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目的: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簡稱流感病毒),屬于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流感病毒呈球形,新分離的毒株則多呈絲狀,其基因為分節(jié)段的負鏈RNA,根據(jù)病毒核衣殼蛋白(Nucleoprotein,NP)和基質(zhì)蛋白(Matrix,M)的不同,可分為甲(A)、乙(B)、丙(C)三種型別。甲型流感病毒根據(jù)病毒表面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抗原的不同分為16個HA亞型,根
2、據(jù)神經(jīng)氨酸(Neuraminidase,NA)的抗原不同,分為9個NA亞型。流感病毒的HA和NA易發(fā)生變異,變異有兩種形式: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和抗原轉(zhuǎn)換(Antigenic shift),抗原漂移引起局部中小型流感流行;但抗原轉(zhuǎn)換變異幅度大,每次變異都會導致新的亞型出現(xiàn),由于人群對新亞型完全沒有免疫力,每次抗原轉(zhuǎn)換都曾引起世界性流感爆發(fā)流行,1918~1919年的大流行中,全世界至少有2000萬人死于流感,自19
3、97年以后H1N1亞型與H3N2亞型交替在人群中流行,并出現(xiàn)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病例,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
目前使用的疫苗只對疫苗所含型別有效,往往是通過產(chǎn)生血凝素抗體達到預防流感病毒感染的目的,對變異株無效。研究人員已開始考慮能否通過提高細胞免疫的方法,達到預防異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目的。哪種細胞免疫反應(yīng)在抗異型流感病毒免疫中起主要作用?其機制是什么?目前無統(tǒng)一的結(jié)論。我們在前期研究中發(fā)現(xiàn),應(yīng)用IL-2可以增
4、強機體抗異型流感病毒的作用。為了探討其機制,我們在應(yīng)用IL-2后,對相關(guān)細胞因子及T淋巴細胞水平進行了檢測,為開發(fā)以細胞免疫為基礎(chǔ)的具有交叉免疫保護作用的流感病毒疫苗奠定基礎(chǔ)。
方法:
一、病毒滴度測定
將A/FM/47(H1N1)流感病毒株的病毒儲存液用PBS溶液進行10倍等比稀釋(10-1·10-10),把各稀釋液分別接種于9日齡雞胚尿囊腔中,37℃5%CO2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根據(jù)Reed-Mue
5、nch方法,計算雞胚半數(shù)感染量。
二、動物分組
取6~8周齡雌性SPF級C57BL/6小鼠90只,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1組(異型免疫組):用H5N1型流感病毒免疫,H1N1型流感病毒感染;實驗2組(異型免疫加強組):用H5N1型流感病毒免疫,再次免疫的同時使用IL-2,最后進行H1N1型流感病毒感染:對照1組(未免疫病毒感染對照組):未免疫,直接感染H1N1型病毒;對照2組(單純使用IL-2組):只用
6、IL-2后感染H1N1型流感病毒;對照3組(IL-2對照組):只使用IL-2,不感染。對照4組(空白對照組):正常飼養(yǎng),不做任何處置。
三、免疫動物
選用H5N1型流感病毒疫苗按上述分組免疫動物,疫苗接種按說明書進行。首次免疫三周后加強免疫一次,方法劑量同上。再次免疫時,使用IL-2組的小鼠,經(jīng)腹腔注射IL-2,連續(xù)注射0,1,2天。
四、感染動物
加強免疫兩周后,按上述分組每只小
7、鼠經(jīng)鼻腔感染H1N1型流感病毒。正常飲食飲水飼養(yǎng),感染病毒后每天準確稱量小鼠體重,觀察飲食飲水及精神狀態(tài)。
五、存活率和肺指數(shù)
小鼠感染流感病毒后觀察其存活情況,記錄每組死亡數(shù),計算各組存活率;無菌解剖取小鼠全肺稱重,并計算肺指數(shù)。
六、細胞因子水平測定
分別于感染前、感染7天后無菌解剖取小鼠全肺,按常規(guī)方法制作肺組織勻漿,-20℃保存待測。ELISA試劑盒測定感染前后細胞因子IL
8、-2、IL-4、IL-10、IFN-γ含量,具體操作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酶標儀測OD450值,計算細胞因子含量(pg/ml)。
七、CD4+T、CD8+T細胞水平測定
(一)小鼠肺中CD4+T、CD8+T細胞水平測定
分別于感染前、感染5天、7天后無菌解剖取小鼠全肺,稱重后制作小鼠肺組織單細胞懸液,細胞分組,孵育抗體,用流式細胞儀檢測CD4+T、CD8+T細胞的百分含量。
(二)小
9、鼠脾中CD4+T、CD8+T細胞水平測定
取肺的同時取脾,制作小鼠脾單細胞懸液,方法同上,用流式細胞儀檢測CD4+T、CD8+T細胞的百分含量。
結(jié)果:
一、感染病毒滴度測定
根據(jù)Reed-Muench方法,計算EID50為104.8。
二、一般情況及肺指數(shù)
(一)感染H1N1流感病毒后小鼠死亡情況:
實驗1組(異型免疫組)小鼠死亡4只,生
10、存率為67%;實驗2組(異型免疫加強組)小鼠全部存活;對照1組(未免疫病毒感染對照組)小鼠全部死亡。
(二)肺指數(shù):
實驗1組(異型免疫組)為0.882%;實驗2組(異型免疫加強組)為0.75%;對照1組(未免疫病毒感染對照組)肺指數(shù)最大為1.5%;對照2組(單純IL-2免疫組)為1.02%,其余各組均差異不大。
三、Elisa試劑盒檢測細胞因子含量
感染病毒5天、7天后,實驗1組
11、(異型免疫組)和實驗2組(異型免疫加強組),細胞因子IFN-γ含量明顯高于感染前;實驗2組(異型免疫加強組)細胞因子IFN-γ含量明顯高于實驗1組(異型免疫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四、流式細胞儀測定CD4+T、CD8+T細胞百分比含量
感染病毒后5天、7天,實驗1組(異型免疫組)和實驗2組(異型免疫加強組)小鼠肺和脾內(nèi)CD4+T細胞和CD8+T細胞含量明顯高于感染前;但實驗1組(異型免疫組
12、)與實驗2組(異型免疫加強組)比較無顯著差異。
結(jié)論:
1、IL-2可以增強小鼠抗異型流感病毒感染作用,提高小鼠異型流感病毒感染后的生存率。
2、使用IL-2異型加強組細胞因子IFN-γ含量明顯高于感染前、高于異型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IFN-γ與異型流感病毒感染免疫應(yīng)答反應(yīng)相關(guān)。
3、免疫小鼠異型流感病毒感染后CD4+T與CD8+T細胞百分比明顯高于感染前(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異型流感病毒感染對NK細胞活性的影響.pdf
- 豬瘟病毒感染對宿主細胞免疫應(yīng)答基因的影響.pdf
- 適應(yīng)性免疫應(yīng)答細胞
- 執(zhí)行適應(yīng)性免疫應(yīng)答的細胞
- 參與適應(yīng)性免疫應(yīng)答的細胞
- 異型流感病毒感染交叉保護作用研究.pdf
- 流感病毒感染的中性粒細胞作為載體介導病毒對宿主機體的多器官感染.pdf
- 異型流感病毒感染相關(guān)細胞因子和T細胞水平研究.pdf
- 甲型流感病毒(H3N2)在Vero細胞上適應(yīng)性研究.pdf
- 異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巨噬細胞功能及細胞因子水平測定.pdf
- 適應(yīng)性免疫應(yīng)答課件
- 豚鼠抗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應(yīng)答機制研究.pdf
- 豬流感病毒感染中線粒體蛋白MAVS介導的宿主天然免疫效應(yīng).pdf
- 流感病毒感染與粘膜免疫損傷.pdf
- 人γδT細胞對A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及假病毒的免疫應(yīng)答研究.pdf
- 人肺對流感病毒固有免疫應(yīng)答機制研究.pdf
- 小鼠記憶性NK細胞與流感病毒感染.pdf
- 流感病毒感染下激活α7nAChR對IL-4誘導巨噬細胞M2型極化的影響.pdf
- 宿主蛋白AGO2抑制IFN--β表達對A型流感病毒增殖的影響.pdf
- 貂源H9N2亞型流感病毒對小鼠致病性與宿主hnRNPH1抑制流感病毒復制機理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