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第一部分迭代重建技術在上腹部CT平掃中的應用及最佳劑量研究一模體研究目的探討迭代重建技術(IRIS)在上腹部CT平掃中降低輻射劑量的可行性及維持圖像質量的最適低劑量水平。方法應用16層螺旋CTSIMENS,EMOTION16,行上腹部CT掃描模式,管電壓130KV,分別采用250MAS、230MAS、210MAS、190MAS、170MAS、150MAS、130MAS、110MAS、90MAS、70MAS、50MAS、30MAS條件對CATPHAN600模體進行掃描。分別采用濾波反投影法FBP及IRIS重建橫斷面圖像,重建視野246CM,層厚5MM,層間隔5MM,矩陣512512。將重建后的圖像傳輸到GEAW44工作站進行分析。選取各模塊中心層位圖像,有3名從事影像診斷工作5年以上的醫(yī)師采用盲法分別對圖像質量進行定量測評,意見不同時,經討論達成一致。以130KV、250MAS掃描FBP重建圖像作為常規(guī)掃描劑量參照,分析掃描條件、重建算法對圖像質量的影響(低對比度分辨率、高對比度分辨率、CT值線性、CT值均勻性及噪聲),并分析圖像質量與掃描劑量的關系。結果在重建算法相同情況下,隨著MAS降低,圖像的低對比分辨率逐漸下降。與FBP重建圖像相比較,IRIS重建圖像可以減低圖像的噪聲,增加圖像的低對比分辨率,當管電流降低至150MAS時,IRIS重建圖像與250MASFBP重建圖像低對比度分辨率相同,在管電流降低至130MAS,二者圖像的噪聲相同。不同MAS組的IRIS重建圖像與常規(guī)劑量組FBP重建圖像的高對比度分辨率相同,均為71PCM。對模體CTP404模塊中7種標準材料的CT值線性測量結果顯示,250MAS掃描FBP重建圖像及150MAS掃描IRIS重建圖像中7種標準材料所測CT值與標準值的差值中,差值最大的材料均為TEFLON,差值分別為4017HU及4354HU。對模體CTP486模塊均勻性測量顯示,150MAS掃描IRIS重建圖像中3點、6點、9點、12點感興趣區(qū)CT值與中心區(qū)CT值差別均≤082HU,250MAS掃描FBP重建圖像3點、6點、9點、12點感興趣區(qū)CT值與中心區(qū)CT值差別均≤026HU,均優(yōu)于CT質量保證檢測規(guī)范國家標準。結論應用IRIS迭代重建技術,上腹部CT平掃掃描條件由250MAS降低至150MAS,圖像低對比度分辨率仍然保持不變,其CT值的均勻性及準確性等方面均與常規(guī)劑量CT圖像一致。第二部分迭代重建技術在肝臟CT平掃中的應用及最佳劑量研究尸體標本研究目的探討迭代重建算法IRIS與濾波反投影算法FBP對肝臟CT圖像質量的影響及最佳掃描劑量的研究。方法采用西門子EMOTION16層螺旋CT,行上腹部掃描模式,管電壓130KV,分別采用250MAS、230MAS、210MAS、190MAS、170MAS、150MAS、130MAS、110MAS、90MAS、70MAS、50MAS、30MAS、20MAS對尸體標本行上腹部CT掃描,采用IRIS與FBP重建橫斷面圖像,以130KV、250MASFBP重建圖像作為參照,比較不同掃描劑量條件對肝臟圖像噪聲及主觀圖像質量評分的影響。結果管電壓130KV不變,隨著MAS下降,圖像噪聲增加圖像主觀圖像質量評分下降,但是,IRIS重建圖像可以不同程度的減低圖像的噪聲,230MAS至150MAS掃描IRIS重建圖像的主觀圖像質量評分與250MAS掃描FBP重建圖像的主觀圖像質量評分無差異,而130MAS至30MAS掃描IRIS圖像重建圖像的主觀圖像質量評分低于250MAS掃描FBP重建圖像的主觀圖像質量評分,150MAS掃描IRIS重建圖像噪聲低于250MAS掃描FBP重建圖像噪聲。130MAS掃描IRIS重建圖像噪聲稍大于250MAS掃描FBP重建圖像噪聲。在相同掃描條件下,IRIS重建圖像質量優(yōu)于FBP重建圖像質量。結論與常規(guī)FBP重建技術相比較,IRIS重建技術可以在CT掃描MAS降低40%的條件下使肝臟圖像質量與常規(guī)劑量相同。第三部分迭代重建技術在肝臟CT平掃中的應用及最佳劑量研究臨床研究第三部分迭代重建技術在肝臟CT平掃中的應用及最佳劑量研究臨床研究目的探討迭代重建技術IRIS與西門子自動毫安控制CAREDOSE4D相結合在肝臟平掃中降低輻射劑量的的可行性及維持圖像質量的最適低劑量水平。方法200例進行肝臟CT平掃的病人隨機分為常規(guī)劑量組及低劑量組,A組為常規(guī)劑量組100例,B、C組為低劑量組100例組。A組100例,采用130KV、預設圖像質量參考毫安秒為250MAS,采用FBP重建。B組100例,采用130KV、預設圖像質量參考毫安秒150MAS,采用IRIS重建C組與B組為同一掃描病人,C組為在B組行肝臟掃描后在肝門水平增加2層掃描,采用130KV、預設圖像質量參考毫安秒130MAS,采用IRIS重建。分別記錄常規(guī)記錄組及低劑量組患者的CT容積劑量指數CTDIVOL、劑量長度乘積DLP及有效劑量ED。三組圖像由1名具有5年以上上腹部CT閱片經驗且不知曉圖像重建方法的放射科醫(yī)師進行評價,測量三組圖像的CT值及客觀圖像質量,即圖像的噪聲SD,信噪比SNR及對比噪聲比CNR。主觀圖像質量由2名具有5年以上腹部CT閱片經驗的放射科醫(yī)師采用5分法對肝臟圖像總體質量進行共同評分,意見不一致時,邀請第3名醫(yī)師共同討論,所得結果用于分析各組圖像的質量。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低劑量組及常規(guī)劑量組在身高、體重、BMI及輻射劑量方面的差異,3組圖像CT值、質量評價采用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用LSD檢驗。結果輻射劑量分析常規(guī)劑量組CTDIVOL為1738±484MGYDLP為34407±10002MGYCMED為516±15MSV低劑量組CTDIVOL為1036±286MGYDLP為20274±6427MGYCMED為304±096MSV。低劑量組的CTDIVOL較常規(guī)劑量組降低了4039%P<005,而DLP、ED分別降低了4108%(P<005)。三組間CT值的差異A組肝臟CT值為55±45HU,B組肝臟CT值為54±55HU,C組肝臟CT值為55±55HU,三組圖像肝臟CT值無顯著差異P>005。客觀圖像質量SD、SNR及CNR分析A組圖像噪聲為731±101,SNR為829±216,CNR為121±198,B組圖像噪聲為657±121,SNR為966±318,CNR為156±244,C組圖像噪聲為730±121,SNR為825±31,CNR為122±187。B組客觀圖像質量高于A組、C組P<005C組客觀圖像質量與A組無顯著差異P>005。主觀圖像質量分析A組圖像主觀評分為429±032,B組圖像主觀評分為429±023,C組圖像主觀圖像評分為351±015,B組與A組主觀評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C組主觀評分低于A組及B組P<005。結論在130KV條件下,采用自動毫安控制,低劑量組質量控制毫安秒150MASIRIS重建圖像可獲得與常規(guī)劑量組質量控制毫安秒250MASFBP重建圖像相當的肝臟圖像質量,同時使輻射劑量降低4039%。相對于常規(guī)劑量組固定毫安秒掃描可降低輻射劑量595%。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 58
大小: 4.16(MB)
子文件數: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 78
大?。?3.41(MB)
子文件數:
-
簡介:學校代碼10459學號或申請?zhí)?01322443533密級公開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18FFMISOPETCT顯像在非小細胞肺癌放射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作者姓名王珍珍導師姓名阮翹教授專業(yè)學位名稱影像醫(yī)學與核醫(yī)學培養(yǎng)院系第一臨床學院完成時間2016年5月原創(chuàng)性聲明原創(chuàng)性聲明本人鄭重聲明所呈交的學位論文,是本人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進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經注明引用的內容外,本論文不包含任何其他個人或集體已經發(fā)表或撰寫過的科研成果。對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以明確方式標明。本聲明的法律責任由本人承擔。學位論文作者日期年月日學位論文使用授權聲明學位論文使用授權聲明本人在導師指導下完成的論文及相關的職務作品,知識產權歸屬鄭州大學。根據鄭州大學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guī)定,同意學校保留或向國家有關部門或機構送交論文的復印件和電子版,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本人授權鄭州大學可以將本學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編入有關數據庫進行檢索,可以采用影印、縮印或者其他復制手段保存論文和匯編本學位論文。本人離校后發(fā)表、使用學位論文或與該學位論文直接相關的學術論文或成果時,第一署名單位仍然為鄭州大學。保密論文在解密后應遵守此規(guī)定。學位論文作者日期年月日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 59
大?。?2.09(MB)
子文件數:
-
簡介:目的觀察研究320排腦CT灌注成像結合4DCTA對大腦中動脈狹窄診斷,觀察灌注異常腦組織的灌注參數變化及頭頸部相關血管狹窄情況,總結CT灌注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鄭州大學放射科CT室東芝640層CT機上行CTP檢查的患者300例。采用東芝AQUILIONONE320動態(tài)容積CT及新的全腦灌注掃描模式對患者進行腦灌注檢查。全部患者均于發(fā)病24小時內的間歇期進行CT全腦灌注掃描,CTP前行CT平掃確定顱內有無出血。檢查前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需在閱讀書面患者知情同意書后簽字。將掃描獲得的全腦CT動態(tài)容積成像6080張原始圖像數據被傳到后處理工作站,將19個容積動態(tài)掃描數據包導入東芝公司的VITREA63后處理工作站進行處理。自動后處理出腦血流量CEREBRALFLOW,CBF、腦血容量CEREBRALVOLUME,CBV、平均通過時間MEANTRANSITTIME,MTT、最大峰值時間TIMETOPEAK,TTP及延遲時間DELAYTIME,DLY等參數值。在彩色灌注圖中,采用鏡面測量工具自動獲取對側相應ROI的灌注參數絕對值,測量2次后取平均值。將測量結果作為各灌注參數的絕對值;將狹窄側各灌注參數絕對值與對側各參數絕對值進行比較,就會得到各灌注參數的相對值RCBF、RCBV、RTTP及RMTT。將數據導入東芝公司的VITREA63后處理工作站自動進行血管減影成像,經血管分析軟件處理后可獲得容積再現VR、多平面重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圖像。結合4DCTA觀察WILLIS環(huán)發(fā)育的完整度,分析其與灌注參數的關系。根據北美癥狀性頸動脈內膜切除試驗(NTHAMERICANSYMPOTOMATICCAROTIDENDARTERECTOMYTRIAL)標準來計算狹窄率。由2位有5年影像診斷經驗的本院放射科診斷醫(yī)師在盲于患者一般資料及血管狹窄嚴重程度的情況下,對圖像進行數據測量,然后對單側MCA不同狹窄程度下的灌注參數進行比較,對各組灌注參數與MCA狹窄程度的相關性進行分析評價。所有數據均用SPSSL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統(tǒng)計數據均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每組定量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前應首先進行正態(tài)性及方差齊性檢驗,檢驗水準?005,當P結果1單側不同程度狹窄組內MCA狹窄側與健側各個灌注參數絕對值比較(1)輕度狹窄組中,雙側CBF、CBV和MTT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而兩側TTP相比,兩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側的CBF、TTP、MTT絕對值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BF、TTP、MTT明顯升高,兩側灌注參數絕對值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2單側不同程度狹窄組間MCA狹窄側與健側各個灌注參數相對值比較,(1)三種程度的狹窄組組間RCBF與RMTT出現了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差異P005。兩組間互相比較后,輕度狹窄組與重度狹窄和梗塞組間RCBF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4,隨著狹窄程度的遞增,RCBF逐漸變小,表明動脈狹窄越嚴重則CBF越低。(2)三組間兩兩比較,RMTT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O001,P002,隨著狹窄程度的遞增,RMTT逐漸增大,表明動脈狹窄越嚴重則MTT值越大。3由灌注參數相對值與不同狹窄程度的相關性分析可見狹窄嚴重度與相對值RCBF呈負相關,即狹窄度越大,CBF絕對值越小,相關關系相對較密切;狹窄嚴重度與相對值RTTP呈相對正相關,即狹窄度越大,TTP絕對值越大,但相關關系相對較弱;狹窄嚴重度與相對值RMTT明顯呈正相關,即狹窄度越大,MTT絕對值越大,相關關系明顯較密切。狹窄程度與相對值RCBV無明顯相關性。3MCA雙側狹窄或閉塞者各灌注參數值責任血管側與對側非責任側差異比較,責任血管側與對側比較,CBV輕度升高,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CBF明顯減低,MTT和TTP輕度或明顯增加,三者各自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4重度狹窄至閉塞組中有65例出現側枝循環(huán)形成,重度狹窄至閉塞組中灌注異常時側枝循環(huán)開放與否各個灌注參數比較側枝循環(huán)開放組與無開放組RTTP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5側枝循環(huán)開放組內不同側枝循環(huán)途徑間灌注參數的比較,二者之間RTTP與RMTT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不同側枝循環(huán)途徑對腦血流量及血容量的局部改變是沒有差別的。結論320排CT全腦灌注成像結合4DCTA能系統(tǒng)性地顯示腦缺血發(fā)病部位、累及范圍、各個腦灌注參數的變化、相應顱內供血動脈狹窄程度及側枝循環(huán)的代償情況,為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早期診斷及治療提供影像學依據。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 62
大小: 3.21(MB)
子文件數:
-
簡介:目的基于AIDR3D(三維自適應迭代劑量降低重建算法)并聯合低管電流技術,探討雙能量CT成像虛擬去骨技術VNCA在診斷急性膝關節(jié)隱匿性骨髓損傷的臨床價值。方法連續(xù)收入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月臨床擬診斷為急性膝關節(jié)隱匿性骨髓損傷的病人30例,隨機分為2組,每組15例,常規(guī)劑量組(M組),低劑量組(N組),進行東芝320排單源雙能量CT掃描,在AIDR3D重建算法的掃描基礎上,管電壓不變,手動調節(jié)管電流,分為兩組M組135KV、25MAS,80KV、145MAS,N組135KV,20MAS,80KV、115MAS。測量M135KV,25MAS和N135KV,20MAS兩組患者膝關節(jié)脂肪組織的CT值和其標準差SD及信噪比SNR,比較兩組圖像質量。利用東芝后處理軟件分別對兩組數據生成VNCA圖,并在14天內對患者進行核磁共振MRI檢查。將膝關節(jié)股骨遠端及脛骨近端分別劃分為6個部位,分別由兩名高年資的主治醫(yī)師(具備多年骨骼肌肉系統(tǒng)影像診斷經驗)通過雙盲法分別判斷兩組不同劑量組各部位VNCA圖中骨髓密度有無異常。MRI圖像作為診斷標準,在VNCA圖上測量每個部位的骨髓CT值,并通過ROC曲線觀察兩組不同劑量VNCA圖對膝關節(jié)骨髓損傷的敏感性及特異性。使用KAPPA值對兩名醫(yī)師在兩組不同劑量組骨髓損傷診斷的一致性進行檢驗。成果30例病人中,共180個區(qū)域,核磁共振檢查顯示20例脛骨近端76120,10例股骨遠端2560骨髓損傷,骨髓損傷區(qū)域在T1WI序列上呈不規(guī)則的片狀、線狀模糊的低信號影,PDWI壓脂序列上呈稍高或者高信號影,VNCA圖表現為在黑色背景中的片狀邊界不清的高密度影。M組和N組的圖像質量P>005,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兩名醫(yī)師(A和B)判斷兩組劑量VNCA圖中認為有骨髓損傷的一致性比較好,M組和N組KAPPA值分別為0601和0509,ROC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921和0941。M組和N組VNCA圖顯示骨髓損傷的一致性運用卡方檢驗得到P0276,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結論雙能量CT成像虛擬去骨技術VNCA可用于診斷急性膝關節(jié)隱匿性骨髓損傷,同時基于AIDR3D重建算法并聯合低管電流技術,既可以減低CT輻射劑量,又可以保證圖像質量。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 36
大?。?3.66(MB)
子文件數:
-
簡介:目的探討百草枯中毒者肺部CT密度差異與中毒者預后的關系。方法納入2012年5月2015年11月在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確診為百草枯中毒的患者38例,存活患者20例,死亡患者18例。同一層面左、右肺比較組所有納入病人,38例,左側肺部病變?yōu)橹鳎?5例,右側肺病變?yōu)橹骷皟蓚确尾坎∽兇笾孪嗤?3例;入院時與高峰期病變比較組,19例;出院后復診組,15例。本研究所有數據均選病變區(qū)域橫斷位圖片2張,采用IMAGEPROPLUS60測量各平面左、右側肺部密度值,兩層面左、右肺密度值相加之和除以2得平均值,平均值作為左、右肺密度值。根據不同分組分別比較其密度值或密度差值。結果1、同一層面左、右肺比較組①所有納入病人,38例死亡患者左側肺部CT密度值較右側大(T3273P0004)。死亡患者右側肺部CT密度值較存活患者大(U2193,P0028)。②左肺病變?yōu)橹?5例存活患者左側肺部CT密度值較右側大(T3526P0008)。死亡患者左側肺部CT密度值較右側大(T4869P0000)。死亡患者右側肺部CT密度值較存活患者大(U3318,P0001。③右肺病變?yōu)橹骷皟蓚炔∽兇笾孪嗤?3例CT密度值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2、入院時與高峰期病變比較組,19例死亡患者高峰期病變兩側肺部CT密度值比較入院時高(左側U2903,P0004;右側U2353,P0019)。死亡患者高峰期病變兩側肺部CT密度值比較存活患者高(左側U2028,P0043;右側U2197,P0028)。3、出院后復診組,15例①住院1次,復診2次,8例差值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②住院2次,復診1次,7例住院期間左側肺部CT密度差值較出院后大(T2928P0033)。結論1肺部CT密度值隨肺部病變進展而變化,與病情嚴重程度有關,對病情有一定的預測意義。2在百草枯肺損害早期肺部病變密度變化中,左肺較右肺明顯,考慮與左肺動脈短導致其早期直接受損和左肺單葉血液灌流較右肺單葉大有關。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 46
大?。?3.15(MB)
子文件數:
-
簡介:目的以導管法造影作為參照標準,評估冠狀動脈CT成像CONARY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CTA對支架狹窄診斷的準確度,重點探討支架近遠側管腔CT密度值之差值以及支架遠側管腔CT密度值衰減方向在支架狹窄包括閉塞診斷中的價值。材料和方法對2011年10月~2016年1月期間因臨床懷疑冠狀動脈支架狹窄和或新發(fā)病變并先后行CCTA和導管法造影檢查的133例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PERCUTANEOUSCONARYINTERVENTION,PCI后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CCTA與導管法造影的間隔時間為1~18738±497天。男性103例,女性30例,年齡36~87655±997歲。133例患者在CCTA檢查前2~1895018±3729月因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而接受PCI,203支冠狀動脈置入支架。CCTA檢查使用二代雙源CT機,在竇性心律、房性早搏以及心房顫動患者,冠狀動脈CT掃描采用回顧性心電門控螺旋掃描方式,采用管電流調制技術,螺距隨心率自動調整在頻發(fā)室性早搏包括二聯律或三聯律患者,冠狀動脈CT掃描采用前瞻性心電觸發(fā)適應性序列掃描方式。機架旋轉時間028SR探測器準直26406MM,Z軸飛焦點技術采集212806MM管電壓120KV,管電流330~420MASR重建時間分辨率75MS層厚075MM,層間隔07MM顯示野250~270MM矩陣512512圖像重建算法濾波反投影FILTEREDBACKPROJECTION,FBP,圖像重建的卷積核值B26F。使用ULRICH高壓注射器,在肘前靜脈以55~6MLS流速注入非離子型碘造影劑70~85ML,隨后以相同流速注入生理鹽水30~50ML。采用碘造影劑示蹤法,在主動脈弓部管腔設置感興趣區(qū)并監(jiān)測其CT值,當感興趣區(qū)CT值>100HU時,延遲6S自動觸發(fā)心臟CT掃描。選取原始橫斷面CT圖像最佳者用于圖像后處理和冠狀動脈支架狹窄程度的評價和分析。依導管法造影結果將置入支架的203支冠狀動脈分為開通組、狹窄組和閉塞組,以血管支為單位,評估CCTA形態(tài)學主觀評價法用于冠狀動脈支架狹窄和支架閉塞診斷的準確度。對三組冠狀動脈的支架近側和遠側管腔校正后冠狀動脈強化值CRECTEDCONARYOPACIFICATION,CCO之差值進行比較,分析三組冠狀動脈的支架遠側管腔CT密度值衰減方向。結果依導管法造影結果將所有置入支架的冠狀動脈分三組開通組為116支占57%,狹窄組為52支占26%,閉塞組為35支占17%。以導管法造影結果作為參照標準,以血管支為單位,CCTA主觀評價法用于冠狀動脈支架狹窄診斷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506%、9138%、8810%和8908%,CCTA主觀評價法用于冠狀動脈支架閉塞診斷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7714%、9286%、6923%和9512%。閉塞組的支架近遠側管腔CCO之差值0463±0157顯著高于狹窄組0216±0051和開通組0028±0073,P<001狹窄組的支架近遠側管腔CCO之差值顯著高于開通組,P<001。當以CCO之差值0155作為診斷臨界點時,其用于冠狀動脈支架狹窄診斷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040%和7680%當以CCO之差值0333作為診斷臨界點時,其用于冠狀動脈支架閉塞診斷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570%和9810%。閉塞組N35中,支架遠側管腔CT密度值呈逆向衰減占20%735,呈順向衰減占3714%1335開通組N116和狹窄組N52中,未見支架遠側管腔CT密度值呈逆向衰減,呈順向衰減分別占6724%78116和5962%3152。結論①冠狀動脈支架近遠側管腔CCO之差值隨支架狹窄程度加重而升高,該指標有助于提高支架狹窄CT評價的準確度,可以作為冠狀動脈支架CT形態(tài)學評價方法的重要補充。②冠狀動脈支架遠側管腔CT密度值逆向衰減是支架閉塞的重要CT征象,該征象對于冠狀動脈支架閉塞的診斷及其與支架狹窄或開通的鑒別具有重要價值。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 40
大?。?5.4(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一部分、采用256ICT冠脈成像對右心耳定量測量一致性研究目的采用256層螺旋CT冠脈血管成像評價右心耳定量測量的一致性。方法選取我院40例懷疑冠心病行冠脈CTA掃描的資料,掃描采用雙筒注射器及雙流注射軟件(P3T軟件),于第二期相注入37造影劑鹽水混合液,將所得原始掃描數據75%期相重建,于工作站對右心耳容積、高度、基底部長短徑、面積、周長等參數進行定量測量。采用配對T檢驗、PEARSON相關性分析及BLALTMAN統(tǒng)計分析方法比較不同觀測者間及同一觀測者在不同時間定量測量各參數值結果的一致性。結果不同觀測者及同一觀測者不同時間段兩次測定的各參數結果進行比較,相關性好(R=076~098)且差別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觀測者測定結果的差值與同一觀測者兩次測定結果的差值進行分析,其測量結果具有較高的一致性,且差值的絕對值最大者在臨床上可以接受。結論利用256層螺旋CT冠脈成像對右心耳進行定量測量有較高的可重復性和一致性,可以為臨床右心耳手術提供可靠的參考數值。第二部分、采用256ICT對右心耳及其毗鄰結構的定量研究目的采用256層螺旋CT對右心耳的形態(tài)結構進行定量研究,為右心耳臨床介入和外科治療提供影像學依據。方法回顧性分析200例我院行冠狀動脈CTA檢查結果陰性患者,將原始掃描數據進行右心耳重建,于工作站對右心耳基底部長短徑、面積、周長、容積等參數進行測量。結果(1)男性右心耳容積及徑線大于女性(P<005),經體表面積標化后,女性右心耳基底部各徑線大于男性,其他參數均無性別差異;(2)40歲以下右心耳正位展角及正位展距較其他年齡組最大(P<005),余參數均與年齡無相關性。(3)提出右心耳95%正常參考值范圍右心耳容積(483~1997ML)、右心耳高度(2146~4180MM)、右心耳基底部長徑(2589~4165MM)、基底部短徑(1934~3624MM)、基底部面積(45930~109328MM2)、基底部周長(8616~14704MM)、右心耳正位展角(167~3123°)、右心耳正位展距(807~3437MM)。結論MSCT可以對右心耳解剖結構相關參數進行了定量研究,并初步建立了正常右心耳95%參考值范圍,為臨床治療右心耳相關疾病提供影像學參考。第三部分、采用256ICT對右心耳解剖形態(tài)學研究目的采用256層螺旋CT觀察右心耳的形態(tài)結構并進行分型,為臨床診斷和治療右心耳相關疾病提供重要的解剖學信息。方法回顧性分析500例懷疑冠心病于我院行冠脈CTA掃描的資料,將原始掃描數據進行右心耳重建,對右心耳進行形態(tài)學分類,比較不同形態(tài)分布下右心耳的性別差異及不同形態(tài)間展角的差異。結果參照以往右心耳的分型,根據右心耳頂端向上突起的位置,將右心耳的形態(tài)分為五型及九個亞型,三角型、M型、L型、反L型及均衡型,三角型TYPEIA(104)、TYPEIB(80);M型TYPEIIA(226)、TYPEIIB(14)、L型TYPEIIIA(16%)、TYPEIIIB(166);反L型TYPEIVA(44%)、TYPEIVB(240);均衡型TYPEV(110);除了TYPEIA女性較男性多見,TYPEIIA男性較女性多見(P<005)外,余分型形態(tài)均無性別差異。右心耳正位展角TYPEIA小于TYPEIB(P<005)。結論256層螺旋CT可以對右心耳的形態(tài)結構進行客觀評價,為臨床右心耳手術提供參考。第四部分、采用256層螺旋CT對房顫患者右心耳的研究目的采用256層螺旋CT對房顫患者右心耳的形態(tài)結構進行定量測量,研究房顫時右心耳的形態(tài)結構變化,完善右心耳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選取60例房顫患者及200例竇性心律患者,將原始掃描數據進行右心耳重建,于工作站對右心耳容積、高度、基底部長短徑等參數進行測量。結果排除身高、體重等影響因素后,房顫組右心耳容積、右心房容積、右心耳基底部面積及正位展距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房顫時右心耳及右心房體積增大,MSCT可以用于研究房顫患者右心耳形態(tài)結構變化。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 80
大?。?2.45(MB)
子文件數:
-
簡介:溫州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主席童垂逝江太堂附屬召晝逸去醫(yī)院答辯委員會成員塞9至復旦太堂隨屬箜垂厶民醫(yī)隨I生塞丞遏州醫(yī)抖太堂附屬篁三醫(yī)院溫州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縮略詞船GNGGNPGGNMGGNAAHALSBACMIAIAROCAUCEGFRTKISPET縮略詞表英文FOCALGROUNDGLASSNODULEGROUNDGLASSNODULEPUREGROUNDGLASSNODULEMIXEDGROUNDGLASSNODULEATYPICALADENOMATOUSHYPERPLASIAADENOCARCINOMAINSITUBRONCHIOLOALVEOLARCARCINOMAMINIMALLYINVASIVEADENOCARCINOMAINVASIVEADENOCARCINOMA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AREAUNDERCURVE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TYROSINEKINASEINHIBITORS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2中文局灶性磨玻璃樣結節(jié)磨玻璃樣結節(jié)純磨玻璃樣結節(jié)混合性磨玻璃結節(jié)不典型腺瘤樣增生原位腺癌細支氣管肺泡癌微浸潤性腺癌浸潤性腺癌受試者工作曲線曲線下面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正電子發(fā)射斷層掃描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 48
大?。?4.62(MB)
子文件數:
-
簡介: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膠囊內鏡在診斷小腸疾病中的應用,尤其是與小腸CT和雙氣囊小腸鏡聯合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的互補診斷價值,為評估膠囊內鏡診斷價值提供科學依據。方法收集我院內鏡中心自2007年到2014年間接受OMOM和PILLCAM膠囊內鏡檢查的1475例受檢者的臨床資料,錄入EXCEL數據庫,再由SPSS軟件分析統(tǒng)計,評估膠囊內鏡診斷小腸疾病的價值及安全性,探討其疾病診斷率與臨床特征間的相關性。選取OGIB病例中同時接受膠囊內鏡、小腸鏡和或小腸CT檢查的121例患者,分析三種檢查方法診斷小腸疾病的互補價值。結果OMOM膠囊與PILLCAM膠囊相比,受檢者的小腸通過時間顯著長于后者P<0001,總體小腸疾病檢出率低于后者P0001。所有受檢者膠囊內鏡的總體小腸疾病檢出率為552%,未通過小腸率為215%,膠囊滯留率為05%。膠囊內鏡的胃和小腸轉運時間與受檢者的性別、年齡和小腸疾病的類型有相關性。LOGISTIC回歸分析提示,小腸血管畸形和克羅恩病的膠囊內鏡檢出率與受檢者的出血和腹痛癥狀以及年齡有相關性,增殖性病灶的檢出率與出血癥狀有相關性。在三種小腸檢查方法的比較中,膠囊內鏡的診斷率遠高于小腸CTP<0001,但與小腸鏡無顯著差異。亞組分析表明,膠囊內鏡對于血管畸形的診斷率遠高于小腸CTP<0001和小腸鏡P0007,而對于小腸腫瘤的診斷三者無顯著差異。綜合來看,小腸CT和小腸鏡可以發(fā)現膠囊內鏡漏診或不能確診的病灶,而膠囊內鏡也可以發(fā)現小腸CT和小腸鏡漏診的病變。膠囊內鏡的陽性發(fā)現可以指導后續(xù)小腸鏡的進鏡方式并提高其診斷率。結論膠囊內鏡是一種比較安全無創(chuàng)的檢查,小腸病變檢出率高,尤其適用于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檢查。在OGIB的診斷中,膠囊內鏡、小腸鏡以及小腸CT具有互補價值。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恰當整合這三種小腸檢查方法可以提高OGIB的診斷率。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 122
大小: 9.37(MB)
子文件數:
-
簡介:分類號分類號R4453R4453密級公開密級公開單位代碼單位代碼1076010760學號學號107602137092107602137092新疆醫(yī)科大學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碩士學位論文碩士學位論文THESISOFMASTERDEGREE臨床醫(yī)學臨床醫(yī)學碩士碩士專業(yè)學位(學歷教育)專業(yè)學位(學歷教育)論文題目論文題目128128層螺旋層螺旋CTCT灌注成像在宮頸癌血管生成及新輔灌注成像在宮頸癌血管生成及新輔助化療療效評價中的應用研究助化療療效評價中的應用研究研究生研究生韓文廣韓文廣指導教師指導教師文智文智副教授副教授專業(yè)學位領域專業(yè)學位領域影像醫(yī)學與核醫(yī)學影像醫(yī)學與核醫(yī)學研究方向研究方向腫瘤腫瘤CTCT診斷診斷研究起止時間研究起止時間2014620151220146201512所在學院所在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第三附屬醫(yī)院2016年3月APPLICATIONOF128SLICECTPERFUSIONINEVALUATIONANGIOGENESISRESPONSEOFLOCALADVANCEDCERVICALSQUAMOUSCANCERFNEOADJUNTCHEMOTHERAPYADISSERTATIONSUBMITTEDTO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INPARTIALFUL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THEDEGREEOFMASTEROFMEDICINEBYHANWENGUANGIMAGINGNUCLEARMEDICINEDISSERTATIONSUPERVISPROFWENZHIMARCH2016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 43
大?。?1.09(MB)
子文件數:
-
簡介:目的使用SIEMENSSYNGOMMMWPVE31后處理工作站優(yōu)選出雙能量CT心肌顯像的最佳單能量水平,并以SPECT靜息心肌灌注掃描結果作為“金標準”,評價雙能量CT掃描方式單能量成像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性病變方面的應用價值。方法對35例臨床診斷或疑診斷為冠心病的患者使用雙能量掃描模式進行冠狀動脈CTA檢查,以5KEV為間距,重建50KEV~110KEV之間的13組單能量圖像、融合能量圖像以及碘基圖像,由兩名主治醫(yī)師以上職稱的放射科醫(yī)師對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灌注缺損進行判讀并對圖像質量進行評分,測量心肌灌注缺損區(qū)域的CT值、SD值并計算出CNR值及SNR值,確定評價心肌灌注的最佳單能量值;其中5位患者于一周內行SPECT靜息心肌灌注檢查,對兩者檢查結果進行對比研究,計算其準確性、敏感性、假陰性率及假陽性率。利用卡方檢驗評價兩種檢查方法所得出的結果的一致性。結果70KEV75KEV水平單能量圖像的SNR、CNR值高于其他單能量圖像及融合能量圖像,而SD值相對低于其他單能量圖像及融合能量圖像(P結論冠狀動脈CTA雙能量掃描模式下,7075KEV圖像質量最佳;冠狀動脈CTA雙能量掃描模式75KEV圖像與SPECT心肌灌注掃描結果具有較好的一致性,兩者相結合可提高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診斷的準確性。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 42
大小: 1.35(MB)
子文件數:
-
簡介:目的結合寰椎骨折的形態(tài)、穩(wěn)定性及CT表現提出寰椎骨折的CT分型假說并初步探討其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方法對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間收治的30例寰椎骨折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基于國內外文獻報道和收集的臨床資料,根據寰椎骨折形態(tài)、穩(wěn)定性及CT表現,提出寰椎骨折的CT分型假說。寰椎骨折分為穩(wěn)定型骨折和不穩(wěn)定型骨折兩大類,穩(wěn)定型骨折包括不涉及關節(jié)面的骨折、無移位的骨折和無寰枕不穩(wěn)定型骨折;不穩(wěn)定型骨折又分為寰枕不穩(wěn)定型骨折和寰樞不穩(wěn)定型骨折兩類。寰樞不穩(wěn)定型骨折是涉及關節(jié)面的骨折或移位的骨折,根據頸椎CT影像學表現再分為A型骨折(矢狀移位骨折),B型骨折(冠狀移位骨折),C型骨折(矢狀移位合并冠狀移位骨折)。三種寰樞不穩(wěn)定性骨折分別再分為A1、A2、A3,B1、B2、B3,C1、C2、C3三個不同的亞型。按寰椎骨折穩(wěn)定性及CT分型重新對上述30例寰椎骨折患者進行分型并記錄其手術方式,并對其治療效果進行隨訪。結果130例患者寰椎骨折患者CT分型統(tǒng)計結果為穩(wěn)定型2例;不穩(wěn)定型28例A型5例,其中A1型2例、A2型1例、A3型2例;B型17例,其中B1型13例,B2型2例,B3型2例;C型6例,其中C1型2例,C2型1例,C3型3例。230例寰椎骨折患者治療方式為保守治療2例,手術治療28例。手術治療患者中行后路寰椎單節(jié)段復位內固定術17例,后路寰樞椎釘棒固定融合術11例。17位B型寰椎骨折患者中15例行后路寰椎單節(jié)段復位內固定術,2例行后路寰樞椎釘棒固定融合術;6例C型寰椎骨折病人中1例行后路寰椎單節(jié)段復位內固定術,5例行后路寰樞椎釘棒固定融合術,5例A型寰椎折病人中1例行后路寰椎單節(jié)段復位內固定術,4例行后路寰樞椎釘棒固定融合術。330例患者術前脊髓損傷情況按FRANKEL脊髓損傷分級情況為E級27例,D級3例。所有患者術后半年均獲得隨訪,隨訪結果為除1例因合并下頸椎損傷并四肢不全瘓患者恢復欠佳,余患者均恢復良好。結論寰椎骨折的穩(wěn)定性及CT分型對寰椎骨折的治療及手術方式的選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按此分型法,術前依據患者影像學表現確定其穩(wěn)定性及CT分型并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案,術中對不同類型骨折進行復位并固定,可順利完成手木,并取得較好的療效。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 51
大?。?2.44(MB)
子文件數:
-
簡介:肝臟CT圖像分割在臨床醫(yī)學上對于肝臟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起著重要的作用。現有全自動分割算法分割出的肝臟很容易出現分割錯誤,包括假陽性和假陰性錯誤。針對這一問題,研究了一種基于三維SNAKE模型的交互式肝臟CT圖像分割方案,對全自動算法與分割出現錯誤的地方進行有效校正。腹部CT圖片中的肝臟比較復雜,應用基于三維SNAKE模型的交互式分割時需要解決三個問題(1)如何定義一個合適的初始曲面輪廓,并通過該初始輪廓在三維SNAKE的演變下分割肝臟;(2)如何添加外力保證校正效果最佳;(3)添加外力后,如何避免在沒有添加外力的位置,由于受周圍噪聲和雜質的影響,原來分割正確的曲面輪廓可能被拉向局部邊緣度更強的雜質處。針對以上三個問題,分別做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針對第一個問題,選擇基于全局優(yōu)化的主動輪廓模型算法對肝臟CT圖像進行初始預分割,并對預分割結果掩模數據進行表面采樣,然后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技術建立肝臟表面輪廓模型,得到肝臟初始曲面輪廓。針對第二個問題,提出一種交互式添加外力方案;針對第三個問題,分別從曲面輪廓上的點和圖像力兩個方面著手解決對于曲面輪廓上的點,將曲面上的點分為兩部分,一部分點稱為演化點,另一部分點稱為不動點;對于圖像力,通過數據預處理,在得到的肝臟增強數據的基礎上計算圖像力,加強肝臟邊緣的圖像力。在三維SNAKE的演化下,直到得到最終滿意的分割目標。實驗證明,本文研究的交互式分割算法針對肝臟CT圖像預分割中出現的分割錯誤可以取得較好的糾正效果,特別是針對錯誤程度比較大且肝臟邊緣清晰、邊緣變化率小、周圍雜質較少的情況,效果會更明顯。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 53
大小: 3.06(MB)
子文件數:
-
簡介:學校代碼10459學號或申請?zhí)?01312443310密級公開碩士學位論文錐形束CT掃描判斷肝腫瘤病灶與供血動脈的臨床應用與價值作者姓名張萌帆導師姓名任建莊教授學科門類醫(yī)學專業(yè)名稱影像醫(yī)學與核醫(yī)學培養(yǎng)院系鄭州大學第一附屬學院完成時間2016年5月ATHESISSUBMITTEDTOZHENGZHOUUNIVERSITYFTHEDEGREEOFMASTERTHECLINICALAPPLICATIONVALUESOFUSING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INIDENTIFICATIONOFTHELESIONSFEEDINGARTERIESFHEPATOCELLULARCARCINOMABYMENGFANZHANGSUPERVISPROFJIANZHUANGRENMEDICALIMAGINGNUCLEARMEDICINE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ZHENGZHOUUNIVERSITYMAY2016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 63
大?。?2.33(MB)
子文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