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激活在多發(fā)性骨髓瘤髓外病變及疾病預后中的意義.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和目的:多發(fā)性骨髓瘤是一種異質性較大的克隆性漿細胞腫瘤,通常進展緩慢。新診斷時合并髓外病變(EMD1)或治療中出現(xiàn)髓外復發(fā)(EMD2)均提示腫瘤侵襲程度高,生存期縮短,預后差。近年來隨著診斷方法敏感性不斷提高,EMD發(fā)病率不斷增加,但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案。而且EMD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尤其缺乏有效的臨床或實驗室指標預測髓外復發(fā)。MYC基因異常激活認為與克隆性漿細胞惡性演變和MM腫瘤進展相關,而其在髓外病變和MM預后中的意義鮮有報道。本

2、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1)總結EMD在MM中發(fā)病率、臨床特征及細胞遺傳異常,分析其可能相關的危險因素,并初步探討可能有效的治療方案。(2)研究MYC基因異常及蛋白表達水平與MM髓外病變的相關性,并探討其在MM中的預后意義。(3)研究髓外漿細胞瘤及孤立性漿細胞瘤(SP)中細胞遺傳學異常特征,探討MM髓外病變可能的機制。
  方法:回顧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新診斷且隨訪資料完整的261例MM患者病例資料,統(tǒng)計

3、分析EMD的發(fā)病率、臨床特征、細胞遺傳學異常及生存情況。并回顧性收集部分上述MM患者骨髓細胞懸液,采用熒光原位雜交(FISH)技術檢測MYC異常的發(fā)生率、與髓外病變相關性及預后意義。收集部分上述患者中診斷EMD患者的骨髓或髓外腫瘤組織病理標本,同時選取部分上述nonEMD患者的骨髓病理標本及同期經(jīng)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診斷SP的腫瘤組織病理標本作為對照,采用免疫組化染色檢測MYC蛋白表達水平,并分析其在髓外病變及疾病預后中的意義。采用組織熒光原位

4、雜交分析髓外腫瘤組織中1q21擴增、8p21缺失、RB1缺失、D13S319缺失、P53缺失、IGH重排及MYC重排的發(fā)生率,并比較各種細胞遺傳學異常在SP與EMD中的差異。
  結果:
  1.261例MM中EMD共計54例,髓外病變在初診時發(fā)生率為13.0%,髓外復發(fā)中發(fā)生率11.1%。EMD與nonEMD相比,IgD型M蛋白(18.5%vs6.3%,P=0.012)、LDH升高者比例(27.5%vs7.3%,P<0.0

5、01)、1q21擴增發(fā)生率(36.2%vs16.4%,P=0.003)、P53缺失發(fā)生率(17.0%vs5.8%,P=0.012)、RB1缺失發(fā)生率(42.6%vs25.4%,P=0.020)顯著升高。LDH升高(P<0.001,HR43.00)、P53缺失(P=0.025,HR3.41)、RB1缺失(P<0.001,HR11.84)與髓外復發(fā)相關,而與誘導治療方案是否采用硼替佐米(HR0.77)沙利度胺(HR0.44)無關。EMD預后

6、較nonEMD總生存期明顯縮短(中位生存期26個月vs41個月,P=0.008),尤其EMD2組的中位生存期為15個月,較 nonEMD MM組其生存期顯著縮短(P<0.001)。亞組分析顯示以硼替佐米為誘導治療的EMD患者與nonEMD患者總生存期無明顯差異(中位生存期28個月vs39個月,P=0.237),以非硼替佐米為誘導治療的EMD中位生存期為24個月,而nonEMD中位生存期未達(中位隨訪時間25個月),存在顯著差異(P=0.

7、007)。
  2.共計53例初診MM和17例復發(fā)MM行骨髓FISH檢測MYC基因重排,MYC異常在初治和復發(fā)患者中的陽性率分別為22.6%和29.5%。53例初診MM中,nonEMD患者MYC陽性率為9.1%(2/22),EMD患者陽性率為32.3%(10/31),兩者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47)。MYC異常與1q21擴增存在顯著相關性(P<0.001),同時也與IGH(P=0.028),TP53缺失(P=0.046),D

8、13S319(P=0.027)缺失,LDH升高相關(P=0.037)。MYC重排陽性者中位生存期為12個月,MYC重排陰性者中位生存期未達(中位隨訪時間為31個月),兩者總生存期存在顯著差異(P<0.001)。多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MYC重排陽性為MM預后差的獨立危險因素(P<0.001)。
  3.共計24例EMD及11例SP行髓外漿細胞瘤組織FISH檢測,EMD中1q21擴增(70.5%vs0%,P=0.001)、MYC異常(55.0

9、%vs9.1%,P=0.024)、RB1缺失(66.7%vs20.0%,P=0.023)、IGH異常(62.5%vs10.0%,P=0.014)陽性率均顯著高于SP患者。
  4.共計54例初診MM行MYC免疫組化檢測,其中EMD組MYC組化中至強陽性患者比例顯著高于nonEMD組(P=0.032)。兩例MYC組化強陽性的SP患者均隨訪過程中均進展為MM,診斷至進展時間分別為1年和3年。MYC表達陽性比例>30%者中位生存期為1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