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在罹患開放性骨折合并感染后,患者骨折斷端周圍肌肉常會發(fā)生壞死。此時機體體溫升高,同時血液中腫瘤壞死因子(TNF-α)、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脫氫酶(LDH)釋放增加。體溫升高來源于吸收熱和感染性發(fā)熱兩種途徑。已有文獻證實TNF-α是體內(nèi)致熱因子之一,能夠促使誘導前列腺素E2(PGE2)合成增加。PGE2可使丘腦下方體溫調節(jié)中樞的體溫調定點升高而引起發(fā)熱。CK、LDH則是評價肌肉壞死程度的間接指標。然而單純吸收熱和合并感染性發(fā)熱的體

2、溫差異,及腓腸肌壞死與感染的相關性尚未見文獻報道。本實驗通過制作SD大鼠骨折感染模型,并對采集的直腸溫度、相應生化指標及病理切片資料進行分析,力求闡明此論題,為臨床骨折感染程度的評估提供實驗依據(jù)。 目的:使用TNF-α、CK、LDH、SD大鼠直腸溫度指標結合閉合性脛骨骨折感染后腓腸肌病理變化,取得單純吸收熱和合并感染性發(fā)熱的直腸溫度差異,評估感染與腓腸肌壞死相關性。 方法:24只健康SD雌性大鼠,體重為(213.17±3

3、1.69)g,直腸溫度為(36.31±0.12)℃。室溫控制在(26-27)℃。隨機均分為4組,即:非脛骨骨折非感染組(A組),脛骨單側骨折非感染組(B組),脛骨單側骨折骨折斷端局部感染組(C組),脛骨單側骨折全身及骨折斷端局部雙重感染組(D組)。所有大鼠均在腹腔按體重(4ml/kg)、局部0.1ml等體積注射菌液或生理鹽水。感染所用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記錄6小時內(nèi)每小時與初始直腸溫度的差值,然后使用大鼠血清測6小時后TNF-α、C

4、K、LDH指標,腓腸肌組織制作病理切片觀察。 結果:實驗進行6小時后,測得直腸溫度升高值為:A組(0.02±0.17)℃,B組(0.47±0.10)℃,C組(0.95±0.21)℃,D組(2.02±0.33)℃,各相鄰組間P<0.05。使用大鼠血清進行檢驗,測得CK值為:A組(0.698±0.061)U/ml,B組(0.797±0.038)U/ml,C組(1.244±0.090)U/ml,D組(2.411±0.161)U/ml,

5、各相鄰組間P<0.05;測得LDH值為:A組(4184.527±114.017)U/L,B組(5215.350±252.238)U/L,C組(6460.502±107.819)U/L,D組(7930.190±380.951)U/L,各相鄰組間P<0.05;測得TNF-α值為:A組(0.030±0.052)U/ml,B組(5.151±1.987)U/ml,C組(19.459±9.059)U/ml,D組(98.527±6.300)U/ml,

6、各相鄰組間P<0.05。注射金黃色葡萄球菌組腓腸肌病理切片顯示壞死程度較生理鹽水組明顯嚴重。 結論: 1.SD大鼠閉合性脛骨骨折后直腸溫度發(fā)生變化。在所測量的6小時內(nèi),1小時后即有升高,6小時后最為明顯。6小時后感染組大鼠直腸溫度較非感染組變化有明顯性差異(P<0.05),且直腸溫度升高幅度與感染嚴重程度呈正相關,直腸溫度的升高幅度為:非脛骨骨折非感染組(A組)(0.02±0.17)℃,脛骨單側骨折非感染組(B組)(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