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ⅠA期周圍型肺腺癌淋巴結轉移情況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與目的:目前,肺癌已成為我國的頭號癌癥殺手,每年死于肺癌的患者占所有惡性腫瘤導致死亡人數的1/4,并且有逐年上升趨勢。由于城市化、工業(yè)化以及汽車尾氣排放等綜合原因導致的環(huán)境污染,以及控煙不力,可以預見,在未來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肺癌發(fā)病率還會不斷攀升。肺癌的防治,仍將是廣大抗腫瘤工作者面臨的艱巨任務。雖然近年來,以EGFR-TKI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療以及PD-1抑制劑為代表的免疫治療為部分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帶來

2、希望,但由于各種耐藥機制的存在,這些藥物并未顯著改善患者的遠期生存率。因此,手術依然是肺癌,尤其是早期肺癌獲得根治的最大希望。在過去的數十年中,肺葉切除一直是肺癌的標準的術式,全肺切除、亞肺葉切除(包括楔形切除和肺段切除)只應用于少數特殊病例。近年來,由于人們對肺癌篩查的重視,尤其是低劑量螺旋CT(low dose CT, LDCT)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的篩查,越來越多的早期肺癌患者得到確診。對于這部分患者,尤其是那些原發(fā)瘤較小的周圍型肺癌

3、患者,應采用手術治療還是非手術治療,如立體定向放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SBRT)?如果手術,應選擇何種手術方式,肺葉切除還是亞肺葉切除?圍繞這些問題,歐洲、美國及日本的學者開展了多項臨床研究,但未能取得一致意見。對于周圍型肺癌患者而言,局部淋巴結轉移無疑是決定其預后的極其重要因素?,F有研究顯示,無論是SBRT還是亞肺葉切除,對原發(fā)瘤都可以獲得滿意的控制。但肺葉切除對于局部淋巴結,尤

4、其是腫瘤所在肺葉內的淋巴結和相鄰肺葉間的淋巴結清掃,相對SBRT和亞肺葉切除無疑有更加徹底的優(yōu)勢。以往肺癌患者的術后病理檢查中,比較重視對肺門淋巴結(第10組)和縱膈淋巴結(第1-9組)的檢查,往往忽視對肺內,包括葉間(第11組)和肺內(第12-14組)淋巴結的檢查,使肺內淋巴結轉移患者病理分期被低估,這將有害于術后治療方案的正確選擇。本課題將對臨床診斷為ⅠA期周圍型肺腺癌患者淋巴結轉移情況進行研究,以期實現以下目的:1)探索早期肺腺癌

5、淋巴結轉移的危險因素和規(guī)律;2)探索部分臨床早期腺癌患者術后復發(fā)、轉移的原因;3)為患者的準確病理分期以及術后輔助治療方案的正確選擇提供依據;4)為臨床早期周圍型肺腺癌患者手術方式(肺葉切除或是亞肺葉切除)的選擇提供參考依據。
  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肺癌中心接受肺葉切除術的肺癌患者75例,所有患者術前臨床診斷均為ⅠA期周圍型肺癌(UICC第八版分期)、術后病理證實為腺癌。術中清掃腫瘤

6、同側肺門、縱隔及葉間淋巴結,并仔細解剖切除的肺葉內淋巴結,分別測量每一枚淋巴結長徑,分別編號,并送病理檢查。對患者的淋巴結轉移情況與患者的性別、年齡、腫瘤病理類型、分化程度、淋巴結大小、腫瘤位置及對臟層胸膜侵犯情況等臨床特征的相關性進行分析。
  結果:1、本研究收集75例臨床早期(ⅠA期)肺癌,患者的淋巴結總陽性率28.0%(21/75),其中肺內淋巴結陽性率22.7%(17/75),肺門淋巴結陽性率5.3%(4/75),縱隔淋

7、巴結陽性率13.3%(10/75);2、不同性別患者淋巴結陽性率(分別為32.4%和24.4%),不同年齡(>62歲或≤62歲)患者淋巴結陽性率(分別為32.4%和23.7%),以及吸煙者與非吸煙者淋巴結陽性率(分別為27.2%和28.6%)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3、T1a組(腫瘤最大直徑≤1cm)患者淋巴結陽性率為0%(0/5),T1b(腫瘤最大直徑>1cm,≤2cm)患者淋巴結陽性率21.7%(10/46),T1c(

8、腫瘤最大直徑>2,≤3cm)淋巴結陽性率患者45%(11/2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4、乳頭狀腺癌(Pap)淋巴結陽性率10%(1/10)。微乳頭狀腺癌(MIP)淋巴結陽性率32.2%(10/31)。實性為主型腺癌(Sol)淋巴結陽性率36.0%(9/25)。貼壁為主型腺癌(Lep)淋巴結陽性率11.1%(1/9),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5、葉間淋巴結(第11組)平均長徑7.3±2.1mm(2-12mm),顯

9、著大于第12組淋巴結(2-11mm,平均4.2±1.7mm);第11組淋巴結陽性率(7.7%,27/351)與第12組淋巴結陽性率(6.5%,18/277)無顯著性差異;第11組陽性淋巴結長徑2-11mm,平均7.4±2.3mm,與同組陰性淋巴結(2-10mm,平均6.9±1.9mm)無顯著性差異;第12組陽性淋巴結長徑2-9mm,平均4.4±1.3mm,與同組陰性淋巴結(2-9mm,平均4.0±0.9mm)無顯著性差異。6、右肺上葉淋

10、巴結陽性率17.9%(5/28),右肺中葉淋巴結陽性率0%(0/1),右肺下葉淋巴結陽性率53.3%(8/15),左肺上葉淋巴結陽性率29.4%(5/17),左肺下葉淋巴結陽性率21.4%(3/14),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7、臟層胸膜受侵患者淋巴結陽性率30.2%(19/63),胸膜未受侵患者淋巴結陽性率16.6%(2/1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臟層胸膜受侵患者中有4例出現“跳躍式淋巴結轉移”,即單純肺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