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1.調查分析高齲患者和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社區(qū)牙周指數(CommunityPeridontal Index,CPI)和齲失補牙數(Decay Missed Filled Tooth,DMFT)有無差異,探討齲病和慢性牙周炎的發(fā)病關系。
2.研究變形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在重度慢性牙周炎無齲、無牙周炎高齲及健康者牙菌斑中生長分布、基因型分布狀況。探討重度慢性牙周炎無齲
2、、無牙周炎高齲及健康者的S.m數量和基因型種類有無差別,進而探討牙周病齲病之間的關系,深化齲病牙周病病因認識,進一步為兩種疾病在臨床發(fā)病過程中有無交互作用提供實驗依據。
方法:
1.調取2009年3-7月在河南省口腔醫(yī)院預防科接受口腔流行病檢查的25-65歲鄭州大學教職工資料。對高齲患者(DMFT≥6)和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平均臨床附著喪失≥2.5mm)(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
3、L,臨床附著喪失)的CPI和DMFT進行分析。使用SPSS10.0統計軟件,取α=0.05為檢驗水準,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統計方法進行檢驗。
2.2009年7-12月在河南省口腔醫(yī)院便利抽樣抽取符合納入標準的25-59歲患者29名,分重度慢性牙周炎無齲、無牙周炎高齲及健康對照組。采集受試者下頜第一恒磨牙頰側釉質光滑面齦緣以上菌斑,菌斑樣本經振蕩、十倍倍比稀釋、接種、厭氧培養(yǎng)48h,經鏡檢后取形態(tài)典型菌落次代培養(yǎng),再
4、次鏡檢和生化反應鑒定后保種和增菌;使用細菌基因組DNA抽提試劑盒抽提純化增菌液中的S.m全基因組DNA;采用S和AS作引物對S.m全基因組DNA進行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鑒定S.m,并計數;采用OPA3作引物對S.m全基因組DNA進行隨機引物聚合酶鏈反應(Arbitrary Primed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來比較S.m基因多態(tài)性。實驗結果使用SP
5、SS10.0統計軟件,取a=0.05為檢驗水準,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兩兩比較對三種不同口腔狀態(tài)下S.m的檢出情況進行統計分析;采用Pearson卡方檢驗和兩兩比較對三種不同口腔狀態(tài)下S.m的基因型的分布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
1.從河南省口腔醫(yī)院預防科獲取的資料中包括重度慢性牙周炎111名,男80人女31人;高齲患者57名,男14人女43人。高齲組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組患者患病年齡經檢驗(t=-3.389,p
6、=.001,t檢驗)差別有統計學意義,由此認為重度慢性牙周炎患病的平均年齡晚于高齲組;高齲組和慢性牙周炎組的男女在各組中構成比經檢驗(x2=34.493,p=.000,Pearson卡方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由此認為高齲組中男性所占的比例低于重度慢性牙周炎組中男性所占比例,高齲組中女性所占的比例高于重度慢性牙周炎組中女性所占的比例。高齲組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組的CPI經檢驗(z=-9.777,p=.000,Wilcoxon秩和檢驗)在兩組
7、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由此認為高齲組的CPI顯著低于重度慢性牙周炎組;高齲組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組的DMFT經檢驗(z=-9.837,p=.000,Wilcoxon秩和檢驗)在兩組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由此認為慢性牙周炎組的DMFT顯著低于高齲組。
2.不同組牙菌斑中S.m的1g計數,經檢驗(F=6.685,p=.005,單因素方差分析)認為不同組間不同或不全相同,經兩兩比較健康對照組與無牙周炎高齲組S.m的1g計數(p=0.
8、04,LSD-t)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無牙周炎高齲組與重度慢性牙周炎無齲組S.m的1g計數(p=0.02,LSD-t)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健康對照組與重度慢性牙周炎無齲組S.m的1g計數(p=0.689,LSD-t)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3.篩選出260株S.m的臨床分離株,其中包括重度慢性牙周炎無齲組94株,無牙周炎高齲組63株,健康對照組103株。260株S.m全細菌組DNA,共有42種基因型,重度慢性牙周炎無齲、無牙周炎高
9、齲、健康對照的菌株分別檢測出基因型11、18、13種,其多態(tài)性在各組內的構成比為11.7%、28.6%、12.6%。
4.不同組牙菌斑中S.m的基因型構成比經檢驗(x2=9.497,p=.009,pearson卡方檢驗),認為總體構成不同或不全相同;經兩兩比較,健康對照組與無牙周炎高齲組的S.m基因型構成(x2=6.548,p=0.01,Pearson卡方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健康對照組與重度慢性牙周炎無齲組的S.m基因
10、型構成(x2=0.039,p=0.844,Pearson卡方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無牙周炎高齲組與重度慢性牙周炎無齲組的S.m基因型構成(x2=7.128,10=0.008,Pearson卡方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
1.結果提示齲病牙周病發(fā)病之間存在著可能的對抗傾向,兩者的致病菌的相互關系值得深入研究。
2.結果提示S.m做為主要致齲菌其數量與其致齲活性緊密相關;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老年人高齲患者牙菌斑中變形鏈球菌臨床分離株致齲性的研究.pdf
- 高齲學齡前兒童變形鏈球菌水平傳播的研究.pdf
- 奶瓶齲兒童口腔變形鏈球菌族細菌的研究.pdf
- 不同齲敏感兒童變形鏈球菌臨床分離株體外致齲性研究.pdf
- PCR法鑒定變形鏈球菌與遠緣鏈球菌的研究.pdf
- 蔗糖環(huán)境影響寡發(fā)酵鏈球菌抑制變形鏈球菌作用的研究.pdf
- 沒食子鞣質對變形鏈球菌致齲機制作用的研究.pdf
- 變形鏈球菌耐氟菌株致齲特性及代謝組學研究.pdf
- 唾液中變形鏈球菌、乳酸桿菌與乳牙齲的相關性研究.pdf
- 兒童口腔變形鏈球菌遺傳多態(tài)性與乳牙齲關系的初步研究.pdf
- 厚樸酚對變形鏈球菌生物膜致齲毒力因子作用的研究.pdf
- 氟化泡沫和洗必泰漱口液對12歲兒童牙菌斑變形鏈球菌的影響.pdf
- 葡萄球菌和鏈球菌
- 兒童口腔變形鏈球菌和乳桿菌檢測及其與齲病發(fā)生風險的關系.pdf
- 抗變形鏈球菌卵黃抗體的研制.pdf
- C-di-GMP信號通路和RgpAc基因調節(jié)變形鏈球菌致齲特性的初步研究.pdf
- 抑制變形鏈球菌生長的研究進展
- 變異鏈球菌生物膜致齲差異初步研究.pdf
- 兒童口腔變形鏈球菌水平傳播的研究.pdf
- 鏈球菌、腸球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