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系統(tǒng)功能角度詮釋語法化.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法化”這一術語由Meillet在1912年提出并使用,自此他揭開了現(xiàn)代語法化研究的序幕。然而,隨后半個多世紀,注重共時研究的結構主義語言學盛行于世,歷時角度的“語法化”研究被打入冷宮,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又蓬勃興起。起起伏伏近百年,現(xiàn)代語法化研究發(fā)展至今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然而,已有研究從其出發(fā)點上便陷入了傳統(tǒng)的理論誤區(qū),認為語法化是一個被動的過程,語法化研究應從具體個例出發(fā)從而推導出普遍適用的原則。本文試圖避免上列傳統(tǒng)誤區(qū),

2、從系統(tǒng)功能角度重新審視語法化的概念、動因、機制,并揭示語法化過程的構建性。
   第二章概述了迄今為止的語法化研究,主要分為兩大學派,即生成主義和功能主義各自對其的研究?!罢Z法化”這一主題是功能主義學者的重要研究課題,他們常常以此抨擊生成主義的“天賦論”、“自治說”,但事實上語法化研究并非完全與生成主義研究不相容。嚴格說來,生成主義對語法化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兩塊內容:歷史句法學研究與功能范疇演化研究;生成主義學者認為演化的動因是語

3、法內部的原則、限制,演化的主要機制是重新分析與類推。相較而言,功能主義的語法化研究要廣泛的多。他們提出了兩個廣為接受的語法化模式:詞項>形素模式與章法>句法形素模式,前者將語法化界定為原來的詞匯形式演變?yōu)檎Z法形式的過程,后者則認為語法化是話語策略(即章法)固定下來演化為句法、形素的過程。功能語法化研究提出,語法化的動因主要在于認知因素,例如相似性、概念空缺,或語用因素,例如經濟性;其實現(xiàn)既有賴于詞法句法機制,即重新分析與類推,又有賴于認

4、知語義機制,即隱喻與借喻。
   第三章評析了以往生成主義與功能主義各自的語法化研究,試圖從系統(tǒng)功能角度重新界定“語法化”這一概念。很顯然,生成主義的語法化研究較為單薄,研究范圍狹窄,解釋力有限,這是其自身理論假設的必然結果;功能主義的研究要比生成主義的研究深入而有說服力的多。然而,這兩個學派的語法化研究中存在著一些共同的、潛在的局限性,即語法的狹隘性,語義的次等性與研究的瑣碎性。在此類評析的基礎上,作者試圖進一步重新界定“語法

5、化”。在澄清了以往“偽系統(tǒng)功能角度”的語法化研究與Halliday、Matthiessen對這一主題的簡要論述之后,作者提出了重新界定的一些指導原則(或稱核心理論取向):詞匯語法化而非單純的顯性語法化,語義視角,系統(tǒng)視角。在此基礎上,原本的“語法化”概念可嘗試著重新界定為“在與意義系統(tǒng)的互動中發(fā)展詞匯語法系統(tǒng)的過程”。
   第四章秉承上述界定的理論要旨,從系統(tǒng)功能角度出發(fā),重新審視詞匯語法化的動因。作者提出詞匯語法化是人類進化

6、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隨著概念、人際及語篇元功能需求的增長而不斷發(fā)展,擴大語言的意義潛勢;詞匯語法之所以產生,并發(fā)展至現(xiàn)有的形式是由其元功能動因導致的。接下來該章詳細闡釋了元功能在詞匯語法發(fā)育和詞匯語法進化中的作用。作者根據(jù)系統(tǒng)功能學者(如Halliday,Painter等)對兒童語言發(fā)育的研究提出了一個詞匯語法發(fā)育的階段模式,具體如下:
   階段1:原語言階段,即前詞匯語法階段階段2:過渡階段,即原詞匯語法階段階段3:語言階段

7、,即詞匯語法階段階段4:過渡階段,即原重新詞匯語法化階段階段5:語言階段,即重新詞匯語法化階段語言進化與語言發(fā)育在很大程度上有著相似性與可借鑒性,因此上述詞匯語法發(fā)育的階段模式可借用來說明詞匯語法的進化。人類正是在相似的元功能需求的推動下,經歷了與兒童詞匯語法發(fā)育相仿的階段,從而擁有了具有強大意義潛勢的語言資源。
   第五章試圖進一步重新闡釋詞匯語法化的機制。詞匯語法化的第一個關鍵的機制是分離與重新分配,語言使用者由此解構了雙

8、層次的原始語言中意義與形式的直接對立,在兩者之間發(fā)展了一個純粹的符號系統(tǒng),即詞匯語法系統(tǒng)。在此之后,語言成為一個多層次的意義符號系統(tǒng),其詞匯語法可進一步在元功能需求的推動下不斷發(fā)展。體現(xiàn)是實現(xiàn)其后續(xù)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機制。體現(xiàn)實質上是層間的詞匯語法隱喻化的過程:原始隱喻化作用于新的語義域或更為精密的語義域,從而推動原始詞匯語法化;派生隱喻化是重新語義化與重新詞匯語法化的過程,推動了派生詞匯語法化。然而,僅有體現(xiàn)機制是不夠的,需要另一個機制的

9、作用,即例示。例示實質上是層內系統(tǒng)與示例辨證互動的過程:每一個示例受制于系統(tǒng),又同時借由影響系統(tǒng)的概然率而改變或保持系統(tǒng)。體現(xiàn)與例示兩個機制相互交織,共同作用于詞匯語法化:體現(xiàn)使得詞匯語法得以與語境互動,而例示使得這一不斷變化中的互動融入系統(tǒng)。詞匯語法由此具有了動態(tài)性、開放性,在元功能的推動下隨著人類經驗的日益復雜而不斷發(fā)展。
   詞匯語法化的本質是第六章討論的核心問題。作者從詞匯語法化與知識、現(xiàn)實等關系的角度出發(fā),重新審視詞

10、匯語法化的本質。該章首先簡要介紹了邏輯實證主義與邏輯相對主義思潮,闡述了它們各自相對應的語言觀,進而指出以往生成主義與功能主義的語法化研究皆隱含了詞匯語法化的被動觀,偏向于實證主義、非構建主義。本文則偏向于相對主義、構建主義。詞匯語法化并不是被動的編碼或表達已有知識的過程,而是互動的雙向構建過程,在發(fā)展詞匯語法的同時,也構建了我們所認為的知識、現(xiàn)實。詞匯語法化的構建力來自于詞匯語法集合體的進化,尤其是隱性語法范疇的集合體的進化。需要注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