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通過對中國家族法繼子財產承繼制度的深入研究,依據(jù)繼子身份將繼子劃分成立繼子、命繼子、愛繼子和螟蛉子。由于繼子身份的差別,在繼承財產時相應的繼承份額也有所不同。繼子在繼承財產時也面臨著財產的性質問題。在家族之中,共同勞動的普通財產通過析分的方式進行繼承,所遵循的原則是諸子均分制。家族的特殊財產必須另當別論,這部分財產依其性質可分為官俸、嫁妝和個人財產。族產在不得不分割的時候,通常采用諸子均分的辦法,唯一的特殊情況是“代位繼承”,其不再
2、按照“房”的標準來劃分,而是直接按照孫子的個數(shù)來劃分。家族成員對繼子財產承繼有一定的影響,影響最為明顯的三類人分別是親生子、贅婿和接腳夫。
清代的繼子財產承繼制度略有創(chuàng)新。首先,清代第一次在法律層面承認了“兼祧”制度。其次,清代在繼子財產的繼承方面設置了一些新的規(guī)定使得制度更加健全。最后,清代在司法實踐上突破了以往的傳統(tǒng)規(guī)定。清代財產承繼制度的創(chuàng)新之處就是允許“兼祧”。“兼祧”從明代的社會實踐之中演變過來,適應了社會的發(fā)展需要
3、而成為一項繼承制度。在實行“兼祧”時,整個家族都要進行合族公議,只有經過此程序,“兼祧”才能被正式認可。除“兼祧”之外,繼子財產承繼制度對繼子財產繼承權進行了限制,以保障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一方面,繼承制度考慮了繼子的身份、重申了傳統(tǒng)原則、明確了承嗣目的,明確要求在選立繼子時形成有法律效力的文書。另一方面,法律對繼子的行為也提出了許多限制。法律禁止身份低賤的人或是犯罪的人繼承“宗祧”,也禁止那些因為爭奪利益而辱沒孝養(yǎng)原則的人繼承宗祧。
4、> 清代在有關繼子財產承繼的司法實踐上實現(xiàn)了突破。主要是對“同宗昭穆相當”原則進行了理論改革。在選立嗣子時,對繼承人是否符合“同宗昭穆”原則做出了有彈性的規(guī)定,選立異姓嗣子為國家法律所允許。中國古代“家”的觀念對繼子財產承繼制度的產生具有決定性影響。這種起源于古代祖先崇拜的“家”觀念,通過祖先的遺訓逐漸轉變成傳統(tǒng)乃至于成為共識。其中雖然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但最終形成了決定人們生活態(tài)度的世界觀。家法族規(guī)來源于民間認知的文化現(xiàn)象,與來自精英
5、階層的國家法律之間既有協(xié)調又有沖突。家法族規(guī)對疏闊的帝國法律的進行解釋與細化,有的解釋在法律的框架下,有的解釋則超出法律的范圍。家法族規(guī)有利于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是中國古代法律體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岸Y”作為中國古代最為重要的治國理念,深刻影響著古代社會的方方面面?!靶ⅰ弊鳛椤岸Y”的核心組成部分,對繼子財產承繼制度的影響極其深遠。達到“孝”的標準,意味著繼子完成了自己應盡的義務,也決定了繼子可以主張自己的繼承權。除了“孝”之外,“義”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我國繼子女的繼承權制度研究.pdf
- 特定承繼之訴訟制度研究.pdf
- 勞動合同承繼制度研究.pdf
- 清代家長財產權研究.pdf
- 我國繼子女繼承制度探究
- 企業(yè)并購中勞動合同承繼制度研究.pdf
- 承繼共犯研究.pdf
- 跨國并購中勞動合同承繼制度研究.pdf
- 清代訟師制度研究.pdf
- 清代諫議制度研究.pdf
- 財產申報制度研究.pdf
- 婚姻財產制度研究.pdf
- 夫妻財產制度中個人財產研究.pdf
- 自由財產制度研究.pdf
- 清代丁優(yōu)制度研究.pdf
- 清代直訴制度研究.pdf
- 清代財政監(jiān)察制度研究.pdf
- 清代文官保舉制度研究.pdf
- 清代文官選任制度研究.pdf
- 清代官員終養(yǎng)制度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