹用溫補方藥的創(chuàng)始人是A錢乙B董汲C陳文中D劉錫E曾世榮10匯集宋代以前的兒科學術成就,為當時世界上內容最完備的兒科專著是A幼幼新書B活幼心書C活幼心法D全幼心鑒E幼科發(fā)揮11明確指出新生兒臍風撮口與成人破傷風是同一種疾病的蓍作是A幼幼新書B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C活幼心書D小兒病源方論E幼科指南12薛鎧、薛已父子所著的兒科專書是A保嬰撮要B嬰童百問C育嬰家秘D幼科要略E證治準繩幼科,習題,13我國的“人痘接種法”起于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14明清兒科專著中,記載最多的病種是A鼠疫B白喉C丹痧D痧痘E霍亂15幼科鐵鏡的作者是A王肯堂B夏禹鑄C魯百嗣D陳飛霞E葉天士16麻科活人全書的作者是A徐謙B殷仲春C張琰D謝玉瓊E馬之騏,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7
      頁數: 29
      2人已閱讀
      ( 4 星級)
    •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4
      頁數: 9
      5人已閱讀
      ( 4 星級)
    •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3
      頁數: 6
      2人已閱讀
      ( 4 星級)
    •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3
      頁數: 8
      8人已閱讀
      ( 4 星級)
    •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3
      頁數: 29
      6人已閱讀
      ( 4 星級)
    •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4
      頁數: 12
      4人已閱讀
      ( 4 星級)
    •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4
      頁數: 9
      4人已閱讀
      ( 4 星級)
    •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3
      頁數: 50
      11人已閱讀
      ( 4 星級)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機械圖紙源碼,實習報告等文檔下載

    備案號:浙ICP備20018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