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調強放射治療中修改靶區(qū)的必要性.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由于鼻咽部腫瘤位置較深,易發(fā)生淋巴結轉移,手術很難做到完全切盡;且鼻咽癌病理分型多為低分化鱗癌,對放療射線敏感,決定了放射治療是其首選及主要治療手段。鼻咽部解剖結構復雜,周圍毗鄰許多重要的正常組織器官,其受照劑量與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提高腫瘤靶區(qū)的照射劑量同時又減少周圍正常組織的受照劑量是提高放療療效的關鍵問題。目前調強放射治療(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憑借自身的

2、劑量學優(yōu)勢已被廣泛應用于頭頸部腫瘤的治療中,尤其是同步推量調強放射治療,該技術能滿足靶區(qū)及周圍正常組織器官劑量的要求,患者往往使用一個計劃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中。然而,在臨床上,我們發(fā)現(xiàn)隨著治療的進行,原發(fā)腫瘤、轉移腫大淋巴結的縮小及體重下降等因素的變化,尤其是腫瘤體積較大或靶區(qū)大正常組織包括的范圍大,導致病人解剖結構的改變。基于以上改變,本研究對所有入組的鼻咽癌患者進行每周大孔徑CT掃描復位,探討治療過程中靶區(qū)和危及器官體積和劑量的變化

3、規(guī)律,為修正靶區(qū)的時機和價值提供參考。
  方法和材料:選擇接受同步放化療的2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分別在同步推量調強放射治療(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SIB-IMRT)的第1周(5次)、2周(10次)、3周(15次)、4周(20次)及第5周(25次)結束時進行大孔徑CT掃描復位,每次復位CT分別定義為CT5,CT10,CT15,C

4、T20,CT25,后在復位CT圖像上重新勾畫靶區(qū)和危及器官,并將原始計劃(PLAN0)的射野復制到復位CT圖像上,由計劃系統(tǒng)重新進行計算產生復合計劃(HPLAN,Hybrid Plan),HPLAN上的劑量分布即為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若按原始計劃執(zhí)行實際接受的劑量。并記錄治療開始前至治療結束這一期間患者的體重變化。然后對每周的靶區(qū)和危及器官的體積和劑量、體重的變化進行測定和相關分析。
  結果分析:在放療的第一周結束時,鼻咽GTV、C

5、TV1的和CTV2的體積縮小的最明顯,與定位CT圖像上的體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0.001和0.003);第2、3、4、5周體積逐漸縮小,縮小的速率逐漸變小。相應的在HPLAN上到PGTV、PTV1和PTV2的實際接受的最小劑量與PLAN0相比,差異也是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P<0.001,<0.001,和<0.001)。左側腮腺的體積在第1周放療結束時增加了3.16㎝3,與定位CT圖像上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

6、001,);第2周與第1周相比體積減少了2.85㎝3,第3、4、5周體積逐漸縮小,且第5周與第4周相比,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97)。右側腮腺的體積在第1周放療結束時增加了4.65㎝3,第2周與第1周相比體積減少了3.27㎝3,第3、4、5周體積逐漸縮小。到兩側腮腺的實際平均劑量和D50%都是呈現(xiàn)逐漸增大的趨勢。而且20例患者中5例患者的腮腺D50%超過了35Gy,其中1例為雙側均超過35Gy,2例為左側腮腺,剩余2例為右側腮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