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腓骨肌萎縮癥家系新致病基因的篩查及發(fā)病機制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腓骨肌萎縮癥又稱為CMT,是最常見的遺傳性神經系統(tǒng)疾病,發(fā)病率約為1/2500。CMT在幼年及成年都可發(fā)病,患者常伴有四肢無力、四肢遠端肌肉進行性萎縮、足部骨骼畸形、輕度感覺受累等癥狀。CMT通常不致命,但由于患者運動功能受損,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根據患者的病理特點及運動神經元傳導速率,CMT可分為脫髓鞘型(CMT1,MNCV<38 m/s)、軸索型(CMT2,MNCV>38 m/s)和中間型(ICMT,25

2、三種類型。CMT具有明顯的遺傳異質性和臨床異質性特點。
  到目前為止,已發(fā)現80多個基因的突變與CMT的發(fā)生相關,其中超過半數的致病基因都是在2009年外顯子組測序技術被應用后發(fā)現的。至今,超過90%的CMT1患者通過基因診查明了致病基因,然而CMT2患者中卻仍有25-43%沒有得到明確的基因診斷,即使在最新的臨床病例中,也仍有很多CMT2患者未能檢出致病基因。篩查CMT2新的致病基因,不僅有助于提高CMT2患者的檢出率,還有助

3、于CMT2發(fā)病機制地闡明,幫助CMT2患者采取更準確、有效的治療措施。
  前期,我們實驗室在山東省發(fā)現了一個遺傳病家系,該家系連續(xù)三代均有發(fā)病患者。遺傳系譜圖分析,該家系疾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我們對該家系部分發(fā)病患者進行了全面的臨床檢查,檢查發(fā)現該家系患者四肢遠端肌肉萎縮,出現諸如爪形手、鶴形腿、高弓足、槌狀趾等CMT病癥。電生理檢查發(fā)現,患者正中神經和尺神經的運動神經元傳導速率輕度減慢(36-47 m/s),而各神經的復合

4、動作電位明顯降低;患者腓腸神經病理檢查發(fā)現,有髓神經纖維軸索發(fā)生明顯萎縮,出現空泡樣病變,少數髓鞘出現分層結構。經臨床診斷,該家系患者被確診為CMT2型。為明確該CMT2家系的發(fā)病原因,我們對該家系患者進行了CMT2常見致病基因的篩查,未發(fā)現常見致病基因發(fā)生突變。為尋找該家系遺傳病的致病基因,我們利用外顯子組捕獲與二代測序技術,對患者基因組進行了突變篩查,篩查獲得77個突變基因,共82個突變位點。然后,我們對山東CMT2家系成員基因組內

5、的這些位點一一進行了Sanger測序驗證,并進行了基因型與表型共分離分析,結果發(fā)現患者基因組中AFAP-120基因的第1621位發(fā)生錯義突變(c.1621C>T),其編碼蛋白第541位非極性脯氨酸被極性絲氨酸替代。在正常人群中對AFAP-120基因突變進行篩查,未發(fā)現相關突變。為檢測AFAP-120 c.1621C>T突變是否具有廣泛的普適性,在其他CMT2患者中也同樣存在,我們先后收集了148例CMT2患者基因組樣品,這些樣品均未發(fā)現

6、常見CMT2致病基因的突變。對這些患者AFAP-120基因所有的外顯子進行測序分析,遺憾的是并未發(fā)現c.1621C>T突變,但篩查到一個c.1738A>G(p.N580D)SNP位點。
  人AFAP-120基因定位于4p16.1,其編碼蛋白是一個由814個氨基酸構成的微絲結合蛋白。AFAP-120蛋白是AFAP-110的剪接異構體,在結構上僅比AFAP-110多一個富含脯氨酸的NINS結構域。我們在CMT2患者中篩查獲得的點突變

7、P541S即位于NINS結構域內。AFAP-110在組織中廣泛表達,而AFAP-120僅在神經系統(tǒng)中特異表達。至今,沒有關于AFAP-120突變導致CMT2發(fā)生的文獻報道,對AFAP-120功能,尤其是NINS片段的功能也知之甚少。序列比對分析,人AFAP-120第541位脯氨酸在各物種中高度保守,提示該位點氨基酸在進化中可能發(fā)揮不可替代的功能。利用MutationTaster、PolyPhen-2等軟件對AFAP-120 c.1621

8、C>T(p.P541S)突變位點的致病性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該位點突變具有很強的致病性(PolyPhen-2 HumVar model預測得分高達0.996)。
  為進一步明確AFAP-120錯義突變c.1621C>T(p.P541S)與CMT2發(fā)生之間的因果關系,并探索該突變導致CMT2發(fā)生的具體機制,我們構建了AFAP-120 P542S轉基因小鼠模型,將小鼠AFAP-120蛋白對應于患者AFAP-120突變位點的脯氨酸替換為

9、絲氨酸。通過后續(xù)繁育與基因型鑒定,成功獲得點突變雜合及純合小鼠,并將雜合小鼠交配,繁殖獲得了不同基因型的同窩小鼠,用于后續(xù)行為學及神經病理學實驗。對轉基因小鼠進行滾軸、熱板、足跡等行為學評價,發(fā)現出生11個月后,雌性純合AFAP-120 P542S小鼠四肢感覺能力較野生型小鼠減弱;雄性純合AFAP-120 P542S小鼠出現步態(tài)失調。對小鼠外周神經進行了病理學實驗,發(fā)現AFAP-120發(fā)生突變后,部分雜合及純合小鼠,其腓淺神經有髓神經纖

10、維的軸索萎縮,出現大量空泡樣結構,平均橫切面積約減少30%;少數軸突伴有髓鞘病變,出現低片層結構。部分雜合及純合小鼠,其腓淺神經有髓神經纖維畸形,髓鞘增生,增厚或形成多個獨立而聚集的“龍卷風狀”結構,平均厚度分別增加約0.080μm、0.167μm;有髓神經纖維軸索不規(guī)則萎縮,平均橫切面積分別減少0.520μm2、4.429μm2;無髓神經纖維軸索萎縮,甚至消失;軸索中部分線粒體膨大,嵴消失,出現空泡狀改變。
  為探索AFAP-

11、120 c.1621C>T(p.P541S)導致CMT2發(fā)生的機制,研究AFAP-120及NINS結構域的功能,我們在分子和細胞水平進行了實驗。利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外源檢測了AFAP-120與其結合蛋白相互作用的變化,結果發(fā)現AFAP-120(P541S)結合β-actin蛋白的量增加,約為AFAP-120(WT)的1.5倍;利用免疫熒光實驗檢測了AFAP-120(P541S)對細胞微絲骨架的影響,結果顯示在SH-SY5Y細胞內AFAP

12、-120(P541S)突變蛋白與微絲纏繞形成斑點狀結構。微絲是細胞骨架的重要組成,微絲骨架重塑不僅影響神經元及雪旺氏細胞的形態(tài),而且通過調節(jié)髓鞘蛋白的表達影響髓鞘的形成。作為一個微絲結合蛋白,AFAP-120突變后可能通過改變微絲骨架的結構導致CMT2的發(fā)生。
  總結,我們發(fā)現了一個新的CMT2亞型及其致病基因AFAP-120 c.1621C>T(p.P541S);構建了AFAP-120P542S轉基因小鼠模型,發(fā)現轉基因小鼠軸

13、索發(fā)生了與CMT2患者相同的病變;對AFAP-120(P541S)突變導致CMT2的分子機制進行了探索,發(fā)現AFAP-120蛋白NINS結構域發(fā)生P541S點突變后,結合的微絲蛋白增多,微絲骨架結構發(fā)生改變。本文研究不僅為山東CMT2家系潛在患者的提前診斷、及時診治以及該家系成員的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提供了依據,而且為相關CMT2患者的基因診斷提供了參考。此外,本文對CMT2新治療藥物的開發(fā)以及AFAP-120蛋白功能的研究也有借鑒意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