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1、了解孕前BMI及孕期體重增加對新生兒出生體重及巨大兒發(fā)生率的影響;
2、通過孕前BMI來初步預測適宜的孕期體重增加范圍;
3、探討孕前BMI及孕期體重增加對妊娠結(jié)局的影響。
方法:
以2014年10月至2014年12月間在石家莊市某醫(yī)院分娩的產(chǎn)婦作為研究對象,調(diào)查其一般情況(包括年齡、職業(yè)、胎次、孕前體重等)及妊娠結(jié)局。將足月、單胎、既往體格健康的孕婦納入本研究,同時將早產(chǎn)、
2、過期產(chǎn)、多胎、死胎、以及患有嚴重的高血壓、妊娠高血壓疾病、心臟病、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疾病的產(chǎn)婦剔除。用SPSS13.0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結(jié)果:
1、共2175名產(chǎn)婦納入本研究,平均年齡28.3±3.8歲,55.9%的產(chǎn)婦年齡分布在25-29歲之間;平均孕周39.2±1.0周;孕前平均BMI為21.4±2.9kg/m2,其中孕前消瘦、體重正常、超重與肥胖者分別占16.4%、66.0%、14.9%、
3、2.7%;孕期平均體重增加16.7±5.0kg,孕期體重增加在9.0-18.0kg之間者占61.0%;新生兒平均出生體重3388.8±410.0g,低出生體重兒、正常出生體重兒與巨大兒的比例分別為0.9%、91.4%、7.6%。
2、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影響因素研究中,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年齡分級、孕周、胎次、孕期體重增加、孕前BMI分級、孕末是否貧血、新生兒性別不同,新生兒出生體重不同(P<0.05);居住地、有無職業(yè)、是否妊娠
4、合并甲狀腺機能減退或合并亞臨床甲狀腺機能減退,新生兒出生體重無差異(P>0.05)。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矯正年齡、孕周、胎次、居住地、職業(yè)、貧血、妊娠合并甲減及亞臨床甲減、新生兒性別等因素之后,孕前BMI及孕期體重增加與新生兒出生體重正相關(P<0.05),其標準化偏回歸系數(shù)β小于孕周的標準化偏回歸系數(shù)。
3、巨大兒發(fā)生率的影響因素研究中,單因素Logistic回歸顯示:年齡、孕周、胎次、孕期體重增加、孕前BMI分級、新生兒
5、性別不同,巨大兒發(fā)生率不同(P<0.05);居住地、有無職業(yè)、孕末是否貧血、是否妊娠合并甲減或亞臨床甲減,巨大兒發(fā)生率無差異(P>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顯示:孕周、胎次、新生兒性別均對巨大兒的發(fā)生有影響,其中孕周越長巨大兒發(fā)生的風險越高(P<0.05),二胎及以上胎次巨大兒發(fā)生的概率高于一胎(P<0.01),男孩出現(xiàn)巨大兒的風險高于女孩(P<0.01)??刂屏嗽兄堋⑻ゴ渭靶詣e之后,與孕前正常體重組相比,消瘦組、超重組、肥
6、胖組發(fā)生巨大兒的風險分別是其0.49倍(OR,0.49;95%CI,0.27-0.91)、1.77倍(OR,1.77;95%CI,1.18-2.65)和1.29倍(OR,1.29;95%CI,0.44-3.75)。與孕期體重增加9.0-18.0kg組相比,體重增加<9.0kg組及>18.0kg組發(fā)生巨大兒的風險分別是其1.04倍(OR,1.04;95%CI,0.42-2.54)及2.02倍(OR,2.02;95%CI,1.44-2.85
7、)。
4、孕前BMI與孕期體重增加的關系
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與肥胖人群中孕期增重的構成情況不同,其中體重增加在9.0-18.0kg之間者所占比例均在55.0%以上,但孕前肥胖人群中孕期體重增加<9.0kg者所占比例為22.8%,高于其他人群,而體重增加>18.0kg者所占比例則遠低于其他人群僅為8.8%。
5、孕期體重增加與孕前BMI聯(lián)合預測巨大兒的ROC曲線下面積AUC為0.667(95%CI,0.63
8、0-0.710),而年齡、孕周、胎次、孕期體重增加、孕前BMI、孕末是否貧血、新生兒性別、居住地、有無職業(yè)、妊娠合并甲減及亞臨床甲減與否聯(lián)合應用時曲線下面積AUC為0.717(95%CI,0.680-0.760),兩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應用孕前BMI及孕期體重增加聯(lián)合預測巨大兒,進而得到孕期體重增加值(X1)與孕前BMI(X2)的關系式為:0.085X1+0.135X2≤4.28。
6、孕前消瘦組、正常組、
9、超重組與肥胖組的孕婦孕末貧血的發(fā)生率分別為52.3%、44.0%、44.2%和36.8%,其中孕前消瘦組貧血的發(fā)生率高于其余各組,正常、超重與肥胖組貧血的發(fā)生率無差別(P>0.05)。
孕期體重增加<9.0kg,9.0-18.0kg,>18.0kg組孕婦孕末貧血的發(fā)生率分別為38.9%、44.5%及47.2%,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7、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與肥胖的孕婦妊娠期間合并甲減及亞臨床甲減的概率分
10、別為6.5%、6.3%、5.3%、3.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孕期體重增加<9.0kg,9.0-18.0kg,>18.0kg組孕婦妊娠合并甲減及亞臨床甲減的幾率分別為4.4%、6.9%及4.8%,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8、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與肥胖組孕婦剖宮產(chǎn)率分別為17.1%、23.6%、39.5%及50.9%,單因素Logistic回歸顯示:孕前消瘦組孕婦剖宮產(chǎn)的發(fā)生率為孕前體重正
11、常組孕婦的0.67倍(OR,0.67;95%CI,0.49-0.91),孕前超重組、肥胖組剖宮產(chǎn)的發(fā)生率分別是體重正常組的2.12倍(OR,2.12;95%CI,1.64-2.73)及3.36倍(OR,3.36;95%CI,1.97-5.73)。多因素Logistic回歸顯示:孕前消瘦者與孕前體重正常者剖宮產(chǎn)率無差別(P>0.05),孕前超重者及肥胖者剖宮產(chǎn)率分別是孕前體重正常者的1.82倍(OR,1.82;95%CI,1.37-2.4
12、2)及3.71倍(OR,3.71;95%CI,2.03-6.79)。
孕期增重<9.0kg組、增重9.0-18.0kg組及增重>18.0kg組剖宮產(chǎn)率分別為32.2%、23.9%及27.9%。單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均顯示:孕期體重增加<9.0kg組與增重9.0-18.0kg組的孕婦,剖宮產(chǎn)率無差異(P>0.05);單因素分析中孕期增重>18.0kg組孕婦剖宮產(chǎn)的風險是正常體重組的1.23倍(OR,1.23;95%C
13、I,1.00-1.51),矯正其它因素之后:孕期增重>18.0kg組孕婦剖宮產(chǎn)的發(fā)生風險是正常體重組的1.51倍(OR,1.51;95%CI,1.20-1.89)。
9、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與肥胖者胎膜早破的發(fā)生率分別為16.6%、19.2%、14.4%及15.8%,單因素Logistic回歸顯示:孕前超重的孕婦胎膜早破的發(fā)生率低于正常體重組(OR,0.71;95%CI,0.51-1.00),孕前消瘦及肥胖組胎膜早破的發(fā)生率與
14、正常組比較均無差異(P>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顯示:孕前消瘦、超重與肥胖者胎膜早破的發(fā)生率與孕前體重正常者相比均無差異(P>0.05)。
孕期增重<9.0kg組、9.0-18.0kg組及增重>18.0kg組胎膜早破的發(fā)生率分別為17.8%、18.1%及17.6%,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0、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與肥胖組孕婦分娩時總產(chǎn)程分別為9.32±3.68h、9.01±4.00h、8.
15、85±4.17h及8.21±3.91h,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孕期體重增加<9.0kg組、9.0-18.0kg組及增重>18.0kg組孕產(chǎn)婦總產(chǎn)程分別為8.44±4.26h、8.83±3.93h、9.48±3.95h,任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矯正了年齡、居住地、職業(yè)、孕周、胎次、新生兒性別、是否妊娠合并甲減及亞臨床甲減及是否孕末貧血后,孕前BMI及孕期體重增加均對總產(chǎn)程無影響
16、(P>0.05)。
11、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與肥胖的孕婦中順產(chǎn)者產(chǎn)后2h出血量分別為297.9±42.6ml、300.5±50.7ml、302.9±44.3ml、300.4±23.8ml,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行剖宮產(chǎn)者術中出血量分別331.0±107.0ml、330.8±88.4ml、335.2±103.9ml、358.6±133.5ml,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孕期體重增加<9.0k
17、g組、9.0-18.0kg組及增重>18.0kg組孕產(chǎn)婦中順產(chǎn)者產(chǎn)后2h出血量分別為294.8±20.5ml、301.2±48.2ml、300.1±49.3ml,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孕期增重不同的三組孕婦中剖宮產(chǎn)者術中出血量分別為325.9±57.7ml、340.4±105.9ml、323.7±85.9ml,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與肥胖的孕婦孕末平均收縮壓分別為116.1±
18、10.2mmHg、117.7±10.3mmHg、119.2±10.3mmHg、119.6±9.0mmHg,孕末平均舒張壓分別為74.2±7.3mmHg、75.0±7.9mmHg、76.6±7.5mmHg、77.6±7.7mmHg,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其中孕前消瘦組孕末收縮壓及舒張壓均低于超重組與肥胖組(P<0.05),孕前體重正常者孕末舒張壓低于孕前肥胖者(P<0.05)。
孕期體重增加<9.0kg組、9.0-
19、18.0kg組、>18.0kg組孕婦孕末平均收縮壓分別為115.3±9.8mmHg、117.1±10.4mmHg、119.1±9.9mmHg,孕末平均舒張壓分別為73.9±8.1mmHg、75.0±7.8mmHg、75.7±7.6mmHg,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孕期體重增加<9.0kg組及9.0-18.0kg組孕末收縮壓均低于體重增加>18.0kg組孕婦(P<0.05),并且孕期體重增加<9.0kg組孕婦孕末舒張壓也低
20、于體重增加>18.0kg組孕婦(P<0.05)。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孕前BMI及孕期體重增加均與孕末收縮壓及舒張壓呈正相關(P<0.001)。
結(jié)論:
1、新生兒出生體重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孕周的作用可能要高于孕期體重增加及孕前BMI的作用;
2、孕期體重增加值與新生兒出生體重正相關,過度的體重增加可能會增加巨大兒的發(fā)生率;
3、孕前BMI與新生兒出生體重正相關,孕前超重人群有可能是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孕期體重增加的影響因素與新生兒出生體重的隊列研究.pdf
- 孕前及孕期保健對新生兒出生體重影響的研究.pdf
- 孕期體重管理對分娩方式及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影響.pdf
- 孕前體質(zhì)指數(shù)、孕期增重與新生兒出生體重的關系.pdf
- 孕期體重增加及構成
- 孕前BMI和孕期增重與新生兒出生體重及學齡前兒童超重肥胖關聯(lián)的隨訪研究.pdf
- 孕前體重指數(shù)和孕期體重增加狀況與早產(chǎn)及足月低體重的相關性分析
- 孕前體重指數(shù)及孕期體重變化與妊娠結(jié)局的相關性研究.pdf
- 孕前及孕期體重對產(chǎn)科并發(fā)癥及妊娠結(jié)局的影響.pdf
- 孕期血液指標對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影響分析.pdf
- 基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孕前體重指數(shù)的妊娠結(jié)局及孕期體重的研究.pdf
- 孕前及孕期體重與產(chǎn)科并發(fā)癥及妊娠結(jié)局的關系.pdf
- 孕前體重及孕期體重增幅對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兒、剖宮產(chǎn)率的影響.pdf
- 孕婦膳食模式與孕期體重增長和新生兒出生體重關系的研究.pdf
- 新生兒出生體重影響因素分析.pdf
- 孕期膳食行為與新生兒出生體重的相關性研究.pdf
- 產(chǎn)前保健和孕期體重增加與妊娠結(jié)局的關系——限制性立方樣條分析.pdf
- 孕前BMI及孕期增重速度與不良妊娠結(jié)局的關聯(lián)分析.pdf
- 新生兒血壓的分布現(xiàn)況及低出生體重影響因素分析.pdf
- 自噬與新生兒出生體重的關系.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