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上世紀90年代,以Lakoff & Johnson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的出版為標志,認知語言學的研究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隱喻由傳統(tǒng)修辭學中可有可無的角色陡然上升為一種普遍認知思維方式,。眾多語言學,人類學,心理學,認知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著述撰文,對隱喻的本質(zhì),分類,結(jié)構(gòu),工作機制以及特征等進行闡述。主要觀點有:隱喻的本質(zhì)是概念性的,概念隱喻在思維中最活躍,最具有創(chuàng)造力,是認知語言學研究的對象,日常生活中大量使
2、用的隱喻表達是概念隱喻在語言中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是由源域到目標域的映射,具有系統(tǒng)性,無意識性,不對稱性等特征。根據(jù)概括程度不同可分為屬層,種層:根據(jù)內(nèi)容可分為方位隱喻,本體隱喻,結(jié)構(gòu)隱喻。狹義認知語言學認為概念隱喻的構(gòu)成具有體驗性的基礎,意象圖式是體驗的直接生成物,先于概念產(chǎn)生,也就是說,人類共同的身體結(jié)構(gòu),生理,及其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等是概念隱喻產(chǎn)生的根源,正是人類身體結(jié)構(gòu),生理反應等的相似性決定概念隱喻具有普遍性,但同時還存在文化相對性
3、一不同的文化模式引發(fā)概念隱喻的差異性。當然,與其它理論一樣,以上理論也受到不少批評,其中Quinn等從人類學的角度認為隱喻的作用主要限于我們理解世界,是用以表達預先存在的文化模式,從而否認基本概念的隱喻性構(gòu)成,沒看到文化模式本身就是基于具體之上的抽象概念,其表達屬不同域之間的映射??傊?,認知語言學目前主要面臨兩大問題,一是論證人類抽象思維是否全部或至少部分是隱喻性的,二是概念隱喻的普遍性與文化相對性。要探討這些問題,途經(jīng)是進行跨文化及語
4、言的研究,本文就是在這方面的嘗試。 第二代認知語言學認為,情感屬于人類基本的概念范疇,本質(zhì)上是抽象的,其語言表達和概念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隱喻這一普遍存在的認知工具來進行的。在過去的二十年中,認知語言學家對此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Fesmire 1994,Kovecses 1986,1988,1990,1991,Lakoff & Johnson 1980,Lakoff,1987,Lakoff & Kovecses 1987),主
5、要包括憤怒,喜悅,悲傷,恐懼,愛情,欲望,慚愧,吃驚等基本情感的概念化隱喻研究。例如,憤怒的源域有:容器里的高溫液體(She is boiling with anger),火(Her anger issmoldering),瘋狂(The man was insane with rage)等等,這些隱喻分別概括了憤怒意義的不同側(cè)面,值得一提的是它們并沒也不可能窮盡這一概念的方方面面,隨著新隱喻的不斷出現(xiàn)及其詞匯化和概念化,用來表達該情感的
6、源域也處于增加或變換之中。問題是用來映射各種情感的源域是否是各個情感概念所特有?它們之間是各自孤立,還是彼此聯(lián)系的?研究表明(Kovecses 2000):大多源域并非只限于某一基本情感域,而是跨基本情感域應用的,并且很多超越了情感范疇,應用范圍擴展到其它的,更大的概念系統(tǒng)。譬如,HAPPY IS UP(We had to cheer him up.),SAD IS DOWN(Hebrought me down with his rem
7、arks.),既分別應用于高興和悲傷基本情感域,又可進一步概括為GOOD IS UP 及 BAD IS DOWN等,而EMOTION ISFORCE(I was overwhelmed by happiness.) 隱喻又把各種情感隱喻串聯(lián)為一個連貫統(tǒng)一的系統(tǒng),并且與事件(Event)等概念系統(tǒng)相連。當然,也存在只適用于情感域的源域,不過為數(shù)較少。也就是說,隱喻概念不是封閉的系統(tǒng),而是以各種方式與其它的或更大的概念體系相連,也即,隱喻概
8、念系統(tǒng)只是人類一般認知系統(tǒng)的一部分。當然,這一推論需要更多學科,更進一步的實證及理論支撐。本文通過愛情這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人類情感的概念化的中英對比研究,試圖對認知語言學的有關理論和問題進一步提供佐證和探討。通過大量語料分析,得出的主要結(jié)論是,中英愛情隱喻同大于異,這一點,在屬層,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理據(jù)主要從概念的體驗性進行了分析;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種層,譬如,隱喻愛情是兩者的結(jié)合(LOVE IS UNITY OFTWO...),在這一屬
9、層上,中英兩種語言是沒有異議的,但在種層上,英語使用的是一個整體的兩部分的結(jié)合,而漢語則是兩個總是成雙成對出現(xiàn)的不同事物的結(jié)合來隱喻愛情;。也就是說,在概念化愛情時,中英處于上位的概念系統(tǒng)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在具體化為某種事物時產(chǎn)生了差異。這一結(jié)論也支持了認知語言學的有關主張。 另一不同點是,中英愛情容器都涉及內(nèi)臟,但英語只局限于“心”,而漢語則使用了“心,肝,腸,腔,隔膜等很多臟器,也即,漢語使用的內(nèi)臟種類明顯較多,而且,“心
10、”作為愛情的容器在漢語中比在英語中重要性更大。綜合來講,漢語愛情表達突出陰柔之美,多借助于借喻(風,花,雪,月,絲,網(wǎng)等等),從而更加委婉含蓄,英語表達則更大膽直接,更富陽剛之氣,例如,在表達愛情的強度方面,古漢語更多地使用愛情是水的隱喻英語則更多地沿用愛情是火。我還注意到,現(xiàn)代漢語中不乏愛情是火的例子,這一事實提示我們:現(xiàn)代漢語中愛情是火的隱喻是外來的,與此相似的例子還有愛情是戰(zhàn)爭的隱喻。另外,與英語一樣,漢語也有其獨特的愛情習語形成
11、的隱喻表達(月老,緣分,吃醋,等等)。 這些差異主要源自中英文化的不同。中國文化深受孔孟之道、陰陽理論、中醫(yī)五行學說、民間傳說、宗教信仰等的影響,漢語愛情隱喻也就不可避免的打上這些文化因素的烙印。另外,通過論證,文化差異的相對的性也得到進一步明確:文化作為人類思維的一種反映,影響并限制其語言對隱喻的選擇,由于不同文化處于動態(tài)交流碰撞之中,因此,這種選擇也反映在一種語言對另外一種語言隱喻的選擇上,結(jié)果就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一種現(xiàn)象:有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英語隱喻習語的認知理據(jù)研究.pdf
- 中英愛情隱喻的認知對比研究.pdf
- 英漢空間隱喻認知理據(jù)的對比研究.pdf
- 詩歌隱喻的功能性解讀及其認知理據(jù).pdf
- 中英愛情隱喻對比研究.pdf
- 詞匯關系的典型效應及其認知理據(jù).pdf
- 日常語言的典型效應及其認知理據(jù).pdf
- 狀語提升的認知理據(jù).pdf
- 莎士比亞戲劇中“愛情”隱喻的認知研究
- “是”字句的認知理據(jù)探析.pdf
- 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漢英禁忌語隱喻與轉(zhuǎn)喻理據(jù).pdf
- 多義詞理據(jù)性的認知研究.pdf
- 英語多義詞的認知理據(jù)研究.pdf
- 中英愛情隱喻比較分析——以圍城中的愛情隱喻為例
- 英語句法結(jié)構(gòu)的典型效應及其認知理據(jù).pdf
- 認知視角下英漢愛情隱喻的對比研究.pdf
- 中英愛情隱喻對比分析.pdf
- 英語身體部位上升構(gòu)式及其認知功能理據(jù)研究.pdf
- 典型性對詞義變化的影響及其認知理據(jù).pdf
- 英語詞義泛化的隱喻修辭理據(j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