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纖維對稻米品質和消化特性的影響及高膳食纖維突變體的基因定位.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膳食纖維是不能被小腸消化吸收,在大腸內部分或全部發(fā)酵的可食性植物組分或類似的碳水化合物,包括高分子量膳食纖維、低分子量膳食纖維、多糖類似物和抗性淀粉。膳食纖維是平衡膳食的重要內容,攝入不足會增加諸多慢性疾病的發(fā)生風險。谷物胚乳細胞壁是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而胚乳細胞壁的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NSP)是谷類食物中膳食纖維的主要組成成分。此外,抗性淀粉也是谷物膳食纖維的重要組分,具有膳食纖維的生理功效

2、,能夠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水平,預防和控制肥胖、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代謝綜合癥。
  作為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糧,稻米是高血糖指數食品。因此,有利于人體健康的功能型水稻品種改良是今后研究的新方向。本論文研究了NSP對稻米食味品質和淀粉消化特性的影響;通過精米離體消化后殘渣進行形態(tài)學觀察,運用碳水化合物分析測定的方法鑒定獲得了一個新型高膳食纖維突變體,并對其遺傳特性進行了分析。論文的主要研究結果陳述如下:
  1.支鏈淀粉參

3、與抗性淀粉的形成,可能與胚乳細胞壁互作進而影響淀粉的消化。高抗性淀粉水稻突變系RS4(RS,ca.10%)與野生型R7954一樣具有正常的種子活力,抗性淀粉可以被自身淀粉酶水解,不影響種子發(fā)芽。內源淀粉酶對R7954的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同步水解,而在RS4中則優(yōu)先利用支鏈淀粉。種子萌發(fā)10d后,RS4種子內仍殘留部分淀粉,其X衍射圖譜僅16.90°和21.62°出現衍射峰。殘留淀粉中支鏈淀粉和抗性淀粉比例都很高,并且與胚乳細胞壁緊密貼合

4、,可能作為抗消化因子影響淀粉消化。
  2.稻米非淀粉多糖影響稻米的品質和消化特性,且該影響具有NSP類型和水稻品種依賴性。胚乳細胞壁水解或部分水解后,米粉糊化溫度(GT)、膠稠度(GS)和膨脹力(SP)升高;熱膠粘度(HPV)、消減值(SB)、冷凝膠硬度(HD)和咀嚼度(CH)下降;快消化淀粉含量(RDS)減少,慢消化淀粉(SDS)含量增加,去除或部分去除NSP可改善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質。此外,不同的NSP組分對于稻米蒸煮品質和消

5、化特性的影響也不同。本研究中,NSP的存在與否對秈型糯稻的淀粉消化特性影響最大,對秈稻R7954的品質特性影響較大,而對兩個粳稻的品質特征和消化特性的影響相對較小。
  3.基于高膳食纖維突變體cw理化特性,建立了高通量篩選高膳食纖維水稻的方法。對高膳食纖維突變體cw和野生型R7954、粳稻Nipponbare的精米進行離體消化后,cw的各NSP組分均和RS含量也顯著高于野生型,淀粉離體消化速率顯著低于R7954和Nipponba

6、re。且突變體cw離體消化后保持完整米粒形態(tài),碘染后呈現藍紫色,而對照R7954和Nipponbare的消化殘余物米粒形態(tài)消失呈棉絮狀?;谠撔螒B(tài)特征建立的高通量篩選高膳食纖維水稻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區(qū)分水稻群體中的高與低膳食纖維株系。
  4.籽粒膳食纖維性狀在秈粳稻背景下受一對隱性和一對顯性核基因控制,在秈秈背景下受一對隱性核基因控制。隱性突變基因cw(t)被精細定位于第8染色體標記RM22540和cw11之間,其物理距離為17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