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茶多酚是一類存在于茶葉中的多酚類化合物的總稱,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是一種理想的食品天然抗氧化劑。對于茶多酚的提取工藝,傳統(tǒng)方法大多采用離子沉淀法和溶劑萃取法,存在金屬離子殘留、有毒溶劑殘留、提取率偏低等缺點。本文試圖探討采取無污染、提取時間短、提取率高的超聲耦合雙水相提取技術提取分離茶多酚。通過乙醇/硫酸銨雙水相體系的建立,討論了超聲條件、雙水相體系對茶多酚提取效果及在雙水相體系中分配行為的影響,利用響應面試驗法得出最佳提取工藝條件;
2、同時還探討了所得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
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1)通過實驗得到了30℃、50℃下乙醇/硫酸銨雙水相體系的成相范圍:30℃時,乙醇8.04%~75.91%,水23.49%~61.8%,硫酸銨0.2%~37.87%;50℃時,乙醇6.8%~77.7%,水20.9%~55.03%,硫酸銨0.16%~41.4%。從成相范圍來看,雙水相體系受溫度的影響不是很大,為接下來采用雙水相體系進行茶多酚的提取分離提供了可靠
3、的數(shù)據(jù)支持。
(2)超生耦合雙水相體系提取分離茶多酚,通過實驗考察了乙醇濃度、硫酸銨濃度、料液比、超聲時間、超聲溫度對茶多酚提取效果及其在雙水相體系中分配行為的影響,利用響應面試驗得到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乙醇濃度(W%)50%、硫酸銨濃度(W%)25%、液料比70:1(mL/g)、超聲時間16 min、超聲溫度45℃,在此條件下,茶多酚提取率為17.58%,分配系數(shù)為18.3。
?。?)通過茶多酚與VE和VC的比較,來
4、評價茶多酚的體外抗氧化活性,在實驗濃度范圍內,茶多酚對 DPPH·自由基、超氧陰離子自由基 O2-?和羥基自由基?OH的半清除率SC50分別為327μg/mL、941.53μg/mL、2011μg/mL;而比較組VC的半清除率SC50分別為26μg/mL、117μg/mL、745μg/mL;VE的半清除率SC50分別為440μg/mL、1500μg/mL、1834μg/mL,可見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是VC> TP> VE;對超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幾種天然抗氧化物質的抗氧化活性比較及茶多酚的抗氧化保健功效研究.pdf
- 冬青苦丁茶多酚和多糖的提取、分離純化、結構與抗氧化活性研究.pdf
- 甘草及無花果雙水相萃取物的酪氨酸酶抑制及抗氧化活性研究.pdf
- 黃芩總黃酮的超聲提取工藝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pdf
- 超聲輔助提取青莢葉多酚工藝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pdf
- 異黃酮苷元超聲輔助轉化提取與制備及抗氧化活性研究.pdf
- 脂溶性茶多酚的酶催化合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pdf
- 桑枝黃酮提取分離及抗氧化活性研究.pdf
- 南瓜多糖提取分離及抗氧化活性研究.pdf
- 金邊瑞香活性成分提取分離及抗氧化活性研究.pdf
- 虎杖主要活性成分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pdf
- 西蘭花多酚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pdf
- 花椒黃酮成分提取分離及抗氧化活性研究.pdf
- 超聲波輔助提取大棗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蜂膠提取工藝和抗氧化活性研究.pdf
- 鈍頂螺旋藻藻藍蛋白雙水相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茶多酚抗氧化機理研究現(xiàn)狀
- 肉桂單寧提取分離純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pdf
- 大麥及麥芽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pdf
- 鼠尾草精油提取、純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